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1年高考上大学至今三十年了,尽管那时上大学是很珍稀的事,但回忆起大学母校,不会像一般人那样自豪与激动,心如平静的湖水,因为时代缘故,那时报志愿以及录取的方式,往往有很多遗憾,无力抗争也非常无奈。但四年漫长而短暂的美好的校园时光,是永存在我脑海深处的青春年华!纵使经过岁月的筛滤,点点滴滴的往事依然历历在目。</p> 大学校园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人说是初恋,大学恋情虽然成功率不高,但却是最浪漫最纯真的;有人说是友情,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或者姐妹,往往会结成一辈子的死党;有人会说是食堂……每个人的重点不一样。<br><br>转眼间,“大学”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人生风轻云淡,甚至有些“倚老卖老”。大学四年,回忆起的可怀念的实在太多太多,东一句西一句交织在一起,1.64万字怎么能形散神不散,杂而不乱?终于想开了,还是按日常生活:宿舍-食堂-教室-图书馆-体育场五点一线来建模串联比较好。阅读全文约需一小时。 <p class="ql-block"><b>(一)九十年代初的社会印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初还是半公有制,人们没有住房、教育医疗压力,都是国家包办,城镇居民粮食还是定量供应的,人们对于钱没有那么强烈的需求,即便知道有些人有钱,也没觉得是什么大不了的,人不求人,一般高,有钱没钱可以自由交流,反而才华知识和见解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录像厅歌舞厅游戏厅台球室是流行一时的娱乐四件套,“不进三厅一室”曾被写进中小学生守则中,但大学里全都有哈。91年夏天的街头巷尾,音像店里播放的最流行的磁带主打歌是励志哥郑智化的《别哭 我最爱的人》、《把情感收藏起来》(其最有影响力的歌曲《水手》、《星星点灯》还是后来的事);Beyond乐队《你知道我的迷惘》;黑豹有点歇斯底里的《无地自容》、《Don’t break my heart》 ;黎明的《今夜你会不会来》;刘德华的《一起走过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那时工资水平二三百,买件衣服得好几十上百,金利来鳄鱼的,娇衫上千,还是很舍得的,牛仔夹克牛仔裤旅游鞋白袜子很流行,运动服品牌前三应该是阿迪、彪马和迪亚多纳,西服袖口商标也不知道应该剪掉,那时穿西服脚上穿运动鞋,我们会笑话老土,但现在就特别流行这样搭配!记得九一年夏天的街上,沈阳大连鞍山都一样,女装流行穿白底(雪纺面料?)前面印朵巴掌大花的蝙蝠衫还是卫衣?女人不管多大肚啥身材都穿黑色健美脚蹬裤,大波浪印花裙,黑眼圈,腥红的嘴唇,夸张的塑料彩色耳环,脸上还涂着厚厚的一层粉,估计去游泳或者澡堂下水的刹那间,身边得污染一大圈,但大连街头的女人明显妆容更精致一些,会打扮,根本不是一个层次;年轻的男士流行的是小虎队或者郭富城黎明那种有点四六中分的发型,戴墨镜,男装女装外套都带垫肩且还是宽松版型肥肥大大的;玩艺术的爷们的风向标则是留长发,“要范儿”,特立独行,因不好打理,若干年后激进到光头形象示人了。人们热衷买彩票摸奖,流行呼啦圈,火到后来有一年春晚有一节目表演的就是转多个呼啦圈,冲击吉尼斯世界纪录的。91年的9月是大连首届国际服装节(大连本地人把88年时的大连服装博览会视为第一届),开学后第一个周日我们结伴上街去站前的天津街,这一个多小时的路上就在公交车上,就近距离碰到三起大连女人厉声骂街的,语速贼快还不带重复的,初来乍到的我们还听不太懂,彼此对视眼神交流,嗨,不好惹啊!不知道现在大连女人这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否有进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初的校园总体上是沉寂的,政治的热忱已然结束,市场的大潮一时又尚未卷来。</p> <b>(二)新生报到</b><div><b><br></b>九十年代是个过渡的年代,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黄金时代,统分和并轨收费并存,大学生还是大家眼中的天之骄子,又恰逢经济腾飞,我们前后几届的大学生是最幸福的,没有八十年代学生在生活上的拮据,却有着八十年代学生的纯洁、浪漫与理想;没有2000年后大学生的潇洒,却像八零后一样开始渐渐张扬着个性追寻着与众不同。<br><br>那时统招的大学生是公费制,八九级的是收费元年,200元/年,据说是按照当时家庭年均收入的1/7折算出来的标准。我们九一级北上广的高校学费仍是200元,沈阳大连等地是130元,住宿学杂费一年也是130元,自费生比例极少,这里不讨论艺术类的学费,外面的世界还是很诱惑的,因为大连学费便宜可以减轻父母负担,有海还是省内城市离得又不远,所以第一志愿选择的大连,后面的志愿记得几个学校但排序和专业记不准了,等将来办退休手续拿到档案时会找找当时填报志愿的那张原始记录补拍一下。92春邓公南巡提出深化改革,社会急剧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放开价格竞争,原来一直因为行政原因被压制的物价就大肆上涨了,高校改革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学校92级的学费300元,93级的500元,94年通货膨胀,96年部分高校实行并轨学费涨过2000元,97年取消公费,全面并轨,统一收费3000元左右,那时早生一两年,运气可不是吹的,学费能省不少!