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秦硕在朋友圈转了一个安徽资本招商的故事,其中各种分析,振聋发聩。但对我启发最大的是最后一句:“ 问“道”合肥,应求诸己”。</p><p class="ql-block">记得大学时的懵懂少年,高年级的师兄师姐寻来,又是唠家常,又是粮票(当时还不好意思,结果后来真的只能厚脸皮跟师姐要,虽然国家那时候对大学生优待,但真的不够啊,也真的穷啊)。89年因为没有在吉林省以外招生,<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也许因为隔代亲,也许因为经历的事情,</span>所以最亲的就是88级的了。其中一个师姐的在学习方面还是给了我很多启发,多年后,再也没有了联系,但她讲了两件事让我印象最深刻。和这个安徽的故事有关的就是下面这个了:我是90的,她那时候刚刚大三。无意中说起了写文章、写调研、以及很快就要面对的毕业论文了。她介绍说,别的同学都纷纷去找各种关系去银行实习(那时候,除了银行,真没啥金融机构了),试图通过实习来存在调研、毕业论文的题目。。。但她用别人找和做实习的时候埋头剋图书馆去了(后来知道,在此之前,她的业余时间是拿来做家教之类,赚钱去了),结果其他同学实习回来,文章还是没有动笔,甚至还是彷徨中。而她,已经完成了,并且还拿了大奖。据此她说,其实调研、实习需要了解的东西,书本上、期刊上都有,而且更全。安静的图书馆环境还更有助于思考。</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也很讨厌去调研,尤其是没头没脑地去调研,无论是否自己组织的。如果是自己组织的调研,最后发现结果好像啥也没听明白,我会非常自责。如果别人组织的,我会下定决心,下次跟队调研,一定要带本闲书看看。</p><p class="ql-block">外出调研,跟别人介绍自己城市情况的时候,看着对方玩手机,那叫一个落寞。听着别人空对空地回答咱们未经深入了解就弄出来的调研提纲,那叫一后悔(浪费时间,有那时间还不如在家里好好来个“葛优瘫”)</p><p class="ql-block">其实所谓调研:</p><p class="ql-block"> 1、了解自己最重要,包括自己的上下左右,更包括前后。通过知晓自己的上下左右,在这个时间点上,把自己定了个位。通过了解前后,在时间轴线上也把自己定了个位。从哪里来,到了哪儿,未来要去哪儿,谁是你上面的领导,谁是你下面的“腿”,谁是你的战友,谁是路人甲,谁是你的敌人。这些都搞清楚了,其实就是SWOT,其实就是5W2H,如此如果还没有发展思路,如果这思路还是“独木桥”,那就见鬼了。</p><p class="ql-block"> 2、在这个基础上,用这个方法,有针对性地通过网站、书籍、杂志、传言等方式对寻找外部调研的对象,确定调研的课题,也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事情了吧。</p><p class="ql-block"> 3、最后再迈开腿,走一下,验证一下之前的“情报”是否准确,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哪一个更好。如果需要领导审批,那么这三项信息,足够一个希望深入了解你的想法的领导去验证了。</p><p class="ql-block"> 最后,在过往的工作中,无论在人行、外管还是HQ管委会。在制订法规、政策、文件,撰写调研报告等的时候,这样整出来的玩意好像还真的有点像些玩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