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演出《长征组歌》

张超

<p class="ql-block">七月五日下午,我和一木全家在东城图书馆影剧院看了东城区组织的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演出的《长征组歌》。</p><p class="ql-block">一木是生茂叔叔的孙子,前几天我们刚在一起参加了央视《向经典致敬—长征组歌》的访谈节目。这次是受我的朋友韩微的邀请去看他们华风合唱团和东方管乐团联合演出的《长征组歌》。</p><p class="ql-block">演出非常成功。无论声乐、器乐和舞美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大家那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面貌,这是很多专业团体的演出所不能比拟的。感人处也就在于此。</p><p class="ql-block">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是用管乐团而不是管弦乐团伴奏的《长征组歌》。效果还真是很好!管乐团的指挥史国岭还真是动了心思下了功夫。</p><p class="ql-block">演出期间,拍了几张照片,现发出来和大家共享。</p> <p class="ql-block">看完演出,韩微让我说说对他们管乐版长征组歌的看法,因为我们是世交,又是朋友,我也就老实不客气地说了如下拙见。</p><p class="ql-block">我认为管乐本是管弦乐的一部分,而长征组歌又是针对战友文工团的管弦乐队和民族乐队的基础而创作。所以当长征组歌的乐队没有了弦乐,就实际形成了缺项,在作品的表现力上无论如何会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就长征组歌而言,管乐版长征组歌实际上要面对两种不同的状况。一是有人声,一是无人声。</p><p class="ql-block">在有人声的情况下,器乐是起伴奏烘托的作用,人声为主,乐队的构成则不会对总体效果有太明显的影响。只是在作品要求非常细腻和非常民族之处,单纯管乐配器会力有不逮。不过你们有很好的民乐加持,就可以充分地予以弥补,比如3曲、7曲、8曲、9曲。</p><p class="ql-block">但在没有人声的情况下,乐队的状况可说一听无遗。特别是大段的交响前奏,如5曲、6曲,节奏、力度和旋律的大幅变化,会给管乐造成极大压力。不光是音色表现力,即使是要跟得上这种变化,也是太难为管乐了。 </p><p class="ql-block">不过,我想你们做的已经很好了,不必为这个问题太过于纠结。从六十年代开始,我看过各种伴奏的长征组歌,一台钢琴的、几支手风琴的、一堆口琴的、完全民乐的…效果都是很好。因为人们对于长征组歌的感情,早已超越了它是音乐作品的认知了。</p><p class="ql-block">就像共产党人唱国际歌,那早就不仅仅是一首歌了。</p><p class="ql-block">祝华风和东方的伙伴们在长征组歌的激励下获得更大成绩,继续努力呀!</p> <p class="ql-block">换了个角度又拍了一些,这样合唱队可以有更好的镜头表现。添加进来,供战友们存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