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2px;">蕴含东方韵味和乡土气息的弦歌</span></p><p class="ql-block"> —— 曾希圣素描、油画作品选集分享</p><p class="ql-block"> * 王晓丹 *</p><p class="ql-block"> 曾希圣,贵大艺院教授,中国美协会员。日前,希圣老师友情赠我《曾希圣油画作品选集》和《曾希圣素描作品选集》,以及《曾希圣风景油画选》。前两集应该是“系列绘画选集”中的单行画册,后面的“风景油画选”则是套装的邮政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 四年前,曾在贵阳美术馆举办的“秉烛问道——曾希圣的艺术探索之路”画展上参观过曾老师的系列画作。展览的作品不但有曾老师成名后各门类的画作,还有进入学院以前的作品,如素描、速写、写生,乃至创作的连环画,甚至还有早期学习绘画的笔记,以及草图,等等。此外,也展出了希圣老师出版发表的好几部艺术理论著作,真可谓洋洋大观。既给我等喜爱绘画艺术的观众开了眼界,也给贵阳市民带来了一席观赏和领悟曾老师绘画的艺术大餐。 </p>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关于曾老师的素描艺术,著名书画评论家史峰先生在《曾希圣素描作品选集》中以《师法造化,探索绘事本真》为题的文章说到了:“曾希圣老师将素描这种绘画语言拿捏得十分到位,……既有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又兼具西洋绘画的写意特点……体现出中西合璧的艺术面貌。”</p><p class="ql-block"> 具体到曾老师的素描作品,史峰先生说:“……人物画尤为精彩,不但造型严谨准确,对解剖、解构、体积、质感,等等亦多有相对深入的表现,刻画细微,形态生动,对人物的神情的表达惟妙惟肖。”</p><p class="ql-block"> 最后,史峰先生说到:“曾希圣老师手里拿的无论是铅笔、钢笔,还是毛笔;无论画的是素描、线描还是焦墨,不变的都是作者由内而外,对我们中华文化的自觉坚守。”</p><p class="ql-block"> 下面我仅就曾老师的几副素描作品,从一个业余爱好的观者角度说说自己肤浅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奴隶》(纸本碳笔140cm x 79cm 1981),这是一幅曾老师对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1513年标题《奴隶》的两尊雕塑之一的写生作品。曾老师用他细腻的碳笔素描笔触在画纸上给我们还原了这尊五百多年前伟大的雕塑作品形象。</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画作上看到的是男性模特刚强雄健的体魄;全身成块状的肌肉群;昂扬坚毅的头颅;深沉邃远的眼神;倔犟不屈的肢体。这尊雕塑对人视觉的强烈冲击叫人想起它的另一个标题《囚犯》。这就是曾老师的素描技艺对雕塑家作品思想的尊崇和表现。</p><p class="ql-block"> 再看看曾老师这幅写生的素描笔触。碳笔细腻密集的排线,以绘画多方位透视的明暗调子,立体多维的表现着这尊雕塑作品,不论是模特身体各部肌肉群的解剖机理,还是捆缚奴隶的绑带和遮掩隐秘处的布头的质感,乃至雕塑的大理材质的纹理,甚至石材的接缝都再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令所有观画者赞叹不已。</p><p class="ql-block"> 要知道这是曾老师1981年的作品,而且尺幅高达一米四。可见曾老师在学生时代的素描就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 </p> <p class="ql-block"> 《穿裤衩的老者一.二.三.》