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培训学习分享【第一辑】

胡宁老师

<p class="ql-block">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假期第一天,在张洁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六人走进最美杭州踏上了学习之旅,参加全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开展与儿童行为观察研讨会。</p> <p class="ql-block">陈鹤琴先生一直提倡:“大社会和大自然是儿童的活教材”。如何用好这些活教材,为儿童创设生态式、开放式的游戏环境;如何利用自然主义游戏精神促进儿童深入学习,则成为现阶段国内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那么,在游戏中,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什么样的游戏材料?游戏材料从何而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带着问题与思考,7月8日,在第一天的学习中,有幸聆听了姜娜园长带来的主题讲座《宝贝仓库:幼儿园自主游戏材料库创设的新样式》。</p> <p class="ql-block">主讲人:姜娜</p><p class="ql-block">杭州市安吉路幼儿园园长、书记,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首批浙派名园长培养对象、杭州市学科带头人、下城区拔尖人才。</p> <p class="ql-block">姜园长结合本园教育实践经验和生动的幼儿游戏案例从“宝贝仓库”的创设背景、创设内涵、创设策略、创设成效几个方面帮助老师们从深层次理解游戏材料库的创设是如何推进幼儿游戏深度开展的。</p><p class="ql-block">下面</p> <p class="ql-block">一、创设背景</p> <p class="ql-block">(一)认识:材料库创设的价值</p><p class="ql-block">游戏材料是幼儿开展自主游戏的重要物质基础,不仅是丰富幼儿游戏内容和形式的前提,也是激发幼儿游戏动机和构思,引发幼儿游戏创想和行动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二)审视:材料库创设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姜园长分析指出,在当今幼儿园在自主游戏材料库创设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出"幼儿没有动起来"、"材料没有用起来"、"资源没有挖出来"这三大问题。</p> <p class="ql-block">1.幼儿没有"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2.材料没有"用起来"</p> <p class="ql-block">造成"材料没有用起来"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有理解"课程资源"。</p><p class="ql-block">那么,究竟什么是课程资源呢?</p> <p class="ql-block">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社会文化以及自然因素的总和。</p><p class="ql-block">它既可能是课程内容的来源,也可能是课程实现的条件;既可能被幼儿直接操作利用,也可能被成人用来对幼儿产生影响。</p><p class="ql-block">而只有满足"交互"和"有益经验的生长"这两个条件,才能称作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真正意义上的课程资源。</span></p> <p class="ql-block">3.资源没有"挖出来"</p> <p class="ql-block">经过调查发现,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类别的认识不清晰。其实,课程资源可以按照分布地域、资源性质、功能性三个不同纬度进行分类。</p><p class="ql-block">(1)按照分布地域,分为园内课程资源和园外课程资源。</p><p class="ql-block">(2)按照资源性质,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p><p class="ql-block">(3)按照功能性,分为条件性课程资源(课程实施保障)和素材性课程资源(课程内容来源)。</p> <p class="ql-block">游戏材料是自主游戏的主要载体,学习是幼儿通过使用材料中探索、发现、获得的。</p><p class="ql-block">因此,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适宜的、有价值的材料和自主选择的空间,能真正发挥自主游戏的引擎作用,从而为幼儿的探索和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生长的动力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二、创设内涵</p><p class="ql-block">坚持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亲历创设的过程中开启与这一被孩子们视为“宝贝仓库”的多维互动,并借此促进了幼儿自我表达、自由创造、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p><p class="ql-block">1.