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若不懂的如何与世界相处,所有的教育都是徒劳     --由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汇心心理

<p class="ql-block">  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由旧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健康的定义也有了天翻地覆的转变。所谓的健康,不单单指没有躯体疾病,更注重心理健康,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因为医学是循证医学,也是不完美的科学。随着社会日益快速发展,精神或心理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以及无形的“灰色污染”在不自觉中感染者我们的孩子,也包括成年人,而我们的“预防和治疗”又不能快速跟上时代的发展,导致人们出现一系列心理病症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现象。人们越来越多的对身心健康有了足够的重视,而对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主要还需要我们的父母好好学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教育走在发展的前面。从小培养锻炼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也需要我们的父母要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而逐渐退出孩子的世界,把人生的自主权交给我们的孩子。因为谁做决定,谁就有成就感,才会有动力和自信,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因为爱不是保护和控制,而是尊重和平等、爱和自由。真正的父母之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真正好的家庭教育是让我们的孩子在离开家、离开父母后生活得更好为前提,家庭教育或许就是孩子的起跑线,这也或许是人们说的拼爹拼妈。</p><p class="ql-block">(基于伦理规则,此案例已经过案主同意在次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请不要对号入座)</p><p class="ql-block"> 前阵子一位同学向我求助,她向我说出她最近的苦恼:女儿大学毕业一年多了,可是最近又失业在家,无所事事,这已经是女儿毕业后第四次失业了, 唉,我该怎办呢?!她这是怎么了……???!!!</p><p class="ql-block"> 随着同学慢慢道来,我了解到,女儿以前不是这样的。学生时代,成绩一直相当优秀,我们从小就给她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也一直是名列前茅。由于成绩好学校直接保送了一流大学,大学期间也拿过不少奖学金,还经常在班会上发表演讲。大学毕业以后,我们在能力范围内帮她找了最好的工作,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工作后就完全变了,这也不想干,那也干不好。</p><p class="ql-block"> 同学忍不住打电话给女儿的前领导问了原因,领导的话让她焦虑不已:你女儿工作态度懒散,做事不主动不说,安排的本职工作还总是拖拖拉拉,而且还接受不了批评,一说就发脾气走人。听了前领导的话同学很吃惊:我一个那么优秀的女儿,以前一直是我的骄傲,我也觉得自己是挺成功的母亲,但怎么一下子就变成这样了呢?说到这里,我倒觉得,事情或许不是“一下子”变成这样的。这女孩身上,或许有一些差强人意的品质,比如不善与人交往、不懂尊重他人、心理脆弱、责任心差……只是在大学毕业之前,这些统统被成绩掩盖了而已。</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孩子为独生女,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孩子从小一直被家人照顾的无微不至,上大学期间,也是带着宠物,要么住宾馆,要么租房子,时常有家人相伴陪读... ...</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想说,许多家长都有一个非理性思维信念--孩子嘛,健康快乐成绩好就一切OK,还有所谓的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一好(学习)百好。所以,在孩子两岁时,您给她做花样早餐、教她学英语单词... ...却没有教她要懂规矩有礼貌,她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见到长辈不问好,您不以为然。于是她工作后,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大吃零食、大声说话... ...都觉得理所当然。</p><p class="ql-block"> 在孩子五岁时,您让她学书法、学钢琴、学跆拳道... ...却没有教她怎么跟小朋友愉快地玩耍,她霸占公共玩具您由她去,她受欺负您帮她打回去,一切的一切,父母都帮她铺平道路,甚至包办,只要她好好学习就可以。于是她工作后跟老同事抢电脑争业绩,总是无意识地侵犯别人,屡屡与人发生冲突,又不知如何解决。</p><p class="ql-block"> 孩子十岁时,您只关注她有没有成绩优秀被表扬,却没有告诉她要尊重老师,感恩父母... ...她对长辈大喊大叫,您觉得她勇气可嘉,吃饭时别人没落座她就大快朵颐,您觉得她吃饱就好。于是工作后别人夹菜她转桌,别人开门她上车,别人开会她唠嗑等等这些,还丝毫意识不到有何不妥。</p><p class="ql-block"> 孩子十五岁时,您全心都是她能不能考上好大学,却没有教她如何让内心强大,老师一个冷眼她成绩就下降,亲戚一句闲话她就恼羞成怒,您和她同仇敌忾,认为都是老师和亲戚的错。于是工作后领导批评几句她就想辞职,工作出一点问题她就惶恐不已,难以承受... ...</p><p class="ql-block"> 孩子二十岁时,您总想着她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却没有告诉她人性复杂、世道艰难,不舍得她吃一点苦,帮她找既轻松又体面还要高薪的工作。于是毕业后她出个差加个班就叫苦连天,面对同事的排挤孤立、明争暗斗,全无应对能力... ...</p><p class="ql-block"> 孩子可能如家长所愿考上了名校,拿了很高的学位,甚至还多才多艺。但是,她自私、冷漠、脆弱、没担当、不懂事……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在社会这片海,她刚一下水,就出现巨大的排异反应。