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透纳:浪漫的羁客

问路说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775.4.23-1851.12.19</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英国最为著名,技艺最为精湛的艺术家之一,19世纪上半叶英国学院派画家的代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透纳以善于描绘光与空气的微妙关系而闻名于世,尤其对水气弥漫的掌握有独到之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他在艺术史上的特殊贡献是把风景画与历史画、肖像画摆到了同等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方艺术史上无可置疑地位于最杰出的风景画家之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75年4月23日,透纳出生于伦敦市中心考文特花园梅登巷21号。透纳的父亲威廉·透纳是一个理发师兼假发制造者,28岁时有了长子透纳。透纳的母亲玛丽·马歇尔比透纳的父亲大6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岁的时候,透纳入读约翰·怀特的学校,开始学习彩色雕刻版画,艺术才华初现端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意识到透纳的才华,不断鼓励透纳,甚至在自己店铺的橱窗里展示透纳的作品,并且以1至3先令的价格出售这些绘画作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初,作为建筑师托马斯·哈德威克的学生,托马斯·哈德威克劝告年轻的透纳专注于油画。在进入皇家艺术研究院学习之后,透纳又师承地形和建筑景观专家小托马斯·马尔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89年12月11日,年仅14岁的透纳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并获得奖学金,进入皇家艺术研究院学习,直到1793年毕业。艺评人赞扬了又纳对于光影、透视的精准把握。他们也意识到,透纳作品的风格、品质更像一个成熟老练的艺术家所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91年的9月,透纳开启了首次游历,旨在收集风景素材。他游览了巴斯、布里斯托尔、马姆斯伯里还有萨默塞特郡和威尔特郡的其他一些地方。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参加了皇家艺术研究院的人体写生课程,到威尔士的中部和南部旅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行程中,他搜集了更多的风景画素材,并开始为一些期刊绘制插图,这些创作也使他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经济独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93年3月27日,透纳的绘画获得皇家艺术学会授予的“大银质调色板”奖。自那时起,他便以教授美术课和出售水彩画为生。在参加皇家艺术研究院的年度展览后,透纳的作品得到了盛赞,艺术评论家们也开始注意到了透纳,并且意识到他不仅仅是个昙花一现的神童,更是一位可以将卓著技法与不凡感悟都一挥而就的跃然纸上的与众不同的艺术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95年,透纳接受了一些地质学绘画的委托创作,并将其中一些用于雕刻版画。1796年,透纳继续游历,先后来到萨塞克斯、北英格兰的湖区,之后又前往肯特郡还有威尔士,用铅笔、水彩、油画,一如既往地写生,搜索新的创作题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99年的11月4日,年仅24岁的透纳成为皇家艺术研究院的准院士——这也是官方对他艺术的认可,虽然透纳早已拥有各种赞赏与倾佩。1802年2月12日,不满27岁的透纳成为皇家艺术研究院的正式院士。他的毕业作品《北威尔士的多巴达恩城堡》仍存于皇家艺术研究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英国和拿破仑时期的法国签署了《亚眠合约》,1802年,透纳终于可以第一次出国游历。在纽贝·洛森的陪同下,透纳7月14日离开伦敦。他们在巴黎稍作停留后,便前往里昂,在那里的大沙特勒斯修道院停留数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后,他们继续行程,经过了瓦勒迪泽尔、日内瓦,在沙莫尼山谷见到了令他们印象深刻的勃朗峰。因为难以跨越山丘,他们只能改绕远路,经过了博诺姆山口和塞涅山口,之后又在库马约尔和奥斯塔稍事停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接下来的数周,透纳或徒步或骑骡穿越了整个瑞士,足迹遍布马蒂尼、洛桑、伯尔尼、伯尔尼高地山脉、圣哥达山口,最后到达苏黎世以及沙夫豪森的莱茵瀑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透纳在返回途中长时间驻足巴黎,旨在研习卢浮宫中的大师杰作,以及拜访雅克-路易·大卫和皮埃尔-纳西斯·介朗的工作室。最后,透纳在9月30日回到了伦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家乡,透纳整理了此次旅行的许多写生与习作,其中一些更是成为他的代表作,比如《暴风雪:汉尼拔和他的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以及《格劳宾登州的雪崩坠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03年,作为地方政府和年展选举委员会的成员,透纳开始在皇家艺术研究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饱受赞扬的同时,透纳的作品也受到了一些评论家的质疑,他们指责透纳没有道法自然,没有师法传统,漠视技法,不屑色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都只是争论的开始,师承还是自由,摹古还是随性,在英国经过了无数的学术争辩,最终引领透纳成为整个欧洲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07年6月11日,透纳的《钻研之书》第一卷出版,同年11月2日,透纳作为透视学教授,开始在皇家艺术研究院执教。