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当年的灭螺队姑娘)</p> <p class="ql-block">(东方红村血防馆开馆)</p> <p class="ql-block">(当年参观东方红村灭螺队经验)</p> <p class="ql-block"> ———记南湖好女儿、共产党员沈金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 管玲缇(照片) 郑钰棠 </p><p class="ql-block">编辑/江南老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资料显示:东方红村地处嘉善县天凝镇中部。村区域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45.90亩,共有村民小组9个,农户474户,总人口1652人,新居民250人。村党总支共有党员60名,村班子成员4名。共分为两个网格,两个支部。201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34867元。近年来被评为嘉兴市文明村、嘉兴市四星级民主法治村、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县级乡风文明建设示范村、县级党建工作示范村、县级充分就业村、省级卫生村、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p><p class="ql-block">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际, 我想起了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嘉善县天凝普通共产党员沈金宝和她带领的灭螺队,与我有不解之缘, 她们的事迹使我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1972年全国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伟大号召,再次掀起大规模血防群众运动时,那年四月的一天, 我参加天凝东方红村(当时称大队)召开全村四百多人参加的动员大会。</p><p class="ql-block">在群众中很有威信的党支部书记陈海金作了动员报告, 会上群众情绪高涨, 高喊“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口号,会后, 灭螺队长沈金宝和她的灭螺队姑娘, 全村男女老少, 带着箩筐、扁担、铁铲等工具开展灭螺工作。 </p><p class="ql-block">当时我是县文化馆宣传干亊,我用120海鸥牌照相机,在县防疫站宣传科长徐志烈的协助下,拍下了东方红村全村总动员大会战的照片。</p><p class="ql-block">我的照片后来展现在浙江省血防展览会上,刊登在1973年嘉兴地区摄影作品手册上。2020年4月2日,上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频道, 在中央四台《国家记忆》栏目, 《战”疫” 围歼血吸虫病》专题片,采用了东方红村灭螺队筑灭螺带的照片。</p><p class="ql-block">后来照片又被中央、省、地区新闻单位或血防领导部门采用,主要原因是该村沈金宝和她带领的灭螺队,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成绩。</p><p class="ql-block">1958年为全国河道消灭钉螺难题, 创造了“河边复土灭螺法”,简称“灭螺带”。经县、地区、省三级血防科研单位检验得到了肯定,获得诸多荣誉: 灭螺队长沈金宝1959年被浙江省血防科研所聘为特约研究员,同年10月上北京参加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78年“灭螺带”荣获全国医药科技大会成果奖。东方红村荣获国家级、省级血防先进单位。</p><p class="ql-block">东方红村灭螺队和江西省余江县不约而同创造了灭螺方法,对全国血防工作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当时有个口号“远学余江,近学嘉善”, 东方红村每天接待来自全国疫区的参观者数百人至上千人, 据当时统计,前来参观的共有四百九十二批,四万零六百十七人,地区近有江苏、安徽, 远至云南、贵州等。时任党支部副书记周学文作了300多场介绍。