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第十五中学教育教学理论经验交流(5)——重塑高中“学困生”学习品质(二)

一个笨笨的人

你若盛开,芬芳自来! <h3 style="text-align: left;"></h3> 《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基于“学困生”撰写笔记的教学思路</b></h3> <b> (一)任务驱动</b><div> 引导“学困生”通过记笔记逐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针对“学困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和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提前编制预习学案和课堂导学案,设计课后反思笔记,通过制定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反思任务和流程,将学习过程标准化、具体化,以此来引导“学困 生”的学习。<br></div><div> 首先,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困生”按照预习学案的任务提前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以及重点和难点问题,找到差距和不足,制定学习计划。由于学习基础薄弱,“学困生”正好可以在撰写预习笔记的过程中及时查缺补漏,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基础。</div><div>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堂导学案以文本形式下发,要求学生在认真听课的同时记录下学习的重点、难点以及思维的障碍点,通过完成这些具体任务来引导他们主动、深入地投入学习,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其逐步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div><div> 最后,在课后,教师应当要求“学困生”结合学习实际撰写反思笔记,通过这个过程让“学困生”对自己的学习从知识、过程和方法等角度进行回顾和反思,使他们在反思和改进中不断成长。值得注意的是,预习学案、课堂导学案以及反思笔记都应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和编制,因为笔记的内容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br></div> <b> (二)方法指导</b><div> 通过方法指导引导“学困生”通过积累学习经验进而逐步学会学习。在这个阶段,“学困生”基本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不再向他们下达具体学习任务,而是转变为对他们学习过程的指导,引导他们掌握学习方法。</div><div> 首先,教师在课前应注意引导“学困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明确学习任务,完成基本练习,记录重要内容和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以提高预习效果,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div><div> 其次,教师在课中应注意引导“学困生”认真听课,深入思考,并指导他们将学习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重要思想和方法做好记录,以加强记忆和理解,便于回顾和复习。</div><div> 最后,教师在课后应注意引导他们做好学习体会、学习反思以及习题、作业、试卷的改错工作,并指导他们对知识进行总结,对基本思想和方法进行归类和整理,以及对学习效果和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真正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素养,将学习的经验转化为学习能力。</div><div>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要点:</div><div> 一是要密切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反思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div><div> 二是要注重反思和改进。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学困生”的学习呈螺旋上升状态,每一个环节都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依据和基础。因此,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及时改进,以促进教学和学习的良性循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div><div> 三是要建立“学困生”的笔记档案,深入研究他们的学习过程,形成过程性评价材料,从而进行更加科学客观的评价。</div><div> 四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做到精准诊断、精准教学和精准指导。</div> <b>(本文内容转自常磊,李院德,《重塑高中“学困生”学习品质——一种基于记笔记的教学思路》,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04))</b>

学习

学困生

反思

预习

学案

教师

课后

过程

笔记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