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不易 笃行致远—谈运斌管理心得分享(2822字)

美友25741800

<h5>各位家人好,现在我将本学期的管理心得和大家进行分享:<br> 1、关于五项管理。国家、省和市暗访组在这个学期多次对五项管理落实情况进行暗访督导,吴校长牵头制定了学校的相关的规定并下发给了各级部。我也转发了《王开东:当教育不再焦虑……》的文章,这篇文章系统的阐述了我们国家放开生育政策以后得到响应仍然困难重重的原因,教育的成本太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国家现在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系统的整顿用以降低教育成本,大家都说校外培训机构的寒冬到了,今年全国高考和河南省的中招试题都大幅度降低了试题的难度,不再考偏难怪题,也说明了教育整顿的力度。希望各位家人认真研读国家有关的政策和动向,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研究我校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怎样实现转变。过去我们对资料这一块处理太随意了,就是让学生每天从第几页写到第几页,现在这种方法已经行不通了,需要我们老师去分工配合挑选题。虽然这种转变可能会导致我们不适应,但是学生拿到手上的题不再有偏题、怪题、废题和脱纲的题,学生的课业负担得到减轻,学习的效率得到提升,老师做题的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专业成长也将加快,同时也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我校要适时对教学进行调整,根据总体形势,将资料的使用由过去的大水漫灌式变成滴灌式,每一道题让学生做完以后要复习三到五遍甚至是七遍,这样题做的少,学生在应试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依然会非常高。下个学期我们进行资料方面的大改革,各教研组的老师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分工配合,把教研组的老师分成至少两组,一组负责进行日常的教学备课,另一组负责出题签。每个小组里面都要有经验有能力的老师挂帅,还要有年轻老师。具体的措施我想先听各位级部主任和吴校长的高见,同时也请各位级部主任征求一下级部管理团队同志们的意见,然后把你们的意见分享出来。<br> 2、关于新教师成长。我在陪着母亲在家里看电视剧《大决战》的时候有个剧情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我们和国民党军队进行决战,俘虏了对方18000人,我们自身也损失了7、8000人,但是在这次战役结束以后,我们的部队人数不仅没有少,反而增加了。解放军通过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把18000人的俘虏全部转化成了解放军战士,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过程中涌现出很多的英雄都是俘虏兵,这充分说明思想工作是教育人、转化人和提高战斗力最重要的手段。我向教二一级部问了他们组织新老师团建的事情,整个活动虽然只花费了很少,但是给老师们的印象特别深刻。面粉只有通过不断的揉搓才能变成面团儿,只有通过不断的活动,不断做思想工作和进行分享,才能使大家真正成为一个团队。听说教二二级部八月份也要搞团建活动,建议六个级部包括未来的东校区每半年组织入职的新教师开一次团建会,如果级部当年入职的新教师比较少,那么就组织最近三到五年入职的新老师参加,通过团建让新老师有一种归属感,让他们感觉到我们级部的管理人员都非常的亲切、非常的家常,非常的接地气,非常重视他们,非常尊重他们,非常关心他们的成长,这种感觉非常重要。六个级部和东校区活动结束后要进行分享,看看每一次组织这种活动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遗憾。向教二一级部学习致敬,这就是创新,这就是在用心做工作。<br> 3、关于培优。我们过去把培优和补差放在一起来做,结果就是优秀生有待于加强,尖子没拔出来,底儿又漏的太快。尤其像我们学校,待优生的面比较大,学生入学时基础相对薄弱。我们一方面进行课改,另一方面把过去混到一起做的事情分开,通过原题考试来解决基础和及格率的问题,通过建一号群和组织竞赛解决培优的问题。<br> 在校行政会上梅芳芳校长分享了一个实例,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她的班级有一个六号的历史成绩能达到什么水平呢?梅校长要求他们班的一号向他学习时候,这些一号觉得历史成绩要达到这名六号学生的水平简直太难了。所以我们的一号群就是为每一名学生树立信心,成为他们的信心之塔。一号群并不是说只有一号可以进,而是一号到六号都可以进。我们要求所有的一号必须进,根据每班的情况部分的二号也可以进一号群。一号、二号要想办法让所有的学科都进一号群,三号、四号至少要保证部分学科要进一号群,五号、六号至少要保证一门学科进一号群。让优秀生更优秀,让中等生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让五号、六号待优生能够树立自己学习信心。对五号、六号而言,他们至少有一门功课或者两门功课也在一号群里面,让他们觉得我在这个方面很优秀。我们尝试一下把原先合二为一的两件事情分开,通过原题考试来解决学生的基础问题,让每名学生至少能及格,能够保持对学习的基本兴趣。学生只要申请都可以进某一个学科的一号群,进了一号群每天就要多做一些作业,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那么两次警告过后第三次就从群里给请出去。这样就变成用制度管理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总是觉得是某个老师瞧不起我。假如一号群只有一号可以进,即使五号、六号的历史或者政治等学科成绩好但是进不去,一定导致学生有怨气,孩子有怨气家长就会有怨气。我们现在把制度制定好,只要你愿意多付出就欢迎你进来,被请出去是这个制度把你请出去的。就像一首歌里唱的,不要把所有的困难都自己扛,不要把所有的怨气都吸引到自己身上,让自己成为矛盾的焦点,这样老师当的太累了。你想进一号群随时可以申请,进了之后就要按照一号群的要求认真完成作业,认真批改,认真的去做好该做的事情。做不好一号群规定的事情在两次警告过后就会被请出去,请出去的学生是被这种制度所淘汰,而不是被老师淘汰。<br> 4、榜样在我们身边。杨帆主任在前段时间分享了如何提高体育成绩的方法,非常棒!每个级部每周推荐1-3名老师,把他们在某个方面做得特别出色的先进经验发进行分享,涉及学校的所有的方面,学习、课改、三张名片以及卫生间、操场怎么打扫,如何与家长沟通,碰到紧急事件怎么处理,都可以作为先进经验分享。各个级部要找到这些典型,然后把这些典型由级部推广变成全校的典型,这样对分享的老师是一个更大的激励,让全校老师有更多学习的榜样。我建议级部每周表扬2-3名老师成为级部每周之星,然后从这几名老师里面推荐出1名到学校,这样对大家是个激励,级部每次分享的名称叫级部每周之星,级部每周之星经过学校分享之后就变成全校每周之星。<br> 5、关于设备使用。<br> 学校在明德楼和励志楼各装了一块电子屏,分别由教一1级部和教二1级部和2级部共同管理,学校要求电子屏的内容每天必须要更新。咱们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让老师每天送给学生一句话,隔天改成一名学生说的话,这样可以让老师和学生都参与进来,让电子屏发挥更大的作用。<br> 省教研室牵头建成的全省教研网在我校已经安装了一个现场平台,此举让我们学校老师可以不用跑的很远去市教研室或者兄弟学校参加这种活动,教科室陈晓辉主任对平台进行了资源的整合,让我们学校的老师不出校门就可以和全省最优秀的教师进行交流,观摩最优秀的学校。为了让这个平台更好的发挥作用,在使用方面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必须参加的活动,第二个就是把一些名师和一些名课堂推荐给大家,自愿参加。<br><br><br></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