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教育一直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为什么音响会振动?”、“生活中有哪些声音?”......一次偶然的机会,孩子们对身边的声音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现在,让我们跟随孩子们一起走进声音的世界,寻找奇妙的声音吧!</p> 活动来源 <p class="ql-block">课间操活动结束后,杨老师准备关音乐,班上几位小朋友在音响附近玩,嘟嘟走到音响旁边说:“老师,老师,我们有一个新的发现……这个音响会震动。”</p> 声音与振动 <p class="ql-block"> 老师看到孩子们对音响会振动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就在晨谈活动时,请孩子们亲自感受音响播放音乐时发生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谈话:音响播放时你有什么感觉?</p> <p class="ql-block">老师:“刚刚音响在放音乐的时候,你们都试着把手放在音响上了,你有什么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感觉它很抖。”</p><p class="ql-block">“它有时候会动,有时候不会动。”</p><p class="ql-block">“我感觉音响就像大卡车的发动机一样会动。”</p><p class="ql-block">“音响就像我走路一样会动。”</p><p class="ql-block">“我感觉它像大西瓜一样在滚动。”</p><p class="ql-block">“小手放在上面,像在跳舞一样。”</p> 会跳舞的盐 <p class="ql-block">老师准备了碗和保鲜膜,还有盐,请孩子们用保鲜膜盖住玻璃杯,然后在保鲜膜上放一点点盐,对着保鲜膜上的盐说话,看看盐会有什么反应?</p> <p class="ql-block">老师:“请说说你的发现。”</p><p class="ql-block">“我发现盐会跳来跳去。”</p><p class="ql-block">“盐会动。”</p><p class="ql-block">“我在说话的时候,盐好像在杯子上跳舞一样。”</p><p class="ql-block">“我对着盐说话,他会在保鲜膜上动来动去的。”</p><p class="ql-block">“好好玩呀,盐怎么会动呢?”</p><p class="ql-block">“盐好像有时候跳得很快,有时候跳得很慢。”</p><p class="ql-block">老师:“那请小朋友们再试着对着保鲜膜上的盐说话,看看什么时候盐会跳得很快?什么时候盐会跳得很慢。”</p><p class="ql-block">“我知道了,我刚刚对着盐大声地唱歌,他就会一直跳,跳得很快。”</p><p class="ql-block">“我跟盐说了一个‘嘘’,盐只动了一下下。”</p><p class="ql-block">“是不是大声一点,盐就会跳得快一点啊。那我小小声的说话盐只慢慢的动了一下。”</p><p class="ql-block">老师:“原来当我们说话的声音越大,盐就会跳得越快,说话的声音越小,盐就跳得越慢。”</p> <p class="ql-block">活动反思:通过实验——会跳舞的盐,孩子们知道了原来声音的大小与振动的振幅有关系,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大,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小。</p> 生活中的声音 <p class="ql-block">区域活动时间,孩子们都在谈论自己听过什么声音,老师观察到孩子对各种各样的声音很感兴趣,于是在餐前的时候与孩子一起讨论:“你听过哪些声音?它是怎么样的?”</p> <p class="ql-block">区域活动时间,孩子们都在谈论自己听过什么声音,老师观察到孩子对各种各样的声音很感兴趣,于是在餐前的时候与孩子一起讨论:“你听过哪些声音?它是怎么样的?”</p> <p class="ql-block">活动反思:孩子们对自己所听过的声音有初步的认识,但都是比较零散的经验,由此,老师组织孩子们一起尝试给声音进行分类。</p> 声音的分类 <p class="ql-block">老师在孩子们分享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声音后,与孩子们一起谈论:“你如何将不同的声音分类?”</p> <p class="ql-block">“汪汪汪、喵喵喵可以分成是小动物的声音。”</p><p class="ql-block">“微波炉和洗衣机是家里才有的。”</p><p class="ql-block">“玩具也是有声音。”</p><p class="ql-block">“有些车也是有声音的。”</p><p class="ql-block">“那钢琴的声音是什么呀?”</p><p class="ql-block">“钢琴是乐器的声音。”</p><p class="ql-block">“拍手、打呼噜是我们身体发出的声音。”</p><p class="ql-block">“我知道,爸爸妈妈跟我说过,风声、雨声就是大自然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原来我们可以把声音分成动物的声音、乐器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家里的声音、交通工具的声音、身体发出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活动反思:通过给声音分类,幼儿对声音的来源和声音的种类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开阔了视野,知道了我们生活中的声音是多种多样的,激发了他们继续探究的兴趣。</p> 不同材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 <p class="ql-block">区域活动时间,老师发现孩子们拿了各种材质物品在敲打,有平底锅、有积木、有矿泉水瓶、塑料瓶等等。</p> <p class="ql-block">老师:“说说你有什么发现?”</p><p class="ql-block">“我用笔敲矿泉水瓶,声音很小。”</p><p class="ql-block">“两个瓶子放在一起敲也会有声音。”</p><p class="ql-block">“我用笔敲了塑料瓶和平底锅,平底锅的声音比较大声。”</p><p class="ql-block">老师:“矿泉水瓶发出的声音就是很小声的,平底锅是金属和铝制作的,所以声音比其它瓶子都大声。原来不一样材质的物品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p><p class="ql-block">“如果这些瓶子里面装了东西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p><p class="ql-block">老师:“我也很想知道呢,你可以试一下,待会跟我分享一下。”</p><p class="ql-block">“放了黄豆的矿泉水瓶的瓶子比没放的更大声。”</p><p class="ql-block">“我发现,放了大米的玻璃瓶和放了豆子的玻璃瓶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p><p class="ql-block">“矿泉水瓶里放了大米,声音是沙沙沙的。”</p><p class="ql-block">“豆子比米大,发出的声音比放了米的声音更大。”</p><p class="ql-block">老师:“小朋友们都观察得很仔细,原来装的东西一样,装的多和装的少它发出的声音就会不同,装不同的东西声音也会不一样。”</p> 自制声音玩具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老师以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为起始点,围绕声音展开了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孩子们通过查阅书籍资料和网络资料,探索声音振动的原理,在自主探究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老师作为孩子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与指导者,注重关注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其进行猜想和验证,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孩子们不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还萌发了对科学学习的热爱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