我们学校九一级本科生约660人吧,下一届就800多了,算上研究生教职工也就2500人左右,慢慢的宿舍、教室、食堂这些有限的资源就日趋紧张了。<br><br>那时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不像现在有保存留念价值,就是一张纸,像单位的行政介绍信,上联存根在高校,下联就是我们的录取通知书,发到学校自己去取,凭它买半价火车票去报到,报到之后得上缴收回与上联粘在一起存档。省属以上院校包括省属专科的学生,入学报到得转户口粮食关系。<br><br>新生报到是带着家人殷切的希望,独自背着行囊和一考上同校的哥们结伴去的,既兴奋又紧张。那时常规物品有皮箱,随身听,兜子多用的是蛇皮袋,塞的鼓鼓囊囊的,男生多数会准备一套西服配条领带,我们这届是自备行李被褥洗漱用具的,下一届才统一公寓化的,那时没有银行卡,初入学带的学杂费这一大笔钱得小心藏好保管好,以后可以汇款。九十年代,火车速度慢,时间长,治安乱,是铁路三大印象,平均时速才48公里,97年4月才第一次提速,沈阳到大连绿铁皮普快列车七个多小时全价18元,赤峰到大连的特快过路车六个小时21元,票价到毕业也没变过。那时沈阳到北京的12次特快12小时,乌鲁木齐到北京得78个小时,上铺的新疆兄弟回个家得四天,排队买票北京中转签字挤火车不亚于春运,所以有些同学暑假不回家。记得当时辽东半岛号31元,93年涨到47元,夏季空调费另收三元,大学生不享受半价票,坐不起。在火车上很快就结识一些朋友算作在大连的老乡了,吃面包鸡蛋火腿肠打扑克,出了火车站口,有各系迎新的师兄师姐接站,仍眷恋当年乘坐新生接站大客车驶进大学校园时的心情,人生就此开始新的一页,新奇、激动!此后再没有过那样的悸动,青春之美,无以复加。那时凭学生证每年可以四次购买学校家庭之间半价票,花5元买过一瓶消字灵,很值,过来人都懂。</div> 93年的火车票 91-95年沈阳的现224路公交车票价从一角涨到三角 九十年代初的蛇皮袋 我们那时候军训挺严的,其实就是从89级开始的新生,根据形势需要,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那段时期的军训叫“军政训练”,核心教育内容其实是政治课,军训时长强度都加强了,作为风向标的北大八九级是去军校军训了一年,90级的复旦大学是被北大点名“陪读”的,很荣幸的“惨遭暗算”,这事上海本地人却是清楚的,那些不愿军训一年的学霸们就改报了志愿,所以那两年的复旦大学对于上海本地人来说特好考,反倒是交大同济等竞争激烈。由于信息闭塞不对称,那年头我们身边的大学生本来就很少,更别提复旦北大这种级别的了,外省的就很少知道,只知道复旦很多专业改在了提前军校批次招生(应该说是玩了心机),一些名校的大学的录取分显著提升。九一级复旦的录取通知书里明确通知得带上户口关系、粮食关系、全国粮票、四卷毛选、两卷邓选,直接到军校报到军训一年!不像我们可以拍张校门的照片邮寄告慰家人。北大89-92级的四届和复旦90-92级的三届,是一年期军校里军训的,是中央盯着的,由于一年军训相当于多读了一年大学预科,实质上学制变成了五年制本科,想想90级的北大复旦人有多冤,他们小学就多读了一年,首批的六年级生,呵呵。军训结束后发结业证书和预备役上尉军官证书。清华大学也是一年制军训,但由于八十年代的清华一直是五年制本科,没享受到军校军训待遇,福兮祸兮。其他高校普遍是军训一个月,自行掌握,当时很多高校的军训都捎上了八七、八八级的,也得跟着补上军训一课。因为要军训一年制,很多优秀学生都绕着填志愿,生源质量持续下降,复旦清北都不玩了,也就取消了一年制军训。93级的清华军训就缩短为半年,复旦是军训两个月。我们是军训一个月,我们系是在校园东南角,墙外有菜地,伴着频繁掠过的飞机的破空之声,不时还有施农家肥后飘来的田园“真”味,军训内容有队列、上军事理论思想课和三姿打靶,经常拉歌紧急集合,没有要求叠豆腐块,闲暇时传播着同在大连的复旦生的苦逼军训。56式半自动步枪实弹打靶五发,45环算优秀,93级的开始不打靶,94级军训时就连枪都摸不到了。军训时期大家都会饭量大增,但往往男生会瘦下去变结实,而女生则会增重,军训时光是那时大家通信时绕不开的话题。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三)宿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其说大学是一片圣土,不如说是一个熔炉,融入了天南地北与社会方圆。那时的大学除了军校基本都在市内,城区也没扩张,还没有开始大范围扩招,大一新生的待遇要高一点,就像新人新婚得布置新房一样,最好的宿舍资源粉刷一下,焕然一新再分配给新生,大二就得不客气地挪窝腾地儿,我琢磨是因为新生有家长陪送报到吧?不得踏实舒心地安顿好孩子报到交钱吗,表面文章得做好啊,有几个大二大三的家长来的?那年月新生报到得随身带着一大笔钱的,安全是个大问题!家长们被忽悠了,还以为自家孩子四年都住这样板房,即使换了寝室也差不多。刚入学时导员会指派男女各一人为班级临时负责人,主要是传达通知、活动召集。高中老师说的没错,上了大学就轻松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大连多坡地,楼房顺势而建,所以各楼层房间数不等,大学四年五舍306住一年,三舍219住了三年,都是对着楼道的房间,五舍是新楼,记得床铺是刷的豆绿色油,是利用三角桁架悬挂的很结实很稳,就是没考虑个高的不够长,床头床尾侧看外低内高,做个书架得垫起一边找平,床铺之间有个铁架子专放皮箱;到了三舍住的是人一动就吱吱呀呀动静的上下铺,刷了蓝漆的铁架床,靠门一侧两旁角落各有一个柜子,四层到顶,一人一格,下面放脸盆,柜子较宽够大能放进去皮箱。宿舍里两个六格课桌拼在一起,是八个人的饭桌,玩扑克学习也是它,抽屉主要放饭盆,八个木凳,包括房间钥匙都是有押金的。