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写生花絮集

秋水轩主(叶)

<h3>2021年7月8日10点40分上海虹桥火车站。写生组一行12人出发去雁荡山。下午三点多到雁荡山火车站,房东派来的二辆6人坐小面包车把我们接到瑞溪民宿。 (房东:赵陈月,手机号:15267771087和15858574868.,地址:温州市永嘉县鹤盛镇上埠村,距离岭上人家600米)住宿是网上预订的,房东谈妥:二人标房128元一天,(很干净),有空调,不另外加空调费。早饭免费供应,中午和晚饭合计600元\12人。后来房东和我们商量最后二天菜可再丰富些但要再加200元,后几天菜也没有改善,房东也不好意思要这200元。房东很精明,在外做生意见过世面。住的环境,很安全。从雁荡山接到房东家车费120元*2辆=240元。房东家到景区写生的来回车费另外算。8日晚的晚饭房东没有准备,我们到在岭上人家吃的,花530元含酒。回住地车费40元。总算安定下来。明天7点吃早饭后,开始找景点写生。</h3> <h3>上埠村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鹤盛镇,风景秀丽,人勤物丰。山民友好好客,也不乏精明算计。山民都干练,没有长大肚腩的。上埠村周边有:明坑村,岭上隧道,岭上人家,草山,白岩涨头,上横路,孟田,盖潭主要农产品:玉米尖、小胡萝卜、韭菜、韭菜花、梅干菜、竹笋干。徐志来在住宿老板那里各买了十多斤梅干菜、竹笋干,分类分包好,送画友每人二包。借此谢谢徐志来老师的馈赠。</h3> <h3>房东家开门见山,门前还有一条不小的溪流,几个孩子都在溪水里游泳。也称得上是一处美景。</h3> <h3>上埠村、岭上人家、明坑村四周的景色都是可以入画的美景。受美篇放置照片100张的限制。风景照是拼图,大图在放另一篇美篇里。写生画是大图单放。</h3> <h3>岭上人家也属于永嘉县鹤盛镇乡,坐落在半山腰上,距楠溪江石桅岩景区的小山峡入口约3公里。(我们从小山峡回上埠村从隧道穿过,起码少走三分之二的路程)据悉,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就有人家在此繁衍生息,如今还保留着有400多年历史的田园古村落。岭上人家的房屋依山势层层排列,很像瑶寨,基本都是饭店,吃饭的人不少,生意不错。</h3> <h3>我们在等待上菜等待吃晚饭。</h3> <h3>7月9日星期五,天晴,此地温度31度。我们在石桅岩景区写生。纪老师选了一处景色适合写生的地方,我们就各自在小溪露出河卵石的河滩地坐下,全神贯注地对着山对着树对着小桥对着河滩上的溪水,用各自审美的眼光在宣纸上画起来,太阳都晒身上了,已是满头大汗也没有觉得热,太投入了,为防止中暑,上午写生结束。</h3> <h3>  网上介绍的石桅岩景区,它位于永嘉县鹤盛乡下岙村,南距温州市区70余公里,东距雁荡山大龙湫景区25公里,有旅游公路可通。景区特色:兼具雄、奇、险、秀、幽、奥等特点。石桅岩:三面涧水环绕,一峰拔水而起,相对高度306米,形如船桅,造型独特,姿态雄奇。石桅岩景区主要景点:石桅岩、小三峡、水仙洞、麒麟峰、下岙瀑布、将军岩、公鸡崖、象山、水波岩、水仙岩、水波岩等。一张门票可从小山峡景区沿景区步道直接从石桅岩景区大门出口处出来,反之也可以。我们不知道二个景点是贯通的,分二天分别从石桅岩、小山峡进大门的。请要去楠溪江旅游的朋友注意:小山峡景区和石桅岩景区就是一个大景区,来回三四个小时。基本都是平道,一小部分是缓坡的台阶。所以不会感觉特别劳累。去游览吧,感觉这二个景点是楠溪江景区的精华。</h3> <h3>石桅岩小溪泛尽画不停。</h3> <h3>在小溪边认真地写生</h3> <h3>上午写生结束时,途中拍一张集体照。下面展示上午的写生作品。</h3> <h3>纪康金老师的石桅岩画作一</h3> <h3>吕兆樑石桅岩写生画作一</h3> <h3>吕兆樑石桅岩写生画作二</h3> <h3>徐志来石桅岩写生画作一</h3> <h3>何凤英石桅岩写生画作一</h3> <h3>何凤英石桅岩写生画作二</h3> <h3>陈瑾石桅岩写生画作一</h3> <h3>李菽铭老师石桅岩写生画作</h3> <h3>李菽铭老师石桅岩写生画作一</h3> <h3>庄双财石桅岩写生画作一</h3> <h3>庄双财石桅岩写生画作二</h3> <h3>邢维敏石桅岩写生画作一</h3> <h3>叶依群石桅岩写生习作一</h3> <h3>7月10日上午选择在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写生。