透纳颇为得意于这一职位,一直工作到1828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备课,透纳阅读了一系列有关艺术理论和美学的书籍,这些理论学习让透纳绘画的主题和技法更加延展和深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拿破仑战争的结束,法国边境终于恢复和平,透纳也终于可以再次出行欧洲。1817年8月1日,他告别伦敦,穿过比利时。他这次旅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亲见拿破仑大帝和威灵顿公爵决战的那片土地——滑铁卢战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19年的8月,透纳第一次来到意大利,直至次年2月回国。虽然之前透纳曾以包括克劳德·洛兰在内的绘画、版画、油画为蓝本,创作过意大利风景的作品,但是当他最终亲自踏上意大利的土地时,透纳贝深深打动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灿烂耀眼甚至可以灼伤双眼的骄阳,与英国大相径庭。许多评论家将这次旅行视为透纳从一位年轻人到一位彻底成熟艺术家转变的根本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从蒙切尼西奥通道进入意大利,拜访了都灵、米兰和科摩,那里的美丽湖泊触及了他的灵魂。他还前往维罗纳和威尼斯,透纳受到了以威尼斯为背景的各种文学作品的感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i>速写簿《科摩和威尼斯》中的水彩画展现了透纳对于光的全新的运用:更加温暖,更加朦胧,更具有张力,精致而透明的彩点,展现了意大利天空的光亮透明、异常明晰,以及他旅途的清新逍遥。他开始逐步丰富和拓展他色板上的色彩,从之前有限的色相,到现在丰富的变化,透纳进入了一个新的色彩实践阶段,他的实践建立在歌德以及其他人的色彩理论之上,这些理论之后被研究发展为光学,也就是再后来让印象派和点彩派艺术家为之痴狂的色彩理论。</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透纳接下来的目的地是佛罗伦萨和罗马,在那里,他当选圣路加学院的荣誉院士他与拿撒勒画派的成员建立了联系;拿撒勒画派是一群在德国生活的意大利艺术家。在这段时间里,透纳海游历了索伦托,最南到达帕埃斯图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透纳于1823年展出了11幅水彩作品,1824年展出了15幅。之后,他便启程前往英格兰的东南海岸,造访比利时、卢森堡、德国以及法国北部。1826年,透纳又前往布列塔尼半岛,默兹河、摩泽尔河以及卢瓦尔河流域。透纳像往常一样带回了大量的写生手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28年12月18日,透纳的作品在罗马的奎里纳尔路特鲁利宫的沙龙展出。公众和评论家的分歧依旧如故,或是极力推崇,或是厌恶不解。透纳对于光和色彩非凡的掌控激起了千层浪,这也证明了这位艺术家最终超越了自己早年的才华,勤恳积累,走向成熟;或者说他已然成为了一位独树一帜的大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i>在1837年2月11日出版的《旁观者》中,关于《雷古勒斯》一画,作者是这样总结的:“透纳与克劳德·洛兰的风格截然相反:透纳的笔下没有赏心悦目,没有旖旎风光,也没有风娇日暖,他笔下的意大利尽是光怪陆离,尽是扣人心弦,尽是无止无休。欣赏透纳作品最好的方法就是与其保持距离,那样,就会看到明媚的阳光。这是他特有的景致帷幕般的美轮美奂。”</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i><span class="ql-cursor"></span></i></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透纳作为一名艺术家,他无疑已全然成熟,尽管有时候他与评论家并不交好,但是他受人尊重,被人认可,他也是各路收藏家的宠儿,一生富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个阶段,透纳创作了许多最著名的作品,开拓了一种全新的风格,这些作品标志着他不再描绘真是的风景,而是写意地画出想象中的景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独立于现实存在的世界,标志着透纳迈向纯粹的精神家园,也正是这些作品,让20世纪的艺术家们为之着迷,为之倾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19世纪40年代初期,透纳就开始研究并实践约翰·沃尔夫冈·歌德的《论色彩学》中的理论。歌德认为光是组成世界的基础,因为整个自然都是通过色彩来显现的,所以,色彩是世界无尽的表达,也就是说色彩是真个世界的灵魂。叔本华在他1816年发表的论文《论视觉和色彩》中也支持这个观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透纳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体现在他最后的作品中:色彩主宰了画面的空间,以他独有的浪漫主义情怀,强烈地表达了自然。歌德的观点促使透纳坚持己法,心无旁骛,对那些批评他作品过于无拘无束、肆意妄为的评论,透纳置若罔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i>透纳创作了大量的日出和日落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阳光的色彩回味无穷,以一种相似的却又无尽的色调描绘出来。他画中的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流淌的,转瞬即逝的反射”,甚至更耐人寻味。在瑞士和意大利的湖畔,在大不列颠的河流海岸,他用自己超凡脱俗的技巧,描绘着或平静或激烈的大自然元素:光,形色各异的,反射与折射交相辉映;水,有平静,亦有旋流;有破浪,更有暴风雨席卷下飘入空中的水汽。</i></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46年,透纳在切尔西克雷蒙新街119号的戴维斯楼购置了一套小别墅年,在那里,他安度余生,笔耕不辍。他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线,但是从未停止在皇家艺术研究院的年展中展出自己的新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于1851年的12月19日与世长辞,享年76岁。他的遗体安放在他的工作室直到12月30日,好让他的艺术同僚们做最后的吊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他长眠于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约书亚·雷诺兹爵士的身边。</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