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184 教育家傅雷是如何发掘孩子天赋的?

凯琪妈妈

<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6日 星期二 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今天来给大家讲一个傅雷先生是如何发掘孩子天赋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傅雷先生是一位善于挖掘孩子天赋的好父亲。在儿子傅聪很小的时候,傅雷就很注重引导他的天赋萌发。</p> 那时候, 傅雷的家中经常是高朋满座,朋友们聚在一起谈文学艺术,论人生哲理。开始,傅雷认为傅聪和他的弟弟傅敏年纪小,不懂事,不让他们在场,更不让他们插嘴。而小孩子呢,天性好奇,总想挤在大人中间表现自己。大人越是不让听,小孩就越是想来听。<br><br>  有一次,画家刘海粟到傅家做客,与傅雷在书房内鉴赏藏画,两人之间免不了一番高谈阔论。说话间,傅雷忽然要去外间取东西,打开门竟看见傅聪带着傅敏正偷听得入神。<br><br>  孩子的好奇心让傅雷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意识到,接纳孩子参与大人谈话,有弊但更有利,让小孩听大人论事,可以让孩子早涉人生,促使孩子早慧。于是,等孩子们稍稍长大一些,傅雷就允许傅聪和傅敏旁听大人的谈话了。<br><br>  傅雷的朋友大都是社会名流贤达,有高尚的人品素养,所以傅聪从其孩提时代的"旁听"中,学到了许许多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br><br>  傅雷对教育子女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在孩提时期,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并进行正确引导,如果逆天赋而行,那是无法取得成功的。<br><br> 傅雷在给周宗荷的信中写道:"天生吾人,才之大小不一,方向各殊;长于理工者未必长于文史,反之亦然;选择不当,遗憾一生。爱好文艺者未必真有文艺之能力,从事文艺者又未必真有对文艺之热爱;故真正成功之艺术家,往往较他种学者为尤少。凡此种种,皆宜平心静气,长期反省,终期用吾所长,舍吾所短。若蔽于热情,以为既然热爱,必然成功,即难免误人歧途。"<br><br>  基于这样的想法,当傅聪还在三四岁时,傅雷就在他稚嫩的心灵活动中寻找他天赋的闪光点,开始为博聪铺筑人生之路了。<br> 起初,傅雷曾让傅聪学习美术,因为傅雷觉得自己精通美术理论,又有许多朋友是中国画坛巨匠,如果博聪能拜他们为师,博采百家之长,定会在绘画上大有作为。<br><br>  谁知傅聪根本就不是绘画的料,他在学画时心不在焉,那些习作几乎都是鬼画桃符,乱笔涂鸦,丝毫没有显露出预期的那种美术天赋。而与此同时,傅聪的另一些细微爱好却引起了傅雷的注意。<br> 他发现儿子非常钟情于家里的那架手摇(发条动力)留声机,每当家里的留声机放唱片时,不论是声乐还是器乐,不论是哪一乐派的作品,傅聪总是一动不动,静静地听,不管时间多久,既不吵闹也不打瞌睡。<div><br>  于是,傅雷果断地让傅聪弃画学琴。此时傅聪已经7岁半了,但傅聪的每一个细胞好像都是为音乐而生的。他学琴仅几个月,他的启蒙老师雷垣就惊喜地发现,他随便在钢琴上按一个键,背对钢琴的傅聪立即就能说出是什么音,反复试验都如此,用行业术语形容就叫“绝对音高”。</div><div><br> 据说,世界上大概只有万分之一的人,天生就有“绝对音高”的能力。而傅聪就是其中之一,雷垣教授也肯定傅聪"有一对音乐的耳朵"。之后,傅雷最终认定,自己确实发现了傅聪的音乐天赋,这更加坚定了傅雷要让儿子学习音乐的念头。<br></div> 后来,傅雷为傅聪买回一架钢琴,傅聪每天放学回家做完功课就全身心地扑在钢琴上。在规定的弹琴时间里,傅聪没有活动自由,傅雷在楼上工作,傅聪在楼下弹琴,一听楼下琴声停止了,傅雷就用准备好的木棍敲击地板,有时还免不了痛打傅聪一顿。傅聪学琴也十分刻苦,就是酷暑天气,衣裤湿透,也不休息;而他对音乐的理解也有独到之处。<br><br><div>  傅雷立身处世的原则就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他也用这一原则教育儿子。他时时嘱告儿子,你要永远记住这四句话:"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br></div> 在父亲和老师的悉心教育培养下,傅聪脱颖而出。在他19岁时,经过选拔,前往罗马尼亚,参加第四届国际青年学生和平友好联欢节钢琴比赛。在联欢节上,傅聪演奏了斯克里亚宾,效果极佳。<br><br>  联欢会后,国家又派遣傅聪到波兰学习钢琴,导师是"肖邦权威"杰维茨基教授。21岁时,傅聪摘取了第五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的"玛祖卡"奖,震惊了中外乐坛,在国际音乐舞台上留下了“钢琴诗人”的美名。<br>  <br>  人们都说他是伟大的天才,生来就具有音乐天赋和奇妙的演奏技巧。美国《时代周刊》赞誉他为“当今时代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