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写在《鸟路心语》出版1周年之际<br> <br>《鸟路心语》出版已有1年,尽管作者在前言中说明,这不是本教材,是普及读本,但很多读者还是认定为教科书式书籍,如此反映是完全可理解的。教材要求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内容的成熟和经典。拙文在内容的成熟和经典上是符合教材要求的,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具有长期的时效性,不会轻易过时。艺术体系是在不断发展的,但经典内容是长期的积淀,对学科的发展会一直起支配作用。<br><br></h3> <h3>本书的经典内容集中在第2—6章、第10—13章,不管艺术体系如何发展,经验如何积累,但评价片子的依据不会有质的变化。当然学习摄鸟,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但仅此而已,又是不够的,知识需要扩展延伸。在此出版1周年之际,交流一下作者的体会。</h3> <h3>教课书就构图技术只在大体的结构分布上给出有限的法则,而具体方法却很多,例如:大与小,虚与实,远与近,动与静,松与紧,均衡与简洁,点、线、面,等等。但评价具体方法运用是否得当,还是离不基本法则,这其实反映了道与术的关系。</h3> <h3>大小具有视觉上的对比,查图鉴最令人困惑的是鸟的体型尺寸,照片中单只鸟根本无法感知其大小。下图两鸟同框,情况就变了,以凤头䴙䴘的小衬托出天鹅的大,令主体更突出。</h3> <h3>大小除了体量上的比较,还有代际上的含义,如成鸟与雏鸟,下图的须浮鸥片,为了突出成鸟的大,用了展翅形态,而雏鸟仅取头部,形成强烈对比。更重要的是,片子中小鸟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信息量。</h3> <h3><br>下面的大天鹅降落片,在构图上占尽虚实、远近、动静诸要素,使原本单调无奇的画面活泼起来了。有观点认为,鸟体远处不要有亮点,否则会分散注意力,这片子左上角的两只天鹅确实是亮点,但它们分散对主体的注意力了吗?</h3> <h3>松紧是画面上元素之间的距离、疏密等形式变化而产生的视觉感受。以鸟片为例,一群鸟挤在一起产生紧的感觉,单只或少量鸟在空中飞翔,又不重叠,产生松的感觉。如果一张鸟片上出现许多鸟,则希望鸟在画面上分布松紧有度。如下图。此图如少了下方挤在一起的黑颈鹤,就很难表达黑颈鹤的群居习性。画面中虽然鸟很多,但主体仍然突出。</h3> <h3>为了强调摄影是做减法的艺术,为了突出主体,都喜欢拍成或裁成单只鸟,如下图。主体毫无疑问很突出,画面简洁,姿态神态俱佳。但是否就没有其他方法了?</h3> <h3><br>下图保留了一只虚化的鸟,并未分散对主体的关注,相反还增加了稳定感。</h3> <h3>再看下面两片,画面中出现了3只黑鹳,但哪只是主体,一目了然。画面既增加了均衡感,又不失简洁。更重要的是有故事可说。幼儿园小朋友都能看着说故事。</h3> <h3>在摄影作品短评中常常出现点、线、面的字眼。下图灰雁片,体型硕大的鸟淹没在草地里,鸟缩成一小不点,而整个画面铺满草地,由于色彩对比强,鸟体还是一目了然。这种点与面的画面最适合表达环境。</h3> <h3>下图黑鹳吃鱼片,能看出点线面的元素吗?水草、脚是线,身体是面,鱼是点,构成了和谐画面,试想,如果没了水草这根线,画面会怎样?</h3> <h3>构图方法千万种,但评价或欣赏鸟片,还是离不开:简洁、主体、主题、协调、姿态与神态,另加鸟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