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党庆百年华诞之际,九州一派欢腾祥和。吟友们吟诗作赋以表达心中的一份至诚。尤其是填词《沁园春》可谓多姿多彩。看了约四五十篇之多,给了我很好的学习机会。但也有些作品存在许多“硬伤”,不吐不快,谈谈看法。</p><p class="ql-block">一、词牌简介</p><p class="ql-block">1.要略</p><p class="ql-block"> 《沁园春》当数张先的《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为最早,以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最受捧戴而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一韵到底。又以宋末陈人杰词作为最多,在短暂的26年生命旅途中共创作了31首《沁园春》,皆为苏体。</p> <p class="ql-block">2.风格</p><p class="ql-block"> 《沁园春》领字多,对仗多,四字句多,具有古诗和辞赋的某些基因,存有骈俪文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节奏明快,因而特别适合用于跌宕起伏的移情入景、徘徊婉转的托物寄怀,适合于描写美好的景致和抒发激荡的胸怀。古有“诗言志,词抒情”一说,而《沁园春》的“情”常常是一种一线贯穿、气脉相承和韵味浓郁的豪情。陈人杰的《沁园春》是“伤古吊今,议论纵横,大声疾呼,声满天地”,刘克庄的九首风格粗豪,而辛弃疾的十三首更是“气似奔雷”。总之,该词牌因其宏大幽深、磊落豪横和气势磅礴的风格而为历代词人所喜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词牌名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沁园春》的沁园历史确有记载,据《后汉书•窦宪传》所述,汉明帝到丹河竹林游玩,其最宠爱的公主刘致被这里美好的景致所吸引,于是明帝跨沁河建立一座沁园,同时封女儿为沁水公主。明帝驾崩后权倾朝野的窦宪看中了沁园,遂恃国舅之威欲以贱夺,公主忌惮之而只得贱卖。后章帝发觉大怒,只得归还。当晚,沁水公主在沁园摆筵庆贺,谱曲吟唱,而称《沁园春》。许多文人墨客以“窦宪夺园”为题,填词歌咏。久之,逐渐形成“沁园春”词牌。如今,沁园在济源市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二、填词概要</p><p class="ql-block">1.上阕</p><p class="ql-block"> 上阕13句。起拍三句均四字,上两句句法相同,为仄仄平平,平铺直叙,也可相对,第三句必为拗句,异军突起。其一、二字平仄不论,但第三字须仄。其作用就是将第二拍的领字联对引入高潮而不感突兀。宜对仗。或一、二句,如贺铸的“宫烛分烟,禁池开钥,同城暮春”;或三、四句,如毛泽东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可鼎足对,也称“三枪对”。如苏轼的“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张继先的“劫运将新,天书降恩,圣师命魔”,晁端礼的“络纬催凉,断虹收雨,庭梧报秋”,或者还有刘克庄的“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等等。</p><p class="ql-block"> 第二拍为领字格,正体是“一领四”的四个四字句,须对仗,多为扇对(隔句对)。四字句要注意其第二和第四两字,四句的第二字分别是“平平平仄”,第四字正好相反是“仄仄仄平”。第七句四字协韵,平仄与前三句基本相反。有一首,“看金鼎碧湖,波光粼粼;太阳赤岛,寒风萧萧”。虽然对仗很工整,但“鼎”、“湖”、“粼”、“风”平仄却出了问题。</p><p class="ql-block"> 继为四四七句式,词体的变化常集中于此。“四四”可看成一联四言律诗。平仄与六、七句句顺相反,即七八同,六九同。宜对仗。毛泽东《沁园春•雪》“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对仗非常工整。第十句为一仄起平收的七言律句,中仄平平中仄平,不可臆动。上下阕各有一句。“科学发展似浪潮”明显出律。</p><p class="ql-block"> 第十一句三字句,必是仄尾,此乃定格。第十二、第十三句为领字格,一逗领两,四字对偶。平仄与六七句同,也是一联四言律诗。也有不对仗。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p> <p class="ql-block">2.下阕</p><p class="ql-block"> 下阕12句。六字句过片,为一平起平收的六言律句。过片内容要与上阕的准备过片紧密联系,不可断裂。譬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准备过片是“分外妖娆”,过片则为”江山如此多娇”。第二句的八字句是领字格,一字领或三字领,即上一下七或上三下五结构。如毛主席的两首《沁园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和“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其中“引”和“忆往昔”都是领字,或者称逗字。曾看到一句“更忆百年峥嵘多劫”,“更忆”显然是逗字,但《沁园春》无二字逗;“蜚声海内外美名扬”,缺乏逗字,更是“离谱”。第四句往下皆与上阕一样。《沁园春•雪》下阕“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吉”处按词谱应为平声。