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声”与四位《光荣在党50年》党员共庆百年。

沧桑老友

<h3>  2021年7月6日"北京青春之声诗朗诵研究会"举办《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演出,歌颂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 本会有四位诗友荣获中共中央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h3> <h3>  卢懿生,94岁,69年党龄,本会注册诗友,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同时又获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h3> <h3>  张玉琴、张育捷、毕瑞芳三位本会注册诗友佩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参加百年党庆演出。</h3> <h3>2021.3.12 中共中央发文,将为在党50年、且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h3> <h3>《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以铜锌合金为材质,主色调为红色金色,由党徽、五角星、旗帜、丰碑、向日葵、光荣花和光芒组成。</h3> <h3>《光荣在党50年》发给截止到2021年7月1日以前,仍然健在的的中共党员,以后每年7月1日以前都要发给党龄达到50年表现一贯良好的党员。</h3> <h3>2021年6月,颁发《光荣在党纪念章》数量为710万枚。</h3> <h3>  截止到2021年6月5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514.8万名,这是世界上数量最大,历史最久,掌权最长的政党。</h3> <h3> 卢懿生教授,1927年出生,四川沐川人,自幼家贫,刻苦求学,是新中国的建立后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1953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俄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长期担任俄语翻译,有三十余年英浯俄语教学经历,出版有200万余字的英语、俄语词典著作,100万余字的《英语难题点点通》。 <br><br>  <br><br></h3> <h3>  卢懿生来自四川一个小县城,家境贫寒,自幼刻苦好学,从私塾、小学、初中,到成都高级工业学校,一歩步艰苦完成了学业,21岁成为旧重庆20兵工厂技术员。1949年11月,重庆解放,他作为进步青年,被选派参加了兵工厂的接管,清理资产,恢复生产,工厂回到人民手里。 1950年卢懿生幸运的被选送到“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校长是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这是一个培养新中国干部的革命大学。革大毕业以后,卢懿生回到重庆兵工厂。</h3> <h3>  1951年11月,卢懿生被西南兵工局选送到北京学习俄语,进入在东皇城根的“华北大学工学院”(也就是后来的北京理工大学)俄语专修班。这是第一所为新中国国防工业培养人才的崭新高等学府,主要由苏联专家任教。 在北理工学习学习期间,卢懿生学习努力,表现优秀,历史清白,195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h3> <h3>  1953年7月俄语班毕业前夕,校方通知卢懿生留校任教,他曾长期担任北京工业学院魏思文院长翻译。</h3> <h3>  1953-1987年,卢懿生在北京工业学院外语系任教34年,除精通俄语外,伴隨改革开放,他又改学英语,教授英语,编写了数百万字的英语教材、英语词典。</h3> <h3>  卢懿生教授4岁私塾发蒙,从《千字文》,《百家姓》开始,到如今94岁高龄,日日手不释卷,读书是他生命中的空气、雨露,粮食。 2014年卢老进入青春之声诗会。他说:参加诗会,学写诗,学朗诵,也要学做人。 和年轻人在一起,不是去比青春靓丽,学的是要永记初心,与时倶进,与祖国复兴同步。 </h3> <h3>  看看卢老多么朝阳!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他说做人要有多方面适应能力,“忍”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古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忍就很重要,光忍不行,不舒畅就会生气,这就得化,化了,一切丢开,快乐永远。 生活也是困难多多,要知足常乐,随遇而安。 “ 动”也是不可少的,运动增强体质,活动振奋精神,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快乐一些。<br></h3> <h3>  2016年11月25日青春之声朗诵研究会为卢老隆重举办九十华诞庆祝会, 诗友献花,赠礼,蛋糕,点蜡,颂歌,欢声满堂。并为卢老《网络驰骋 歌颂千秋》一生诗文集岀版签字赠书。<br></h3> <h3> 卢老终生与时俱进、童心永远、为人亲切,永无私念。 卢老幼时学武,老来登山,游泳旅行,八十飞行,九十公交、和卢老交流,我们总被他青春之声精神感染! 从卢老身上我们强烈地感觉到的是:青春之声要永葆青春!<br>  </h3> <h3> 卢老以"忍化知随,一悟一诗"为题即席讲话,道出了他一生处世真谛:人一生难免受难,委屈,要忍,要化,知遇而安,知足常乐。卢老现场赋诗: </h3><h3> 忍化知隨动,<br> 人生苦练功。<br> 几经风雨后,<br>又见太阳红。<br></h3> <h3> 在党庆百年之际,卢老不便行走,未能参加北京青春之声纪念演出。卢老特赋诗《庆党百年华诞》纪念党庆百年。<br>庆党诞生一百年,<br>胜利光辉史无前。</h3><h3>党入人心万民颂,</h3><h3>神州大地换新天。</h3><h3>庆党诞生一百年,</h3><h3>扫除内乱与外奸。</h3><h3>万民抬头挺胸立,</h3><h3>河山属我展新颜。</h3><h3>庆党诞生一百年,</h3><h3>飞船深入九重天。</h3><h3>恢宏业绩震寰宇,</h3><h3>亿万民众乐无边。<br>  有69年党龄的卢懿生老师可以称为“新中国自已培养的第一代忠于党的大学生”。<br><br></h3> <h3>  在建党百年前夕,张玉琴大姐心潮澎湃,佩戴《光荣在党50年》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两枚纪念章,庆贺中国共产党百年大庆!</h3> <h3>  张玉琴大姐1935年出生,1941年加入抗日儿童团,1948年加入抗敌宣传队,1957年参军、1961年入党、60年党龄,1996年离休。 张玉琴大姐在职時恪尽职守,勇于挑担,甘于奉献;离休后献身公益,助学青年,抗震救灾,支持抗癌,多次捐款。 </h3> <h3>  在党庆百年前夕,张大姐余海帆伉俪难抑兴奋,他俩共同决定要为党献一份祝寿厚礼。 2021年6月21日《北京晚报》刊登新闻,60年党龄的张玉琴,生活俭朴,"老人一下交了十万元党费"。大姐伴侣余海帆大哥同时也在另一军休所交了百年党庆特别党费十万元。<br><br></h3> <h3>  中共北京市和平里军休所为张大姐特别党费赠旗! 她说:别看我的头发白了,我的腰弯了,背驼了,但我的心不老,我的精神不老,这份爱党、爱人民的心不老!</h3> <h3>  张玉琴大姐的父亲张镜清是1938年入伍的革命军人,1941张大姐母亲携女,创造了小脚400里寻夫的感人佳话,终于作为随军家属参军。玉琴自幼红心向党,立志做新中国栋梁,6岁即成为抗日儿童团成员,当过儿童团长,宣传队员。1950年隨父来到北京,1957年入伍,1961年北京军区军医学校毕业,在北京军区司令部门诊部任军医,后调入北京军区第一干休所为老紅军服务,在职期间送走三十余位革命老人,视他们为父辈照顾至终,直至1996年离休。</h3> <h3>  玉琴大姐伴侣余海帆也是一位革命军人,是50年代我国派往苏联学习的第一代导弹部队军人,在战斗训练中因伤致残离休,一贯支持玉琴大姐助残,救灾、支贫,抗癌,助学诸多奉献活动。 玉琴大姐说: 这个革命家庭里,父为兵,夫为兵,我为兵,子女也当过兵。玉琴大姐一辈子都是好兵,她说:是人民的小米把我养大,我要一生对人民有感情。</h3> <h3>  张玉琴大姐从中学时代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至今笔耕不辍,她偏爱诗歌散文,阅读使她开阔了眼界,生活使她增添积累。多年来她拿笔记录生活,歌颂生活。已有《玉韵琴声》,《梦香晚唱》两册诗集出版。 在诗集的后记中,她写道:“心宽天地阔,人善朋友多;人间自有真情在,梦乡晚唱夕阳红。” 