五中,那些远去的日子

骑乐无穷

<p class="ql-block">  五中,那些远去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骑乐无穷</p><p class="ql-block">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陪伴青葱岁月的最后一栋教学楼,再见了!</p><p class="ql-block">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今天要拆原溆浦五中最后一栋老教学楼了,想起崔护的这首巜题都城南庄》绝句,此时此刻感同身受。这座与溆浦五中同时诞生,见证学校沧桑岁月的教学楼,终于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要拆除了,要在原教学楼和后面的学生宿舍楼一起修建一座学生生活服务大楼,今天来到跟前拍了几张照片,有挥之不去对过往的留念,更有一份难分难舍的依依惜别之情。虽然学校现在改名叫江维中学已经十多年了,但大江口人却一直改不了口,依然叫溆浦五中,也就像我儿时的玩伴“三毛坨”一样,无论岁月过去了多久,现在虽已白发如霜,见面之时依然叫“三毛坨”,那么亲切,叫任何优雅霸气的名字都觉得别拗。</p><p class="ql-block"> 溆浦五中,多少学子在这里成就了自已的梦想,我的青春中最美的年华也在这里度过。依稀记得,当年搬到新校之时的那份激动与喜悦,来到新校区,映入眼帘的是两栋整齐对称的二层教学楼,共16间教室,后面是一栋教师宿舍,与一栋厕所,在教学楼与教师宿舍之间,建造了两座假山,假山由两个圆形水池围着,夏有蛙声,秋有蝉唱,优雅而有情趣。学校周围没有围墙,四通八达,特别是西边的一栋教学楼,站在楼上,远望顿旗山,云舒云卷;近听溆水河,声浪滔滔。</p><p class="ql-block"> 记忆总留给特别地方,我特别留恋学校后面的茶油山,无论春夏秋冬,拿一本书,坐在田坎上、茶树下、草丛里、松林间,读书声伴随着晨光,伴随着清风,伴随着无数个日子,我们在这里慢慢地成长,多少青春,多少梦想,多少个来了又去清晨,多少个脚印留在这茶山的泥土上。秦皇汉武、唐诗宋词从这里走进这懵懂的心灵;牛顿霍金、但丁雨果开启那片荒芜的遐想。</p><p class="ql-block"> 80年代初期我们这些山旮旯的孩子,在这里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想要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我,家中兄弟姐妹多,能读书已是万幸。那时候读高中,由于我家离学校30多里路,不得不在学校寄宿,那时寄宿都要自己每星期带二十多斤米步行30里路来学校,然后把米秤了交给食堂,再交1斤米二分钱加工费,食堂再把饭票发给学生,学校食堂也有菜,但那时家里穷,没有钱到食堂买菜,每个星期回家,母亲就用一只大霸缸炒了一霸缸长豆角腌菜,或者蒜叶子腌菜,或者豆豉,一吃就是一个星期。学校一天只开两餐,每到早晨或下午开饭的时间,那个肚子好像有几十只劳虫在爬,闻到饭香,口里、眼睛里都流出口水了,那时的我很能吃,一般一餐要吃一斤到一斤二两,当然还没吃饱过。吃饭也成了我们每天最盼望最快乐的事,特别在热天,从学校下面的崩岩河井里用热水瓶打一瓶凉水,然后将腌菜加米饭用凉水一泡,用筷子搅搅,吃得呼呼有声,一种冰冰、酸酸、甜甜、香香的味道流入咽喉,沁入肠胃,那感觉是世界上最美的味道。在冬天,我们每周也改善一下伙食,学校旁边住着有一个叫“改改”的人,每天炒两个素菜和一个荤菜卖给学生。他炒的荤菜一般都是灾猪肉,什么是灾猪肉,就是病死的小猪,他把这些猪肉从市场上买来,切成小块,然后用酱油炒炸香,加上橘子叶、干红辣椒、生姜大蒜一炒,香气四溢,油光溢彩,5分钱一份,打一份倒到饭上,真香!那种感觉无法形容,吃完了饭,碗里还有点油星都舍不得,用少量开水一冲,用筷子慢慢地刮下每一个油星,然后当汤喝,啊呀呀呀,好香,好香!艰苦的岁月,生活是艰辛的,但回忆却是泪水凝聚的甜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