下午各自在住宿地附近选景写生。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浙江省永嘉县东南部,处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楠溪江风景区上游。公园境内山峦叠嶂、奇峰异岩,飞瀑碧潭、溪流纷争,风景资源十分丰富。有各类自然景观51处,汇集瀑、潭、涧、湖、峰、石为一体。天下一绝“七折瀑”,在龙湾潭背上,七潭七瀑相连,飞瀑碧潭,蔚为壮观;天下独秀“天柱岩”,在龙湾潭左侧,是一单体岩柱,形似擎天一柱。画友们在景区进门不远处写生,没有到龙湾潭深处游览。</h3> <h3>龙湾潭写生地拍摄。</h3> <h3>纪康金老师龙湾潭写生画作一</h3> <h3>纪康金老师龙湾潭写生画作二</h3> <h3>纪康金老师龙湾潭写生画作三</h3> <h3>纪康金老师在龙湾潭的写生画作之四</h3> <h3>吕兆樑龙湾潭写生画作一</h3> <h3>吕兆樑龙湾潭写生画作二</h3> <h3>徐志来龙湾潭写生画作一</h3> <h3>徐志来龙湾潭写生二</h3> <h3>李菽铭老师龙湾潭写生画作一</h3> <h3>陈瑾龙湾潭写生草图</h3> <h3>叶依群龙湾潭写生习作一</h3> <h3>考虑画友都是六、七十岁开外的老人,天气热,身体安康重要,写生时间不宜过长,大家一致同意购买了13日的返程票每人218元。</h3> <h3>去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途中。远处的山头,在晨雾缥缈中特别迷人。到景区后晨雾就无影无踪了。</h3> <h3>龙湾潭景区拍摄</h3> <h3>7月10日下午何凤英、叶依群二位画友在上埠村西头的明坑村水库桥上对着对面的红岩洞山头写生。其他画友继续在上埠村的小龙楸小瀑布前写生。后来下起雨点,撤回住宿地。为我们开车去各个景点的驾驶员小谢就住明坑村。明坑村边有明坑岭古道,系民间古通道,古道发于明坑自然村,止于罗川村。古道全长4000米许,累计爬升400米许,块石为基,是古时枫林等地村民去往乐清等地的主要通道之一。古道绕行于山峦,古木挺拔,石碑依然,碧水荡漾。<br></h3> <h3>小溪水往东流几百米转个小弯,溪流水到明坑村转了个弯,小溪汇成了水库,最深也有7~8米。</h3> <h3>纪康金老师上埠村写生画作一。</h3> <h3>纪康金老师上埠村写生画作二</h3> <h3>吕兆樑上埠村写生画作一</h3> <h3>吕兆樑上埠村写生画作二</h3> <h3>吕兆樑上埠村写生画作三</h3> <h3>徐志来上埠村小龙潭写生画作一</h3> <h3>徐志来上埠村写生画作二。</h3> <h3>徐志来上埠村写生画作三</h3> <h3>徐志来上埠村写生画作四</h3> <h3>徐志来上埠村写生画作五</h3> <h3>何凤英明坑村写生画作一</h3> <h3>陈瑾上埠村写生画作一</h3> <h3>李菽铭老师上埠村写生画作</h3> <h3>庄双财上埠村写生画作一</h3> <h3>叶依群上埠村写生习作一</h3> <h3>叶依群明坑村写生习作。下面是画友关于画面黑和白的讨论:徐志来认为::深了不见得不好 淡了不见的好 关于墨色 主要是要讲究枯湿浓淡 层次韵味 计黑守白或计白守黑 ,还要注意墨分五色。我以为 :榕树叶画作应该保持她的黑 有个人风格, 在黒里动脑筋做文章 。庄双财发帖:绘画是一种兴趣,在兴趣与爱好中摸索,周边仍有这么多比自己画的好的老师同仁,是精神支柱,勇往直前的力量。何凤英@鄞人阿来: 说的好,墨分五色,深有深的味道!徐志来继续分析:仔细看看纪老师的写生画 ,全幅都是在黑白上做文章 ,可以说计白守黑做到了极致 ,随便拿张纪老师的写生画 从下到上 都是严守黑白黑白黑白的定律 再加上枯湿浓谈 一画成了 值得吾辈学习叶依群:@所有关注的老师:谢谢你们的点评,我喜欢这样的点评,好在哪里?有问题在哪里?应该有什么绘画技巧,这样能把别人的经验当自己的来学,一张不管谁的图发到群里,都希望能得到真知,能有技巧和理论上的探索讨论,对我这类大白是大有受益的。