那时各校的宿舍楼叫法不同,记得沈阳工大是叫“苑”?计算机系的有谐音梗。一般来说女同学可以自由出入男生宿舍,但男同学却不可以进女生宿舍。我们大一五舍时是男女混寝,女生住高层,因混寝,大家自然会兴奋一些。宿舍晚十点关门熄灯,周六延时半小时,再过两年又延了半小时,尊重宿管门卫,处好了麻烦会少很多,比如来人找或者回来晚宿舍已关门。一楼门卫有电话,只能打内线,想打外线得去主楼,那时刚有IC电话吧?来电得靠喊摇人,楼道里一站,振臂高呼,顿时响彻楼内,声音穿透力极强,有时是在楼前喊,去女生宿舍楼找人得在楼下临时抓人,“帮忙请喊一下某某寝室的某某某”。宿舍楼的电压是小功率电路设计,为了防止使用大功率电器,严重违章者是要记过的。楼层内公用水房洗漱、厕所,自己打饭自己刷碗自己洗衣服,得去唯一的开水房打热水,动不动还会把胳膊伸平,这是看电影《少林寺》留下的后遗症,相信一半的男生能抓住六个四磅暖瓶吧?女生一手俩走几百米再一口气爬高楼也挺猛,寝室轮流值日打扫卫生打水,打水通过壶的个数新旧程度能看出几年级,有些人把自己的床铺收拾得很好很干净,而有些人从不叠被子也不搞卫生,环境简陋但很快乐。一年级时觉得学生会生活部检查卫生死认真,定期检查之外还有抽查,找毛病扣分,比如每人床下只能有三双鞋,必须四人十二双成直线,一点面子不给,后来成为其一员,发现好处是可以去女生宿舍。</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92年3月8日的辽大开水房</p> <p class="ql-block">大学寝室多数是一屋八人,难免磕磕绊绊,但总体上还好,大家按年龄生日排出老大老二的,那时非常羡慕研究生四人一个寝室,博士生是一屋俩人还经常有人不回来。因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比较现实,功利心之下,明争暗斗有之,勾心斗角有之。有些宿舍的关系非常好,有些宿舍的关系不融洽,同寝室的不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有时候你会发现隔壁寝室和你关系会更好。新生入学热衷找老乡,班级寝室联谊,也有校际间的比如大工和东财的联谊。日常生活五点一线,宿舍-教室-食堂-图书馆-体育场,在自己的床位上贴着自己喜欢的明星海报,男看武侠女看琼瑶,捧本闲书躺在床上,各自听着磁带、广播。磁带、畅销书杂志报纸的经常从一个寝室流传到另一个寝室,《中国可以说不》、《废都》、《平凡的世界》、《文化苦旅》等书在大学都很火,但还是火不过王朔、武侠、琼瑶的。宿舍真不是学习的地方,很难静得下心来,要看书最好还是去教室或者图书馆。一千个大学生能有一千零一种大学生活,麻派舞派毛派(指打毛活)等生活方式颇有市场,拿着歌本唱卡拉OK,游戏不太熟悉,流行的是任天堂魂斗罗还是啥,只玩过俄罗斯方块,熄灯前的一两个小时是宿舍的黄金时段,锁上门,消音的毯子往桌上一铺过把麻将瘾,熄灯后走廊会有练吉他的,也会有准备考研的,卧谈会是大学必修课,随便揪住一个话题,聊家乡聊经历聊八卦,直到分期分批逐渐无声。读《废都》,笑说此处删去XX字,想着如何填满方格,也是当时宿舍里的一点娱乐。在宽松的条件下,非常堕落的宿舍生活就是九三学社现象,有人早晨睡到九点起床,午睡到三点,倒是能省一顿饭,“不务正业”的消遣时光。</p> 订过的杂志 <p class="ql-block">我的上铺来自新疆昌吉,是系⚽️队中场核心,也是校队的,喜欢苏芮林忆莲的粤语歌,喜欢武侠小说,人送外号“大侠”,已英年早逝🙏</p> <p class="ql-block">扑克作为一种纽带,新生迅速的熟络了,各地玩法不同,“510K”就玩过四五种玩法的,麻将的各地玩法和法更是五花八门。玩扑克“拱猪”,多人拱单猪,一开始只是输家扮猪拱出那张牌就可以了,后来输了的钻桌子,再后来输了的得到走廊大声喊一嗓子“我是猪——”,得有重音有长音声小了也不行,不能敷衍了事,再下一轮的输家则喊“我才是猪!”,“别争了,我才是猪!”,太刺激到兄弟们玩不起不敢玩了,(这里有艺术加工成分)呵呵,后来因民族情感原因改名叫“华牌”了。大连当时流行打棒儿,两副牌的活棒,大四时又流行玩三副哈血的了而沈阳则流行了六冲四冲,打牌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建议看看大连方言版电影《这里有情况》,一张K捡了40分,血彪啊,笑死我了🤣。宿舍里,打扑克打麻将干啥都永远不带缺人的,围观的还有一圈呢。</p> <p class="ql-block">大一入学,同学熟络室友小酌,会划拳在当时是很时髦的本事,令人刮目相看,细想多是农村出身或者复读的大哥们,现在来说就是“酒精考验的社会大哥”啊,我们单纯的只会玩“棒子老虎鸡”的行酒令烘托气氛。四年下来普遍酒量见长,好多人也学会了吸烟,抽着家长都未必舍得买的“好”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有句话说十亿人口八亿在农村,因全国招生,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所以大学班里农村生源要占大多数,语言不同秉性各异,各地的方言口音习俗交流起来很有趣也值得怀念,声明不是歧视啊,“我来自helan ”,“fulan”,嗯?荷兰我知道,但瞅着也不像外国人啊,fulan这又是哪里?“哥们儿,是‘欢快’不是‘方块’,我来教你,h-u-an欢”。寝室里有老乡同学来访,他们唠起家乡话,旁人更是听不懂几句。哎迈呀,干恨么,败,彪,喃三声,干净,脑子有包,比昂银,你要是想听更多的,就到大街上找个人故意惹火人家,你就会听到一系列的骂人话,开个玩笑哈😜,我觉得大连人说话真的是充分利用了汉语的四个音调,那个彪四个调全有了。