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冬天的高考(2017年7月)

杜正洲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40年前那个虽临寒冬却春意盎然的日子,作为全国570万名考生之一的我,走进了关闭10年终于姗姗来迟的高考之门,最终成为脱颖而出的27万名大学生之一。77年的那个冬天,在蹉跎岁月中挣扎奋斗了近10年的我已经29岁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年我们获悉恢复高考的消息时,真有点象杜甫诗句中“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心情,高考给了我这个迷惘中的人新的希望。尽管上大学的初心不改,但当时还是不敢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只能坚持白天上班干活(装配车间钳工),每天下班后复习到深夜一两点钟。后来听说很多人曾经请“病假”复习,我后悔当时太老实。因为我高中第三年没读文革就开始了,数学中的解析几何没学,幸亏借到了一本旧书,花费了不少时间才自学完,令我欣慰的是当年数学考试中还真有一道很简单的解析几何题,我顺利做了,心里很高兴,没白辛苦。高三化学却来不及自学,记得理化考试中有一道有机化学题,只有放弃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是穿着一件旧的还带有车间干活沾有机油的蓝色棉袄走进工厂对门的黄石二中教室参加高考的,表面上,这关系到命运的考试似乎同平时上班干活没什么两样。两天考下来,感觉考得很顺利,那一年的试题难度的确不很难。与其他考生对了一下答案,信心满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之前,我曾天真地以为努力干活、表现好可以得到推荐,可是当工厂的两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悄悄地落到两个初中文化程度不到的工厂关系户头上时,我才明白,哪怕你是同事公认有水平的高中生,哪怕你是所谓的“七 ·二一”工人大学教师,哪怕你是生产班长、年年先进生产者……在“关系网"面前都是那么苍白,那么不堪一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正当我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与无助时,收到了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 现在的孩子,收到通知书会欣喜若狂,而当时的环境氛围告诉我,还得抑止住内心的喜悦,表现出很淡定,以免“影响不好”。工厂一位副厂长找到我,夸我是人才,生产骨干,许诺“一定加级“等等,这时想留住我。见“利诱”不成,转而半开玩笑说工厂不给带薪,想以此让我放弃上大学。工厂懂政策的人事干部说,有文件,五年工龄以上可以带薪。于是我读书期间拿二级工工资了,尽管只有30多元,在当时还是可以维持温饱的。那怕是不带薪,我也会义无反顾地去上学的。(图片:物理系77级部分同学合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有人说,高考是人们通向社会最公平的渠道,我真的很同意。在那个物质匮乏、精神亢奋的年代,对理想的追求远大于对物质的追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40年前,我成了湖北师范大学(当时叫黄石师范学院)物理系七七级的一员。“七七级”这个特殊名词是当年有幸进入高校的学子感到自豪和感慨的称号,她记录了那场转变被文革耽误一代青年人命运的高考,也是对考入大学的姣姣者的尊称。(图片:我们班部分老三届同学合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那是一段值得珍藏的历史岁月,高考让我的人生变换了轨迹。“知识改变命运”成为那次高考最好的注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称之为高等学府的大学校园里,那里有我尊敬的老师,那里有真诚友好的同学,尽管七七级同学年龄甚至相差十岁,生活经历不同,但大家都很团结,都很勤奋,每个人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同学友谊记忆犹新。提到物理系七七级学生,老师们总是赞扬有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77年冬天的高考,变换了无数学子的人生轨迹,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更重要的是重启了人性的光辉和知识的尊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十年文革造成人才短缺的年代,77级学子为国家作出了应有贡献。这些学子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变革,让社会得到进步,科技得到发展,也不同程度地成就了个人的人生。(图片:大学本科毕业文凭。湖北省优秀教师证书。特级教师证书。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证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如今我们都已年近花甲或古稀。回首我们辛勤又充实的岁月,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我们充满自豪。我们始终不会忘记77年冬季的那个高考,不会忘记那个改变了成千上万人命运的春意盎然的冬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此文写于2017年7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2021年7月修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