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时光@与书画相伴。

吴远俊

<h3>  虎,兽中之王。是威严、权利、荣耀的象征。雪山月夜,松涛峻岭,必是雄风再起,一路顺风,锐不可挡,威武勇猛,所向披靡,唯我独尊,百兽称王。</h3> <h3>  老虎国画常以松月、山水为背景,千姿百态,神形兼备,彰显独行独往,勇猛霸气,威震河山,王者风范,而深受人们喜爱。</h3> <h3>  写意画虎开笔一般先从头部画起,落笔要肯定,并注意头与颈、肩部位的关系交代,线条处理要删繁就简。</h3> <h3>  虎的斑纹是虎身上最美最有特征的标记,也很适宜中国画运笔表现,虎纹前身疏后身密,注意要按骨骼肌肉运动的起伏勾勒。</h3> <h3>  用水墨画虎特别能表现水墨趣味,要充分运用水墨的长处,浓淡枯湿可以尽情地发挥,关键在于如何掌握、控制墨的水分。<br><br></h3> <h3>  练习线条运用。抓住虎头部、肩背、腿部的结构特征,中锋、侧锋、逆锋并用能生动地表现毛笔的节奏感。<br><br></h3> <h3>  用毛笔勾勒虎的几个动态,注意强调虎的肌肉、骨骼的结构。抓住动态后,落笔要干脆,行笔要流畅,如动态一样富有节奏感。</h3> <h3>  虎的前后腿都要画得有力度感,强调关节结构,线条勾勒皴擦要有变化。</h3> <h3>  水墨画虎可以先用勾勒,待干后再按结构覆上浓淡变化的墨色;另一种画法即没骨法,先用泼墨扫出结构团块,连勾勒边皴擦,一气呵成。 尾巴要画得刚柔相间、有力,同躯干动势相呼应,趁湿画环状花斑,让它自然渗化有毛茸感。<br>  <br></h3> <h3>  要写,不要描,有时为强调虎的外形整体美观,虎皮纹可以在需要交代处擦上几笔即可,反而会显得生动。</h3> <h3> 画时线条应粗细兼用,墨色浓淡枯湿并用。</h3> <h3>  虎腿虎脚要画得有力,虎爪略为夸张。虎爪有五趾,拇趾缩在上面,似乎退化,所以要强调四趾,有张有合,根据画中需要而定。</h3> <h3>  画虎用笔或疾或缓,或中锋或侧锋,或拖笔或逆行,随心而灵动,又要恰到好处地表现对象,这样,笔墨和形象都有生命力。要注意颜色和墨色的交融成趣。画虎用笔要圆中见方,太方则失厚重,太圆难显骨气。</h3> <h3>  <br>  虎身上的美丽斑纹,随肌肉在运动中变化,或拉长,或弯曲;随透视作用,纹与纹的间距或展开,或密集。对虎纹的分布走向和种种变化的把握,是画好写意虎的关键。写意虎当以虎纹造型,所画虎是以勾边线造型,这也是画写意虎的难点。</h3> <h3>  一幅成功的虎画写意画作品,一定要有饱含韵律美和节奏感的线条。线条的长短、粗细、繁简、疏密、浓淡、虚实、交错、顾盼、呼应等,不但是画面造型的需要,更是画家内心情感的流露,只有带有画家感情的线条才是真正的国画线条。<br><br></h3> <h3>  汤文选所画的水墨老虎除了生动之极和有奇妙神韵之外,更有其独特的精神情感上的升华与超越。他以高超的笔墨能力,和超常的想象力,煊然赫然地营造了一个天人合一、慈悲为怀、威震山岳、大气磅礴的水墨老虎世界。</h3> <h3>  汤文选说,不能说我现在的画还没超过前人、或不如前人。时代在发展,人类文明在进步,我自己也在超越自己。我画的墨虎、兰、梅、鸡、小猪、麻雀等,同前人不一样,包括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我有自己的绘画语言与风格。”</h3> <h3>  汤文选说:“画虎的人很多,大多是工笔虎,呲牙咧嘴,威猛异常;或华丽的皮毛,一身富贵气,故有‘俗人爱虎’之说。我以水墨画虎,志在去俗留清,去俗存雅。</h3> <h3>  汤文选说:“我是水墨写意,用笔大刀阔斧。我无意刻画老虎的凶残威猛,而是着重表现作为自然生态中的一种生命本性,更多的是拟人化了的内在威严和同类之间、亲子之间的善意和爱心,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抒发自己的情感,物我两忘。”</h3> <h3>  汤文选说, 学画切忌名利心太多。扎扎实实做些基本的功夫,博收众长,冶炉自铸,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h3> <h3>  综观汤文选笔下之虎,或睥睨环宇,呼啸长空;或虎踞龙盘,惊雷暗生;或回眸中原,从容雍雅;或肃穆沉寂,贵守潜藏;或互吐心曲,殷殷柔切……</h3> <h3>  高手画虎,分明在写人,写自身,融入虎之形象,以此抒胸中之情,写心中之意。