(纸本铅笔38cm x 26cm 2011 )是尺幅一般的系列素描速写作品。模特是同一个穿裤衩老年男性。三幅画从正面和左、右侧的不同方位绘出了老者的坐姿。曾老师以软芯铅笔简略、粗犷地表现了老人平静、恬淡、安详的表情;而虚化的手臂和腿脚与实写面容的处理,增强了祥和的气氛;寥寥的浓线突出了头上的帽子和身下的座椅,也烘托了画面温暖气氛,表现了敬老的融融蜜意。这样,我们从曾老师这三幅近年速写作品的后面看到的是画家对生活的高度提炼。</p> <p class="ql-block"> 《张家界山岩》(宣纸 焦墨41.3cm x 27.2cm 1982 ) 这也应该是曾老师大学时期的素描作品。这幅用焦墨在宣纸上所作的写生画,绘出了中国山水画的质感。无论是画作的章法还是笔触都体现了国画的元素。山崖陡峭,重岩叠嶂。岩石劈削,峻巉突兀。绝岩间的古树虬枝遒劲 ,傲指云天。画家选用焦墨作画,非常逼真的体现了国画山石“皴”的手法,稍不注意还以为就是国画作品。正如评论家史峰先生说的:……不变的是,作者对中华文化的自觉坚守。</p> <p class="ql-block"> 《场景速写一、二》(纸本钢笔 21cm x 20cm 1997 )这是两幅农舍的速写作品。</p><p class="ql-block"> (一)画作速写的是农家小院门口的场景。画作者略以俯视的角度和准确的透视效果,将院门的斜侧面,正午阳光下的土院墙和门头的瓦面、地面、树干,以及阴影里的门柱、篱笆都作了具实的表现。对院內的场景却是简略的虚化处理。整个画面呈现强烈的明暗对比,虚实兼具,跌宕有致。</p><p class="ql-block"> (二)这是农家院门的內面。画者也抓住阳光照耀的机会以极大反差,一虚一实的表现写生的物件。阳光直射门外的石缸等和左墙的砌砖虚写。半阴影中的门头垒土、门槛石和侧光中的院门实写,并且极力刻画垒土的质感和木质院门斑驳之能是。</p><p class="ql-block"> 另外,两幅画作中小狗和草帽及扁担等的点缀也体现了画作者的别具匠心。若细心的读者还可以发现两幅速写竟是在笔记本的横格纸上用随身携带的钢笔绘成的。看年代,这也属于画家早期的作品。可以窥见曾老师的艺术功力,是从经年的随时写生,练手、练眼、练心,在执着和勤奋的积累中成就实现的。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他通过几十年植根与生活的观察、体验、理解和感悟……形成了具有强烈民族特色和浓郁生活气息的油画风格。”是著名书画评论家史峰对曾希圣老师的油画艺术的总括。</p> <p class="ql-block"> 诚如《赫章妇女》(布面油画,120cm x 80cm,2010.)这幅人物油画作品。画作主人翁是站立于原野上的贵州西部少数民族大花苗的青年妇女。女主角平实的目光凝望远方,淡定而轻松的面部表情,带给观众的是向往幸福生活,憧憬山乡面貌美好未来的平和心景。画家对女主角面部的刻画细腻又准确。额头、颧骨、鼻梁和耳廓的高光;眉骨阴影下的眼窝和鼻孔、下颚;略带淡血色的双唇和面颊的红晕,使人一眼就看出西部高原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头巾、披肩和衣襟的实写对比衣裙、双手和背景天空及远山的虚化,完美又精确的突出了画作表现少数民族妇女追求未来向往幸福的主题。</p><p class="ql-block"> 还需提及的是女主人肩头上那苗族妇女特色的披肩,鲜艳色彩,光艳夺目。使用如此明艳的色彩在曾老师的画作中是少见的。因为主题的需要,曾老师大胆的破例了。可见曾老师对色彩的把握到了十分稔熟的程度。</p> <p class="ql-block"> 再看 《山谷回音》(布面油画,160cm x 196cm,2003~2014)。这幅作品尺幅较大,创作时间竟跨越了十一年之久。这幅作品的草图可见端于画家的《素描作品选集》,时间是2003年,圆珠笔纸本绘制。对比两画作,构图和人物的穿着,以及道具是一致的,人物的表情却有很大的不同。两画作的主体人物是同一个是农村小女孩。草图上的女孩没有摆脱一般乡村孩童腼腆羞涩,又有几分木讷的表情。