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章作者:赵国忠</p><p class="ql-block">摄影:赵国忠 张凤英 /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插图:选自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按照五千年文明遗留下来的传统,对父亲的崇拜与敬仰,是在活着的时候记住他的生日,儿孙满堂备一桌好菜,敬一杯老酒并祝愿他健康快乐、长命百岁。逝去之后,要牢记他的忌日,过了三周年后,每逢清明、中元、月一、春节上坟拜祭,摆放各色贡品,双膝跪地敬烟、敬酒、敬纸、烧香、磕头,祝愿他在辽远的天国无烦恼、无病痛、安享太平。所有这些仪式都是对父亲的敬重和感恩,饱含了对“父爱如山”的诠释和理解,也是对孝道的一种传承。</p><p class="ql-block"> 父亲节在华夏文明史上是不存在的,更没有文献记载。据说是美国一个叫多徳的老太为纪念她的父亲提出倡议经州政府批准而设立的一个节日,在上世纪初传入中国大陆。可能由于它饱含了感恩父亲的普世价值,受到国人的认可并予以接受,才在中华大地逐渐传播开来。</p><p class="ql-block"> 古往今来,不论官府大员还是庶民百姓,对父亲的理解和诠释都聚焦在慈爱与担当、无私与奉献之上。人们都说父爱如山,严肃厚重;父爱如海,博大包容。在我的体会中,父亲是一种责任,父亲是一种传承,父亲是一种担当,父亲是一棵遮风避雨的大树,父亲是一尊慈眉善目而永不倒塌的大佛。父亲对于儿女的爱尤其是对儿女的培养和教育,不是高声说教、棍棒相加,而是涓涓细流,润物无声,是存在于日常辛勤劳作和平静如水生活中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之中。</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于上世纪的1931年农历10月出生在武川县小马王庙村一个典型的农民家庭,八九岁开始下地劳作,每年农闲季节,背卷羊皮被褥、一口袋莜面,领上我的二叔,到三道凹小学(国立武川第六完小)读书,冬去春来继续回村务农,只经历了三个冬春便中断学业,成为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庄禾人。所学的文化知识仅限于背诵《三字经》《百家姓》之类,认识的字还有一些,会写的并不多。16岁下窑担炭,背上被200斤重的窑担磨压下的老茧整整相伴了他的一生,每次看到父亲背上光亮的那一道老茧,总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沉重,那种沉重让人窒息,让人疼痛,那是一种心如刀绞难以名状的痛……父亲不是单纯的山,而是能担起山迎着太阳阔步前行的人!</p><p class="ql-block"> 父亲19岁参加煤业社,1958年煤业社改制为国营煤矿,父亲便顺理成章地变身为人人羡慕的脱离农村挣工资吃供应粮的正式工人。父亲不善言辞,只会埋头苦干。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县里盟里只要有表彰劳模的会议,上面总会有父的尊名。在党组织的精心培养和教育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任命为煤矿工会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 听母亲说, 解放初期,我的爷爷染上了肺痨,呼吸困难、咳血、行动不便,58年正月去世。那一年父亲只有27岁,家里二叔、三叔稍大一点,五叔12岁,姑姑只有9岁,还有年迈的奶奶和我们一家4口,对一个20多岁的人来说,这种负担着实难以承受,可我的父亲义无反顾用一个热血男儿的臂膀承担起这一份责任。自己吃多少苦、受多少累都会想方设法让他的母亲和小弟小妹吃饱、穿暖。在我的记忆里从来没看到父亲发过脾气、出过怨言,只有关爱。直至叔叔娶妻生子、姑姑成婚出嫁父亲才算松了一口气。如今除了二叔因急病去世,叔叔姑姑已有孙辈,都享受着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p><p class="ql-block"> 父亲是个孝子,从我12岁开始,每次家里改善生活包饺子,母亲总是先把第一锅煮出来的饺子捞到凉水盆里,等到饺皮逐渐冷却再装到一个大饭盒里,让我火速骑车送到七八里以外的奶奶手里。人小力薄,从三角架里伸出右脚蹬着自行车翻过两道大梁,下坡骑、上坡推,浑身冒汗,心里懊恼,味蕾被饭盒里沁出的饺子香气勾引得满嘴流涎。来回奔波近两小时,进了家门父亲只是淡淡的一句“快吃吧,都凉了”便不再言语。吃着满嘴留香的冷饺子,看着父亲满眼赞许的目光,那种成功、那种幸福的感觉真的无以言表,仿佛得胜回朝、荣归故里的英雄,在享受至高无上的嘉奖。这种近乎常态化的保鲜送饭,到了冬天便暂告一段落,因为冬天所有熟食完全可以冷冻保存,不怕变质腐坏,这段时期,只要星期天休息,哪怕是白毛风父亲都要亲自给奶奶送吃喝,即便我主动提出我去送,父亲从来不做回应,带上提前准备好的各色冷冻饭食,快步出门,匆匆而去的背影折射出的是一颗急切想见到母亲的儿子的孝心。每年春节父亲都要把习惯住在老家的奶奶叫到我们家团聚,一日三餐奶奶不动筷子,哪个兄弟不小心先上饭桌,父亲立马会一脸乌云。多年后趁父亲高兴我特意提及此事,父亲则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二个字“规矩”。这一套父亲自认颠覆不破的“规矩”是那么的不可动摇、是那么的坚不可摧,我们兄弟几个根本不能、也不敢撼动。是我儿子的出生彻底打破了这个“规矩”,而且是无意识的。两三岁的孩子,每当饭菜上桌,总是伸手乱抓、乱扔,父亲非但不管,反而是满脸阳光一样暖融融的笑容。随着几个兄孩子的出生,这样场景更加频繁,几个两三岁的孙子围在饭桌上,抓的扔的抢的,吵闹声夹杂着碗筷的敲击声,一片混沌,父亲总是乐呵呵的笑着,笑容是那么灿烂、那么开心、那么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来,父亲的“规矩”在孙子面前就显得苍白无力,脆如薄纸。只有亲情才是坚不可摧的。 </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除了工作服、水靴、手电筒、冬天的白茬子皮袄外,从来没有带回过矿上的东西,我们兄弟几个写作业用的纸笔等用品都是去供销社买,甚至偶尔捡到一块废铁也要向父亲说明来处。父亲言语不多,“不占别人便宜”是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家里来客人,必须有礼貌打招呼,不准冷淡疏离,否则,父亲脸上立马乌云密布,人走后必定会训出四个字“什么传教”!算我走运,从小到大没受过父亲的高声责骂、更没被打过,即便做错事也只是黑着脸不跟你讲话、不理你而已。</p><p class="ql-block"> 父亲对他的弟弟妹妹精心呵护和生活上的照顾和关爱可以说无微不至,可在工作上要求严格从不含糊。三叔、五叔、三舅成人后一直在煤矿上班,没一天脱离井下挖煤刨炭。三舅20岁井下作业遭遇塌方致腰椎骨折,下肢瘫痪,后半生在轮椅上度过,母亲经常抱怨哭诉:一个矿长连自己的兄弟也不搭照,不知道你当官图了个甚!而父亲从不言语、从不反驳、一声叹息,面部总是显露岀无奈的愧疚。</p><p class="ql-block"> 每年入冬后进入烤火期,煤炭供应进入紧张状态,矿上要招用大量农闲时的年轻社员,这个时期也是父亲最为忙碌的季节。白天上矿山打理工作,晚饭后总会时不时去工人宿舍串门和年轻人拉家常,哪个宿舍玻璃坏了,门不严实,炕不热,父亲总是第一时间告诉后勤人员立刻修好,甚至会亲自动手。也许受父亲善行和热忱的感化,年轻人都称呼他“全叔”,年龄稍大的称呼“全哥”,年龄比他大的不论同事还是领导大部直呼其名,称其职务的只是偶尔有之。对这样的称呼父亲总是喜不自胜笑脸允应。也许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过着农民生活,接受的是朴实的农民教育,在他有限的文化认知里所谓知书达礼首先体现在知大识小的言语之中。</p> <p class="ql-block"> 回想父亲一生的过往,并没有多么高大伟岸、那么足智多谋。只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父亲的血脉里流淌的是中国农民的血液;传承的是中国农民的本真和善念。父亲的平和、执着、内敛、善良,知感恩、有血性、有担当、有良知彰显了一个热血男儿的品格和矢志不渝的追求。我们所受父亲的教育和感化都承载于平静而琐碎的日常当中,就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流淌在血液中、渗透到骨髄里的承载,没有岀人头地,没有高官厚禄,而是教会我怎样做人,做一个好人!</p><p class="ql-block"> 2021.6.20夜 呼和浩特</p> <p class="ql-block"> 为精典的美篇点赞!为精彩的美文点赞!</p><p class="ql-block"> 花甲作者,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回忆父亲~为人厚道、善良正义、勤劳俭朴、铮铮双肩有担当…… 让读者在作者深深怀念父亲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一位老父亲深沉的爱,如山似海的爱,博大包容的爱;看到了一位老父亲润物细无声的身教,潜移默化的引领,正气育后人。让读者共鸣~父亲,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p><p class="ql-block"> …… 书山有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期待更好更多作品发表</span></p><p class="ql-block"> ——读赵国忠《回忆父亲》有感</p><p class="ql-block"> 小 光</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从政多年地方领导干部,赵国忠是没有时间去写文章的。最近网上登出了他写得一篇回忆父亲的文章,文章直击当时的生活现场,贴近生活的本来面目,写出了父亲特有的人文情怀和精神面相。可以看出,赵国忠对当时煤矿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等都是非常熟悉的,因此,他写得父亲形象鲜明、精神饱满,具有人间烟火气。</p><p class="ql-block"> 在这篇文章中,赵国忠用笔流畅、叙事节奏从容自如。没有冗长的词语,也没有粉饰性的形容。正是因为朴素性的、大众化的语言,使读者仿佛看到了“父亲”质朴、正直和善良。文章没有刻意去拔高“父亲”的伟大,记忆深刻的几件事,也是在人们生活、工作中很平常的事,例如父亲想方设法让弟妹们吃饱。</p><p class="ql-block">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作品基本是一气呵成,因为没有过多的修饰痕迹。</p><p class="ql-block"> 文章讲究“情”、“真实”,尤其是回忆性文章,除让读者了解事情的过程外,还应起到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文章这几个作用,应该是做到了。</p><p class="ql-block"> 赵国忠最初在武川计委工作时,所写得材料就曾得到领导和上级单位领导的肯定和称赞,那时工作忙,现在有时间了,期待有更好更多的作品问世。</p><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5日</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赵国忠,男,生于1955年,内蒙古武川人,大学文化,有经济学专长,上山下乡插过队,当过教师,下过企业,长期在党政机关工作,曾先后在武川县政府、清水河县政府、土左旗旗委等党政领导岗位和自治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任职,现已退休。</p> <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