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第二天打卡

贵夫人

<p class="ql-block">重走长征路打卡第二天,早上7:30在酒店吃完丰盛的自助餐,九点准时出发前往叶坪</p> <p class="ql-block">叶坪革命旧址群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叶坪乡叶坪村,这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革命旧址群之一,为全国重点文场保护单位。叶坪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地,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而且是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临时中央政府机关在瑞金的第一个驻地。景区里拥有革命旧址和纪念建筑物22处,其中有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址、中国共产党苏维埃中央局旧址、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烈士纪念亨、中央邮政局旧址、红军检阅台、博生堡、公略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旧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游览这里,令人感慨万千,深受教育。</p> <p class="ql-block">今天天气好晴朗,大家坐电瓶车观看叶坪一路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小帅哥是我们队最小的成员,人虽小,但非常的机灵,虽然爸妈没来,但他的独立性很强,非常的讨人喜欢</p> <p class="ql-block">五星红旗,我爱你</p> <p class="ql-block">《红都瑞金》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全国性政权~~中华苏维埃</p><p class="ql-block">中央临时政府在此诞生!在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领导下,红军成功的粉碎了国民党的四次大围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红井位于江西省瑞金市,直径85厘米、深约5米,1933年,为了解决当地群众的饮水问题,由毛泽东同志带领挖成的</p> <p class="ql-block">见证我来过的红色基地</p> <p class="ql-block">沙洲坝毛泽东旧居原是苏区时期破产地主杨衍兰的私祠,称为元太屋,建于1876年,是典型的客家民居。1933年4月,中央执行委员会从叶坪迁驻这里。</p> <p class="ql-block">每到一个红色基地,我们就会留下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我们受旺中旺的委托,每到一个红色基地,旗帜就会飘扬在那里,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男士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直到红军踏上长征之路,瑞金成为享誉中外的红色政权所在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共和国的摇篮。</p><p class="ql-block">叶坪旧址群包括一苏大旧址,原为当地大族谢氏宗祠,会后该祠堂成为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祠堂内设立各个部门的办公室。</p><p class="ql-block">景区内还有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任弼时等都曾在此居住和办公,</p> <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居住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棵古樟树,因树枝上挂着一棵未曾爆炸的炸弹而富有传奇。红军长征前,毛主席在叶坪村生活居住期间,经常在这棵千年古樟树下读书看报。<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33年春天的一天,毛主席在旁边住房内办公,国民党军飞机对叶坪进行轰炸,一颗炸弹掉落下来,正好卡在这棵古樟树的树枝中,没有落地爆炸,毛主席安然无恙。</span></p> <p class="ql-block">红军烈士纪念塔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了褒扬先烈,永远纪念历年来在革命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红军指战员,根据中央人民委员会1933年7月11日第45次会议决定兴建的。由钱壮飞设计,梁柏台任工程指导。</p><p class="ql-block">红军烈士纪念塔是一段鲜血凝固的历史,是万古长青的建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纪念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牺牲的红军指战员而建造的,座落在位于叶坪乡的临时中央政府广场东北端,1934年1月竣工落成。</p><p class="ql-block">红军烈士纪念塔整个外形象一颗炮弹,其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塔身正面从上到下嵌镶了“红军烈士纪念塔”七个黑体大字。塔身并嵌有无数个小石块,象征着无数个红军指战员为了革命的理想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塔座为五角星体,全由红条石雕成,四周分别镶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项英、洛甫、王稼祥、凯丰、邓发等领导人的题词和建塔标志共十块碑刻。</p> <p class="ql-block">年轻的共产党员在革命烈士纪念塔宣誓</p> <p class="ql-block">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到处是来叶坪受教育的年轻人,为缅怀先烈,他们穿着红军的服装,好像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红军小战士</p> <p class="ql-block">名副其实的农家菜,非常的美味</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叶坪红色基地,龚总带我们来到县城吃饭,这家农家菜太好吃了,队员们个个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我们有个名为规定,吃饭之前必要唱一首红歌,在我和我的祖国歌声中迎来了丰盛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我们又顶着炎炎烈曰参观了于都红军长征出发的集结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红军走过的地方,队友们顶着烈日观光车都不坐,体验红军的艰难行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每一个新中国的小学生都会读到这篇课文,课文里沙洲坝的红井就成了老少皆知的一处旅游胜迹。“沙洲坝,沙洲坝,无水洗手帕,三天无雨地开岔,天一下雨土搬家。”干旱得连饮水都困难的沙洲坝,被风水先生说成是条旱龙,不能打井,如果打坏了龙脉,十邻八乡都要遭殃。旱灾加上迷信的人祸,使沙洲坝群众的生活雪上加霜。1933年初,毛泽东和临时中央政府机关迁到这里后,深入调查,体察民情,写下光辉文献《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并于9月的一天和警卫员一起亲自找水源、挖水井。