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千年(中篇小说连载)

楠矛

<p class="ql-block">&nbsp;&nbsp; </p><p class="ql-block"> (一)一九七一年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 &nbsp;&nbsp;这年的春季来得特别早。三月初,桃花李花便一齐盛开,成片的油菜花儿也在和煦的春风中荡漾。放目远望,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黄色的菜花交织在一起,把西南丘陵这片青翠的山峦和绿色的田野渲染得楚楚动人,艳丽如画。</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盎然的春意能赋予大自然新的生命,连纳溪县县府里那棵已经枯萎了多年的老核桃树竟然也枝叶繁茂起来。</p><p class="ql-block"> 纳溪县府大院的这棵核桃树有点神奇,一百多年的树龄,直到一九五0年解放后县政府设立在此才开始结果。以后,年年果实累累。县府大院共有十多个部门,三十多户人家,那时不分领导和职工,全都住在砖木结构的平房里,左邻右舍不分彼此,东家吃一口菜,西家喝一碗酒,晚上大家则在这棵核桃树下乘凉聊天。孩子们在核桃挂果之时,一群一党地拿起竹竽打核桃果,打下几个,便五抢六夺地吃得喷香。到了一九六七年,也就是文革后的第二年,这棵核桃树便不再结果,也不发新叶。没有了繁枝与茂叶,树下就没有了乘凉的人。虽然人们仍然住在一起,但却少了往来。</p><p class="ql-block"> 七一年五月,县革委取消,恢复了县委。不知是不是这好兆头使这枯萎了多年的老核桃树焕发了青春?</p><p class="ql-block"> 随着老核桃树的新生,人们又开始聚集起来,淡忘了友情开始复苏,曾经一度沉寂的县府大院又热闹起来。虽然还没有恢复县政府,但人们仍然把这个大院叫县府大院,不过,坐在核桃树下乘凉聊天的不再是原政府部门的同事,而一群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这些年青人是去年从全县农村文艺汇演中挑选出来的三十多名知青文艺骨干,由他们组成了纳溪县委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p><p class="ql-block"> 文革时期的文艺宣传队比比皆是,但基本是业余性质。而纳溪县委宣传队就可说是专业的了。一是知青们的户口从农村转到了县城,二是吃不交钱的大锅伙食,三是全部住在县府大院原是会议室的一间平房里。把那平房一分为二,一边住着十多名男队员,一边住着十多名女队员。老核桃树就长在这平房前七、八米处的大坝子里。</p><p class="ql-block"> 从学校到农村,又从农村到宣传队,过着共产主义式的集体生活,每个宣传队员都心满意足,老核桃树下便成了他们慷慨成词和发表黑色幽默的聚集点。</p><p class="ql-block"> 宣传队的队长由原政府办的副主任李玉成担任。李玉成四十多岁,长得膀大腰圆,摸样极像“红灯记”中的李玉和,队员们笑称他是李玉和-----的兄弟。李玉成听到前半句很惬意,经常嘿嘿一笑说:“只要本人把把妆一画,站在台上把相一亮,保证分不不出来哪个是李玉成哪个是李玉和。”随后又用快板补上一句:“就是不要唱,一唱就现相。”原来李玉成不仅是个沙嗓子,而且唱起曲子来还要站在“左”边听;如果听到后半句,李玉成便一本正经地说:“李玉和的兄弟是什麽?纳溪县县委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队长。队长的职责是什麽?值班、拉幕 、外带总务。你们不要小看拉幕,那是一门艺术!第一要懂得剧情,不懂剧情,该关不关,让你们站在台上亮相亮得头昏眼花。第二要懂音乐,随着音乐有节奏的拉幕,才能保证艺术效果的完美。观众才会说:”咦,拉幕的都是内行。第三要懂得用劲,劲使大了,谨防把滑轮拉出轨道,劲使小了,那幕布开得羞羞答答,一忍一忍,叫人着急。“搞打击乐的魏乃模这个时候往往要拍上一句马屁:”李队长拉幕水平之高,叫人望尘莫及”</p><p class="ql-block">&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