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印讲述党的历史之—新民主主义时期

琴瑟和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以印章的形式,用篆刻的艺术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所有过的光辉足迹……</span></p> <p class="ql-block"><b>新文化运动</b></p><p class="ql-block">1915年9月,<b>陈独秀</b>在上海创办《青年</p><p class="ql-block">杂志》,后改名<b>《新青年》</b>,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这是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发动的一场新的启蒙运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余毅</b></p> <p class="ql-block"><b>五四运动</b></p><p class="ql-block">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5月4日,北京大学、高等师范学校等13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挠到天安门前集会演讲,……由此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许森林</b></p> <p class="ql-block"><b>共产党宣言</b></p><p class="ql-block">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p><p class="ql-block">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1920年2月,<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陈望道</b>为翻译《共产党宣言》,秘密回到浙江义乌自己家中。经过他潜心翻译,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上的一件大事。</p><p class="ql-block">作者:<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span><b style="font-size: 18px;">集体创作</b></p> <p class="ql-block">作者:</p><p class="ql-block">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b>集体创作</b></p> <p class="ql-block">作者:</p><p class="ql-block">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b>集体创作</b></p> <p class="ql-block"><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p><p class="ql-block">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b>上海法租界</b>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法租界巡捕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b>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b>上举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郑康淳</b></p> <p class="ql-block"><b>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b></p><p class="ql-block">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大会共进行了8天,举行了三次全体会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span><b style="font-size: 18px;">刘晓璟</b></p> <p class="ql-block"><b>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b></p><p class="ql-block">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东广州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span><b style="font-size: 18px;">刘茹屏</b></p> <p class="ql-block"><b>民主集中制</b></p><p class="ql-block">1927年6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第一次明确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这是在党的根本法规上第一次出现民主集中制的提法。</p><p class="ql-block">篆刻者:<b style="font-size: 18px;">古菲</b></p> <p class="ql-block"><b>南昌起义</b></p><p class="ql-block">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举行南昌起义。经过激烈战斗,起义各部于1927年8月2日到达南昌集中。南昌起义宣告成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span><b style="font-size: 18px;"> 魏凡</b></p> <p class="ql-block"><b>八七会议</b></p><p class="ql-block">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p><p class="ql-block">密召开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b>“枪杆子里出政权</b>”的著名思想,给党指明了新的道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span><b style="font-size: 18px;">高云</b></p> <p class="ql-block"><b>秋收起义</b></p><p class="ql-block">1927年9月9日,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p><p class="ql-block">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艰苦转战一个多月,行程四千多里,终于将红旗插上了井冈山,从此开始了<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的创建工作。由此开始了“把革命工作的重心由城市转移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span><b style="font-size: 18px;">刘博然</b></p> <p class="ql-block"><b>三湾改编</b></p><p class="ql-block">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b>江西永新县三湾村</b>,对部队进</p><p class="ql-block">行改编。将起义的部队由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人数近千人;在部队中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连以上各级设党代表,全军由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毛泽东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成立士兵委员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者: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span><b style="font-size: 18px;">集体创作</b></p> <p class="ql-block"><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p><p class="ql-block">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p><p class="ql-block">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至1928年2月底,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初步建成。1928年4月、12月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剩余部队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主力先后到达井冈山,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于进江</b></p> <p class="ql-block"><b>朱毛红军</b></p><p class="ql-block">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朱毛红军”,是以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称谓,由毛泽东率领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军和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保留下来的部队会合组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宋协兵</b></p> <p class="ql-block"><b>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b></p><p class="ql-block">1927年9月、10月毛泽东为秋收起义部队官兵规定了三项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1928年1月提出了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4月初向全体官兵正式宣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将“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改为“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1929年1月,“六项注意”中又增加了两项:洗澡要避女人,不搜俘虏的腰包,形成了最初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苏杭</b></p> <p class="ql-block"><b>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b></p><p class="ql-block">1928年6月至7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42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span><b style="font-size: 18px;"> 李小光</b></p> <p class="ql-block"><b>古田会议</b></p><p class="ql-block">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会议通过了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简称《古田会议决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周子翔</b></p> <p class="ql-block"><b>百色起义</b></p><p class="ql-block">1929年10月、11月,邓小平、陈豪人、张云逸率领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总队,携带南宁军械库的枪炮弹药等军用物资到广西百色,筹划实施武装起义。