别人的毛毛雨,都是她的狂风暴雨;别人的小浪花,都是她的惊涛骇浪。友谊的小船翻了,工作的大船沉了,人生的巨轮也漏了。她头破血流,不知所措,她以消极方式应对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困难,并处于自我保护启动自我防御机制--退行、停滞(回家),而您作为父母更是不能理解,甚至感觉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人的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即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认可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的目标是多样的,凡是与适应社会生活、成功履行一个人社会角色有关的知识、态度、情感、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生活技能等,都属于社会化的目标。社会化的类型有: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语言社会化等。其中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的,全部的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所以学会好好说话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人从出生那一天就开始了社会化的进程,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社会化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项:社会文化、家庭父母、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大众传媒、遗传因素等等。尤其是家庭父母在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家庭自由的孩子竞争心小,受欢迎,人缘好;家庭包容的孩子有同情心,体贴人,对批评敏感;父母共同担责的孩子适合做领导;兄弟姐妹们关系融洽的孩子情绪稳定;家庭民主的孩子有同情心,人际关系协调,情绪稳定;父母好好说话,家庭和睦的孩子与人沟通相处和谐等等。这些是心理学家拉特克专门实证研究过的一些结论。</p><p class="ql-block"> 父母最应该教给孩子的,是孩子照顾自己人生的能力。照顾自己包含的东西太多太多,比如学习能力、自控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面对挫折的能力、保护自己的能力……这所有的能力均需要父母在孩子离开家庭走向社会之前就让孩子学会方能照顾自己,这也是孩子社会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社会才是检验父母家庭教育和一个人健康与否的最终标准。而这个标准,是综合性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p><p class="ql-block"> 前几年我曾遇到这样一个实习生。她是国内某个医学院安排过来的大三实习生,她家在农村,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她来院的第一天,就很主动的帮着老师们一起工作、打扫卫生,各种脏活累活她都抢着干,并且有说有笑,干活利索,同事们都很喜欢她。她每天早晨提前上班,提水、打扫卫生等一切准备就绪,等老师们陆续来上班,等病人来就诊。有机会,她会向有经验的老师借资料、交流心得,有些时候也会主动问一些问题。晚上还会到办公室和值班老师一起学习交流。记得有一次发生一件很有趣的事,她说话说到一半忽然停住,我问她怎么了,她吐吐舌头笑道:“我看见您正在聚精会神打喷嚏,我爸说不要打扰正在打喷嚏的人。”</p><p class="ql-block"> 短短两个月实习,她就已经很独立地完成一些基本工作。我曾注意观察过她工作的样子--激情投入,在以往的新人中是很少见到的。我至今认为,这姑娘无论在什么单位,一定都能做得很好,都会深受欢迎。而她的教养、友善、责任感、主动性、抗挫能力等,一定都有她父母的功劳。</p><p class="ql-block"> 记得她有次告诉我,她爸妈每次打电话,都会问如下问题:比如今天有没有帮到老师哦?有没有认识新朋友哦?自己有什么收获哦?... ...</p><p class="ql-block"> 我想,能问出这些问题的父母,跟那些只会问孩子“有没有吃饱穿暖,还有没有钱花... ...”的父母,一定大不相同。</p><p class="ql-block"> 龙应台曾经说过: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p><p class="ql-block"> 其实每个父母也都知道,孩子总归要离开我们,走上社会,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自己的人生。我们可以在他年幼时提供舒适的生活,极致的呵护,但不可能陪他一辈子。总有一天,他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自己解决难题,自己承担风雨,自己去拼搏,走自己的路... ... </p><p class="ql-block"> 所以,如果您真的爱您的孩子,就该在他离开您之前,教会他和世界相处的能力,这是您对他最大的帮助、支持和保护,让教育走在发展的前面。为人父母的终极使命,其实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在孩子离开父母后生活得更好。并且需要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为孩子提供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不仅是家庭的成员,更是社会的一员,他们长大后要与其他社会成员相处,一起和谐地生活、工作。让孩子从小多接触社会,多参加集体活动,鼓励他们和从事不同职业的形形色色的人沟通、合作。在合作活动中,孩子们培养了互助互爱的情感,而且在社会活动中,他们相互制约,对培养自制力也很有效。社会是培养人才最好的大学,只有在社会大学里毕业的孩子,才能获得健康快乐的人生。</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芦汇</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21.5.26</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