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自作照相机】<div>【作者:王永清】</div><div>【时间:2021年7月4日】</div><div>【音乐:《往事只能回味》】</div> <p class="ql-block">开始实验最成功的第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我摆拍的,社员们在地头休息时,学习《毛主席语录》。</p><p class="ql-block">1969年在农村种地,闲暇之余,琢磨自己做照相机。哪里来的想法呢?其实是受到了哥哥给我的《中学生》杂志里一篇文章的启发。那篇文章介绍一位中学生,利用初中物理“小孔成像”原理,做了一个没有镜头的照相机,说是给家人照了像,虽然不大清楚,还算是成功的。</p><p class="ql-block"> 我有一个凸透镜,完全可以作镜头,我没有像那个学生那样做,他用纸壳,我用胶合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一代相机草图</p> 第二代照相机用120胶卷,一卷一卷地照。第二代也和第一代一样,需要放在固定地方,蒙上黑红布作的遮光罩,用反光镜对焦距,很不方便。于是,我就改革,做了第三代相机。模仿135相机的模样,用目测焦距,可以随时随地的照相了。<div> 可惜的是,因为我的相机是用胶水粘的胶合板,返潮后开了胶,相机散架子了,被我扔掉。<br> 本世纪初,《铁岭晚报》上刊登了我用自作的照相机给乡亲们照的像,编辑说想看看我做的照相机,我告诉编辑,说没有了,编辑也替我后悔。<br></div> 今年初,在老同学的鼓动下,我决心把照相机恢复了,找到胶合板,万能胶,重新制作。<br> 原来的镜头给了单位老同志作放大机镜头了,老同志听说我要恢复相机,给我邮回来了。 原来的快门原理记住了,但还是没有恢复成功,只好另想一个策略,重新制作一个快门,没有原来的效果好,作为复制品,也就凑合吧。 成像效果 清晰度还可以 第二次重新制作的快门,比上图的那个简单。 做成之后,缺少取景器(原来的两片镜片在老家铁岭呢),我到旧物市场买来一个“甘光”135相机,拆开以后,把照相机镜头和取景器用上,我原来的镜头暂时休息。<br><br> 我原来的镜头里面有光圈,现在这个没有,只是外表上看上去还多少是那么回事。<br> 几个月的间断制作,终于近日完工,喷上黑色的漆,有一点成就感。 1970年,用我做的第三代相机拍摄生产队粉坊漏粉的场面。 修水库工地,1970年。 开垦稻田,1970年。 生产队的稻田地,1970年。 1970年 1970年 二外甥在我家,半导体收音机和三屉桌都是我做的。 1970年 1970年 1970年 1970年 1970年 铁法大隆矿全景,1972年。 矿友们游调兵山,1972年。 矿友在调兵山顶,1972年。 我的矿工照,1972年。 为当年的女友、现在的老伴照的工作照。1973年。 夫人抱着儿子,和同事合影。在铁法兴隆屯。1975年夏。 <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