吕兆樑说:刚看见写生群里在热烈讨论写生的感想,使得此群有活力,当然还是要根据自己学习重点在写生练习中解决自己的问题,写生就是锤炼笔墨表现实景的过程。纪老师的总结是多年写生的积累感悟,(放在后面的图片)值得大家理解而取之。</h3> <h3>7月11日上午去苍坡古村落写生,下午自由选景写生。苍坡村古村落写生结束,候车时,画友们在轻松地闲聊。苍坡古村原名苍墩,是南宋淳熙五年九世祖李嵩邀请国师李时日设计的,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的沧桑风雨,保留有宋代建筑的寨墙、路道、住宅、亭榭、祠庙、水池以及古柏等浓郁的古意。(吕兆樑提供信息)</h3> <h3>(纪老师和学生一起选景)纪老师关于写生对学生说:我一孔之见,关于写生有两种,一种是对景写生先凝神构图再有取舎反映山体的真正结构,石头文脉皴法,树木的前后穿插关系,山石与流泉互相映盼,云在山中的穿流移动及山影形的变幻做到天人合一,第二种面对大自然把山石的大小,树木穿插互相交搭,打乱山石与树木的关系,仅仅利用大自然的存在的信号,组合成具有现代原素的绘画语言,我是前者,后者是回来思考的问题,</h3> <h3>李菽铭老师提供的苍坡古村落写生景点永嘉楠溪江的古村落 苍坡村是中国四大民居之一,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耕读文化、宗族文化演变情况,苍坡是楠溪江流域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之一</h3> <h3>纪康金老师在此次写生微信群写道:这次写生真是考验大家的体力和毅力,天气酷热,大汗淋漓,蚊叮虫咬,知了伴唱着热烈的暑天,但大家还是坚持着,晨早行画画,人虽累画,但午休后休息到三点钟后继续写生。这就是申江画院精神,申江意志。</h3> <h3>写生之余,喜看夏老师的摄影作品。</h3> <h3>在苍坡古村落集体留影。</h3> <h3>在苍坡村古村落留个影</h3> <h3>画友在苍坡村古村落写生情景</h3> <h3>纪康金老师苍坡古村落写生画作一</h3> <h3>吕兆樑苍坡村古村落写生画作一</h3> <h3>李菽铭老师苍坡村写生画作一</h3> <h3>李菽铭老师苍坡村写生画作二</h3> <h3>徐志来苍坡写生画作一</h3> <h3>何凤英苍坡写生画作一</h3> <h3>庄双财苍坡古村落写生画作一</h3> <h3>陈瑾苍坡古村落写生画作一</h3> <h3>陈瑾苍坡村古村落写生画作二</h3> <h3>叶依群苍坡写生习作一</h3> <h3>7月12日,画友们又拿着写生工具,顶着烈日原想去苍岩石景区,但车开到到了楠溪江,既然来了,坐上竹排,到江面游览一圈。和景区负责买票的讨价还价后,12位画友付500元,就可由船工撑船在江面转一个来回,享受在坐在竹排看楠溪江。</h3> <h3>楠溪江风景</h3> <h3>李菽铭老师提供楠溪江竹排、船工的照片,人和自然多么和谐!楠溪楠溪江风景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北部的永嘉县境内,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属于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西园区。南距温州市区26公里 ,东与雁荡山毗邻,西接缙云仙都,北与仙居景区接壤。楠溪江和雁荡山这两个国家级名胜区之间有石桅岩至雁湖的旅游专用公路。</h3> <h3>楠溪江乘坐竹排后集体照</h3> <h3>楠溪江写生画友集体照</h3> <h3>在竹排上画友们相互拍照,还大声唱着小小竹排江上游的经典红歌。真是一群人老心不老的的画友啊!</h3> <h3>自己撑船在楠溪江荡漾。(做秀)楠溪江景区非常大。总面积671平方公里,景区分为大楠溪 、石桅岩、大若岩、太平岩、岩坦溪、四海山、源头八大景区,共有八百多个景点。景区内江滨村落风貌独特,保存有宋代以来的亭台楼阁、寺庙、道观、宗祠、牌楼等古建筑。这些风景只能放以后再来游览了。</h3> <h3>画友站船尾</h3> <h3>从楠溪江出来,经司机小谢指点我们去了小山峡景区写生。小山峡是石桅岩景区的天然门户,长约3公里。在峡谷入口,乘游船进入,峡谷弯弯,潭水很深,(也可从小山峡景区售票处步行进。)景区两岸群峰叠翠,人不可攀。