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炎炎夏日,群英相聚。奇思妙想共进步,人人欢心展笑颜。细听专家名人谈,点评感悟益匪浅。探讨语文研修事,甘为教育乐奉献!7月5日丹江口市新进语文教师在大坝中学阶梯教师开展暑期培训。</p>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艳华校长主持。会议第一项,曾艳华校长就单元整体教学及说课,进行了细致培训,整个培训过程如春风化雨,让我们受到心灵的启迪。接着陈琳老师就《老王》;蔡志娟老师就《散步》进行了说课展示,精彩纷呈,赢得现场热烈的掌声。</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各小组就刚才的培训进行了实际的操作,我们小组以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中国石拱桥》进行了说课。</p> <p class="ql-block">通过说课培训,大家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杨晓老师:曾艳华校长和另外两位老师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我更加明确了说课了流程,尤其明白无论是说课还是教学中要始终围绕单元目标,进行单元整体设计,三位一体,注重学生的能力与素养的提升。</p><p class="ql-block">万正辉老师:今天的说课让我收获颇丰,对说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说课是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教学基本功的必修内容。区别于上课与备课,说课在于说理,应按照“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的思路说课,在把握单元整体目标的基础上,立足课文,有条理的将教学思路展示出来。我会在今后的学习中勤加练习,努力提高水平。</p><p class="ql-block">舒雪老师:今天上午曾艳华校长的说课讲座让我受益匪浅。首先,通过本次培训,我对说课流程更加明晰,也明白了每个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设计意图。其次,对于说课中的说教材,不仅仅要说单元教材,更可以联系之前学过的类似文本,放眼全局,形成完整的构架体系。最后,今天的培训让我明白了说课的意义:说课不同于讲课,是从教育的传授者转向教育的研究者,说课让我们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教,应该怎么教更好,这也提高了我们备课的质量和教学质量。</p><p class="ql-block">张娟老师:通过培训,我知道了:说课与上课的要求是不同的,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的问题;说课则不仅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即这样进行设计的意图,这应该是说课的核心问题。另外说课与上课在目的、对象、形式、内容、要求、评价是有很大差异的。备课与说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课是备课后上课前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在教师之间进行的教研活动形式。说课则是将备课研究的成果写成说课稿,通过语言媒介展示在同行、专家面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下午由陆洁老师带来《藤野先生》和陈巧老师带来《梦回繁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两节课后,两位老师分别对她们的设计思路进行了简单说明。她们的自述让我们对本节课构思、设计、目标如何达成等环节有了更深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最后由杨富海老师和陈永福老师针对这两节课分别进行了简练的点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的课各有千秋,课堂呈现出鲜明的个人特色,陆老师沉稳,陈老师热情洋溢,两堂课都让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陆老师的《藤野先生》一课,内容丰富紧凑,教学过程流畅自然,围绕着教学目标稳步推进。秉持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可以做适当调整取舍,以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拓展延伸可以用朗读代替小练笔,以读促学,感悟藤野先生的伟大以及鲁迅浓浓的爱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梦回繁华》的课堂上,陈老师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也时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尾视频的导入与拓展,使整堂课更添人文性。个别环节稍显拖沓,时间分配上应侧重于突破教学重难点。</p> <p class="ql-block"> 通过一天轻松愉快的培训,我们学习到了睿智的教育方法,感悟到了一堂好课背后的心血与付出。我们都受益匪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不忘教育的初心,牢记育人的使命,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