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提起“董加耕”这个名字,今天的人可能都有点陌生了,但在上世纪60年代,这个名字可是响彻全国,他的人生经历也是非常传奇。</p><p class="ql-block">董加耕出身贫寒,长大后被保送到北京大学,但他却毅然选择了回乡务农,“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脚踩污泥,心怀天下”,成为全国闻名的劳动模范,连毛主席都请他一起吃饭。</p><p class="ql-block">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董加耕的传奇人生。</p> <p class="ql-block">董加耕1940年出生于江苏盐城,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以种地为生,因此,家里人都希望他能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庄稼汉。但董加耕却觉得,祖祖辈辈已经吃够了没文化的苦,因此他决定要改变这一切,在他的苦苦央求下,家人终于同意了他上学读书。</p><p class="ql-block">进入学校后,董加耕学习刻苦,勤奋努力,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大部分学费,都是自己通过课余时间勤工俭学挣来的。</p><p class="ql-block">董加耕的优异表现,乡亲们都看在了眼里,纷纷称赞说:“董家总算要出个读书人了,真是大好事啊!”</p><p class="ql-block">但是,董加耕随后的选择,却让董家人和乡亲们都惊掉了下巴!</p><p class="ql-block">1961年夏天,董加耕在盐城县龙冈中学毕业,不出意料,他的成绩又排在前列,再加上他品学兼优,志向远大,深受老师们的器重和喜爱,因此大家一致决定,保送董加耕到北京大学学习深造。</p><p class="ql-block">然而,面对这个大好的机会,董加耕却选择了放弃,在志愿书上写下了八个字——“回乡务农,立志耕耘”。</p> <p class="ql-block">对他的这个决定,大家都表示很不理解,很多人都说:“这个娃子到底是咋想的?好好的大学生不当,非要当个农民?”</p><p class="ql-block">其实,董加耕之所以做出这个选择,与当时毛主席发出的号召有关。</p><p class="ql-block">当时,毛主席号召说:“以农业为基础,知识青年都到农村去。”这个号召,深深地影响了董加耕,所以当他看到贫瘠的家乡,一马平川的盐碱地,以及接二连三的洪涝时,他就在心底做好了选择:一定要留下来,为父老乡亲们和家乡干点实事,改变这贫苦落后的面貌!</p><p class="ql-block">晚年时,董加耕被问到对当年的选择后不后悔时,他依然坚定地回答说:“跟着毛主席老人家走,从来都没有过后悔,以前没有,将来更不会有!”</p><p class="ql-block">回到家乡后,董加耕把心思都放在了种地上,倾注了所有的热情和青春,除了起早贪黑地干活,还细心地为大家解决各种困难,并在庄稼地里用上了科学的手段,使得乡亲们生产的粮食比往年多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因为这些成绩,董加耕先后被评为“模范社员”、“放心会计”、“五好队长”等等荣誉称号,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p><p class="ql-block">尤其是到了1962年8月,《新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等报刊开始对董加耕展开宣传,更让董加耕的名字传遍了全国,甚至引起了毛主席的关注,说:“董加耕同志真是个好榜样啊,能在如此关头做出这样的取舍,我看呢,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值得全国年轻人向他看齐,向他学习。”</p><p class="ql-block">于是,“学习董加耕,赶上董加耕”、“号召全国青年向董加耕学习”等口号,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董加耕成了闻名全国的“明星”。</p><p class="ql-block">不过,面对这一切,董加耕却没有感到多少喜悦轻松,反而是一份责任和惶恐,后来他回忆说:“当时那么多的报纸报道我,说实话,我心里很慌。我认为只是干了点我应该干的事,不值得那样报道。全国青年都学习我,我更担心,我身上也有不少的缺点啊。”</p> <p class="ql-block">1964年12月26日,董加耕正在北京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会议结束后,他原本想着赶回驻地,却被服务员告知说,请他先等一下,有人要见他。</p><p class="ql-block">过了一会儿,董加耕便看到了一起留下来的陈永贵、王进喜、邢燕子三人,没过多久,他们又看到周总理向他们走来。</p><p class="ql-block">周总理笑着说:“几位同志,今天是毛主席的71岁生日,他特意请你们留下来吃一顿便饭。”</p><p class="ql-block">董加耕听后,心中大为惊喜,今天居然是毛主席的生日,自己竟然能受邀参加,这太不可思议了!</p><p class="ql-block">大家来到宴会厅后,董加耕原本想着,自己会被安排到一个角落的桌子上,毕竟跟出席宴会的众多领导人相比,自己的地位是最低的,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毛主席却特地让他跟自己坐在一个桌子上,而且紧挨着自己!</p><p class="ql-block">而且,除了董加耕,这个桌子上还有陈永贵、王进喜、邢燕子,和钱学森等几位科学家,而周总理、朱老总等人,都没有跟毛主席坐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宴会开始后,董加耕有点紧张,但毛主席和蔼地对他说:“加耕同志,你的事迹我们都听说了,很高兴你能做出那样的选择,为全国青年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啊。”</p><p class="ql-block">董加耕连忙说:“谢谢主席,这都是我应该做的。”</p><p class="ql-block">菜上来后,先放在了毛主席的面前,但毛主席又把菜端到了董加耕的面前,让他先吃。</p><p class="ql-block">董加耕连忙又把菜端给了毛主席,说:“主席先吃,主席先吃。”</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用筷子夹了一些菜,递到了董加耕的盘子里,说:“你年轻,从农村来的,要多吃一点。”</p> <p class="ql-block">在后来的日子里,董加耕虽然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甚至一度入狱,但他始终坚信听毛主席的话一定没有错,这个信念,也支撑着他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p><p class="ql-block">1976年9月9日,毛主席病逝后,董加耕被任命为治丧委员会成员之一,在毛主席的遗体旁边,守了7天7夜。</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董加耕回到家乡,担任副乡长,继续带领乡亲们致富,还写了一首诗:“当官非本意,进京不由己。而今从头越,为民办实事。”</p><p class="ql-block">曾经有人问他:“人家都是官越做越大,车子越坐越小,你怎么官越做越小,车子却越坐越大?”</p><p class="ql-block">董加耕笑着说:“何为大?何为小?党和人民最伟大,计较个人得失最渺小。”</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董加耕,已经81岁高龄了,仍然精神矍铄,他曾经总结自己的一生说:“人贵有志,志贵不移,观念更新,不改初衷。”</p><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华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