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太极拳的冷思考五

若水

<p class="ql-block">附扎西大师,赵幼斌大师,太极拳少帅傅清泉杨氏八十五式第二段视频。</p><p class="ql-block">简介三位杨式太极拳大师之间的关系:扎西是赵斌大师的得意弟子,赵幼斌是其次子,而傅清泉的爷爷著名杨式太极拳大师傳仲文则是赵斌的妹夫。而赵斌大师系杨澄浦二兄杨兆元的外孙。应该说他们都是杨式太极拳的嫡传。</p> <p class="ql-block">  传统太极拳现象的现象。</p><p class="ql-block"> 透过现象看本质,梳理传统太极拳发展的线条,因为它是从民间,山沟里走出来的,多为口口相传,在李亦畲前辈著述之前,文字记录稀少,片段模糊,考证困难,但它的拳理拳法,招招式式,始终以太极阴阳为原理,按照太极八卦的哲学思想为指导发展壮大。</p><p class="ql-block"> 例如传统太极拳也称十三式,这十三式由掤、捋、挤、按 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组成。其中掤、捋、挤、按、即八卦中的坎、离 兑、震(棚南、捋西、挤东、按北),谓四正方(四正);采、挒、肘、靠,即八卦中的巽、乾、坤、艮(採西北、挒东南、肘东北、靠西南),谓四隅角(四隅),四正四隅组成八门,属方位,按照杨家秘籍三十二目第一目的表述,“八门乃为阴阳颠倒之理,周而复始,随其所行也。”四正四隅,“得门位之卦。以身分步,五行在意,支撑八面。”;而进步、退步 左顾、右盼、中定,即八卦中的五行,进步火,退步水,左顾木,右盼金,而定之方中土也。杨家三十二目第一目说,“夫进退为水、火之步,顾盼为金、木之步,以中土为枢纽之轴。怀藏八卦,脚趾(跐)五行,手步八五,其数十三,出于自然,十三势也,名之曰’八门五步’”。</p><p class="ql-block"> 又如杨式传统太极拳八十五式中的第一式,起式,便是从无极到太极,从时空的混沌中向往无限大。而王宗岳巜太极拳论》中的第一句则是:“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p><p class="ql-block"> 传统太极拳,首先是一种技击术,是太极阴阳理念与技击术结合的产物,是独具中国儒道哲学的拳种,应当说是对人类技击局限性的一次突破。练习传统太极拳,就必须符合拳理拳法,具有技击性,攻防规律,攻防含义,产生攻防实效,取得攻防结果,在此基础上伴生并延伸到养生健身,修身养性等各个方面,说传统太极拳与其它拳种的区别,这应该就是,是传统太极拳与现代太极拳,与体操、舞蹈、气功,导引术等其它运动的本质之别。</p><p class="ql-block"> 传统太极拳是太极阴阳学说与拳术的结合,产生于中国易学中的阴阳理念,是先贤们在技击术中所寻得的一种道,充满了辩证思想,逆向思维,站在另一个纬度、高度探索出了技击术的突破方向。把传统太极拳誉为哲学拳,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合理的,不仅传统太极拳的称谓带有浓厚的哲学意味,传统太极拳动作要领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理念,更重要的是传统哲学思想全面浸透在传统太极拳之中,成就了传统太极拳独特的运动思维,技术要求,价值功能,使传统太极拳在更多的领域绽放光芒,在传统医学的经络、俞穴、气血、导引、藏象等方面闪耀异彩,渗透到健身,文化,美学等诸多方面,造福人类。</p><p class="ql-block"> 王应科于21年6月</p><p class="ql-block">个人观点,挂一漏万,水平有限,敬请赐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扎西大师的拳架端庄,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其形态稳健,式势有交代,贯穿精神;步法虚实分明,转动圆活流畅,开合起落有致,进退轻灵稳重。节节生有意境。</p><p class="ql-block">如其恩师赵斌老先生曾赠所赞:“意趣环生味无穷,恰是杨柳摆春风,练到柔和优美处,行云流水一般同。”让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赵幼斌大师的拳架大气,沉稳,开合有度,<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中正安舒,稳健大方,柔中带刚,功夫淳厚</span>…</p> <p class="ql-block">傅清泉少帅的拳是功夫架,虚实分明,轻灵含蓄,超凡脱俗,自成一体;其<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功底扎实,沉稳大气、一拳一势转换有度、轻沉兼备、中正安舒、颇有其祖父傅钟文之拳姿遗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