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习近平总书记曾郑重表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红旗漫卷长征路</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征程,遵义标志着伟大的转折。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初期严重受挫。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扩大会议。3天里,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总书记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遵义会议纪念馆是集中展示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召开和弘扬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的重要阵地。2013年遵义会议陈列馆进行了改扩建。新建成的陈列馆充分利用室内空间进行平面展示、模型展示、实物展示和多媒体展示,并运用三维空间立体展示、移动智能终端服务等现代传媒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进行展陈,为更好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讲好红色故事奠定坚实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在遵义会议精神激励下,中国共产党探索真理的路愈走愈宽。回望我们党百年奋斗和成长的光辉历程,处处镌刻着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敢走新路的深深烙印。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从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一,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遵义会议的背景是李德实行了错误的路线,红军第5次反围剿失败了。苏区的根据地处于危急状态,1934年10月,红军被迫进行战略性大转变。也就是长征。当时的蒋介石有着红军与红二,六军团合流的意图。沿途布置了30万大军进行包围隔断。湘江之战红军从出发时的8万人锐减到3万。谁领导中国革命处处危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二,遵义会议扭转乾坤</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历史危急关头,遵义会议对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军事问题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一切企图拿党的正确的路线来为军事领导上的错误路线做辩护是劳而无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党的上层和红军的高级军官对这个问题一直考虑着。毛泽东、洛甫(张闻天)、王稼祥达成一致,必须改变领导层,调整军事战略。朱德、聂荣臻、彭德怀等红军将校也一致同意。李德在军事上是乱指挥。1935年1月,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博古、罗波、周恩来、凯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陈云、王稼祥、邓发、刘伯承、林彪、彭德怀、聂荣臻、杨尚昆、李卓然、邓小平、伍修权、李德和李富春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三,遵义会议伟大的转折点。</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在黔北重镇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军事战争等重大问题,并确立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红军横渡四方赤水,突破乌江,巧渡金沙,飞出国民党30大军包围圈,顺利北上。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危机时救党,救红军,救中国革命。</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铭刻】</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路线错误,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在极其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追寻】</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建党到开国,中国共产党走了28年,时空坐标的中点落在1935年的遵义。遵义——伟大的历史转折地,因一次会议,戴上中国革命圣地的光环,而此后的14年,中国革命昂首阔步,走向胜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35年1月初的黔北,寒气袭人,红军攻克了素有“黔北锁钥”之称的遵义城。在这里,红军得到了一次较长时间的休整。这时,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商议,由王稼祥向中央提出,要在遵义召开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以讨论重大事宜,提议得到了同意。</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此时,远在苏联的共产国际,只能从零星情报中,得知那支他们一直远程控制的红军消失在了莽莽大山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毛泽东后来形象比喻当时的状况:</span><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也是一条真理。”</b><span style="font-size: 20px;">正是这个时机,中国共产党开始“没有先生、自己读书写字”,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的道路。</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坐落在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的遵义会议纪念馆(原国民党第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私邸),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楼,青瓦灰墙,上下两层均有回廊。1935年1月,红军进占遵义后,这座建筑成了红军总司令部的驻地,也成为了遵义会议会址所在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楼东侧长方形的客厅,天花板上吊着一盏油灯,中间放着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椅子围成一圈,如今陈设如初,再现86年前伟大的历史瞬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35年1月15日,中国共产党党内随中央红军长征的重要领导人、各军团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重要人物共20人,围坐在此,共商大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会议的主题是检讨在五次反“围剿”与西征中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紧张激烈的气氛中,遵义会议连开3天。</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首先博古作主报告,他把没有粉碎国民党第五次反“围剿”的原因主要归结为敌人过于强大等客观因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周恩来作副报告,着重检讨了主观方面的错误。随后,张闻天作“反报告”,击中了“左”倾冒险主义的要害。张闻天批评博古的重大失误:拱手让权于李德,破坏了军委的集体领导,给红军造成巨大损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毛泽东随后发言,对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进行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评。他指出:“这个错误,在整个战争中,归纳起来,表现在三个阶段,</span><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第一阶段是进攻中的冒险主义,第二阶段是防御中的保守主义,第三个阶段则是退却中的逃跑主义。”</b><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毛泽东的发言得到了朱德等在内的绝大部分人的支持,朱德指责李德不仅把根据地弄丢了,还牺牲了很多人命,并且表示如果继续这样的领导,</span><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我们就不能再跟着走下去。”</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稼祥的发言明确表示,取消李德、博古的军事指挥权,解散“三人团”,并提议毛泽东出来指挥红军。</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月17日晚,会议作出了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长征前建立的军事指挥“三人团”等决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开端,在极其危急的关头拨正了中国革命航向。</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领导指挥下,迈开铁脚板,忽东忽西,“四渡赤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1935年5月,红军渡过金沙江后北上,彻底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决定意义的胜利。</b></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感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照搬理论写不出自己的历史,复制别人的模式开辟不出自己的道路。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之伟大,核心要义正基于此,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认识中国,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体现着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遵义会议精神如今依旧熠熠生辉,不但照亮了中国过去的革命道路,也指引着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遵义会议精神的深刻内涵</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近年来,遵义会议精神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中国革命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遵义会议精神研究”的成果,遵义会议精神基本内涵可概括为:坚定信念,敢于担当;实事求是,自我革新;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顾全大局。</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遵义会议精神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客观规律为遵循的理性及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复兴中华的担当,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定力,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顽强不屈、愈挫愈勇的斗志,独立自主、敢闯新路的气魄,尊重群众、崇尚民主的作风,团结一致、顾全大局的胸襟。它虽然同毛泽东的个人魅力有极大关系,但却超越个人,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的集体体现;虽然受到贵州地域文化的深层滋养,却超越地域,成为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虽然诞生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却超越了特定的时代,成为中华民族在追求独立、解放和振兴道路上的精神滋养,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财富。</span></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忠民,山东威海荣成山人,1971年任教,中学教师,威海教育书画研究会会理事。由于爱好写作,在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多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11年退休后,被威海荣成靖海老干部办聘为艺术总监、书画协会会长。由于儿子于2009年,积极响应党和国家“西部,大开”的发号召奔赴黔北铜仁发展,退休后随儿子在铜仁生活,又加盟铜仁市老干部诗词楹联协会,铜仁书画研究院,铜仁艺术团。</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