</p><p class="ql-block">篆刻者:<b style="font-size: 18px;">张伟然</b></p> <p class="ql-block">篆刻者:黄燕婷</p> <p class="ql-block">篆刻者:史桢英</p> <p class="ql-block">篆刻者:管云涛</p> <p class="ql-block"><b>湘江之战</b></p><p class="ql-block">湘江之战是指中央红军在土地革命时期在广西北部湘江地区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的战役。苦战五昼夜,中央红军渡过湘江后,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锐减为3万余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王梓扬</b></p> <p class="ql-block"><b>遵义会议</b></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党<b>第一次</b>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潘寅营</b></p> <p class="ql-block">篆刻者: 夏冰</p> <p class="ql-block"><b>长征胜利</b></p><p class="ql-block">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19日,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至此,中央红军主力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11个省的长征胜利结束。此后到<b>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span><b style="font-size: 18px;">张慈安</b></p> <p class="ql-block"><b>瓦窑堡会议</b></p><p class="ql-block">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西安定县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他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会议着重讨论全国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军事战略,确立了建立<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的新策略,相应地调整了各项具体政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span><b style="font-size: 18px;">吴义达</b></p> <p class="ql-block"><b>洛川会议</b></p><p class="ql-block">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城郊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洛川会议)。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泽东起草的宣传鼓动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刘爽</b></p> <p class="ql-block"><b>平型关大捷</b></p><p class="ql-block">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首战告捷,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1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和武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朱志国</b></p> <p class="ql-block"><b>论持久战</b></p><p class="ql-block">《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于1938年7月首次出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何哲旂</b></p> <p class="ql-block"><b>伟大的工程</b></p><p class="ql-block">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党的建设形象地称为 “伟大的工程”,并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总任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李姣</b></p> <p class="ql-block"><b>百团大战</b></p><p class="ql-block">从1940年8月20日起,八路军在华北的正太铁路沿线同时向日军发起大规模的交通破袭战,共出动105个团20余万人,史称“百团大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span><b style="font-size: 18px;"> 景禹芃</b></p> <p class="ql-block"><b>延安大生产运动</b></p><p class="ql-block">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的疯狂进攻和“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发生了极为严重的困难。1942年底,党中央提出了“<b>发展经济,保障供给</b>”的总方针,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王立强</b></p> <p class="ql-block"><b>延安整风运动</b></p><p class="ql-block">1941年5月至1945年4月,毛泽东先后作题为《<b>改造我们的学习</b>》、《<b>整顿党的作风</b>》和《<b>反对党八股</b>》的报告,至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至此,延安整风运动胜利结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span><b style="font-size: 18px;">李晓枫</b></p> <p class="ql-block"><b>理论联系实际</b></p><p class="ql-block">1942年,中共中央指出,必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从《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提出的整顿党的作风,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span><b style="font-size: 18px;">李明</b></p> <p class="ql-block"><b>延安文艺座谈会</b></p><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这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他强调“<b>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b>”。其宗旨是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范华威</b></p> <p class="ql-block"><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b></p><p class="ql-block">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p><p class="ql-block">国代表大会在<b>延安杨家岭</b>中央大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名党员。这次大会负有总结以往革命经验、迎接抗日战争胜利和引导中国走向光明前途的任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刘珽</b></p> <p class="ql-block"><b>毛泽东思想</b></p><p class="ql-block">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党的七大的历史性贡献,是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选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span><b style="font-size: 18px;">贺维豪</b></p> <p class="ql-block"><b>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b></p><p class="ql-block">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p><p class="ql-block">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直爽</b></p> <p class="ql-block"><b>重庆谈判</b></p><p class="ql-block">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国共双方正式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span><b style="font-size: 18px;">殷玉刚</b></p> <p class="ql-block"><b>中国土地法大纲</b></p><p class="ql-block">1947年9月,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b>耕者有其田</b>的土地制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柴静影</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三大战役</b></p><p class="ql-block">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b>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b>三个战略性战役。三大战役前后历时4个月19天,加上期间的其他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230余万人,这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施锋</b></p> <p class="ql-block"><b>两个务必</b></p><p class="ql-block">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即“<b>务必</b>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b>务必</b>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篆刻者:</span><b style="font-size: 18px;">钱玉山</b></p> <p class="ql-block"><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p><p class="ql-block">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会议作出以下决议:新中</p><p class="ql-block">国的名称为<b>中华人民共和国</b>;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即日起改名为<b>北京;</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确定前,以《<b>义勇军进行曲</b>》为代国歌;国旗定为<b>五星红旗</b>;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b>公元纪年</b>;10月1日为<b>国庆节</b>。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前建立<b>人民英雄纪念碑</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者:北京华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奥运印社</span><b style="font-size: 18px;">集体创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