名称解读:"宝贝仓库"</p> <p class="ql-block">2.创设理念</p> <p class="ql-block">3.主要特征</p> <p class="ql-block">三、创设策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基于儿童视角的“宝贝仓库”的创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宝贝仓库”创设的过程中,基于儿童视角捕捉幼儿兴趣、追随幼儿需要、支持幼儿参与,让“宝贝仓库”体现幼儿的创想、投射幼儿的情感,散发幼儿特有的浪漫和诗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形态各异的“宝贝仓库”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自主游戏的场地设置、材料配置等不同情况,打破货架式、雨棚式惯常设计,利用梯子、PVC管、大纸筒等以及小木屋、风车房、小火车、透明暖房等造型富有童趣的设施,因地制宜地创建形态各异的“宝贝仓库”,并让幼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如在小木屋上自由涂鸦、为小火车绕上好看的彩绳……幼儿的创造让每个“宝贝仓库”都别具风采,充满童趣,吸引幼儿驻足、探寻。</p> <p class="ql-block">2.名字诗意的“宝贝仓库” </p><p class="ql-block">为了促使幼儿与“宝贝仓库”建立起密切的情感联系,组织开展了“我的宝贝仓库我取名”的活动。</p><p class="ql-block">在幼儿园门厅张贴了大型的征集海报,发动幼儿为自己喜爱的“宝贝仓库”取名,让幼儿学习用绘画、符号、文字等多元形式表征库名,并组织幼儿投票评选出最被大家喜欢的名字。 </p> <p class="ql-block">最后,幼儿将用梯子竖立搭建的高楼状的“宝贝仓库”取名为“爬爬宝贝仓库",将操场上小火车状的“宝贝仓库”取名为“卡卡宝贝仓库”,将楼梯口用PVC管搭建的球类“宝贝仓库”取名为“弯弯宝贝仓库”,将山坡上的风车房“宝贝仓库”取名为“转转宝贝仓库”,将花丛中的小木屋取名为“朵朵宝贝仓库”……</p><p class="ql-block">幼儿的奇思妙想让“宝贝仓库”绽放出异样的生命活力,也让幼儿真正成了“宝贝仓库”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二)具有游戏体验性的材料收集 </p><p class="ql-block">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该“宝贝仓库”的材料收集也具有游戏体验性,这不仅让材料收集更富有乐趣,也激发了幼儿的参与热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收集小贴士 </p><p class="ql-block">材料的收集让幼儿与“宝贝仓库”有了更频繁的互动。从建立、完善材料到收集规则,实施“双管齐下”策略。</p><p class="ql-block">(1)做好日常收集工作,通过宣传海报、微信公众号、家园栏、家长群等平台向幼儿、家长发放材料收集倡议书,宣传材料收集的价值,发动幼儿、家长全员参与。</p><p class="ql-block">(2)开展专项收集活动,在幼儿入园的必经之处创设醒目的“收集小贴士”专栏,教师和幼儿根据自主游戏的开展情况和所需材料,在这些“收集小贴士”中发贴,发动全园幼儿、家长协同收集。有相关材料的幼儿、家长可以回贴,并将材料交到相关班级,由教师和专管材料收集的值日生投放到相应的“宝贝仓库”中。 </p><p class="ql-block">例如在“卡卡工地”游戏中,幼儿生成了挖建“城市地下管道”的主题,但相关的游戏材料特别缺乏。教师和幼儿交流商量后在“收集小贴士”专栏发贴收集各种管子、瓶罐、棒子。在短短的几天里,幼儿、家长纷纷回贴,“卡卡宝贝仓库”马上拥有了各种各样的管子、瓶罐、棒子,软的硬的、粗的细的、长的短的、大的小的,不一而足,好玩的“城市地下管道”游戏就此拉开了序幕。</p> <p class="ql-block">2.收集储蓄卡 </p><p class="ql-block">以“银行储蓄”的方式引导幼儿开展材料收集,养成“变废为宝”的良好生活习惯。幼儿园设立“材料收集银行”,由园长兼任“总行行长”,各班设立“分行”。每位幼儿都是“储户”,并拥有一张“安安收集小达人储蓄卡”。</p><p class="ql-block">每天,各班教师及值日生都会按照幼儿收集材料的种类、数量发放相应的“安安币”作为奖励,每目的最高奖额一般不超过3个“安安币”。幼儿对自己所获的每一个“安安币”都特别珍视,将换得的“安安币”整整齐齐地贴存到自己的“储蓄卡”中。“这周你又存了多少?”“我们班里谁是大富翁?”“我要再去收集一些东西来换‘安安币’。”……这些话题常常在幼儿的日常谈论中听到。他们也会经常点数自己的“安安币”,并相互比较币值的多少。</p><p class="ql-block">一张小小的“储蓄卡”牵动着所有幼儿的心,激励幼儿争当“收集小达人”,让收集成了一种风尚和习惯。</p> <p class="ql-block">3.收集换礼物 </p><p class="ql-block">在创设“材料收集银行”的基础上配套建立奖励机制,开展“安安币”换礼物活动,以进一步激发幼儿收集材料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例如,在中班“一粒种子”项目活动中,幼儿既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采摘种子,也用“安安币"向幼儿园换取不同的种子。