当然,毛主席肯定是知道的,但他的原则:绝不以词害意。伟人有任性的资本,平头百姓还是应循规蹈矩。</p> <p class="ql-block">三、要点体会</p><p class="ql-block"> 1.首先,要知道宋词也称律词。是形式上有别于近体诗的一种诗体,《沁园春》中就存在四言律句、六言律句、七言律句。所以常说,填词的前提是先要学好写诗。</p><p class="ql-block"> 2.本词牌中三、四、五、六、七、八字句都有(变体还有二字句),而以四字句居多,上下阕共二十五句,其中四字句就有十九个,包括三个一四逗句。按苏体,上下阕的四字句皆成对仗,不过多有不从。但两阕的第二拍必须对仗,不可违。“立人民政党,灯塔点亮;奔赴国难,民族危亡”,全无对仗。“喜大江南北,青山着墨;大河上下,绿水长流”,一三两句明显合掌。</p><p class="ql-block"> 3.注意领字格。正体全词有五个领字格(逗字),上阕两个,下阕三个。下阕第二句,可一字逗,也可三字逗。逗字常为仄声,且多为去声。因为词是依附于音乐的抒情诗体,三声之中,去声独异,腔高劲足,是合乐的需要。常说要倚声填词。(1)逗字要“领”得住。逗是词有别于诗的一个重要特征。不管是一领四还是一领二,逗字一定要有“魄力”,要领得住,管得住。网上看到一首,号称已写了数百首《沁园春》,其上阕歇拍三句为“堪威武,近七十年了,一战安昌”。此处“近”字是否能作领字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即使能领“七十年了”,但绝对领不了“一战安昌”。另外,本词牌四字句皆为二二结构,这三一结构显然不合词谱。况四字句一般只有“上二下二”和“上一下三”两种。虽有“孙仲谋处”,但那只是“英雄无觅”的宾语。填词一定要严谨,不能过于任性和随意,更不可恣意自创。(2)不能“跨逗”。“逗”如河,所用之词如跨在两岸之间,就使本来该停顿的地方一通而过。有的词作常常在下阕第二句出现“跨逗”。如“史皇氏,五千年文字,灿烂华篇”,“五”处应趁逗,而“五千”二字却“跨了逗”。也即在该有逗的地方却一览无“逗”,因而无“逗”生非。(3)三字逗。遇到三字逗处很少犯“跨豆”的错误,是因为常常在"逗”处有顿号将一句断开,分成两句,这是一种折腰式句法结构。下阕第二句,如贺铸《沁园春•念离群》“但惊见、来鸿归燕频”。不过也有明连暗断的,如刘克庄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谁信道凄凉今折腰”的“谁信道”。三字逗一般都是“上一下二”结构,苏辛《沁园春》莫不如此,如“似二陆”、“好都把”、“更上有”等等。曾看到一句“百年始、从头再越关”的三字逗却为“二一”结构,不是不可,只是缺乏“逗力”。这三字中没有一个字能起到衬逗和引领作用,“始”还是上声,且“始”和“头”也有重叠之嫌。“百年始”是偏正结构,能否尝试动宾结构,比如“忆百载、从头再越关”。当然,并不是所有顿号断句都是领字格。</p> <p class="ql-block"> 4.谨防“中中中中”的陷阱。正体上阕起拍第二句词谱给了四个“中”,看似无变,其实暗藏玄机。有人看了如获至宝,喜出望外,于是乎肆无忌惮地在“如屏的草坪”上撒野,不假思索地直接抛出了四个平声。虽是四中,但仍有平仄要求,可以是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甚至有平仄仄平,但绝不可平平平平或仄仄仄仄。在网上看到一首起首四字句是“气爽商秋,云浮高天,漠野殊疆”。整首词很有气势,而“云浮高天”却如鱼骨鲠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5.注意起句、过片和收尾。(1)起句要抓得住、罩得住。可以景起,情起,论起,可以设问、感叹。如苏轼“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的情和“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的境,刘过“古岂无人,可以似吾,稼轩者谁”的问,纳兰性德“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的叹以及陈人杰“诗不穷人,人道得诗,胜如得官”的论,等等。总之,要起得高,抓得住,叩得准,不能泛泛一呈,空洞无力。(2)过片如桥,要承上启下,笔入新意。或一正一反,或一今一昔,或一景一情,或一虚一实,或先泛后专。要层层递进。最近填词吟颂党建百年的不少,有的上阕描写建国前,下阕前半部还是建国前,可能觉得没写完,笔落下阕继续。这就缺乏层次和“片感”。(3)起拍精彩,过片精彩,煞尾更要精彩。要收得住,留得住,撑得住,要扛住全词,留有余味,发人深省。这拍“须当贺,还我天朝归,千樽江月”确实能“扛”得住全词,只可惜没有“逗”住。</p><p class="ql-block"> 6.最后谈谈变体。有的词变体繁多,多的甚至有几十个,如《洞仙歌》变体就达三十九个。其实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抓住正体。变体无外乎或减字添字,或减句加句,或摊破变句等等。《沁园春》共有一正六变七体,但起拍、第二拍(一领四)和歇拍基本相同。(1)添字体。多了领字格。变体二、变体五和变体六的七字律句添字变成了上一下七领字格(变体六下阕为三字逗,上三下五);而变体三却在第二拍多了一个领字,则由原“一领四”变成两个“一领二”;(2)减字体。变体四的两阕末三句去逗无领;(3)换头,如变体一、变体二。过片六字句均一拆为二,换头为二字句;(4)变句,如变体五和变体六。“四四七”句式的两个四字句被合成一个七言律句。(5)一字之差。正体与变体三和变体四除平仄稍有不同外,仅一字之差,连句式都一样。变体三的第二拍多一逗字,变体四的歇拍少一逗字。</p> 循规蹈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