大学毕业回沈,身边人都觉得我口音变了,不像沈阳银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0年代初大学校园风气纯朴,或者说“土气”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当时农村生源的要占多数,改革开放没多久,社会贫富悬殊不大,城市和农村家庭出身的学生,家境有差别,但也没有现在这种天壤之别,无非有些人过得殷实一点,有些人日子清苦一些。学生的贫富差别,也就是体现在中午晚饭是打一元几的肉菜为主还是几毛钱的青菜,衣服朴素一点,还能相处。那时广东省经济发展较好,是先富起来的地方。那时大学生普遍都挺节俭的,没有聚会,很少社交活动,大一时我们每人每月发澡票四张,不够用的话可凭学生证买家属票,两毛一张;周末电影多是一新片带一旧片两场连映一块五,七楼改装的录像厅五毛俩片,都比外面便宜;偷摸打麻将打扑克,有时抓得严;写信平信邮资本埠一角外埠两角,靠写信和父母同学联系,异地恋的鸿雁传书;出门坐公交车票价两毛吧,回校的公交车晚上六点半几乎就算末班车了,下一趟得一小时后,大连这山区不适合骑自行车,没啥花销。大连城市属山地,几乎每个高校都有山可爬,我们校门口有个小湖,冬天结冰后可以滑冰,也是校园一景。</p> <p class="ql-block"><b>(四)食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没有错峰就餐一说,两千多号人都得乖乖去食堂打饭,错过时间就得吃方便面面包的自己对付了,大学生是方便面消费的主要群体,大一时二舍东曾有个夜间小炒部只存在了一年?第四节一下课就拿着饭盆冲向食堂排队打饭是大学一景,一手拿着饭票菜票,一手拿着饭盆,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候打饭,眼巴巴地瞅着食堂打饭人员手中的勺子,他们手抖是通病。大学的时候食堂吃饭,里面吃出一只或者几只虫子、苍蝇的,很淡定的把其挑出来,继续吃……大家都这样,我们胆小,可不敢闹事,那个时代还是比较敏感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城镇居民粮食是定量的,上大学要迁户口粮食关系,有生活补贴的,市属本科的因为不用转户口没有补贴,因翻到了大三大四掌管班级费用支出记录本,记载的93年7月到94年12月时生活补贴是20.4元一个月,折合一天补助0.68元,少数民族回族另外补贴2元,倒退到九一年入学时应该是17.4元或者18元,得能被30天除尽,冬季另有五元大白菜费补贴。大学生粮食定量是35斤,(那时辽宁省粮食定量是大学生含大专定量每月35斤标准,高中和中专生是33斤,初中和技校生是31斤,普通大众最高才29斤)每月以饭票形式发放,女生用不完,男生饭量大的又不够,女生把大把的饭票赠给男生,连眼皮都不带眨的,单纯的友谊,也可能是恋情的初始吧,菜票需要兑换,菜票是校园内通用货币,打扑克麻将输赢看录像的用菜票就行。那时学校食堂的米饭粥馒头主食只要粮票,油条因用了油得一两粮票另加二分钱,花卷是加一分吧?腐乳五分一块?因有国家给大学生的补贴,学校食堂一般都比外边便宜。放寒暑假时会发一个月的全国粮票,因为学生回家不在学校吃了啊,当时由于社会已有了私人粮站,可以议价买粮,城市里粮票没了用场多数被拿去换了鸡蛋,直到九三年四月一号全国取消粮票。我们每逢元旦五一国庆节假日还会每人发放一张餐票,可以凭票凭号码打一道菜回去自行聚餐,中秋节每人发两块月饼。</p> <p class="ql-block">那时父母国企效益还不错有奖金,一个月工资也就三百上下,大一时我生活费一个月一百块钱,大家都差不多。这个标准没法顿顿吃得很好,得精打细算,大家互相探讨怎么打得多花得省,记得大一时最便宜的青菜、豆腐是六毛一份,当然咸菜更便宜,菜可以打半份,女生饭量小打半份会省许多,短命的那个夜间小炒部的拉面是五毛一份,只吃过两回就关了。早餐馒头稀粥咸菜油条腐乳,中午吃素一点,土豆丝土豆片醋溜白菜大头菜的,或者半份半份的拼,晚上稍好一点,周末或者一周酌情有两顿会买个四喜丸子鸡腿鲅鱼什么的,鸡腿1.2元还是1.5元一个,是连着大腿的那种,很大,烧成棕红色,带着汤汁,浓香四溢,这时往往会多买二两米饭,重点是多要点汤浇在米饭上,吃的一粒不剩,改馋。吃包子、面条,也可以省下二三毛。刚上大学,多数家长是按月汇生活费,很多人是初次离家独立生活,不会算计着花销,月底得勒紧裤腰带,或借或省的熬到收款日,慢慢地也都学会规划消费,精打细算,想来也算初步学会理财了吧,这是大一新生的必修课。我还好,因从小就节俭攒下钱买小人书淘换邮票的,消费上比较克制,控制在一个月吃饭六十块左右,不抽烟也不怎么喝酒,剩下的生活费就是日常买些牙膏肥皂洗发水毛巾方便面文具用品磁带书和杂志了,买衣服火车票应酬的钱也靠省出来,那时磁带📼一盘标准价9.8元,应该算大家零花消费的大头了,那几年深化改革,物价飞涨,特别是九三年以后,土豆片都一元了,后来有三三两两自己搭伙儿在寝室偷摸做菜的。</p> <p class="ql-block">八九十年代,好多大学的食堂,不仅仅是食堂,每逢周末,或者特定时刻,会华丽变身成为舞厅,多是各系自己搞的,大量学生涌入,教室里办的舞会,没有旋转灯效果差一些,露天办的很少,印象里上学期有新生入学会频繁一些。那时候,高年级学姐教新生跳舞,被称之为“扫盲”,慢三快三快四的,一年级的新生都会陷入舞会痴迷症,班里会跳舞的男生很受欢迎,不单是在自己学校跳,还要去别的学校跳,我班新疆小妹还教我们十四步二十四步的。理工科院校到综合类大学跳,综合类大学的女生喜欢到理工类大学跳,其实就是异性比例不同,差距太大。那时学生跳舞大都很文明,有时也会有“教工”或者“社会人”,场面则略显尴尬。于是女生渐渐学会了化妆,学会了穿衣。男生则四处舞着,寻找着女友,有好些同学恋人,就是跳舞跳出来的。