又如,在“元旦跳蚤市场”节日活动中,幼儿以“安安币”换取入场券拉开活动序幕,凸显活动的绿色环保主题。再如,每学期末,幼儿可以用自己积攒的“安安币”向幼儿园兑换各种相应的小礼物。“我有10个安安币,可以换一根跳绳”“我有15个安安币,可以换一本绘本”“我有20个安安币,想换一个彩球”……</p><p class="ql-block">此时,材料收集已经不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场快乐游戏。</p> <p class="ql-block">(三)凸显幼儿自主性的“宝贝仓库”管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游戏的深入开展,“宝贝仓库”中材料的投放、取用日益频繁。此时,仓库管理工作日益重要。</p><p class="ql-block">姜园长介绍道,他们决定将仓库管理权交还给幼儿,以发挥幼儿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将数理认知、前书写等多元学习内容有机整合到“宝贝仓库”的管理中,让幼儿体验自主管理的成就感、满足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管理公约 </p><p class="ql-block">在幼儿园中大班开展了以包干管理为主要方式的“宝贝仓库”管理办法。每班认领2~3个“宝贝仓库”,并设立专管值日生轮流管理。各班教师和幼儿通过讨论制订了管理公约,明确专管值日生每天要做好“宝贝仓库管理3件事”:</p><p class="ql-block">一是每日早晨清点班上幼儿收集的材料并发放相应的“安安币”;</p><p class="ql-block">二是每天午餐后将当日收集的材料投放到适宜的“宝贝仓库”;</p><p class="ql-block">三是每次游戏后整理好“宝贝仓库”的材料,并根据材料的使用情况做好补充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幼儿共同合作,将“宝贝仓库管理3件事”做成图文并茂的管理公约,张贴在醒目位置,提醒专管值日生对照执行。</p><p class="ql-block">此外,各班幼儿还制订了游戏中如何取用、归放、整理材料的规则,让每位幼儿在游戏结束后都参与到材料的归放、整理活动中来,促进幼儿自律能力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2.图标配对 </p><p class="ql-block">在“宝贝仓库”的管理工作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了多种图标,并用图标配对方式实现了材料的定位,大大方便了游戏后材料的归放和整理工作。</p><p class="ql-block">在图标配对中巧妙地渗透了图形、点数、序数、按规律排序、10以内的加减、空间方位等数学学习内容,充分挖掘了自主管理的学习。</p><p class="ql-block">例如,大班包干的“爬爬宝贝仓库”图标配对中融入了空间方位和序数等学习内容,幼儿凭借材料筐上的“房间号”找到材料架的“第几幢第几层”,从而为材料准确找到存放位置。</p> <p class="ql-block">又如,大班包干的“奇奇宝贝仓库”是让幼儿通过寻找模式规律来实现图标配对的,只有当材料筐上的排列图形和材料架上的排列规律图标相匹配,才能找到材料存放位置。</p> <p class="ql-block">再如,中班包干的“豆豆宝贝仓库”则让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干扰进行正确点数,只有当材料筐上的点子数和材料架上的数字相吻合时,才算归放到位。不仅是包干班级的幼儿能获得这种学习机会,每一位幼儿在取用、归放材料时同样能获得这种学习机会。</p> <p class="ql-block">(四)问题驱动下的材料使用 </p><p class="ql-block">幼儿在自主游戏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捕捉问题、研究问题,并抓住解决问题的契机,让幼儿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引发幼儿与“宝贝仓库”的积极互动,推进游戏的深入开展。 </p><p class="ql-block">1.情境“留白”</p><p class="ql-block">在自主游戏中,游戏情境的创设并不是由教师包办完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游戏空间、游戏主题、游戏材料、游戏玩法等都可以由幼儿自己来创生。</p><p class="ql-block">游戏情境中的“留白”可为幼儿创设更多自主规划、自由创造的可能,也让幼儿面临更大的挑战,幼儿可运用“宝贝仓库”中的各种材料去解决各种问题。</p> <p class="ql-block">例如,在“哈哈野营”游戏中,老师没有为幼儿提供现成的帐篷,而是要求幼儿自行搭建。于是,孩子们从“宝贝仓库”找来木棍、麻绳、布块,将三根木棍交叉立在地上,并在顶部用麻绳绑扎。可是麻绳不容易扎紧,稍有碰撞,木棍就东倒西歪,帐篷也随即倒塌。经过反复尝试,幼儿发现了问题所在,意识到要想出更好的办法去固定木棍。他们集思广益,先是从“宝贝仓库”里找来大号的夹子来固定木棍的顶端,可帐篷还是摇晃。接着,他们又从“宝贝仓库”里找来几个大矿泉水桶,将三根交叉的木棍分别插入桶内,可是木棍较长,水桶较轻,重心明显不稳,帐篷还是容易倒塌。正当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有孩子提议可以往水桶里装入重的东西。