</p><p class="ql-block">党支部组织“送瘟神”宣传队,有灭螺队员、广播员、知青等20多人参加,省卫生宣传队员李桂娥担任辅导老师,组织创作了“血防战歌”“两上榜”“东方红”“井水好”等歌舞节目,接待参观团队。</p><p class="ql-block">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已久,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课题组概括了三句话:“死亡率高,流行性广,传染性强。”我县是血吸虫病重灾区,1933年至1949年共死了17043人,1972户人家成了绝户;流行性广,全国南方12个省,350个县、市,患病人数有1000多万,受感染威胁的人口在1亿以上;</p><p class="ql-block">传染性强更是可怕,中央台《国家记忆》“战疫,围歼血吸虫” 节目中介绍,人只要在有血吸虫的水中十秒钟就会被尾蚴钻入体内,产生毒素,危害肝脾,危及生命。</p><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号召,亲自领导部署这场战斗,中央至疫区各级党委成立了血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运动取得巨大胜利, 疫区人民枯木逢春,获得新生。</p><p class="ql-block">东方红村是我县血吸虫病重灾区,全村300多户,解放初有110户全家死绝。1956年普查,患病率达到77.4%, 有钉螺面积2.57万平方米。 我县血防办公室、县防疫站派人长驻该村协助工作。钉螺是血吸虫病繁殖的中转站(称中间宿主),血吸虫在人畜体内产卵,通过洗马桶、给庄稼施肥,粪便流入沟、渠、河、水田等处生成幼虫,钻入钉螺繁殖大量吸血虫(尾蚴)。在水体中,一对钉螺一年要孵出25万只幼螺。要消灭血吸虫病就要消灭钉螺,而水网地带地形复杂,钉螺孵化力强,所以要消灭钉螺很困难。</p><p class="ql-block">1957年,东方红村在发动群众的同时,建立了一支专业灭螺队,年龄已过半百的沈金宝自告奋勇请战,担任了第一任灭螺队长。队员从各生产队挑选吃苦耐劳工作认真的14个年轻姑娘和5个男壮年组成,是我县血防战线上首支专业灭螺队。</p><p class="ql-block">可是,灭螺队出师不利。当时家家户户门口都有排水沟,都是钉螺的滋生地,河浜有钉螺。尽管沈金宝天天带着灭螺队的姑娘,早出工、晚收工,不怕风雨,不避烈日,整天弯腰低头找钉螺,累得腰发酸、眼发花,腰直不起来就跪着工作.。她们的口号是“查螺灭螺,寸土不漏”。足迹踏遍全村每个角落,把水沟的草根除光,松土清光,钉螺埋光,弄得又平又结实,但过些时候钉螺又出来了。</p><p class="ql-block">当时有人讲,河里的螺獅几千年来至今没吃光,小小钉螺要消灭难上难,出现畏难情绪。灭螺队长沈金宝夜里难以入眠,她想到自己十二岁被迫卖到地主家当丫头,深受折磨又得血吸虫病,人骨瘦如柴,十多岁人还没有桌子高,解放后,政府给她治好了血吸虫病,共产党是大恩人,共产党能把800万蒋匪军消灭掉,我们一定能把钉螺消灭。沈金宝向灭螺队姑娘诉说旧社会辛酸往事,大家表示一定要下决心,拔掉这千年病根,让梦想成真。</p><p class="ql-block">几经曲折,她们终于采用了“开新沟填老沟”的方法,全村把灭螺和调整水利排灌系统结合起来,一举开挖了30多条新沟,填埋掉100多条老沟,还填掉3只浜和60多只潭,一举三得,既灭了钉螺,又更新了排灌系统。</p><p class="ql-block">水沟灭螺一战胜利,迎来更复杂艰巨的任务——河浜灭螺。当时,全国都没经验,上级没灭螺药粉供应,大家一筹莫展。是等?是干?要干又怎样干?村里多次开会讨论无定论。</p><p class="ql-block">沈金宝挥动那双老茧的手激动地说:“等?等到什么时候?国家还不富裕,药物也很紧张,我们要为国家挑担子啊,现在要用双手搞试验,成功后再推广。”她的建议得到党支部的大力支持,她和她带领的灭螺队员多次搞分组试验,试验结果:一组用油菜籽壳火烧灭螺,有效率55%;一组用柴油喷火杀灭钉螺,有效率81%;一组对水沟与荒潭灭螺进行复查,结果发现只要覆土深厚,夯得结实,埋在深水底部的钉螺死亡率几乎99%。</p><p class="ql-block">这个结果,在与本县里泽、大通等专业灭螺队交流经验中,也得到了证实。沈金宝和全体灭螺队员反复试验,她们从别地方挑来没有钉螺的泥,,复盖在有钉螺的河边,用工具敲实, 隔七八天掘开泥土,拣出钉螺,外表好好的,敲碎一看全死了,终于创造出了“河边复土灭螺法”,简称“灭螺带”,攻克了河浜灭螺难关。</p><p class="ql-block">浙江卫生实验院派专家现场考查,发表了调查鉴定报告,肯定了“河边复土灭螺法”是消灭河道钉螺的好办法。