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让你在荆棘中长大

smile~

<p class="ql-block">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爱一个学生,不仅要关爱他,有了缺点、问题教师更应该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帮助他,关心他。使之最终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学生。</p> <p class="ql-block">  我们班的江一坤,性格犟强,不听劝告,养成了学习习惯不好,成绩也很差,平时比较贪玩,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时和别人发生矛盾了,本来是自己的错,可是他怎么都不承认是自己的错,老师的教育也不听,甚至和老师对着干,不把老师放在眼里。</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放学他作业未完成,我让他留下来补,我送完学生回来继续辅导 。但当我走到校园时,看到他背着书包正往校门口出,我走到他面前,他见到了我开始也有点不好意思,跟着我又回到了教室。 在我的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他有点认识到自己有错了,于是就开始说,老师我愿意好好学,你能接受我吗?我说只要你愿意改好,老师当然愿意了。之后我主动的接近他,发现问题,就用很和蔼的口气告诉他,让他改正。通过我的慢慢的说服教育,他的作业很认真并能及时地完成。一旦我发现他的作业有错就及时地进行了辅导,他说老师你对我这么好,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改掉以前的坏毛病,将来有考上好的学校,工作了,我一定报达你,如果这样,那我们以后永远是好朋友,又过了一段时间,班里的同学都说:“江一坤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作业认真完成,见到老师都很有礼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高尔基也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他远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的心愿,。他的改变让我觉得搞教育并不是什么难事,看你可愿意付出,孩子总归是孩子,有可塑性,只要你付出爱,再坏的孩子都能改好。</span></p> <p class="ql-block">  放假前的一次防溺水宣讲活动,我们班有一名同学因中暑晕倒。身边的老师马上对这名孩子进行急救,打电话、买藿香正气水、掐虎口、端来水盆泡脚降温。但班级里的其他孩子或尖叫似乎受到极大惊吓,或大喊似乎遇见一件百年难遇的稀奇事,或噼里啪啦地向我询问事件经过。他们的脸上,有一种过节般的欣喜,和一种群体性的轻微癫狂。</p> <p class="ql-block">  上课铃打响的时候,仍然有很多孩子叽叽喳喳地聊着这件事,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让我觉得难过。等孩子们安静下来,我说: “我们班级里共同相处了这么久的同学中暑晕倒,当你们大喊大叫或者兴奋地向老师报告的时候,我想问你们三个问题:第一,你们有人关注过她心里的感受吗?”教室里沉默不语。</p><p class="ql-block"> “第二,当她被老师扶着出去的时候,有人跟着过去,提供了什么帮助或者询问过她需要什么帮助吗?”教室里依然沉默不语。</p><p class="ql-block"> “第三,上课铃声敲响,你们还在教室大喊大叫的时候,会不会影响其他班级的上课秩序呢?”教室里依然没有人做声。</p> <p class="ql-block">“如果这三件事你们都没有做过,而只是把这件事当做一件稀奇事大肆宣扬的时候,那么,你们的善良纯真,你们的同学情谊,你们的是非判断,此刻,都到哪里去了呢?”孩子们那种兴奋的神色褪去了,有些孩子惭愧地低下头。</p><p class="ql-block">“对待别人的不幸,我们需要设身处地地想想别人的感受,然后尽可能地提供帮助。如果你做不到挺身而出,冷眼旁观也还不违背道德,最不厚道的就是落井下石。今天大部分同学的表现差不多就是落井下石。你们不妨静静地想一想,在这件事中,我做过什么?我做得对不对?”孩子们陷入沉思。</p><p class="ql-block">之后,我没有再听到关于这件事的议论,但是,孩子在这件事情中的种种“快乐”的表现,引发了我对儿童教育的思考。</p><p class="ql-block">我们常常以“孩子”的名义,原谅了孩子的种种无聊甚至邪恶的行为,却不知道,大人的姑息纵容,混淆了孩子的善恶标准。而一个孩子,如果不能明辨是非和善恶,那么他的行为,就常常偏离在正常的轨迹之外。</p> <p class="ql-block">  爱学生要深入地爱,爱学生要理智地爱。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p>

孩子

学生

老师

你们

教室

作业

同学

这件

班级

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