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太湖有"三白"河鲜名菜,湖内山中有名茶碧螺春,这在去太湖之前并不是太清楚。</p> <p class="ql-block"> 上海周边的古镇很多,陆续已闲游过。癸已年清明时节再次出行,计划去苏州的木渎古镇。开车过虹桥机场后,沿S58高速一路向西。途中见有标示牌箭头指示,向右5公里"甪直古镇"。停车看了半天,愣未认出第一个字叫什么,以为是写错了字,"角"字缺了一笔。右行到古镇前询问,方知这个字与"鹿"同音。小镇不大,名气不如周庄。看了一下地图,旁边还有个"千灯古镇",便计划下次来两古镇一并游览。</p><p class="ql-block"> 木渎古镇在苏州城西太湖边,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取悦美女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馆娃宫, 并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木材源源而至,竟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积木塞渎",木渎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现古镇多有翻修痕迹,人为色彩较浓,便失去兴趣,在小店买了一串多彩珍珠后,开车离去。因时间尚早,便折向西走孙武路,沿太湖环湖路缓行观赏湖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行至渔洋山风景区处,有太湖大桥直通湖心岛,便开车上桥一探究竟。湖中有三座岛,即长沙岛,叶山岛和西山岛。</p><p class="ql-block"> 进入长沙岛,路边有很多挂着红灯笼的餐馆。我们挑一家临湖的店,停车后登阶入内。餐馆是木制建筑,店内木地板铺地,古香古色装饰,桌椅也是古朴的风格。听店家小姑娘介绍,太湖有名菜"三白"。</p><p class="ql-block"> 三白是指湖中的三种河鲜类特产,即白鱼,银鱼和白虾。由于其色泽均呈白色,因而称为"太湖三白"。店家多以太湖白鱼为招牌菜。太湖白鱼亦称"鲦","头尾俱向上"而得名,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是食肉性经济鱼类之一。目前尚未养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捞。白鱼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是太湖名贵鱼类。《吴郡志》载:"白鱼出太湖者胜,民得采之,隋时入贡洛阳",当时白鱼已作为贡品上贡皇庭。</p> <p class="ql-block"> 按小姑娘推荐,我们点了份清蒸白鱼,银鱼球汤和当地时令野菜。</p><p class="ql-block"> 餐饮界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对"太湖三白"而言,最简单也最地道的处理方式就是清蒸或白灼,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住水产品自身的香味。</p><p class="ql-block"> "清蒸白鱼"是典型的太湖船菜,讲究一个原汁原味。</p><p class="ql-block"> 白鱼上桌,外形与其他清蒸鱼差不多,夹一块入口,神情顿时定住了,那鲜的味道,让你永久难忘,回味无穷。鲜,是食物尤为珍贵的味觉体验,虽不在五味之列,却超越了酸甜苦辣咸。太湖白鱼作为太湖里的好食材,是让人魂牵梦绕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之后几次来太湖,都要品尝三白美味。后来听说,从2020年10月1日起,太湖流域全面进入了十年禁渔期,这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湖鲜"将长时间地告别人们的餐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饭后开车继续向湖内最大的西山岛驶去。</p> <p class="ql-block"> 太湖西山岛又名洞庭西山,是我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屿,与周围34个小岛构成一幅巨型的山水盆景。"山不高而清秀,水不深而辽阔",是西山景区的最大特色。行驶在长长的3号跨湖大桥上,湖面上的微风袭来,令人舒畅惬意。远处青山层林叠翠,桥下湖水波光粼粼,远处有星星点点渔船在作业。不时有游轮驶过,湖面涌起层层波纹,船舷上旅行的小旗随风飘动。</p><p class="ql-block"> 西山岛境口,"中国内湖第一岛"的牌匾矗立,我们开车向右,沿湖边环路绕行。</p> <p class="ql-block"> 小路左侧是绿色的山林,湖水轻轻地拍打着右侧岸边条石。在西山岛最北端,见有个小村子,我们停车歇脚。细细查看,这是一个并不为外人了解的太湖古村落,即东村古村。相传秦末汉初,"商山四皓"之一的东园公曾隐居于此,因而得名东园村,简称东村。东村古村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江南传统村落风貌。