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编写:栀子花开</p><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栀子花开</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洁的玛尼石</p><p class="ql-block">刻下你的传说</p><p class="ql-block">凝望你</p><p class="ql-block">我的目光多么清澈</p><p class="ql-block">剪一片蓝天把你描摹</p><p class="ql-block">多少深情</p><p class="ql-block">汇成了天上的纳木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月22日,怀着敬畏和憧憬,我们离开了珠峰大本营,踏上了西藏之旅的最后一站~纳木错之行。</p> <p class="ql-block">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也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纳木措"为藏语,是"天湖"之意,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也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所以,每年不但有无数的旅游爱好者,会被它绝美的景色吸引而来,更有世界各地虔诚的教徒,一生中,都会把历尽千难万险,到达纳木错这个圣湖来朝拜,作为自己毕生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通往纳木错的路上,两边除了苍茫辽阔的草原,就是连绵起伏的念青唐古拉雪山。</p> <p class="ql-block">碧蓝色的天空,漂浮着洁白的云朵。</p> <p class="ql-block">蓝的纯粹,白的无暇,不沾染一丝尘埃,纯净通透,和远处连绵山峰上的积雪、冰川交相辉映,这是又一次视觉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究竟是蔚蓝天空上,漂浮的朵朵白云?还是广阔大海上,滚滚的浪花翻涌?</p> <p class="ql-block">路上,一边欣赏雪域高原独有的美景,一边听司机兼导游,给我们讲诉西藏的风土习俗。路过一座座天葬台时,他给我们介绍了游客觉得特别神秘的“天葬”习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藏族同胞去逝有五种葬法,即塔葬、天葬、火葬、水葬和土葬。</p><p class="ql-block">塔葬,一般只有高僧活佛才有资格进行塔葬,是藏族中最高规格的一种葬法;<span style="font-size: 18px;">火葬,也是比较高级的葬法,适用高僧和活佛以及有地位的人;</span>天葬,是他们比较传统、也比较普遍的葬法,天葬师会在指定地点把逝者头发,指甲及内脏取出来,这些是不能喂秃鹫的,怕有疾病传染给秃鹫,然后把最硬的头盖骨敲碎,和上酥油和糌粑,让秃鹫吃掉,它吃得越干净,越能超度逝者的往生与轮回;水葬,用于地位低下的人,因此当地藏族仍保留着不吃鱼的习惯;土葬,只有生前做过坏事的人才使用土葬,这种逝者是永远不会转世的,家族的人是引以为耻的,这一点跟咱们说的“入土”为安的理解完全不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原来,我们以为残忍和血腥的天葬,在藏族同胞看来,是十分神圣而又庄严的事情,也是藏族一种传统的丧葬方式。天葬的核心,在于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成旧的躯体分离。因此,天葬就和土葬,水葬,火葬一样,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表达哀悼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全程几乎都是4000米以上的高度上,<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经过了长达十多个小时的颠簸,</span>我们终于到达了纳木措国家公园。它位于拉萨当雄县和那曲班戈县之间,山口立了一块标明海拔高度5190米的那根拉石碑 ,这是翻过念青唐古拉山去往纳木错的必经之地,旁边的玛尼堆上挂满了经幡。</p> <p class="ql-block">从山口向北望去,五彩的经幡连接着苍穹与大地,随着风儿飘动、摇曳,美得炫目!</p> <p class="ql-block">经幡,也叫风马旗,在西藏到处都是,在山头,河流旁,房屋上,大树上…形状各异。但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经幡的颜色以及顺序都是统一的,由上到下依次是蓝、白、红、绿、黄。蓝色代表着蓝天、白色象征白云、红色象征火焰、绿色象征河流,也有说是象征森林、黄色象征大地。这种颜色的选择也对应我们内地所说的五行:金、木、水、火、土。经幡五种颜色排列的顺序是不能被随意改变的,就像大自然中天地不能颠倒一样。</p> <p class="ql-block">幡上面都印有佛经,在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看来,随风而舞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在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这样,经幡便成为连接神与人的纽带。经幡所在即意味着神灵所在,也意味着人们对神灵的祈求所在。经幡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山口沿盘山公路下来,我们到达纳木错湖边景区门口,需要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区间车路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也许是有了珠峰大本营的经历,我们已基本适应了高原环境,所以尽管这一路几百公里,差不多海拔都在4000米左右,也没有再出现高反症状。一下车,我们也“童心未泯”了一把,挑战了在高海拔跳跃动作,高反,没敢跳很高,但很是开心!</p> <p class="ql-block">下车大约走了十多分钟,才到了湖边,放眼望去,湖的南面是雄伟壮丽的念青唐古拉山,山上白雪皑皑,北侧和西北侧是起伏和缓的藏北高原,草地上牛羊成群。在这里你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拍照技术好与不好,你不是专业的摄影师,但纳木错是一个专业的模特,随心所欲地拍,每一幅画面都值得纪念,蓝天澄澈,白云飘飘,碧水荡漾……</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西藏浓郁的宗教文化是神秘的,那么有着宗教色彩三大圣湖之一,纳木错的美是超乎想象的。</p> <p class="ql-block">湖泊对岸一片连绵起伏、银灰色的雪峰,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晶莹透亮。</p> <p class="ql-block">湖水翻卷着细细的泡沫,向岸边涌动</p> <p class="ql-block">原来同一种色彩也可以这样丰富,由远至近、由浅及深,不同层次、不同光泽的蓝色和绿色在这里铺延。