党支部立即组织150多人,抽调十多条农船,大战钉螺,,场面壮观。 他们连续苦战九个多月,条条河浜的水滩边筑起结实光洁灭螺带,曲折婉蜒,全长有三十多里,社员们骄傲地称之为”灭螺带长城”。</p><p class="ql-block">她们常年如一日修整灭螺带,复查复灭, 该村至1958年,达到了基本消灭钉螺的要求,成为全县14只“无螺圩”之一,一举成名, 他们创造了百折不回的精神和感人肺腑的伟大业迹。 </p><p class="ql-block">沈金宝带领的灭螺姑娘,好多成了火眼金睛土专家,见钉螺疾恶如仇,再隐蔽的钉螺难逃她们双眼。1964年夏天有一次灭螺专业队查螺时,在摆渡船有青苔的板上发现一只钉螺,她们马上扩大范围反复检查,挑灯夜战,生产队之间对口检查,石驳岸都仔细检查,始终找不到第二只钉螺.。后来摆渡到对岸,在对面兄弟村一查,固然查到几只钉螺。</p><p class="ql-block">这样,她们又做出一个贡献,水网地带灭螺一定要搞“联防。”从那以后,村与村,社与社,我县与杭嘉湖地区, 与上海郊区,江苏邻县都开展了。</p><p class="ql-block">东方红村专业灭螺队先后有三任队长。血防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要连续反复进行多年,时间的推移,沈金宝带领的灭螺队,先后有二人接过接力棒,当上队长。她们发扬传统,不负众望。第二任队长由共产党员妇女队长沈菊宝兼任,她1959年参加过专业灭螺队,个子高高,男人脾气,最难最累的活抢来干,当上队长后,一心朴在灭螺带上,家务和自留地的生活全由丈夫负责,她们做灭螺带时,在东方红村小斗浜东塘滩遇上难题,塘大浪急,加上一天多班轮船开来开去,做好的灭螺带被冲坏。沈菊宝二话不说,马上跳到河里,好几个灭螺队员跟着跳下去,敲桩头,加固河岸,保护灭螺带,大家都叫她“拼命三郎”,宣传队马上编出快板,到处宣传。</p><p class="ql-block">第三任灭螺队长吴玉英,年幼时患过血吸虫病,十六岁参加灭螺专业队,当了队长后,工作更踏实, 1978年在一次与建德县对口检查中,吴玉英在他们的池塘里发现一只钉螺,她用纸包好后,在责任和面情之间开展思想斗争,当她想到一只钉螺要滋生无数钉螺,危害人民健康,克服面情观念, 还是在会上谈了,大家都称赞东方红灭螺队长做得好做得对。</p><p class="ql-block">东方红村至1971年, 患病率从77.4%下降到1.%,七年找不到一只钉螺。成为全省全国血防战线上一面红旗。送走瘟神,人振奋,田增产,全村面貌一新。1949年到1964年十五年该村没有出1个兵,而1965年到1972年就有21人参军。如今复员军人沈学刚在本村担任了支部书记。</p><p class="ql-block">今年初夏一天,我又去东方红村,一派生机盎然,风景如画,使我刮目相看。如今东方红村,2006年度就成为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卫生村,村民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p><p class="ql-block">2020年7月4日,嘉善血防纪念馆在天凝镇东方红村建成开馆。我有幸参加展馆的开馆仪式,东方红村原送瘟神宣传队人员在血防展馆开幕式上演出“血防战歌”和“两上榜”等节目,她们精神充沛,不减当年,使人回到那个东方红村灭螺队大战钉螺的岁月。</p><p class="ql-block">血防纪念馆内专门为灭螺英雄沈金宝制作了塑像.。同年12月13日,五十年前与沈金宝一起战斗过的9位灭螺队员到血防馆参观,缅怀她们心中的英雄,大家表示要永远传承”不忘初心, 勇于担当, 敢于创新”的精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p><p class="ql-block">东方红村灭螺队的生动故事,是一笔社会精神财富。对完胜当今抗击新冠肺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具任务,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让世人明白该如何奋斗、如何创新、如何迎战困难,获取最后的胜利,实现自己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沈金宝与大家商讨灭螺办法,徐志烈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陈海老书记金在介绍当年唐家浜带领群众开夜工做灭螺带情况,管玲缇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