</h3> <h3>静思</h3> <h3>卧虎</h3> <h3>月下山君</h3> <h3>  虎视眈眈</h3> <h3> 虎虎生威 ,百兽敬畏。</h3> <h3>  卧虎藏龙</h3> <h3>  滚滚长江东逝水</h3> <h3>  登高远眺。</h3> <h3>  回眸</h3> <h3>  诗言志笔墨传情。</h3> <h3> 借物寓怀,画虎立威,乃娱乐矣。</h3> <h3>  草莽雄风</h3> <h3>  练笔。<br></h3> <h3>  浩然正气<br></h3> <h3>  登高一啸百兽惊。<br></h3> <h3>  山君归来。</h3> <h3> 雄风万里。 </h3> <h3>  牛年画牛,牛年吉祥!</h3> <h3>  春风杨柳</h3> <h3> 开拓进取</h3> <h3>  三牛图</h3> <h3>  牧牛图</h3> <h3>  画画,不是非得「三日一山,五日一水」的,也不是非得每天老老实实地画够八个小时,重要的是要善于用笔、用墨,善于保笔、保墨,还要学会善于救笔、救墨。<br></h3> <h3>  笔墨的运用,如同作战,要有战术,要有计划、有步骤,还要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物〔工具〕而异,因势而异。既要保笔带笔、保墨带墨,又要救笔带笔、救墨带墨。掌握了这些,就得心应手了。<br></h3> <h3>  李可染用慢笔,据他白己介绍,是看齐白石作画时学到的。我想这“学”字,可读作“悟”字,也就是说,是在看作画时。忽然悟到慢笔与这种笔墨的形式效果之间的必然联系,于是李的慢笔比他的老师就慢得有过之而无不及。因而形成李画中不可或缺的特性。——方增先</h3> <h3>  石鲁:画画没感情,画的再精也只不过是完成照相机的任务。</h3> <h3>  用写意画法表现丹顶鹤比使用工笔画法简单,但是在表现时要注意墨色的掌握,要按照丹顶鹤不同部分的深浅来调试墨色,如在表现羽毛时,要使用极浅的墨色表现,这样才能把丹顶鹤的洁白的身影表现好。<br><br><br></h3> <h3>  运用笔墨时要注意墨的多少、用笔的轻重、行笔的快慢,利用线的刚柔、曲直,毛笔的干湿、浓淡的变化,表现中国国画中仙鹤的形神和画面的节奏韵律美。<br></h3> <h3><br>  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它是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一种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h3> <h3>  丹顶鹤羽色素朴纯洁,体态飘逸雅致,鸣声超凡不俗,在《诗经·鹤鸣》中就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精彩描述。在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中被誉为“仙鹤”,成为高雅、长寿的象征,所以在诗词和中国国画中,仙鹤常被文学家、中国国画家作为题材而称颂。</h3> <h3><br>  在中国国画的绘画过程中可以通过写生,抓住仙鹤瞬息变换的各种形态,熟练地掌握技巧,下笔就胸有成竹。也可先从临摹入手,经过借鉴逐渐掌握中国国画中仙鹤的绘画技法,丰富感性认识,再以写生和创作相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h3> <h3>  杨之光:“我一生就是走别人没走过的路”</h3> <h3> 天下无处无芳草<br></h3> <h3>  山水画用笔,通常的情况下都是用笔锋的转折表达变化。画的时候,要有轻、重、缓、急,还要配合手腕和手指微微地颤动,带有一定的弹跳,这就是用笔的节奏。粗的、细的、疏的、密的、侧的、正的各种各样的线条相互搭配,疏密浓淡所组成的画面就丰富有致,增加了美感。我们画山水时一定要勾勒,这些勾勒的墨线在画之前就要大致考虑好。有了线才使画面撑了起来,画就有神。 <br></h3> <h3>  山水画用墨,用墨包括到用笔之中。画山水画时,我们用墨宁多勿少,宁淡勿浓。不要使墨过于浓重,尽量不用焦墨。除了画泼墨画,我们在用笔时,干些比湿些好。画的时候一定要把笔在水里化开,再蘸墨。蘸墨时要蘸到笔尖上,然后再略调一下,挤掉一些水分,不使墨过浓,画着画着就淡下来,再调再蘸,这样一气呵成。干了之后,再加以收拾。不要一下子在某一部分反复画好几遍,画了又画,这样就会糊掉,从而使画失去了墨的光彩。<br><br></h3> <h3>  学习山水画,要“意存笔先,笔随意生,境随意走”<br>多读画论,提升理论素养。山水画讲究“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李可染先生讲:“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就叫做意境。”意境是情理形神的融合,是审美情感与自然精神的和谐统一。画外有画,弦外有音,才能陶冶于人,使人浮想联翩。<br></h3> <h3>  高手作画,能做到着纸疏疏几笔,不见繁冗,笔虽少,而表现的东西却很多。我们临摹名画,原本三笔五笔,笔不多而能表现出不少东西,及至临本,七笔八笔甚至更多笔,而所反映的东西反而少于原本。或则同样三笔五笔,原本已够,而临本总觉不够,不够再加,笔又多了。其原因是原本笔无虚设,各尽其用,故虽少见多。临本笔不管用,滥竽充数,甚至互相打架,作用抵消,故虽多见少。</h3> <h3><br>  画山水不是要画得像真山一样,画家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提炼、概括能力,表现出自然山水神奇变幻的动人气韵,形成懵懂间的艺术形象。</h3> <h3>  清代大画家石涛有诗云:“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换神奇懵懂间,不似之似当下拜。”</h3> <h3>  比如这里本来是线,线多而面少,就可以用面来补线,来救线。这块墨画的失误了,你赶快用水去拢它,别让它成了一块死墨。同时也可以在旁边打主意,看是面多还是线多,然后决定是以线治面,还是以面治线。——何海霞</h3> <h3>  写生怎么个画法,画什么,我们到生活中去,游览名山大川,实际的景色使我们眼花缭乱,看这里也好,那里也很美,都想画。你怎么画,怎么着手,如果我们带着画夹子、毛笔直接写生,直接把对象画出来,可以把原来的景物稍微调整一下,把你自己认为是最美好的景色放到你的画中去。注意虚实、突出主题。 画画是一个可累计的事业<br></h3> <h3><br>  画在技法上的提高,除了下生活、读书、写字等等,此处要做到四个‘多’,即看得多,听得多,想得多,画得多。</h3> <h3>  画贵虚灵,不宜刻实,所以用笔要多用虚笔,少用实笔。用虚使人联想起轻和白,但善用虚者,看似轻而实重,看似直而不空。虽然笔毫在纸上轻轻拂过,或细如发丝,势若飘扬,但这仅仅是虚而不是轻。用笔要有内劲,则虽轻实重;画面虚,就要多留白多。这些白处,一种是山石的受光处,或则天、水、云气。不管什么,在画时要注意白处,而不要只看到黑处,古人所谓“计白当黑”就是这个道理。要知道白也是一种色,也是代表一种实体,想到这样,虽白不空。但在一幅画中,不能通体虚灵,只因有了重实,才能衬出虚灵。有虚必须有实,有实而后见虚,虚而后灵,灵而后变。</h3> <h3>  笔性好坏,有先天和后天两个因素。先天来自禀赋 ,先天不足,有赖后天补救 。补救之道,主要在于立人品,加之读书写字。读书以变化气质,写字以改正点画,以达到用笔的灵变。这样可以避免匠气。但此非一朝一夕之事,其间没有捷径可走。</h3> <h3>  学习山水画,不一定要画素描,但一定要写字。写字可训练笔墨的运用,所谓基本功,一半指这一点。 可染先生说自己是苦学派,是白发学童,作画没有太多大道理,就是大量的练习,是顿悟,是千虑一得。</h3> <h3>  中国画画下去要准,不能改,油画不一样,可以改,但中国画不能改。画中国画最重要的是“一笔画”,这是要下功夫的,画里面如果有几笔坏了就不是好的作品。画线条的功夫很重要,要熟练这个笔,控制这个笔,很自由地控制这个笔。我要这笔浓就浓,淡就淡,这个需要磨练。</h3> <h3> 学画的提高,还必须借重其他学问,扶挟而上。通常称“诗、书、画”,这三者是互相最接近的姐妹艺术。