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长虹机械厂旧厂房,现为三线记忆馆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主席为三线建设题词口号</p> <p class="ql-block">全国三线建设图</p> <p class="ql-block">记忆馆正面毛主席像</p> <p class="ql-block">“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一段传奇故事,当年在沁源山沟里参加三线建设的郭道人王翌晖,几十年退休后,萌发了将当年的原长虹机械厂部分旧厂房把它改造为“三线建设展览馆’。在郭道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社会各界特别是参加过三线建设者的共同努力,2018年8月终于建成了“三线记忆展览馆”。该馆总面积4500余平方米,收藏了原三线厂实物1000余件,照片2000余张。建成以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轰动效果,参观者络绎不绝,尤其是当年三线人,更是万分激动,奔走相告,他们从全国各地自发组织回来观展,成就了一段绝无仅有的佳话。目前该馆,已成为沁源县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基地,沁源县郭道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p> <p class="ql-block">三线建设旧厂房机器陈列物</p> <p class="ql-block"> 二、我家出了两个“三线人”</p><p class="ql-block"> 我对三线的记忆由来已久,一是源于我的大哥申敏在山西开源线材厂工作,表哥王年生在国营卫华器材厂工作;二是我的姥姥家在韩洪乡下务头村,下务头村正好位于两个厂之间。山西开源厂位于郭道村的西端,距离下务头村二十华里。国营卫华仪器厂则在杭村以西西二十华里的王家湾村。表哥王年生1975年进入国营卫华仪器厂工作。大哥1977年进入山西开源线材厂工作。小时候每逢暑假,我都会去下务头村看姥姥度暑假,那时候郭道到卫华只有一趟长途班车,从长治发车,到了郭道就是下午两点半,如果延误将再无去了下务头村回到姥姥家的可能。等车的不便,只能想其他办法,于是我便去开源厂找大哥借自行车,大哥便在厂里食堂打上饭,让我吃了再走。记得开源厂厂房有三四排,厂里生产的是漆包线,就是那种很细很细民用线。每到厂区寻找大哥,总能听到厂房里机器的轰鸣,进出的工人清一色的蓝工作服,很是惬意。山西开源线材厂建于1967年,大哥是1977年入的厂,那时真的不懂“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是什么意思,只知道我的大哥是在三线厂当工人的,工厂很大、工人很多,工人说的一口特有的“三线厂普通话”。当时的三线厂矿记的都有子弟学校,我的好几个高中同学,有的在长虹厂、有的在晋东厂、有的在人民厂,我们习惯叫他们“三线子弟”。记得大哥是1985年最初第一批搬迁到榆次的,大哥到了一个新城市,我的三线记忆便也消失了,开源厂最后搬离沁源的时间是1989年。</p><p class="ql-block"> 国营卫华仪器厂驻扎在韩洪乡王家湾村,直属于国家四机部,是电子工业的小三线企业。主要生产军用雷达和精密仪器。我的表哥王年生,1975年进入国营卫华仪器厂。因我的舅舅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文化革命去世了,经过组织批准,表哥被特招到卫华厂,当了一名工人。那时我姥姥还健在,表哥每逢礼拜天都要回下午头帮姥姥干些农活,表哥骑一辆自行车,往返四十多里,多年来从不间断,1987年卫华厂搬迁到太原了,表哥便在太原安家落户了,关于卫华厂所有的牵挂,一同消失在岁月的记忆里。此后我的沁源三线情节,引以为傲的三线记忆,就成了永恒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当年山西开源线材厂职工名录</p> <p class="ql-block">当年国营卫华仪器厂职工名录</p> <p class="ql-block">国家大三线与沁源小三线</p> <p class="ql-block">位于沁源七个三线厂矿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三、三线厂矿为何选在“沁源县郭道镇郭道村”等地的大山里?</p><p class="ql-block"> 我们沁源县地处太岳山区,“绵山镇其北,沁河绕其南,雕巢岭、龙山距其东,霍太山(太岳山)峙其西”,不仅地势险峻,森林繁茂,利于备战,而且有着光辉的抗战历史。1942年10月至1945年4月,历时两年半的“沁源围困战”获得全胜,成为敌后抗战的典范,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赞誉沁源是“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特殊地形加之红色基因,让沁源成为“小三线”建设的聚集区。</p><p class="ql-block"> 从1966年起,沁源县陆续进驻了7家军工企业,即国营卫华仪器厂、山西长虹机械厂、山西人民器材厂、山西沁河机械厂和山西开源线材厂。除卫华仪器厂和沁河机械厂外,其余5个厂均在郭道镇郭道村,国家累计为沁源三线厂投资1.86亿元。</p><p class="ql-block"> 从此,宁静的大岳山和热情的沁河紧紧拥抱近万名来自祖国各地的建设者。这一抱,线行了一个群体扎根三线的庄严承诺:这一抱,书写了一代热血青年奉献青春的庄丽诗篇:这一抱,铸就了红色沁源二十一年的辉煌历程。</p><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时期是共和国的一个特级时期。一代三线人以“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的豪情,奠定和壮大了我国的军事工业基础,这一艰难征程、彰显了三线人军工报国的壮志情杯,也体现了三线人忠实履职、奉献国防的理想追求、沁源三线建设的历史,是一次我国国防电子工业军民深度融合的实线探索,她留下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和社会价值,值得深人梳理,传承弘扬。