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7月4日晚上,我们慕名来到了郭亮村,住在了郭亮山庄。看到了郭亮洞的夜景,被山村独特的景色震撼了。郭亮挂壁公路是河南省新乡市辉县的一条挂壁公路,又称“郭亮洞”、万仙山绝壁长廊,郭亮隧道,郭良隧道,郭亮村绝壁长廊。它始建于1972年,1977年完工,全部由郭亮村村民独立手工完成,其中主要负责开凿的十三位村民被称为郭亮洞"十三壮士"。</p><p class="ql-block"> 郭亮村村里人的祖先是为避难逃入此绝境。先前,村里出入的道路是一条完全由石块和直接在90度的石崖上开凿的石阶组成,称为“天梯”,狭窄陡峭,仅容一人通行,无任何防护措施,出入非常危险,有人一辈子都没出过山。</p><p class="ql-block"> 1971年的秋天,村里人为了积极响应毛主席“人定胜天”的号召,摆脱世代穷困的宿命,让身后的子孙不再行走险峻的天梯,在村党支部书记申明信的提议下,村民申新福、王怀堂、申福贵用绳子测高度、距离,用土法绘图,开始修路前准备。</p><p class="ql-block"> 1972年村里人自发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钢锉;在无电力、无机械的恶劣条件下,由村中以党员为主的十三名壮劳力组成的凿洞突击队,<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十三条汉子聚在天梯下举拳面壁,发誓要凿穿绝壁,打出通向山外的大路。</span></p><p class="ql-block"> 郭亮人没有用任何机械,历时5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去了2.6万立方米石方,打秃钢钎12吨,打烂了8磅重的铁锤4000个,老人孩子都轮流走上隧道工地,清理石渣。大石块用手搬,小石块用筐抬,用篮子挎,人人肩头成茧,十指流血。在工程最困难的关头,辉县教育局100多名教职员工和郭亮人一块施工,加快了工程进度。</p><p class="ql-block"> 1977年5月1日“绝壁长廊”的郭亮洞终于在正式通车。</p> <p class="ql-block"> 郭亮村夜景——天池瀑布。</p> <p class="ql-block"> 这座山庄旅社非常干净舒适,它的主人是个党员,也曾是一任村长,热情好客。我们晚上住在这里,是被主人开车接上山的,免去了第二天参观时的爬山之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十三勇士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 老村长申明凯(13勇士之一,现仅存的四人中的一个)。92岁的申明凯老人正在吃早餐。</p> <p class="ql-block"> 壮观的挂壁公路。</p> <p class="ql-block"> 路上遇到几位老人,从山下走上来,虽然步履蹒跚,却是那么坚毅,口里唱着歌,喊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她们中最大的92岁,最小的87岁,令人感动。</p> <p class="ql-block">挂壁公路上方悬挂着党徽,照亮郭亮村前进的方向,她在山村的正中央,大山就是她的旗帜。</p> <p class="ql-block">山村美景。</p> <p class="ql-block">天池。</p> <p class="ql-block"> 郭亮人令我们惊奇、感动,他们是当代的新“愚公”。整个参观过程心灵都是无比震撼的,这个村的党员用生命和热血为党增光添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