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手艺

我心飞翔

<p class="ql-block">  母亲生于1947年正月,今年已经七十四了。她在四个姊妹中排行第四,家乡方言里称排行最小的女儿叫幺姑,是家里最受宠爱和照顾的。母亲出生在普通的山里农家,外祖父母特别勤劳善良,供舅舅姨妈读书学艺,将一大家子从湖北宜都聂河山里迁到长江的第二大岛枝江百里洲。</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几个哥哥姐姐都很有出息,舅舅曾作为中国援助几内亚比绍的农业机械化专家援外几年,回来给我们讲了很多非洲的故事,让我们大开眼界,至今记忆犹新。大姨母是远近闻名的裁缝,她从服装厂退休之后,还有很多推不掉的活儿。我儿子三岁前的衣服都是姨母剪裁,母亲缝制的。二姨妈是中学语文教师,我工作过的第一个学校——枝江二中就是二姨妈曾工作过并从那里退休的。</p> <p class="ql-block">  母亲小时候跟随大姨母学做裁缝,她评价自己,裁剪设计赶不上大姨母,但车工技术很好,做工很细致。至今,母亲踩起她那架作为她嫁妆的缝纫机,还呼呼生风,很有节奏。</p> <p class="ql-block"> 母亲虽然从小学习了裁缝手艺,但后来并没有继续从事缝纫工作,而是当了赤脚医生。之后,母亲被送到宜昌卫校读书,学习的专业是全科医学。毕业后,她被安排到百里洲医院从事妇产科工作,这期间她跟父亲结婚。母亲工作踏实肯干,技术精湛,在百里洲小有名气。医院曾派母亲到宜昌医专进修学习两次。</p> <p class="ql-block"> 尽管工作非常辛苦而且忙碌,但她忙里偷闲,很善于学习,她向姨妈向其他阿姨学习,用她的一双巧手缝制我和弟弟夏天穿的小褂和裙子,冬天穿的棉衣,编织秋天穿的毛衣,冬天戴的手套和围巾。在那些工资很低、生活艰苦的岁月里,我和弟弟时常有新衣穿,很开心地穿着漂亮的毛衣和伙伴们到处疯跑玩耍。</p> <p class="ql-block">  我和弟弟长大成人,参加工作,各自成家,母亲还给女婿、媳妇织过毛衣。那种特别厚实,能温暖过冬的羊毛衣裤,陪伴我们度过了一个个寒冬。母亲一针一线将岁月编织起来,把爱和温暖通过一双巧手传递给我们。在我家衣柜里至今还有几件厚重的衣裤,那些编织细密的毛衣毛裤,经过多年穿着和浆洗,虽然有些发硬,也不再时髦,我们也不再穿着,但我还是舍不得扔。</p> <p class="ql-block">  等我和弟弟有了孩子,母亲在我们姐弟俩身上已施展不开的手艺又有了用武之地。母亲无穷的创造力被激发出来,在儿童衣着服饰领域开创出自己的风格,将两个孙辈小男孩打扮得鲜艳亮丽,活泼可爱。</p> <p class="ql-block">  为迎接我儿子的降生,母亲提前一年就缝制好了从出生到三岁各个季节穿的小褂、克马裤(形状像青蛙的背带裤)、棉衣、罩衣、毛衣毛裤,还有小袜子小鞋子小帽子小围巾,一大包全套婴幼儿用品,五彩缤纷,琳琅满目。那时,我都没怎么买婴幼儿用品,儿子穿戴的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甚至尿布、小被子等都是她准备好的。</p> <p class="ql-block">  可惜的是,当时只是把这些珍贵的手工艺品当作实用之物,有些洗坏了丢掉了,有些用旧了扔掉了,有些送人了,那时也没有手机拍照。现在想来,如果当时能拍照,现在还可以欣赏到母亲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随着两个孙子长大成人,他们不愿意穿奶奶手工编织的花毛衣,母亲也就不再织毛衣。但是,母亲还是不愿闲着,她又改学十字绣,而且一发不可收。</p> <p class="ql-block">  家里的装饰画都是她用心绣出的作品,客厅挂着大幅“五福临门”“竹报平安”,卧室里有“富贵牡丹”,书房里有“香兰花开”,甚至玄关过道也有小幅“松竹梅”。</p> <p class="ql-block">  母亲说,时间不等人,应该抓紧时间享受生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她就绣了一幅“时钟”,挂在餐厅以自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母亲给我们姐弟俩各绣了一幅两米长的画,取名“家和万事兴”“鸿运高照”,她的美好祝福和愿望不言而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她不仅给我们姐弟俩绣,还给亲戚朋友绣。七大姑八大姨谁家买房子了,她会主动绣一幅“马到成功”“花开富贵”“财运广盛”或“如意人家”送给别人。</span></p> <p class="ql-block">  表哥工作调动,她绣了一幅“观音送福”给他,说来也很有意思,表哥将观音像装裱请回家后不久,他就被提拔了。为此,表哥还专门感谢母亲带来的好运。</p> <p class="ql-block">  二爹二妈妈<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两人身体不太好,</span>二妈生病心脏上了支架后,母亲特地绣了一幅“松鹤延年”送给她,祝愿二妈二爹延年益寿。</p> <p class="ql-block">  四妈名红梅,母亲为她绣了一幅美丽绽放的红梅图,绣出的梅花在雪中开得千姿百态,很符合四妈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  母亲绣大幅作品,也绣小东西。我们一大家子的鞋垫都是母亲用各色花样绣出来的,在千层布上,万次穿针引线,母亲绣出的鞋垫不仅几年都穿不坏,还特别漂亮。</p> <p class="ql-block">  我劝母亲爱护眼睛,不要再绣了,对她说:“您给我绣的鞋垫,这么多,这么结实,我这一辈子都用不完!”</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上了年纪,眼睛没有以前好使,但她每天还是戴着老花镜做个不停,她的一双巧手就没有停歇过。她说,老了就是要动,经常动才健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如今,母亲又有了新的追求,她给未来的重外孙准备了丰厚的礼物——各种各样漂亮衣物。</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外孙媳妇过门时,母亲就已经织好了各式各样的小衣服小鞋子小袜子,这些五彩缤纷的小可爱让姑娘喜欢得不得了。尽管重外孙还在孩子们的计划中,但母亲的这份爱已经驻进了孩子们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  母亲用她的手艺,让整个家族的几代人都受益受惠。她不仅给子孙后代、亲戚朋友带来了美观又实用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她把勤劳善良、热情向上、创造有为的精神财富教给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  能干的母亲能创造这么多财富,是与父亲的支持和欣赏分不开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烧得一手好菜,不一会儿的工夫就能摆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让母亲一辈子胃口都好,没有生活上的忧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母亲和父亲是一对相濡以沫五十多年恩爱如初的模范夫妻。</span></p> <p class="ql-block">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水平提高,我和孩子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境和母亲一样去做这些针线活了。我常常感慨,母亲的裁缝、编织和刺绣手艺恐怕后继无人,这也是一大遗憾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