</p> <p class="ql-block">纳木错的景色是极为迷人的。天空是那样的湛蓝,湖水是那样的清澈,天地是如此的悠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湖边悠闲漫步,感受到了高原圣湖带给我们难得的愉悦和宁静。</p> <p class="ql-block">湖边转身,发现背后还有一片漂亮的浅浅的湖……</p><p class="ql-block">这浅浅的湖水,完全成了蓝天白云的倒影,又是一种美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们行迹迢迢,不远千里万里来到这里,大概不只是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他们所追求的,是在纷繁闹市外,一刻真正的心灵安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转湖的习俗,据说绕着1900平方公里的纳木错转湖一圈需要6-7天。我相信,无论是游人还是朝圣者,神湖都会赐福予他们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说,人,一生中一定要去趟西藏,因为,这里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伸手就能触摸;这里是独有的人间仙境,用眼睛就能捕捉,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大自然最美的馈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站于天地间,只有在西藏,才可感受到人之渺小、天地之广阔;只有在西藏,才能明白生命之美好、大自然之神奇;只有在西藏,才能领略一览众山小的雄伟,才能感受人与自然万物共荣共生的和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西藏之行,离现在已经近六年时间好多细节已记不大清楚了。但是透过这些随手拍下的图片,仍有有很多壮观精美牢记心间,也依然有感动温暖在胸中萦绕。</p><p class="ql-block"> 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够再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去阿里探访神秘的古格王朝遗址,还有仲巴五彩沙漠;去看看那一株株圣洁的雪莲,是不是静静地在青寒冷的雪山娇媚盛放;想再去四月的林芝,看桃花沟是否开满了漫山遍野、朝霞般绯红的桃花;去邂逅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被称为“羞女峰”的南迦巴瓦峰……</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写在最后:感恩所有的遇见。</p><p class="ql-block"> 此次旅行,我们一行六人,既有早已熟识的老同学老朋友,也有两个刚认识不久的新朋友。大家分工合作,各施所长。有的提前一个月就制定攻略、有的联系旅行社、商谈价格、签订合同,有的负责买车票、选购合适火车铺位,有的负责买办事宜,有的负责付钱记账现金保管(那时网络支付还没普及,基本都是现金支付),大家互相帮助,相互关心,一人不舒服,其他几个尽心尽力照顾,一路虽辛苦,但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其乐也融融。</p><p class="ql-block"> 司机兼导游师傅,典型的四川汉子,热情善良、朴实可靠,开车技术也是一流。为大家搬行李、拉箱子;到饭店就餐帮服务人员给我们拿碗端菜;一路提醒我们,怎么样和当地藏民交往,怎么避开旅游购物的坑,避免上到受骗。到一些购物店,总是善意提醒我们,也从不诱导我们购物。途中还自己花100多块钱买了两个大西瓜,请我们吃西瓜,在西藏,水果比较匮乏,价格相对也贵很多。在团餐之外,他自己掏钱请我们吃西藏特色美食~香喷喷的藏香猪……</p><p class="ql-block"> 人与人相处也是一种缘分,美景在路上,情意留心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友情提示~给想去西藏的朋友的一点建议:</p><p class="ql-block">1、关于高反。</p><p class="ql-block"> 高反,是我们每一个想去西藏旅游的人,最关心的问题。这次我们一起来的几位朋友,都是"60后",“70后”,平时身体素质也还都不错。4000米以下下基本没反应,到高海拔地区(特别是5000米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疼头晕,胸闷,睡不着觉等。所以,来西藏玩,因人而异,量力而行,老年人更要慎重加慎重,最好咨询医生。去之前,备一些抗高反药物,如高原安之类的。到西藏第一天不要洗澡,走路要慢,吃饭不要太饱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 身体:可以提前一个月喝红景天,或通过适量运动,提高个人免疫力和身体素质。</span></p><p class="ql-block">3、 服装:在西藏可以体验1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所以多带些衣服非常有必要。我们是8月10号出发,当时内地气温已经是盛夏高温天。到拉萨地区,可以参考正常穿衣,到高海拔地区,要加一件冲风衣,如果怕冷可以在里面加以卫衣,尽量穿长裤。如果到珠峰、乌拉山口等地方,冲锋衣、羽绒服是必不可以少的。当然,喜欢拍照的小姐姐要多准备亮色的衣服、丝巾等。</p><p class="ql-block">4、<span style="font-size: 18px;">身份证!身份证!身份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在西藏,除了住宿.、坐车、景点等都需要身份证,边防检查站没有身份证,更是寸步难行。</span></p><p class="ql-block">5、 其他:偏光太阳镜、帽子、防晒用品、、面膜、护手霜、巧克力,去的路途中如果方便,尽可能多带些水果。</p><p class="ql-block">6、出行方式:</p><p class="ql-block">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强烈推荐火车进藏,走一次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天路”~青藏铁路,阜阳-拉萨,全程40多小时,2千多公里,途经郑州、西安、兰州、西宁、格尔木、那曲等站,一条非常美的线路。</p><p class="ql-block"> 如果自驾,318最美川藏公路、拉萨至林芝国道、拉萨到羊湖的盘山路,路上风光无限、美不胜收,是不可错过的。但是,西藏景点分散,往往走几百里才到达一个景点,坐车时间比逛景时间长。且路曲折陡峭,加上海拔高,剧烈活动容易高反,要求驾驶人员必须驾驶技术特别娴熟,身体素质特别过硬,而且最好三几辆车结伴同行,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可以互相照应。</p><p class="ql-block">6、别人说的风景再美,也要自己去感受才知道,想去某个地方,那就去吧,不要拖,不要等,趁着还走得动。用照片留下自己的足迹,用文字记录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