</p> <div><b><br></b></div><b>(五)教室<br></b><br>那时的大学生都是经过寒窗苦读,千军万马考出来的;那时的人生价值在于读了书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知识改变命运不是空话,不在乎读什么,考到了哪里;那时大学不能改专业更不能转学校,只能认命,所以很多人到了大学就放松了。少数人的家里已铺好未来的路,只是等待毕业,更多人因为是毕竟有着包分配的铁饭碗,可以吃皇粮,大学生还是天之骄子,上班就是国家干部,完全不担心自己的以后吧,大学也没开始实行学分制,所以大多数人没啥目标也没什么学习动力,无欲无求,不合理的消磨时光混日子,对分数不看重,奉行六十分万岁,做事凭兴趣看心情,有点像现在说的“佛系”,特立独行但并非性格古怪。下一届的到九六年毕业时就开始施行不包分配政策了。九三级的新生入学就不再归属各系而是划归另组的基础部管理,应该是教育市场经济改革的产物吧,但肯定是跟我们划清了界限。好像是94年时再次改革,可以学分制、可选修第二专业的吧? 没有互联网手机的时代,一切都是真情实感,一天只有几节课,周休一天,课业太轻松,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真的太多,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这样的环境很容易造就一个人,也很可能让一个人颓废。大学老师基本不太管学生,只要学生来了,一般不管学生在下面干嘛,只要不出声吵着他讲课就好,讲课很快,一节课讲个十几二十来页太正常不过,一般老师讲完课就走人,不坐班,和学生们交流接触很少,至今仍记得几位老师的名字。一个学期可以学十来门课,比高中厉害多了。可能是由于待遇、住房的问题,那时的年轻教师们似乎普遍不怎么安心,都希望跳槽到政府部门或者大企业工作,这在九十年代初期或许是常态,或许这也是他们和我们保持友善的距离,并不“打成一片”的原因。 大学没有固定教室,毕业班的会例外,每科的课室基本都不一样,基本都是几个班甚至不同系的一起上的大课,到专业课才能是小班制,阶梯教室报告厅都能上课,报告多,选修课多,可以蹭课,要好的横着坐一排,第一排空座率高,后来大学扩招教室越发紧张。那时环境适应能力特快,没多久就摸透了上课的一些道道,只有少数几个老师上课点名,大多数老师你去不去他根本不管,不喜欢的课就开始逃课,没有逃过课的经历不能称之为完整的大学生活,上课睡觉下课抽烟胡闹,课堂上睡觉可是一片一片的,书桌上象征性摆本书却干着无关的事,看小说写信听磁带等,同宿舍的大课代答到,占座、抄笔记,都是大学的特色,占座的物件可谓五花八门无所不用。上自习也得自己找教室,那时教学楼里的荧光灯需要启辉器(跳泡)点亮,只要拿走或者缺失,灯管就不会亮,底下的座位自然没人坐,有人专门带着它去晚自习。临近考试的半个月是真用功。 新生入学就被学长灌输本系“四大名捕”的传说,那时只能通过学长了解学校。大学里无法无天的头上还悬着两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不被抓补考”、“必须过四级”,各校不一的关于补考挂科的什么三留四退五科无学位证只能肆业证的。补考费五元一科,后来涨到二十,我觉得是学校创收的一大途径,兄弟班的一抓一大把,老惨了。个别教师考试前圈范围划重点,学生考前搞突击,甚至还会存在给“感情分”“人情分”的情况,老师也是有成绩考核的,呵呵。 <p class="ql-block">我们这届开始强调英语,上外版的精读、泛读、快速阅读、听力和语法练习一套五种20本,学专业英语,四六级考试还关联着毕业证,去语音室上听力课得戴那个交了50元押金的大耳包耳机;寝室里戴着耳机听定时的英语广播,还生怕信号不好收不到,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还曾播放过原版的电影或者录像,具体片名想不起来了。那时收音机中波短波能接收到美国之音、俄罗斯塔斯社电台的中文广播、也有英文朝语日文广播等,晚上能收到更多的台,我的是七波段的,能收到十多个外文台,就是信号不太稳,听着玩,也算为了提高听力水平吧。</p> 大一时学校机房的电脑还是苹果兼容机80286也就所谓的CPU286,单色显示器,DOS系统MC-DOS的时代,能玩小游戏,那时80486处理器已发布上市,950美元,传递到国内整机价格得三四万!绝对的奢侈品!到94年时486才降到1万多。91年时万胜5.25吋软盘1.2MB容量得3元一张,标配是两张Dos驱动盘,92年在广州城买台386兼容机还得6000多块呢,那时全国社会平均工资才二百多元,两人一台上机学习,进机房得换拖鞋吧?好像还没鞋套?入门学的是Basic语言,有项编程考试得打出熊猫兔子图案的,20世纪中国计算机普及绕不开的旗帜人物就是谭浩强教授,好多涉及basic语言的书都署有这个名字。大学经费也有限,遂转嫁给学生,94年计算机热,大家学习计算机的热情特别高,学校开放选择第二课程学习多是计算机方面的,不少人在课余时间额外花钱预购“机时”,练习上机操作,机器不同,一课时1.5元2元不等,相当于一课时一顿饭钱,学的什么C语言、PCtool、Foxbase、DOS3.0、4.0、6.0的,还有书呢。94年暑假回沈阳三好街买的索尼3吋盘容量2M,10元一张,当时市面上普遍是1.44MB的三吋盘,大连要12元的。那时候花在电脑学习上的投入花销很大,也是最亏的投资了,电脑更新换代太快,毕业那年底出了微软中文视窗操作系统95,而单位工作也没条件用电脑。 大学最充实的时光是机械制图画装配图零件图期间,支起画架画板,丁字尺也是交了押金的,每天去画室画十多个小时,得画十来天,废寝忘食的。我的铅笔从H、2H、3H、5H、HB、B、2B、4B、6B,笔尖削的尖形、扁的、常规的,用皮筋套捆一捆,各有各的用途。我们学的同济版的《高数》可是全国排前三的高校十佳教材啊!还有印象吗? 