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3日上午,浙江省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莫国夫主任为大家做了《聚焦学科本质 推动课堂深度学习》的讲座,我认识到每一门学科都是伟大的事物。我们要坚守学科本质,遵循学科学习的基本规律,建设“倾听关系”为基础的学习文化。</p> <p class="ql-block">我又一次认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那就是,从量变到质变,我们要以大量、高品位的、合适的阅读为基础。</p> <p class="ql-block">语文不是目的,学生才是。就让我们努力成为小学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师。</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郭建珍主任做了《基于学情视角的小学语文教学重构》的讲座,这是对我们语文教师灵魂的拷问,课堂上学生真的生长了吗?</p> <p class="ql-block">我们如何助力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呢?一要把握学情,二要进行课程理解,三要进行课程运作。</p> <p class="ql-block">郭主任告诉我们,一定要学会课堂观察: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发现学生理解教材的视角;从学生问题的答案可以发现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知与教师认知的区别;从学生的作业或试卷发现学生对某种知识某个问题的理解与教师理解的区别;从学生对身边的人与事,以及对教材中的人与事的不同评价,发现他们的价值观念与成人观念的区别。</p><p class="ql-block"> 看来,只要坚持课堂观察,就能积累把握学情的经验。</p> <p class="ql-block">芮莹主任带来的《精准学情,设计学案,促学生能力提升》四年级语文部编教材《爬天都峰》学案解析,告诉我们“学习单”是主要环节,我们要看学生思维品质有没有变化,课堂观察的焦点是学生学习的历程与关键事件。</p> <p class="ql-block">芮莹主任的课例《爬天都峰》虽然没能看完,但我已深刻体会到她对每个孩子的充分尊重,对每个孩子有礼貌的及时回应,用尊重、信赖、耐心打开了学生的学习密码。</p> <p class="ql-block">我们正在小组交流平时课堂观察的事例,看,一个个多么专注。互相尊重,互相倾听,多么和谐。</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学习旅程结束,收获颇多,总结如下:</p><p class="ql-block"> 如何进行学共体背景下的课堂观察?所谓课堂观察,就是指在一堂学习共同体的研讨课中,近距离的观察一个学生,通过他的体态、神态、语言,特别是一些让他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性事件,来揣摩他的学习思维过程,从而思考现象背后所折射的问题,发现规律。</p><p class="ql-block"> 在课堂中怎样进行课堂观察呢?听了今天的讲座,我知道了怎样进行课堂观察,那就是一定要聚焦课堂的关键事件,而且我们要站在观察学生的视角,研究学生课堂真实学习的历程。这样我们就不是像过去那样简单的听课、评课,我们不是在评价老师,而是转变到观察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了观察的重点,那么评课的时候,我们就要围绕学生的关键事件进行展开。教师之间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倾听,形成一种平等交流的润泽关系,这样我们就能发现课堂现场的困难,打破学习的密码,体验到学习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怎样进行课堂观察记录呢?今天芮主任给我们讲了一个时间轴的问题,那就是关键事件的记录,包括学生身体的姿态、语言、动作、表情、互动和对话、学习单的填写,还要记录学生的变化过程。首先,我们要进行反思,这个时候学生的心理是不是安全的,他们是不是能够持续的安心学习,讲话是不是轻声细语。第二方面,我们还要反思学生能否投入的学习,他采用了怎样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独特的、精彩的观点,有没有超乎我们预料的表现。第三,就是我们要观察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我们要思考学习困难的原因是什么,他的学习困难是不是得到了解决。第四个方面,就是我们要观察学生之间的关系,看看他们是否相互尊重、相互倾听、相互帮助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就像今天郭建珍主任讲座中提到的那样,我们观察学生学习的困境以及困境突破的历程,是因为困境形成的原因反映了儿童在学科知识能力、思维品质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就可以反思改进,设计更符合儿童认知特点与规律的学习方案。我们观察学生读题、书写表达的方式,可以分析他们的学习习惯,比如学生在课堂准备习惯、握笔姿势、朗读习惯、思考方式、倾听与交流习惯,我们就可以反思、改进日常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观察学生倾听交流的情况,可以分析他们的同伴关系是不是相处融洽。我们观察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思考学生是依靠外在因素还是内驱力来参与课堂学习的,这样我们可以反思改进,进行积极教育,寻找促进学生会学、乐学的策略。</p><p class="ql-block"> 就让我们学会课堂观察,坚持课堂观察,在课堂观察中把握学情,不断反思、改进,让每个孩子都能走向深度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