如果只学画而不接触诗与书,也一定会妨碍以后的提高。古人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h3> <h3>  画画须读一些古典文学书,增加历史、地理知识。读了书,不仅题画避免常写空款,题上几句,可以通顺一些,不闹笑话。主要是研习了诗古文词,可以开拓胸襟,培养意境,改变气质。如果能够自己赋诗作文,当然最好,否则也必须能够欣赏,撷取其中营养,不是这样,会感到营养缺乏,发育不良。 <br></h3> <h3>  山水画,无论浓重或者淡雅,都要给人以一种苍苍茫茫之感,特别是大幅画中,如能画得使人有苍茫之感,这幅画必然能够气势雄伟,深邃厚重,引人入胜。当然也要注意到构图的布局。苍茫,一般也就是落墨时用笔要干一些,毛一些。先搭好墨骨,浓淡得宜,染色时水分再多,也必然有苍茫之感。</h3> <h3>  学画与读书关系,就是一方面能够变化人的气质,潜移默化,使有高尚的情操,心口如一,不为欺诈之事,也无害人之心,这样人品高了,也带动画品的提高。 在读书中,知道一些历史地理、鸟兽鱼虫等知识,对于画也有直接的帮助,而尤其重要的是,当翻开一篇好文章或一首诗出声或不出声的涵泳咀嚼欣赏其声词之韵味,文采绚丽之极致,进而推论它的结构虚实,粗细繁简,从而激发情感创造意境,把书本上的感受转移到画面上去,那么这种第一流的智识情操,经过吸收融化,自然形成一个特殊画面。</h3> <h3>  画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意境,具有比现实更高和更有想象力的东西,而不是画具体的场面和建筑物绘。<br>——程十发</h3> <h3>  画画不重要,画得跟别人不一样才重要!<br>  我能够用线条来传播我思想感情的时候,我是十分骄傲的,我十分珍惜这一份艺术遗产。<br>——程十发</h3> <h3>  画画使心灵安宁。画画是一件陶冶情操的事情,是自己和观者的对话,也是自己和内心的交互。在难得的闲暇时光,画画,静心,养气质。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br></h3> <h3>  学画兼学写字,并读些书,看不出什么效果,但到一定的阶段,便见分晓,就觉得读书写字,有些功夫,对提高有很大的好处。不仅在读书的时候要想到画,写字的时候要想到画,而且在平常生活的接触中,也要时刻想到画,不能一张纸摊开来才想到画。</h3> <h3>  人生不长,需要懂点艺术。</h3> <h3>画画,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br>画画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画画是人的天性,给人带来成就感、心灵的安宁、对自我的肯定。世界上没有比画画更快乐的事情了!(武汉画室)</h3> <h3>  画画的人能独处,享受一个人的生活。有了绘画,你不再孤单。<br>  没事的时候,拿起笔,集中精神一画就是一两个小时,不仅仅能度过没事的时间,还能够从中得到异样的满足。</h3> <h3>  每个爱画画的人心中都明白,画画它确实是一种享受,一种忘我,乐在其中无法用言语直白表达,我愿画一辈子画!画画,不需要任何理由。(上海画室)</h3> <h3> 这次编辑整理的图片是今年以来在武汉和上海期间的习作小品和读书笔记,及网上学习资料。 <br> 从小喜欢画画,老来与书画续缘。 <br> 年轻的时候喜欢油画、粉画水彩一类,对中国画比较陌生。休息以后觉得画中国画简便些,刚开始学习临摹时,不管山水、花鸟、人物题材什么都画,逐步转入以专攻老虎画为主,特别是在画工笔虎方面花的时间和精力不少,画到后来渐入瓶颈无法突破,好像是作茧自缚 ,现在无法破茧而休整了好长一段时间。读书、学习、反省,工笔画虎应该告一段落了,换一种玩法,转向 以练习大写意水墨老虎画及其他。 <br>  白发学童,余生规划,读书、写字、画画,打发时光,愉悦自我 。人这一生,择一喜欢的事去做,得一爱好终老,足矣!<br> <br> 2021年8月31日于上海。<br></h3> <h3>  <br></h3> <h3><br><br><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