主楼一楼中厅楼梯转角一隅有几排信箱架,一个班一个邮箱,报纸杂志信件投放在这里,我班是238#邮箱,我掌管信箱钥匙每天查收也是为了方便索要相中的邮票,每到大课间开信箱时,这里总是拥挤着取信的人,高兴与失望的情绪混和其中。另有一信件分拣室,取包裹电报汇款单是在这里。 <b>(六)图书馆</b><div><b><br></b>大学以自学为主,所以图书馆藏书量多少对专业学习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是大学学习的一个重要资源,在没有网络的纸媒时代,是实力的一种体现。那时报志愿,专业不熟悉跟着感觉走,校园面积40万平,建筑面积12万平,学校图书馆藏书40多万册,可是招生的一个重要因素。<br><br>图书馆是个好地方,可以博览群书,也可以涉猎其他专业的书籍,是获取知识的不二途径,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汲取营养,提升自我。图书馆可以凭借学生证自由入库读书,每次可以外借6本,那个时代图书馆是卡片检索的,还记得怎么查阅科技文献专业文章吗?写论文用得到,毕业后也就觉得这个还有用,不亚于情报搜集,写篇论文得很费时费力的查阅资料。自己根据检索查阅的要借的书号告知管理员,她会把书从藏书中找出,有时是在小窗口手写登记借阅时间和书名,如今肯定是网上电子管理借阅和归还了。我是大学图书馆常客,能借过一千多本图书,有一年是用两个图书证,管理员都认得我了。印象里它还有租书业务,两毛一天,武侠言情的租借率最高。大学时的图书证号13191105一度被我设置为密码。</div>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初是书籍书刊杂志报纸等纸媒最好的时代,因涉及到印刷和运输问题,若非当地有印刷点的杂志报纸都是几天后才能收到买到的,比如读者青年文摘球报足球报体坛周报等极为畅销,鸡汤类奇闻怪事所谓内幕类的刊物都很火,那个时代的资讯包括新闻都未必是及时的,也都可以在图书馆阅览室里翻看,这里还能看到最新的专业期刊。图书馆阅览室兼有自习室功能,因为这里能让人静下心来,有的人为了考研,有的人为了写作业,有的人为了查资料,有的人翻翻报纸看看杂志。图书馆自习室座位总是不够用,还总期待有场艳遇偶遇的,呵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初,学许国璋英语、练庞中华字帖、读汪国真的诗,各自风靡一时,是文艺青年的三大时髦。然后是散文热,我陆续买了好几本,很欣赏梁实秋、林语堂、郁达夫等人的文笔,唐诗宋词是一直关注的,大学里认真读了梁、林的绝大部分作品,还有大量民国时期知名人物大师的传记作品,那时还很真诚的买本书写上赠言作为礼物送人。</p> <b>(七)运动场</b><br><br>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体育比赛。正式的比赛有运动会,大学的运动会观赏性很强很有看头,首先学生人数上是高中比不了的,重点是各系都有特招的体育棒子,教职工也是藏龙卧虎,以系为单位,有时特招的女生也会参加男子组比赛,更是吊起悬念,精彩纷呈。“一二.九”接力长跑,足篮排三大赛以及教工身份的比赛,都是各系间的对抗,还有各系自组的赛事。那时第一运动是足球!学校每年春季的男足比赛是最重要的体育比赛了,我们系队主力成员集中在九零九一级又以91级为主,八九级的是废材一个可用的没有,九二级的又只选拔出一人,我们系在94年,自动化系和化工系在八九级为主力的毕业之后实力下降,风水轮流转,力拼拿下了一届冠军,我们系的女足女排那几年是唯我独尊的霸主地位,系教工组男篮也厉害。秋季有班级间可有两名外援的九人制联盟杯,这个参与人最多赛程长,我班大一参加了,小组里遭遇两个八九级的四强级别对手,以后就是输出外援形式。女生宿舍楼前体育场人气最旺,打篮球打排球的,总有人在秀;下午或者晚饭后踢快乐足球,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操场上有人就觍着脸上去踢,特别是三舍旁草皮球场铺好后,经常是大场面的光膀子的大混战,然后回去冲凉,打扑克。94年冬有一次下大雪时,寝室里出去踢了把雪地足球,后来乱成打雪仗了欺负南方人。 大连足球基础很好,那个时代氛围也好,辽宁四川上海北京广州大连的各有拥趸,大家谈起足球来津津乐道,时有地域嘲讽争执的,93-94赛季甲A时代起大连万达接续了辽宁东药的地位开始连霸。主楼的电视有时会酌情播映甲A、申奥、世乒赛、世界杯的比赛,更多的只能周末看看新闻联播。九十年代初意甲是第一联赛,有小世界杯之称,米兰双雄、三大杯影响力很大,当时为了看94年世界杯,我们寝室还集资买了台电视,晚上从走廊接电偷摸看。体育节目里能看到NBA集锦,飞人乔丹正青春走向人生巅峰,94年才正式引进转播的。<br><br>大学里六点点名出早操,列队跑八百米,大四例外,那时大三还有个测试12分钟跑,好像3000米及格,后来看到甲A搞的体测上岗,大学过来的人不吐槽才怪! <p class="ql-block"><b>(八)补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2南巡讲话后,社会由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新潮一波接一波,作为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大学生自然是时代的弄潮儿。几乎冲击了每一个人,在这种大潮下,无人可以幸免,每天都发生一堆天方夜谭的事。九十年代做买卖跑业务的都得随身带现金,一部分人先富了,更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去打工,那时有个电视剧叫外来妹,打工是个时髦词。