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游览了镇远古城后,第二天,我们前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贴崖古建筑园林奇观”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青龙洞古建筑群。隔岸观望,它与悬崖、古木、藤萝、岩畔、溶洞天然合成,融为一体,</span>如悬空殿宇,层层叠叠,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青龙洞古建筑群”坐落在镇远城东的中和山上,始建于明代初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曾几度毁于兵、火,几度修复,现在看到的是清代光绪和宣统年间修建的。</p><p class="ql-block"> 整个建筑群靠山临河,贴壁凌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雕梁画栋,是全国独有的中原建筑与苗侗吊脚楼干栏式巧妙结合的古建筑群,号称“南方悬空寺”,有“贵州古建博物馆”之称。</p> <p class="ql-block"> 这些古建筑依山就势,分别采用了吊、借、附、嵌、筑等多种工艺,硬是在一段悬崖上筑出中元禅院、<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万寿宫、</span>青龙洞、<span style="font-size: 18px;">紫阳书院</span>等一片阁楼洞天。它气势雄伟、构思大胆、布局精巧,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青龙洞建筑群还有一个特点,它是集佛教经殿、道教庙堂、儒家书院、会馆为一体,佛、道、儒三教合一并存的古建筑群,这里林木苍翠,香烟缭绕,人们各依其教,各求所归,平等祥和,是中国不同宗教同生共长、和谐发展的典范和楷模。</p> 中元禅院 <p class="ql-block"> “中元禅院”是一组佛寺建筑,明嘉靖十年(1531年)为传播佛教思想而建,既有佛寺的建筑风格,又具园林建筑的韵味,由大佛殿、望星楼、藏经楼、六角亭、独柱亭等建筑组成。</p> <p class="ql-block"> 中元洞山门是两块巨石斜靠天然而成,可谓鬼斧神工。门楣依稀可见六个篆体石刻“入黔第一洞天”,书体古朴苍劲。</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进入中元禅院,金色的弥勒佛高高地位于石阶之上。</p> <p class="ql-block"> 拾级来到弥勒佛前,只见洞壁有摩崖“奇石仙缘”四字,贴切地表达了青龙洞景区特有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正殿大雄宝殿(大佛殿)。</p> <p class="ql-block"> 大佛殿是一座重檐歇山式的殿堂,下层用砖石叠砌起墙,上层有雕花栏杆、窗棂,十分精密细致。殿后的圆拱门上刻有“渐入佳境”四个字。墙上有“方壶圆峤”,足见佛教与道教的相融。</p> <p class="ql-block"> 后院有一放生池。</p> <p class="ql-block"> 藏经楼。与别处不同的是,通常位于寺院最后面的藏经楼,这里却建在大佛殿的上面,依山而建的禅院,就如同一座立体的雕刻。</p> <p class="ql-block"> 流丹亭建于大佛殿东南侧中元洞口的石台上,为单檐六角攒尖顶建筑,亭子藻井的中央雕有“双龙戏珠”图案。</p> <p class="ql-block"> 望星楼位于大佛殿北侧的“千佛岩”上,为三层重檐六角攒尖顶建筑。望星楼底层的裙檐是围绕千佛岩的迥廊,与大佛殿后院相通;二层有天桥与藏经楼相连。</p> <p class="ql-block"> 独柱亭建于望星楼后一块独立的岩石上,为单檐六角攒尖顶建筑,底座由独柱支撑。</p> <p class="ql-block"> 中元洞是一个天然溶洞。洞内有石刻多处,原有燃灯佛、千手观音、送子观音等佛像。</p> <p class="ql-block"> 寺院将此天然洞穴稍加开凿作殿堂用,故有石窟寺特点。</p> <p class="ql-block"> 登高远眺,绿水青山、沿河吊脚民居、祝圣桥及魁星阁尽收眼底。</p> 万寿宫 <p class="ql-block"> 万寿宫即江西会馆,是青龙洞古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组,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站在河对岸能看到一排灰砖封火墙连绵数十米,雄踞舞水河畔,那便是万寿宫。</p><p class="ql-block"> 万寿宫大门为塔式楼牌,既宏伟又精致,上有石刻和瓷片镶嵌的门额三幅,石刻楹联一副,青龙洞全景砖雕两幅。</p> <p class="ql-block"> 在青龙洞众多的雕塑中,尤以万寿宫山门的石坊(阙)上两块砖雕最为珍贵。它面积不过几十厘米,<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往往不太引人注目,</span>却把青龙洞近万平方米的三组古建筑的全景,雕刻于方寸之间,缩小了八千多倍。所雕的每个个体建筑物,形象逼真,技艺近似牙雕,雕刻深度达四厘米,实属罕见,堪称国宝。 </p> <p class="ql-block"> 元明以来,苗疆古城镇远由于水陆交通便利,经济文化得到发展。一时外来商贾云集,移民增多,成为水陆重镇,西南都会纷纷修建同乡会馆,万寿宫这组古建筑是由赣籍商人筹款修建的,是纪念江西地方保护神——许真君的庙宇。</p><p class="ql-block"> 现存建筑有大门牌楼、戏楼、厢楼、杨泗殿、客堂和许真殿(遗址)、客房及文公祠等。</p> <p class="ql-block"> 许真君,原名许逊,字敬元。东汉末,其父许萧从中原避乱来南昌。 他居官清廉,政声极佳,深受百姓爱戴。死后,为了纪念他,当地乡邻和族孙在其故居立起了“许仙祠”,宋真宗赐名并亲笔提“玉隆万寿宫”。历经许多朝代,宫中香火不断,后江西人在外地建立了“万寿宫”不下几百座。</p> <p class="ql-block"> 万寿宫的戏楼是贵州省保存最完整、雕饰最精美的戏楼之一,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 正壁额“中和且平”即做生意讲求一个“中和”的公平交易,和气生财之理。下方有浮雕“福禄寿喜”图。</p> <p class="ql-block"> 戏楼的台沿有<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杨家将》的戏文故事镂雕,精致至极,</span>相传这木雕花了八年时间,雕刻真可谓细腻又宏伟,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台上方为浮雕云龙藻井。</p> <p class="ql-block"> 文公祠,是供奉宋文信国公(文天祥)的祠堂。文天祥是江西人,所以江西会馆才会单独为其建祠祭祀。<span style="font-size: 18px;">祠内有供奉宋文信国公的神位。</span></p> <p class="ql-block"> 万寿宫里还有贵州民族建筑博物馆,馆内展出不少精美的建筑艺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 侗族鼓楼。按照侗族的习俗,每一族姓都要建一座自己的鼓楼,楼檐有六角、八角、四角的,形式各异多样,但鼓楼楼顶小阁都要放置一面皮鼓,这也是“鼓楼”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侗族六角攒尖顶鼓楼。</p> <p class="ql-block"> 苗族吊脚楼民居。</p> <p class="ql-block"> 地坪风雨桥。</p> <p class="ql-block"> 万寿宫朝南山门上开一小门,我们从此小门出。门上方嵌横额“襟山带水”,两边各开一圆窗,整体看起来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 青龙洞的讲解员没有带我们去万寿宫主要建筑杨泗殿,颇感遗憾!</p> 青龙洞道观 <p class="ql-block"> 离开万寿宫,来到青龙洞道观。青龙洞道观,因明代道教传奇人物张三丰真人在此修行,初名真武观。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88年),是最早出现在青龙洞古建筑群的宗教庙宇,也是黔地著名的道教盛迹。</p><p class="ql-block"> 历经沧桑,多次重建,现幸存殿堂为清同治年间修建,由财神殿、吕祖殿、观音殿、玉皇阁等单体建筑组成。2008年开始重新恢复道教宗教活动。</p> <p class="ql-block"> 青龙洞山门为六柱重檐庑殿顶塔式牌坊,高8.5米,宽5.4米,厚0.38米,门楣上有草书“青龙洞”三字,系清光绪六年(1880年)贵州巡抚林肇元所题。</p> <p class="ql-block"> 这组建筑完全是贴山崖而建,几座楼阁都是一边紧靠岩壁,另一边凌空,只用几根木棍作支柱。在不大的空间里回旋辗转,“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设计精巧。</p> <p class="ql-block"> 正乙宫,也称财神殿,供奉着武财神赵公明,财神两边的楹联很有意思:“颇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作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如何。”说明了一个很朴实的道理,与其烧香磕头拜财神,不如作点正经事。</p> <p class="ql-block"> 拾级来到观音殿,观音殿建于山腰两级陡岩上,为重檐封火山墙式吊脚楼。廊柱吊脚将前檐与走廊支撑于悬崖上。</p> <p class="ql-block"> 站在观音殿的回廊里,再次观赏镇远古城的美景,山色水韵,风光迷人,好似镶在框中的一幅画。</p> <p class="ql-block"> 观音殿的下层有天桥与吕祖殿相通,原供有佛、法、僧三宝神像三尊,上层供祀观音、地藏王、普安祖师神像三尊,均毁于文革。</p> <p class="ql-block"> 离开观音殿,就来到了吕祖殿。吕祖殿为四层三重檐歇山顶建筑,它是整个青龙洞古建筑群中楼层最多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吕祖殿原供有吕祖(纯阳祖师吕洞宾)神像,现在墙上挂有吕洞宾像。</p> <p class="ql-block"> 吕祖殿里,有一副清光绪镇远知府汪炳璈撰写的楹联:“瓮里天,洞中仙,谁造这石头,未经混沌先开窍?马踢云,帆脚雨,你看那溪水,一出江湖不问津!”它暗讽时为官的谭钧培,在家乡筹集图书时捐资甚少。