正式作品上,这女孩面部表现出的是干练和成熟,甚至还颇具有人物群体天然领袖的淡定和担当。而且,画家对这个主题人物从表情到站立的姿势,以及与身高不相称的旧衣衫都做到照相机聚焦般的细微刻画。草图和正式作品前后的变化,应该是画作者在十年的时间里对农村现实认识的改变,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的认知有了相当深度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从画作上七八个农村女孩童各手持一杆比她们高得多的竹薅耙和肩上背的竹背篮来看,这是一群结伙去扒拉柴禾帮助家庭干活途中站立于山谷空地上的小姑娘。山乡女孩们从小承担家务重任在农村是司空见惯的,她们那一张张劳作后,仍残留着汗渍污垢的,稚嫩而又透着菜色的小脸在画笔下,留下的是天真稚雅却又略带企盼的神色。这一切给人的视觉冲击是那么的深刻,加上浅灰色的天空和女孩们旧色的衣衫,以及画面整体的灰暗调子,更烘托了沉甸甸生活担子使农村人的童年并不轻松的现实。她们都睁大了眼睛望着我们,似乎是在等待,等待另一边山谷的回声。由此,我们也看到了画作者通过画笔透露出的悯俗心情。</p> <p class="ql-block"> 正如史峰老师评述的:“一幅好的油画作品不仅需要高超的技巧,更需要溶如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理解,对世界的认知。细摩曾希圣老师的作品,不难发现他的作品在写实之外,还充满了象征的意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后说说 《白光》(布面油画,110cm x 79cm,1991)。这也是画家曾希圣老师绘画艺术的巅峰之作。一个倚靠在普通房屋的窗户旁的少女,在透过玻窗强烈的阳光下展现着充满青春活力的酮体。</p><p class="ql-block"> 这幅油画作对视觉的冲击力在于强光在模特细腻的肌肤上形成的明与暗的绝对反差。女模特左侧头髪、面颊、左下嘴唇和脖颈;曲线的左肩头及左手臂、手背;红润略有反光的左乳头;衬印有窗棂格的上腹部;圆润的肚腹和左大腿,以及右腿膝盖都在高光下得以充分的体现。而在阴影中的面部、右侧体,左半手臂,以及交叉的双足,隐隐能看到的只是少女酮体优雅的曲线轮廓。以这样明与暗,强与弱,重与轻,实与虚的极度反差手法来表现人体,恰如高原上峡谷岩崖的大开大合,又似大海汹涌潮汐的大起大落。恕笔者孤陋,也只在曾老师的画笔下得以见到!无怪乎,曾老师给这幅大作的标题具名《白光》。</p><p class="ql-block"> 在这幅画作中,曾老师对模特的体型拿捏得极度的准确,别说肢体各部的比例,就是腹部肚脐的深窝及肚脐以下左右腹肌的块状,甚至左大腿向左小腿过渡的肌肉小窝都作了准确无误的交代。</p><p class="ql-block"> 白光中,模特的酮体有大面积的强反光,人们在感受到少女细腻而滑润的肌肤的同时,还看到了少女背靠和坐垫的简陋,以及臀下坐着的粗砺破旧的木质包装箱。那靠垫、坐垫劣弊的质地和褶皱;包装箱粗糙的木质纹理,乃至残留的商标纸都让画家交代得一清二楚,而阴影里的一切却虚化得合情合理。这样,我们对《白光》作者娴熟的绘画技巧和对现实物体及空间的认知,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不得不佩服得心悦诚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曾希圣老师的这两本画册由华夏九州出版社于今年四月正式出版。我们感谢曾老师给广大绘画艺术爱好者奉上这些精美的艺术作品!虽然,曾老师已退休脱离美术教学职场,而作为一个充满东方艺术韵味和乡土气息的艺术家的艺术价值是永恒的。我们祝愿曾希圣老师在追求审美艺术,情感艺术和精神艺术的道路上弦歌高唱,青春永驻。 </p><p class="ql-block"> —— 2021.7.4.</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