2014.8.4 北京青春之声诗朗诵研究会举办了张玉琴作品朗诵演出。张大姐感谢诗友盛情,签名赠书。</h3> <h3>  2019年4月24日在北京同仁医院举办"腺样囊性癌学术大会"上,张玉琴大姐和他的革命伴侣,中国第一代导弹发射专家余海帆,共同为这种罕见癌症患者治疗捐款!</h3> <h3>  张玉琴大姐热爰北京青春之声诗朗诵研究会,坚持创作,参加演出,赞助活动,团结诗友。</h3> <h3>  近十年来,张大姐 从"北京青春之声诗朗诵研究会"的诗会方向,組织建设, 场地使用,活动经费,团结和谐各方面均给予了一贯支持!</h3> <h3>  2019.3.19张玉琴大姐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期间,闻知诗会发展出现坎坷,她勇于发力,鼓励诗会新老核心团结担当,坚定支持“北京青春之声诗朗诵研究会”完成新老传承。</h3> <h3>  在党庆百年朗诵会上,大姐朗诵了自己的作品《祝寿》, 张玉琴大姐86岁的一生,有80年是跟随共产党走过来的,所以可以称她为“80年跟党走的兵”。<br></h3> <h3>  张育捷老师1946年岀生,1964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入职北京育群小学,在教学岗位上表现突出,迅速成为教学骨干,1966年光荣入党。</h3> <h3>  1972年邓小平复职,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张老师在五七干校中被选派北京师范大学进修,她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任教并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在教育、教学、科研领域多次获奖。</h3> <h3>  张育捷老师长期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她热爱教育,喜欢学生,教育风格严谨又不失活泼,被学生视为亲人,她的教育科研成果在校内外得到传播,多次获奖!</h3> <h3>  张育捷老师在教育岗位连续工作39年以后,于2003年8月从北京师范学院附中教学科研岗位上退休。 张育捷老师退休后积极参与社区各项工作,从2002年起,在生活并不宽裕条件下,连续四年支持一位老少边穷地区大学生完成学业,2006年6月北京市朝阳区党委颁发张育捷老师“优秀共产党员”奖章。<br></h3> <h3>  退休后的张老师,加入北京青春之声朗诵研究会,以她扎实的语言功底,丰富的人生经历,亲和的交流能力和对作品过人理解能力,在诵读演出中,很快崭露出她厚重、深邃,感人的表现力,广受好评。</h3> <h3>  在党庆百年朗诵会上,张老师与张淑华、王丽娟、王琚朗诵了李福田教授的诗作《我自豪,我是中国共产党员》。</h3> <h3>  张育捷是位真正的好老师,一生奉献教育事业,一站讲台就是39年。她爱学生如子女,学生也视她为亲人!不论是在与学生嬉戏,寓教于乐的游戏中,还是在培养教师的科研实践中,她总能在平凡岗位上让师生感受学习的乐趣,而她阳光的心态,轻柔甜美的语言,总是给人有沁入心扉的印象。 </h3><h3> 张育捷永远是受欢迎,也是受尊敬的人民教师! </h3> <h3>  张育捷老师可以称为“对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优秀共产党员”。</h3> <h3>  毕瑞芳老师,1949年出生,1969年在甘肃白银公司参加工作,1970年12月26日入党,1974年入职首都钢铁公司直至2004年退休。</h3> <h3>  毕瑞芳老师的一生颇为曲折而又幸运,幼年丧失双亲,是由比她大21岁的二哥毕书田培养成长,这位参加过太原解放战争的军人对她世界观影响很大,自幼建立起对党忠诚,爱国敬业,善良助人信念。</h3> <h3> 她二哥1964年奉命支援甘肃白银矿建设,甘肃白银公司是建国后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的国家级銅矿,白银市被称为"中国铜城",毕瑞芳1969年到白银公司机修厂参加工作。<br>  作为团支部书记,她带领青年学毛选,滿怀"学雷锋,做好事"愿望,一个女孩子上班时浑身油污去修理几十吨大矿车,下班后带领团员从垃圾堆里拣零件螺母,1970年12月26日这个特殊日子,她22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h3> <h3>  1974年她随央企中国11冶金公司支援首都钢铁公司,在这里她成为首钢国际贸易工程公司的一名干部,1982年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进入电大学习三年,1994年她成为中首国际贸易工程公司进出口分公司的优秀党员。