于是他们分头从“宝贝仓库”找来小石块、小弹珠等材料,还从沙池中舀来沙子,反复尝试。最后,孩子们将沙子灌入水桶中,再把木棍插进沙子里,帐篷终于稳稳地立住了。</p> <p class="ql-block">2.“私人订制” </p><p class="ql-block">姜园长提到他们在自主游戏的多个场馆中推出了“私人订制”服务,这就向幼儿提出了挑战。幼儿不能仅仅使用现成的游戏材料,而是要追随“顾客”的个陛化需要,利用“宝贝仓库”里的材料进行再加工,使材料的使用更加多元。</p><p class="ql-block">例如,在“亮亮服装店”游戏中,一位“顾客"想要订制一件心仪的“服装”,于是就在“私人订制单”上画上了自己喜欢的服装款式、颜色、尺寸、图案等,“设计师”根据“顾客”的订制要求,迅速到各个“宝贝仓库”中寻找合适的制作材料,将衣服按照订制要求加以装饰,并不断与“顾客”沟通商量作出调整,直至“顾客”满意为止。</p> <p class="ql-block">3.“游戏分享” </p><p class="ql-block">每次自主游戏结束后,老师都会留出“游戏分享”时刻,让幼儿交流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以及经验和感受。</p><p class="ql-block">其中很重要的一块内容是指向游戏材料的使用。教师会捕捉、抓拍幼儿使用材料过程中的相关照片加以播放展示,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幼儿的共同思考,激发幼儿进一步利用材料开展相关游戏的愿望,体验创造的快乐。</p><p class="ql-block">“你用了什么材料?”“为什么要用它?”“你用它做了什么?”……幼儿围绕游戏材料的使用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游戏体验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例如,在“游戏分享”时刻,教师展示了一位男孩在“泡泡彩球坊”利用各种材料制作“气球章鱼”的几张照片。大家看到,章鱼的头是一个大大的气球,绸带、布条、毛绒棒成了它长长的触手,章鱼的身上还有各种精美的装饰。教师围绕这几张照片开展了“游戏分享”:“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入围着这个材料在观赏?”“这个气球章鱼好玩在哪里?”“它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这些材料是哪里来的?”……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泡泡彩球坊”总是门庭若市,材料的创意使用让“泡泡彩球坊”充满了魅力。</p> <p class="ql-block">四、创设成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幼儿发展:从"会玩"走向"慧玩"</p><p class="ql-block">小小的“宝贝仓库”为幼儿的自主游戏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提供了深度学习的可能性,挖掘了自主游戏更丰富的内涵与价值,让幼儿玩出了更多的快乐、更多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二)教师成长:从"主力"变成"助力"</p> <p class="ql-block">在本次学习中,我听到的一个高频词便是"儿童立场"。所谓儿童立场,就是儿童教育过程要从儿童视角出发,研究儿童心理,遵循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p><p class="ql-block">的确,儿童立场是教育者应有的态度和出发点,体现了儿童教育者基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它直接影响着儿童教育者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进而直接关系到儿童能否更和谐、理想地成长。</p><p class="ql-block">随着“儿童立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开始更多地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关注儿童的自身经验和需求,更多地在教育观念和实践中形成基于儿童立场的转变与思考。</p><p class="ql-block">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怎样以儿童为主挖掘课程资源、怎样基于儿童的视角创设幼儿能够直接操作使用的"宝贝仓库"推进幼儿游戏深度,我不禁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p><p class="ql-block">下一步,作为老师的我们,可以完善我园自己的游戏材料库,将儿童的已有经验和新经验结合,更多的关注材料的动态性和层次性,从课程设计入手,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与材料的基础上,学会观察,学会放手,学会在适当的时机给予指导,支持幼儿更大的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后,让我们跟随视频走进杭州市安吉路幼儿园,感受不同的幼儿园文化。</p>

幼儿

游戏

仓库

宝贝

材料

收集

创设

安安

儿童

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