船行10余分钟,弃舟登岸,沿栈道前行,两岸青山苍翠,峡内流水潺潺。继续前行,踩石碇步,过阡陌,在林荫中踏卵石步游道可直抵石桅岩<br></h3> <h3>在小山峡景区看石桅岩,在石桅岩的顶部还生长着郁郁葱葱的灌木和小树,这些植被的种子是如何传播上去的?它们是如何在贫瘠的岩石上生根发芽的?我想,能将种子带上如此险峻的峭壁的,只有飞鸟;而能让种子在岩石上落地生根的不朽力量,就是世间最神秘而伟大的力量–生命力。尽管飞鸟、草木乃至我们人类的生命放在以亿年为单位计量的地质尺度上看微不足道,然而正是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生命与顽石较量,与激流碰撞,最终造就了这片热土--楠溪江大景区。<br></h3> <h3>7月12日下午午觉过后,老夏、陈瑾、何凤英、叶依群去小山峡玩,其余画友在住宿地画画,改画。</h3> <h3>小山峡景区拍摄</h3> <h3>老夏把欢乐给画友,把遗憾留给自己。给自己拍摄的照片很少。感谢老夏辛勤的付出。</h3> <h3>纪康金老师小山峡写生画作一</h3> <h3>吕兆樑小山峡写生画作一</h3> <h3>小山峡景区拍摄</h3> <h3>徐志来小山峡写生</h3> <h3>邢维敏小山峡写生画作一</h3> <h3>陈瑾小山峡写生草图</h3> <h3>李淑铭小山峡写生画作一</h3> <h3>庄双财小山峡写生画作一</h3> <h3>叶依群小山峡写生习作一。</h3> <h3>7月13日上午9点半离开瑞溪民宿。瑞溪民宿请的二位驾驶员,出二部小面包车送我们到雁荡山火车站,坐上午11点56分的高铁回上海。我们这12个画友,在美丽的南雁荡山各个景点写生,在楠溪江坐上竹排在江面游览。虽然忙于写生,没有深入到每个景点一饱眼福,但石桅岩、小山峡、龙湾潭、楠溪江、苍坡古村落、岭上人家、上埠村、明坑村,都留下了我们的脚印,都留下我们写生的场景。更值得欣喜的,这个楠溪江写生团队有专业热心负责的摄影爱好者老夏,用他的相机给我们留下永远能保存值得回味的照片。我们这个团队是活泼开朗,团结、相互关心、服从组织者安排有整体观念的团队, 有着热爱大自然、热爱写生活动、热爱旅游的共同志向、把写生活动当成快乐老年生活一部分理念的画友。在这个团队有我们的好领队吕兆樑画友,有画技高超的画家指导老师纪康金老师,借此我们对这二位老师再次表示谢意。也对我们每位画友的配合表示谢意!期待下一次的写生我们再结伴而行。</h3> <h3>吕兆樑最后公布了写生旅游账。<br> 吃晚饭530元接车240元岭上人家回旅馆40元7月9日石桅岩160元汽车费7月10龙潭湾240元7月11日苍坡古村280元7月12狮子岩400元,竹排500元回雁荡山火车站240元住宿3840元,9-12日用餐600x4=2400元,白酒30x2=60元啤酒66元6366+2690=9056元除12人每人755元大致估计每人每天包含动车票在内的费用200元左右。<br> 在微信群,纪康金老师给左杭林老师发帖, 左老师:此次写生由于天气太炎热了,商量后提早了一,二天回上海,现在大家都平安回沪了,我们12人,徐志来是生活顾问,吃饭,休息,一人说了算,生活休息按排得贴心暖心。吕兆樑是定写生点,来回车辆的安排,订火车票等琐事很操心。我跟着大家,看看写生中的具体构图,运笔等画技指导。叶依群负责搜集素材做美篇。特别要提出的是陈瑾的先生老夏为此次写生增添了色彩。在此,我代表全休写生画友深表敬意。<br> 左杭林老师(申江画院院长)在群内马上给纪老师回复:纪老师,得知大家平安回来,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很高兴。你们这次写生都很有收获,画了许多有水平的作品。天大热,人大干。你们相互帮助,相互提高。你(纪康金老师)为核心,吕兆粱,徐志来,叶依群以及夏先生分工合作,把这次活动办得有声有色,你们是有素质的一支写生兼旅游的团队。欢迎你们一起参加申江书画院的活动。<br>  庄双财在群内发声非常赞同也代表了其他画友想说的心里话:是的,纪老师的总结非常全面,说出了我们心声和祝福。在此感恩组织者各位老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辛苦了组织者老师,累了您们,轻松了大家。再次表示后会有期,有您们真好。谢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