</p> <p class="ql-block">老机器老物件展示</p> <p class="ql-block">三线记忆馆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三线建设图片展示一</p> <p class="ql-block">图片展示二</p> <p class="ql-block">图片展示三</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展示四</p> <p class="ql-block">县教育局组织的庆祝建党一百年参观三线记忆馆全体党员同志们</p> <p class="ql-block"> 四、 参观郭道“三线记忆馆”</p><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24日,在建党一百年来临之际,县教育局机关党支部组织开展迎七一“踏红色之旅、学百年党史’主题党日活动中,我作为一名机关支部党员,有幸同机关40多名党员一道,参观了位于郭道村原三线旧址上建成的“三线记忆展览馆”,重温了三线人这段激情澎湃的峥嵘岁月。</p><p class="ql-block"> 沁源三线这段年华,承载了几代人的奉献与担当。三线人在一些荒芜的地方之上筑起了座座红砖黛瓦楼房,他们背井离乡,从大都市来到了穷乡僻壤。这些感人故事,永远叙述着三线人家逝去的荣光。</p><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是一首气吞山河、感天动地的伟大历史史诗,是一曲改天换地、慷慨激扬的宏伟乐章,对中国西部,乃至全中国都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三线建设也极大地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为中国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创造了条件。饮水思源,我们不应该忘记三线建设,不应该忘记三线精神!</p><p class="ql-block"> 峥嵘岁月,沧海桑田。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曾经热火朝天的三线厂矿,如今早已人去楼空,留下满目苍夷,遗存的厂房向世人展示着那段如歌岁月,无言地述说着曾经的过往和兴衰。</p> <p class="ql-block">笔者参加“踏红色之旅,学百年党史”主题党日活动</p> <p class="ql-block">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宣誓会议室</p> <p class="ql-block">教育局党总书记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庄严宣誓</p> <p class="ql-block">三线厂矿整体座落沁源布局图</p> <p class="ql-block">讲述三线厂老机床运行原理</p> <p class="ql-block">教育局党员们观展</p> <p class="ql-block"> 五、参观“三线记忆馆”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这次参观学习,让我看到了三线建设者们的奉献精神。从初来乍到的不毛之地到大山里的高楼拔地而起,建设者们,怀着一腔热血,响应党的号召,带着豪心壮志投身于三线建设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学习先辈,怀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决心,奉献自己绵薄力量,一辈子奋战在岗位上,实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人生价值。</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学习三线建设的团结协作精神。党中央从宏观上把握和指导三线建设,集中力量办大事,召集人力、物力、财力,各企业、单位也积极参与建设,充分展现了“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他们以大局意识为基础,不计较个人得失,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完成这项新中国成立后建设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的国家建设战略。</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学习三线建设的创新精神。从无到有依靠着创新精神,从旧到新依靠创新精神,从繁到简依靠创新精神。建设者们用他们的智慧,汲取知识的力量,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开创三线建设新局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自主创新也成为了当代人才的重要特征,党员更应该具有创新意识。</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个共产党员要把“三线建设精神”扛在肩上,重温三线建设,传承三线精神,继续奋战在祖辈们不辞艰辛开创的热土上。虽然曾经辉煌过的三线建设工厂已成为那一代人的深刻记忆,但是,在这个漫长的征程中,“三线人”始终秉承着“国为重、家为轻”的信念,在这片热土上奉献了他们全部青春。这样看来三线建设,不再是一段神秘的历史,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党史纪念地。三线建设是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才富。</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当你开始有怀旧情怀的时候,说明你老了。可我认为,当一个人开始回忆、怀旧,恰恰是真正懂得审视人生、懂得珍惜当下的开始。也真是因为这种情节的感召,大家可以欢聚在一起,互诉衷肠、畅叙友情,寻找那遗失在时光里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春华秋实(申毅) </p><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5日</p> <p class="ql-block">图展三线建设重大工程</p> <p class="ql-block">三线建设者获得的荣誉展示橱窗</p> <p class="ql-block">解说员讲解三线建设当年情况</p> <p class="ql-block">郭道长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