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学思并举明方向 研行合一促成长<br> ——酉阳民族小学九思语文工作室小记<br><br> 2021年第7期<br> (总第七期)<br><br><br><br>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时间乘着年轮循序往前,一学期的工作悄然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倍感幸运与充实,收获良多,下面就将我们这一学期的工作做如下小结:</h3> <h3>一、幸运<br> 在今年(2021年)的3月初,我们九个人儿有幸走到一起,加入在校领导们关爱和支持下组建的以蔡桂英老师为首的九思语文工作室。九个人儿一起学习,一同进步。</h3> <h3>二、充实<br>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入工作室只是一个开始,后续的发展才是目标。在工作室主持人蔡老师的领导下,我们积极进取。</h3> <h3>1、勤于学习<br>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行走在教学道路上的我们没有忘记学习。这一学期里,我们抓住所有学习机会,工作室的、校内的、校外的,凡是有机会的学习都没有放过。 <br></h3> <h3>2、广泛阅读<br> 我们相信,成功的老师必定是优秀的阅读者。阅读,是教师终身的备课,因为它关乎教师的素养。作为老师,应该是一边抓素养,一边抓教学,然后从中间串联起学生,才有足够的底气站在讲台上。我们借助校图书室和工作室的资源,每个人阅读了一定量的专业书籍和杂志:《审美素质》《西方美学史》《小学语文教师》《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等,这些书都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每每开卷,都觉受益匪浅。 </h3> <h3>3、勤于写作 <br> 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也是职场一项重要的竞争力。工作室的小伙伴们每读完一本书都会有读书笔记。大家也抓住每一个论文写作的机会,积极投稿。 </h3> <h3>4、精心磨课<br> 课堂是教师用生命去歌唱。工作室的每一位小伙伴都敬畏课堂。敬畏课堂,就是敬畏学生的生命成长。每一位优秀的老师都应精心备课,使课堂成为文化的磁场,给学生一双隐形的翅膀。我们希望我们呈现的课堂都是精心烹制的文化大餐。因为心存敬畏,因为怀揣希望,所以不断锤炼教学艺术,不断汲取教学的智慧。磨课是一种态度,意味着拒绝平庸。为5月份县上的道法排位赛,我们精心研读教材,反复修改教学设计,多次试教,磨课时间达一个多月之久。为4月份集团书法课和5月份的县书法排位赛,我们精心准备,反复打磨,每天在不同的班级上课。磨课即是磨人,在反复打磨的过程中,我们有了切实的收获和成长。在历练教学技能的同时,更体会到名师成长的艰辛,同时也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破茧成蝶,迈向更大意义上的成功。</h3> <h3>三、成长<br>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而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蔡老师带领我们一群人抱团成长。组建之初,没有经费,我们自己掏钱购买了许多专业书籍,供大家阅读。工作室成立初,我们一起筹备市级课题的申报。我们每个星期三开工作室例会,蔡老师总结上周的工作情况,安排当前的任务。但凡有工作室成员的赛课,都会组织大家磨课,从教学理念到教材解读,从教学设计到无生试讲,从环节设置到课堂用语,都要反复斟酌反复推敲。我们整理了一年级、二年级、六年级的各单元语文要素。</h3> <h3>四、展望<br><br><br>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工作室在自身成长进步的同时还要肩负着示范、引领、辐射的作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除了要不断提升我们总觉得素养和能力,实现自己人生的美丽升华外,我们还要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辐射学校其他的教育工作者,带领着大家一起成长。<br> 我们希望新的一学年是一段更加充实快乐的美好征程,希望我们九思工作室的九个人儿能带领更多伙伴一起去追梦。<br><br><br><br><br>主办:酉阳民族小学校九思语文工作室<br><br><br><br>策划:蔡桂英<br><br><br><br>顾问:邓廷福 朱镕江<br><br><br><br>编辑:付秋芳<br><br><br><br>图像:白长远 蔡念霞 杨琼 黄文艺<br> 付玖菊 秦 华 王文<br><br><br><br>校对:蔡桂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