他对群众说:“我知道你们迷信风水,怕得罪旱龙爷坏了屋场害了人,可我不怕。如果旱龙爷怪罪下来,让它来找我好了。”在他的带领下,一口直径85厘米、深约5米的水井挖成了。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红井。小小一口井,贮满清泉,也贮满共产党一心为民的深情厚意。</span></p> <p class="ql-block">前来参观的人前呼后拥密不透风的围着红井,都想尝尝那格外甘甜的井水</p> <p class="ql-block">当地维修了这口井,并取名为“红井”,同时,在井旁立了一块木牌,上面书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想念毛主席。”以示沙洲坝人民对毛主席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后又将木牌改为石碑。为毛主席破除迷信所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小学语文课本第一册里边有一篇课文叫做“吃水不忘挖井人”,说的就是瑞金沙洲坝的红井。有一首歌,歌名叫做《红井水》,曾经唱遍了大江南北。红井是党、红军和苏区人民血肉相连的见证,红井水是幸福水。</p> <p class="ql-block">队员们在红井旁留影</p> <p class="ql-block">草鞋墙是这里的红色打卡地,我自然不会放过</p> <p class="ql-block">我们自驾游按照这个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踏着先烈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p> <p class="ql-block">1934年7月,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开始考虑以跳出国民党军的包围圈为目的的战略转移。利用国民党南路军总司令陈济棠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中共中央派代表与粤军秘密谈判达成借道协议,准备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从中央苏区西南方向突破国民党粤军的封锁线。突围转移的最终地点选在了于都。</p> <p class="ql-block">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中革军委的部署,1934年10月7日至17日,参加突围转移的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集结于都完毕。以一、三军团为左右前锋,八、九军团两翼掩护,军委一二纵队在中间,五军团殿后,部队历时9天,分别从于都县城东门等8个渡口过河。居中的中革军委及中央直属机关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被编入军委第一、二野战纵队从东门渡口,红三军团从南门渡口,红三军团及红八军团部分从西门渡口,红一军团从山峰坝渡口,红五军团三十四师从鲤鱼渡口,红五军团十三师从石尾渡口,红三军团和红八军团各一部从孟口渡口,红九军团从渔翁埠渡口,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p> <p class="ql-block">于都河宽600多米,水深1—3米,最大流速每秒1.2米,河底为沙石,大部队要迅速过河就得架设浮桥。为了隐蔽战略意图,避免飞机轰炸,中央决定架设临时浮桥,在约30公里的河段架起了5座浮桥,布设众多摆渡和涉河点。30万于都人民共同保守着一个天大的秘密,晚上渡河,早上拆桥,不留痕迹,确保中央红军安全顺利地跨过长征第一渡。</p> <p class="ql-block">其间,各军团除抓紧进行政治动员、安置伤病员外,还补充了大量的兵员和物资,总计给各军团补充新战士9700余人。同时,在中共赣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赣南军区领导下,苏区人民倾其所有,全力支援红军突围转移。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于都人民大力支援红军,调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为了搭建浮桥,沿岸群众和县城居民几乎将家中所有的门板、木料等一切可用器材都捐献了出来。有位年逾古稀的曾大爷,在将家中全部材料献完后,又亲自把自己的一副寿材搬到了架桥工地。真正做到了红军需要什么,于都人民就无私奉献什么。时任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曾感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为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为保障红军顺利突围、长征最终胜利和革命延续发展,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1996年,于都县人民政府在东门渡口兴建了长征出发纪念碑园以及纪念馆;2009年,纪念碑园进行了扩建,新建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园,占地面积60亩,由小广场与主题雕塑、集结广场、纪念广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等组成,贯穿其中的步行道象一条飞舞的红飘带将各部分连接在一起。2006年,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好想飞跃过江</p> <p class="ql-block">长征将从这里迈开第一步</p> <p class="ql-block">《长征起点》第五次大围剿时,博古、李德完全排斥了毛泽东的领导,导致第五次</p><p class="ql-block">反围剿的惨败。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1934年10月10日,中央工农红军长</p><p class="ql-block">征在此广场出发,拉开了波澜壮阔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万总高举旗帜,重走长征路出发</p> <p class="ql-block">高举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p> <p class="ql-block">刘总夫妇俩午饭后从南昌赶来和我们汇合,很高兴队伍在慢慢的壮大</p> <p class="ql-block">参观了一天的队员们,晚上来到了初心计的培训中心住宿,没想到这里的老板也是南昌人,非常热情的招待我们,万总买来了西瓜和甜枣</p> <p class="ql-block">培训中心的老板亲自陪同,我们一起用餐,大家非常感谢他的热情款待</p> <p class="ql-block">大家餐前又在酝酿着唱红歌,张总指挥合唱</p> <p class="ql-block">万总餐前讲话,欢迎刘总夫妻俩的到来,感谢培训老板的热情款待,随后高歌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p> <p class="ql-block">团队最小的队员,才14岁笛子吹的杠杠的,一曲扬鞭催马运粮忙,打动了大家,让晚餐达到了高峰</p> <p class="ql-block">来到于都自然要为大家唱一首赣南采茶戏</p> <p class="ql-block">美女是我们团队的后勤部长,吃住行都是她一手操办,又漂亮,又能干,深得大家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和年轻人在一起,感觉自己也年轻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晚餐在和谐欢乐的气氛中度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