</h3> <h3>  2004年毕瑞芳老师55岁正式退退休。从这时她捡起了从小对文学诗歌的爱好,参加京城诗坛活动,热心诗歌创作,屡屡获奬。</h3> <h3>  在党庆百年,她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幸福之心溢于言表!<br></h3> <h3>  在党庆百年朗诵会上,毕老师与赫玉秋、杨凤英、王玉珍演出了《党旗颂》</h3> <h3>  毕老师与共和国同年,伴改革开放成长,从一名山西阳泉农村姑娘起步,入团入党,做工提干,走过了从甘肃白银修车工人成长为首钢公司党政干部的一生道路。每每回顾自已的成长经历,她感恩祖国強大,感恩党的培养,感谢亲人和众多师长教导。</h3> <h3>  毕瑞芳老师有一句格言: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徃哪里搬!毕老师的一生是与人民共和国共命运,同甘苦,承担当的一生,是一个共和国公民幸福的一生,也是一名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毕瑞芳老师可以称为“与共和国同步成长,永远跟党走的好党员”。<br></h3> <h3>  四位《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奖的本会注册诗友,他们是:<br>卢懿生:“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忠于党的大学生”<br>张玉琴:“80年跟党走的兵”</h3><h3>张育捷:“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优秀共产党员”<br>毕瑞芳:“与共和国同年,永远跟党走的好党员”<br><br></h3> <h3>  "北京青春之声诗朗诵研究会"现任领导组成员:王世明、王丽萍,靳炼钢,赫玉秋,范洁,组织策划了本次党庆百年演出活动。</h3> <h3>  作者后记:作为"北京青春之声诗朗诵研究会"注册诗友参加2021.7.6党庆百年朗诵会之余,发现本次演出最大亮点是三位诗友佩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上台,整场朗诵高潮迭起,演出结束后全场诗友热情不息,争与三位《光荣在党50年》诗友合影祝贺,高潮持续。 </h3> <h3> 演出之中又接到94岁,60年党龄卢老发来党庆百年赋诗,祝贺诗社百年党庆演出成功。兴奋之余与多位诗友交流后得出5点感悟:<br> 1."北京青春之声诗朗诵研究会"在2009建立之始,李福田、韩玉彬等创始人将本会宗旨定为:学习诗词,注重培训,鼓励创作,重视朗诵,演出实践,锻炼提高。<br> 2. 对于入会诗友实施”来者欢迎,去者欢送“,要求诗友正身洁心,通过读书、写诗、朗诵等活动达到修身养性,提高个人素质为目标!<br> 3.诗社不以追求出镜,获奖为目标。诗会人际和谐,领导核心正身清源,文化底蕴厚重,历经多次磨难而不衰,新老传承又适应与时俱进!<br> 4.诗会经历12年成长磨练,逐渐在北京诗坛中团结了一批高素质,高修养,党性强,信念坚的核心队伍,这是引导”北京青春之声诗朗诵研究会"第二个十年发展的坚强支柱。<br>  5.在党庆百年朗诵会上,出现了本会有四名佩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注册诗友,这是本会宗旨能适应诗友与党同心同德,与祖国复兴同步,坚守初心使命,永葆青春活力的最强佐证,在北京诗坛也是难能可贵的中坚力量。<br></h3> <h3>  在以上共识基础上,近日与四位《光荣在党50年》共产党员诗友交流,得知他们在新中国建设成长,为改革开放拚博,退而不休,又为祖国复兴大业奉献的许多珍贵历史镜头。 在征得他们同意后,摘撷他们长达50-80年跟党走的经历中的华彩篇章与诗友分享,鉴于历史久远,个人认知水平所限,如有不妥之处,仅由本人负责!</h3> <h3>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纪念大会上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党中央号召你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