次年,谭培均回乡看到此楹联,得知由于自己的疏漏,才惹出这“一出江湖不问津”的嘲讽对联,便作了补救。镇远也因这副对联而留下一段历史佳话。</p> <p class="ql-block"> 殿内墙上挂有谭均培画像。谭钧培(1828--1894)、镇远人,清同治元年进士,曾任湖北、广东、云南巡抚并两度兼署云贵总督。任上严明、政绩斐然,慈禧太后称他“办事认真、克勤其职”并以德宗名义赐舍,为其建造宅第(位于镇远县城大菜园,保存完好),光绪皇帝为其题赐“中丞第”竖额。</p> <p class="ql-block"> 回廊窗棂上的图案精致优美,仙鹤雕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p> <p class="ql-block"> 离开吕祖殿,在山里兜兜转转,崖壁的岩洞中也有供奉的神位。</p> <p class="ql-block"> 从这里可登上玉皇阁,玉皇阁为贴崖式挑梁结构建筑。</p> <p class="ql-block"> 入殿前的门框上写着:知道低头,不会碰头。仔细揣摩很有哲理。</p> <p class="ql-block"> 玉皇殿完全是个天然岩洞,殿内供奉的是老天爷——玉皇大帝。六百多年来香火不断,是方圆几百公里的信众香客祭天祈福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殿内道士告诉我们不要对佛像拍照。我看到玉皇大帝旁边供奉着谷神稻仙袁隆平。是啊,为天下苍生不挨饿的袁隆平先生是该尊为天神。</p> <p class="ql-block"> 玉皇阁是观赏太极古镇的最佳之处,如镇远县歌《美丽的镇远》中所赞的那样:“站在玉皇阁上望一望,美丽的天上人间。”<span style="font-size: 18px;">蜿</span>蜒流淌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舞阳河碧如翠玉,</span>呈“S”形穿城而过,“阴阳八卦”图清晰呈现。</p> <p class="ql-block"> 站在玉皇阁的山上,依稀可见绿树掩映中的紫阳书院的三角亭。</p> 紫阳书院 <p class="ql-block"> 紫阳书院俗称“紫阳洞”,原名“朱文公祠”,明嘉靖九年(1530年)镇远知府黄希英建,清康熙十一年(1673年)重修。原为纪念大儒朱熹(号“紫阳先生”)而建,以传播儒学为主旨,是黔东南地区较早兴办教育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地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紫阳书院”的现存建筑中包括山门、三角亭、考祠、老君殿(亦称雷祖殿、雷神殿)等建筑,是青龙洞古建筑群中地势险要、环境幽深、建筑比较紧凑的一组。很遗憾,由于此处正在维修,我们没有去考祠,只观赏了老君殿。</p><p class="ql-block"> 紫阳书院山门。</p> <p class="ql-block"> 老君殿(又称“雷祖殿”或“雷神殿”),通高约20米,是整个建筑群中单体最高的建筑,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前半部建于崖边兀立的山石上,后半部底层架空以供休憩,有骑楼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老君殿正对面是悬崖峭壁,崖壁上刻着大大的”飞岩“两字,为宣统元年春月徐印川书。</p> <p class="ql-block"> 老君殿二层室内供奉三尊神像:雷祖闻仲、雷公和雷母。</p> <p class="ql-block"> 三层供奉的是三官大帝的三幅画像,三官大帝是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天官、地官、水官,中国自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尧、舜、禹被人们封为“三官大帝”。</p> <p class="ql-block"> 老君殿前面,有一较宽敞平台,骑楼下有石桌石凳,那是古时紫阳书院供讲学之用。</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老君殿一侧的石阶上去,便是三角亭,来到三角亭视野顿时开阔起来。</p> <p class="ql-block"> 石屏山、舞阳河、祝圣桥、民居,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 青龙洞古建筑群既有临江远眺的吊脚楼,也有恬静幽邃的寺院禅台,有朗朗书声的学子院,更有锣鼓喧天的戏台,集天下山水楼阁荟萃为一方。它犹如镇远古城的神来之笔,西南古驿路上镶嵌的明珠。昔日千帆竞秀连滇通楚,今朝宁静致远古韵悠长。</p><p class="ql-block"> 谢谢观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影:培正、陈琍</p><p class="ql-block">摄影器材:Huawei P30 Pro,</p><p class="ql-block"> iPhone Xs Max</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陈琍</p><p class="ql-block">史料部分参考网络资料编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