</p><p class="ql-block"> 古村人家由青石铺就的一条条小径,贯穿了整座东村古村,石径两旁是一户户朴实的古村人家,村民在屋前收拾,小狗懒散地趴在门前。进村有古村巷门,巷门作为一种古代公共安全防卫设施,在曾经的太湖古村落内比比皆是。巷门建筑多配以栅栏、木门等,入夜关闭,有人看守。村里有徐氏宗祠,是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岛中间的道路,沿山边向南,右前方是洞庭山缥缈峰。</p><p class="ql-block"> 上学时知道在湖南有洞庭湖,而太湖里山是洞庭山,各称虽有相近,但距离千里之遥。洞庭山由洞庭东山与洞庭西山组成,东山是伸入太湖之中的一座半岛,上面有洞山与庭山,故称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最大的岛屿,因位于东山的西面,故称西山,全称洞庭西山。东山与西山隔水相望,相距咫尺,地理学上统称为洞庭山。太湖有七十二峰,其中缥缈峰为群龙之首,海拔336米,经常被云雾笼罩,犹如传说中的缥缈仙境,因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山坡上下都是绿色茶园。传说清康熙皇帝南巡苏州赐名为“碧螺春”。也有记载称,“碧螺春”一名早在明代就已出现。</p> <p class="ql-block"> "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日醉。"产于太湖洞庭山的碧螺春已有千余年历史,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的"四绝"而闻名于中外。清明到谷雨,是茶农最忙碌的日子,采茶、拣片、炒茶一气呵成,方能留住沁人心脾的茶味。</p> <p class="ql-block"> 碧螺春分明前茶和雨前茶。明前茶采摘时间为清明节前一周,而雨前茶为清明节到谷雨之间采摘;明前碧螺春茶为芽蕊茶和一芽一叶初展芽尖,其口感清纯持久,滋味醇厚,无苦涩味;而雨前茶为一芽二叶的柔嫩芽叶,其干茶呈栗香,滋味浓醇回甘,鲜浓耐泡,外形比明前茶稍大。从时间上分,明前茶是茶中的极品,雨前茶是茶中的上品。</p><p class="ql-block"> 每日清晨,采茶姑娘背着竹篓,三两结伴,勾肩搭背,熙熙攘攘入茶园,寂静的茶山上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满山的春芽在指尖跳跃,不一会儿竹篓里便满是春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 午后时分,浓浓的茶香伴随着翻炒声扑面而来,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醉人的茶气。</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山中心是的金庭镇,我们步入碧螺春街,街道两旁遍布茶庄。门前庭院,都有茶农在炒茶。店内货架上玻璃瓶内,有各种品级茶叶。店内墙边桌旁,大大小小的竹筐,是刚炒好的茶叶。碧螺春茶要求茶叶当天采摘,并且在当天制作完成,更要求炒茶师傅有着"妙手回春"的功力。</p><p class="ql-block"> 沙发上坐着几位茶商,店主人在桌案上用紫砂壶冲茶。几番操作后,每人面前摆放一小杯茶,茶商客人端杯轻啜,细细品味。不多时品尝完毕,他们挑选出茶叶种类,商谈起价格。</p><p class="ql-block"> 国内饮茶之风无处不盛,但是因为地域的差异,北方人喝茶粗犷豪放,南方人品茶清新婉约。在北京多喜欢茉莉花茶,手捏一些茶叶放入大茶缸中,倾倒入热水,略温后大口畅饮,以茶消渴。南方人讲究慢斟轻酌,品茶思味。家里都备有煎茶茶具,以茶道待客。茶道慢慢地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各地兴建茶楼,人们不仅把煎茶、品茶作为休闲,更是作为一种艺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p><p class="ql-block"> 我们对碧螺春茶的知识匮乏,品种选购无从下手,便求教于前来购茶的茶商。他建议我们选雨前茶,分品级少量购买,回去喝好了再来采购。店家主人热情地为我们冲泡几杯,同时介绍说:"洞庭碧螺春茶,白毫显露看起来很像蜜蜂的‘毛毛腿’,色泽呈现出银绿色,翠绿诱人。茶的形状是弯曲成螺旋形,泡在开水中,慢慢舒展成一芽一叶。汤色碧绿,香气扑鼻。"我们学着人家的样子,轻轻的小口品尝。</p> <p class="ql-block"> 碧螺春有两种香味: 明前茶花果香气怡人,口感较淡,汤色略黄,或许是江南最高级的味道,也是中国式山水清雅恬静的绝佳诠释。而雨前茶呈板栗香气,甘润的口感,应该是北方人的最爱。按照碧螺春其茶身披绒衣,外观银绿隐翠,沏茶入口鲜醇,闻之甘鲜芬的特点,我们挑选了几种品级的雨前春茶,打道回府。</p> <p class="ql-block"> 华灯初上,太湖大桥蜿蜒穿过湖面,在景光灯照射下,宛如一条蛟龙卧于蓝天碧水间。</p> <p class="ql-block"> 梦幻神道看美景,云雾缥缈入仙境。有华年美珠相伴,珍馐翠茶相佐,人生不过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