那时候,火车票非常难买一票难求,因有利可图催生了票贩子,治安混乱,火车站列车上集贸市场扒手太多,车匪路霸猖獗,飞车党,偏远地区设卡拦路抢劫长途大巴,那时长途汽车是有卧铺的,家住农村的会更有感触仍心有余悸吧?有的成了企业家,有的成了悍匪。《广州站生存指南》小本子、贴身内裤有个装钱拉链的小兜,还有印象吗?九十年代香港古惑仔类电影和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泛滥时期,很多年轻人心态越来越不健康,滋生很多大案要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连的物价要比沈阳高10%,背靠背运动服沈阳五十元一套大连卖六十,明星画沈阳五毛一张大连一块,胶卷也便宜一点,不少活泛的跑到沈阳五爱市场拿货,回学校再零售的,比如贺卡、明星海报、袜子、畅销书、充电电池五花八门的,总有挨个寝室敲门兜售推销的,赚点零花烟酒钱,也有承包小卖部录像室修理电器什么的,算是勤工俭学吧,那时家教还是新兴事物属萌芽期,大学扩招后出现的需求。那时虽然普及了相机,彩卷已流行,但还是胶片胶卷时代,富士柯达彩色胶卷感光度100的正品是18-20元之间,柯尼卡的能便宜一两元,乐凯大概12元一卷最便宜,买胶卷借相机,得整卷拍完后才能冲洗,一般五天一周后可取,加急费得再加两元,还不太方便,旅游或者有活动才准备照相,回看那时照片的特点就是摆拍、呆板,对焦不好,但笑的真笑的灿烂。</p> <p class="ql-block">虽然物质生活不是特别好,但朝气蓬勃,人们的精神食粮和精神生活比现在要富足得多,记得89年央视有个《来自台湾的歌声》系列节目对大陆的流行音乐的兴起有很大贡献,流行了MTV、商业包装、卡啦OK等。九十年代是承前启后的年代,是飞速发展的阶段,精神文明空前繁荣,文学作品作家/经典歌曲/歌手/乐队,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如日中天,是香港台湾华语乐坛双雄并足的鼎盛时代,特别是港台音乐影视的黄金时代,滚石华纳宝丽金飞碟,教父天王天后、TVB港剧和香港电影、内地最顶级的导演和演员及其影视作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目不暇接,豆瓣高分的电影电视剧和歌曲,大多诞生于那个年代,有评论说94年是电影黄金年,多少年以后我们才知道当年很多经典流行的歌曲都是买下版权重新填词国语粤语翻唱的。那时盗版影像书籍、盗版碟还没被定义打上标签,有打口碟。大一时男生宿舍和走廊时常回荡着充满激情的合唱“我们虽不在同一个地方 没有相同的主张 可是你知道我的迷惘 我们曾经一样的流浪 一样幻想美好时光 一样的感到流水年长……”每年十月有新生卡拉OK歌手大赛,那时大学校园盛行组建乐队,而Beyond乐队、窦唯还在的黑豹以及崔健的歌是必唱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初,大学里有两大现象,女生比例很低,一些学校专业男女比例失衡严重,理工类大学里女生纯属于稀有动物,对于男生来说属于“遥遥无妻”,而大外却是“死而无汉”的那种。我想原因有三吧,首先重男轻女的思想,十亿人口八亿生活在农村,家里孩子多,要不要上学都是个问题,女孩读书更会被忽视;其次中考就分流了,考中专中师,早毕业早上班,毕竟考上中专后可以直接转城市户口,带干部指标,毕业分配工作,也能改变一个家庭,是那个年代最真实最现实的选择;第三,高考科目设置、试题难度、录取率、复读的机会等等都不利于女生突围。另一个现象就是班级同学年龄差异很大,因大学名额有限,极低的录取率,为了跃龙门改变命运证明自己,复读生越多就意味着落榜的应届生也就越多,那么就会出现很诡异的现象:复读生考上好大学,落榜的应届生只能选择复读,这样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复读多年才突围,现在公考为了进入体制内,绝大多数人不也是坚持考了很多次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前的大学都是开放式的,就是不管你是不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你都能自由出入(当然女生宿舍除外),比如考到北京的可以去清华去北大校园,旅游的也可以去领略这个城市向往的那所大学游览留念。当时能去别的学校跳舞谈恋爱,也可以去蹭课,还可以去学校食堂吃饭(前提是有饭票,对外的饭店随意),总之很自由。由于疫情缘故,这几年念大学的没这个走访游览的便利了。那时候旅游也简单,到了目的地,买张地图,打听如何坐车就行了。</p> 大学收集的地图,还想有机会去各地走走,看看同学们 大学就是一座整容所,多半都整好了,少部分整残了。九十年代的个别流行词:一曰打望,在我们上大学时,从宿舍窗户、阶梯教室或者食堂座位上、运动场等场所,打量着一个个从眼前飘过的女生,这就是“打望”。二曰“贝多芬”—“背多分”,就是形容那些看着背影很漂亮,但正面却差强人意的女生,就是背后可以打很多分。三曰卧谈会,侃大山、八卦、乱点鸳鸯谱、情感分析等。 <br> <br>九十年代初大学生们的爱情多半应是受了琼瑶阿姨的影响,总是非常地风花雪月,骨子里追求着浪漫、执着与理想。改革开放带来的文明进步,使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时代成为过去,那时大学生对大学期间谈恋爱的态度越来越宽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大学期间谈恋爱持顺其自然和不反对的态度。且一段时间,社会舆论曾广泛传播,青年女知识分子难寻对象的信息大大刺激了在校女大学生的恋爱需求。当时校园里流传的“一年娇、二年跳、三年着急、四年没人要”,便是这种心态的一种写照。九十年代大学的恋情,有善果,则会相亲相爱,由追求爱情理想转为追求婚姻理想;无果而终,则会成为回忆深处的一个美好片段,不可翻阅,却可一生记忆。初恋时不懂得爱情,那个时代大学里谈恋爱是很纯洁的朦胧的,真诚而又单纯的,传纸条写情书死缠烂打都是身边事儿,有眼缘处得来,一起上自习看电影逛街,牵着手在校园里静静地走,晚上也钻小树林,一起排队打饭吃饭甚至互相喂饭,公然撒狗粮,倒也没什么太出格的,大概是93年以后吧,受港台外来文化影响,情侣间动作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前卫,越来越世风日下吧。特别是大四的下学期,往往突然浮现、曝光很多地下情新恋情的,各种八卦消息传播。<br><br>当年大三大四时的班级活动经费记录还在,可以回忆一下当时的物价。九三年九月班里在付家庄搞过活动,买富士胶卷14.7元一卷,冲卷费4元,洗片是0.32元爱克发相纸,那时牛羊肉价格五元一斤,汽水五毛一瓶,啤酒1.6元一瓶(入学时棒棰岛1.5元一瓶,大尼根便宜一二毛),苹果0.6元一斤,团费0.15元,大四涨到0.2元,那时足篮排球都挺贵,五六十元一个!班级荣誉有:91-92年度获大连市优秀班级;92-93年度获评首届校十佳优良学风班第五,五百元奖励班费;93-94年度第二届评比的第一名,再度奖励五百元,且刚好是在大四元旦联欢会之前下发的;另外93年10月大三开学后系里奖励上年度英语四级考试优良200元班费,精神文明奖40元,95年大四的元旦系里还补助每班餐费50元,获得学习先进班50元,哈哈“真香”啊,元旦联欢可是嗨了三天。 没记错的话,九四年的五一期间,高校开始有春假三天。 <p class="ql-block"><b>(九)离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总说 毕业遥遥无期,转眼间就各奔东西。”原来,歌曲里唱的都是真的。散伙饭是在学校食堂吃的。当时,毕业穿学士服还只是博士生才能享受的“待遇”,94年才制定的学位服规范文件并推荐使用学位服,我们这届照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5年毕业时可以选择包分配,也可以尝试自己去找喜欢的工作,大部分还是发回原址的,一张派遣证遣回当地人事局,然后再二次分配,一些企业是通过人事局筛选挑人的,跨专业跨地域择业出了系统出省的就得交补偿金或者说培训费,最低三千五千六千不等最多得八千元,那时可不是小数目,我们四年大学才花多少?班里一西北汉子发了狠毕业证学位证都没要,不惯毛病,留在了大连。我回沈分配去的那个单位还得上交毕业证卡你一把,直到它转制倒闭,想走也没那么容易的,那个时代大学生是宝贝。</p> <p class="ql-block">95年大学毕业季,校园民谣正火的逢时及时,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很煽情。离校前夕夏夜的晚上几次在主楼前草坪上弹唱,大合唱,伴随劲爆的迪斯科舞曲,尽情狂嗨,会不会跳是一回事,当你沉浸在音乐节奏之中的时候,所有的动作和反应都会自然而然,气氛嗨到爆!毕业季=分手季,我们那时还没有文化衫,多是自购毕业纪念册互相填写临别赠言互赠照片互赠祝福,道一声“苟富贵勿相忘”,大学毕业的离别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离去,在那几天,每一个平淡的日子都有人告别,并且可能永远都不会重逢,多少亲兄热弟从此各奔东西,多少两情相悦从此各走天涯,多少人的大学在六月画上句号。尽管四年的生活中我们不是那么亲密,那么无话不谈,但能和自己朝夕相处四年的人不多。毕业季火车站月台送别,即将告别的同学一起唱歌,紧紧相拥,相拥泣别,满满地离别的惆怅,从此天各一方,此生未必再能相见,特别是列车拉响汽笛启动时泪奔,在月台拼命追赶拼命挥手,哭声爆棚,无数双眼睛哭得丧失了焦点,是最受不了的场景,写到这里禁不住眼眶湿润。那时没有网络,住宅电话远未普及,九六九七年时的沈阳,安个住宅电话初装费得要三千五千元,关键是不找人的话,排队一两个月都是正常的,毕业后交通不便的时代又没有电话联系的情况下,几乎是再无联系了。那时工作还多数待分配中,主要靠书信联络,96年12月平信邮资再次统一上调到五角,写信联系又淡化了。大学生四年同吃同睡同学习,更像是四年的聚会,走散了就很难回到从前,大学同学因为地域太散,很容易被时间空间隔离而不易牢固。</p> <p class="ql-block">得益于通信方式的发展,失联多年的同学们,还是靠2008年前后在中国人校友录网站慢慢联系上的,再转到QQ、MSN。空间地域使得我们再见面如此艰难,想打个棒也凑不齐四个人了。怀念四年大学时光同窗情谊,怀念运动场上的挥汗如雨,怀念打棒,怀念校园、阶梯教室、爬山,怀念加州牛肉面大棒,怀念青泥洼滨海路金州五彩城夏家河,独特的恍如隔世的201、202路有轨电车……。别忘了当年你我的约定,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可以再次相聚,重走校园,畅聊彼此的过往,毕业二十年校园一聚太匆匆了。</p> <p class="ql-block">风华正茂,纵情欢笑,心比天高的大学四年,漫长而又短暂的美好时光,永远的成为了过去,是永远在我脑海深处的青春年华!三十年过去了,岁月雕刻了容颜,却未能冲淡我们之间纯真的同学情谊,更无法磨灭我们那浓郁的思念之情。回顾青春岁月,是多么的美好,那么的亲切,这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财富,值得我们一生去珍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怀念昨天,珍惜今日,直面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