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武汉十一中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研学之旅(一)

emma余曼

<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2日,我校四十余名同学开启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组织的研学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临行前,朱丽琨主任为同学们和家长做了此次活动的行前培训。</p> <p class="ql-block">  安全问题,重中之重。同时,朱主任嘱咐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次研学机会。在研学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自主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同时,要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国科学院老师们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p> <p class="ql-block">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的李铮老师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了此次研学的课题,并按照同学们的兴趣,将大家分为7组,每组研究一个课题。</p> <p class="ql-block">  带着父母和师长们的声声嘱托,同学们充满期待地踏上了这次南京之旅。</p> <p class="ql-block">  简单享用完中餐后,走进研学活动第一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外的几座雕塑已经让人感到悲愤……</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在纪念馆内,井然有序地观看馆内的历史记载。在这肃穆、庄重的纪念馆内,他们看到了那段屈辱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歇脚的功夫,他们已经在研学手册上记录着自己今天的所思所想。</p> <p class="ql-block">  这段屈辱的历史永远不能被遗忘。同学们在参观完纪念馆后,纷纷表示感触很深。</p> <p class="ql-block">  从遇难同胞纪念馆走出来,我们一起来到了“三个必胜”纪念馆。如果说遇难同胞纪念馆让人沉痛而愤慨,那么“三个必胜”纪念馆则像是一束光,让人感受到激励和鼓舞,尤其是那些知名和不知名的抗战英雄,让同学们在他们的照片和雕像前久久驻足,肃然起敬。清人有诗曰“江山代有才人出”,而这座纪念馆则让人深觉“华夏代有志士在”,曾经国难当头,是这些铁血英雄撑起了神州的天空;如今国家富强,是无数奋斗的建设者的力量汇聚成磅礴大海;未来的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必将由今天的莘莘学子来挑起重担!华夏火种便是这样代代相传,永不熄灭。今天的纪念馆之行,让同学们深感“强国有我”的重任在肩,燃起了“学以报国”的万丈雄心!</p> <p class="ql-block">  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表达了对中国青年的殷切期望。我们同学们也将对党的期望大声回应:请党放心,强国有我!</p> <p class="ql-block">  一天忙碌的行程结束,彭盛康同学单独发给我的一段话,分享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我自己拍到的,没有作为团队的研学成果,但是对我触动很大。画面上是大屠杀幸存者证录,右边有一只有些看来尚且稚嫩的小手在指认着上面的文字,左侧是她手中拿着的鲜花。在拍照时,我本只是想记下牌上的文字图片,她挡在了我面前,让我无法拍下完整的资料,但这也让我注意到了她。她大约五六岁,可能刚开始识字,却在努力逐字逐句地在母亲的帮助下认读牌上的文字。她读得不快,身边的同学有些不耐烦,但我就在她读完前拍下了这张照片。我们也许不能确信,一个尚在识字的孩子,能否认知到家国情怀或历史教训。但是,令我动容的是,这个孩子即使对现实一知半解,却愿意从一段段陌生文字看见过去;这位母亲就算知孩子不谙世事,却希望用一次次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试问一个从小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孩子心中如何会没有爱国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我们时常听见一些声音,说当代中国年轻人丧失了当年先烈的精神,痴迷于网络,沉浸在虚拟,被新的鸦片残害了,是“被毁掉的下一代”。但是事实早已证明中国青年招之则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人群中确实有苟且之辈,但泱泱中华何谓无人?黄发小女,识红铁镌字,历家国千古,纵使形容稚嫩,何妨赤子之心?我相信在祖国各地都有无数如此希望的火种!我们不惧敌人,坚决战斗!因为我们心中是中国!我的父辈皆是英烈,我的姓名叫做炎黄!</p> <p class="ql-block">最后,附上同学们今天的感悟分享:</p> <p class="ql-block">  第一组:早上,我们乘坐动车来到了南京站,飞驰的动车,使我们感受到国家的科技发展与繁荣富强。下午我们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内气氛庄严肃穆,让人铭记中国曾经积贫积弱,因而遭致日本人的侵略的屈辱历史。那么新时代的我们,要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不忘来时的路。</p> <p class="ql-block">  第二组:今天我们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走进纪念馆的那一刹那,所有快乐的情感都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肃穆、庄重与敬畏。看着那凄惨、破碎的雕像,那惊人的数字与血腥的场面,我的心中燃起了强烈的愤怒。这段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我们也应当竭尽所能为国家作出贡献,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p> <p class="ql-block">  第三组:今天我们来到了南京,研学的第一站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当一串又一串数据浮现在眼前,沉默成为馆内的主旋律。怀着敬畏之心,我们见证了这段屈辱史,在座座雕像、件件遗物中感受、思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不忘国耻,在新时代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在奋斗中建设富强祖国。</p> <p class="ql-block">  第四组:早晨,我们乘动车来到了南京,随后便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前的一座座触目惊心的雕塑向我们哭诉着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走进馆内,昏暗的灯光,遇难者的姓名,深刻地震撼着我的心。我们看到因为武器装备的巨大悬殊,中华儿女惨遭敌国蹂躏;但我们也看到,在战争中守城士兵的奋勇抗争和英勇无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警示着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p> <p class="ql-block">  第五组:今天我们小组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内灰暗的背景和哀悼的音乐给我们的每个人的心都盖上了一层乌云。灰色的名字,灰色的战车,一张张灰色的遗像给我们的内心重重的一击,只剩下敬畏与庄重。历史的战车仍在吱吱地作响,时代的石磨需要我们撸起袖子时时推动。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这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  第六组: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历史悠久,拥有许多名胜古迹,也有众多美食佳肴。今天细雨蒙蒙,天空灰暗,似乎知道我们要去祭奠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角落里镌刻着“请保持安静,听历史诉说”的十个大字,让每一个人顿时肃穆,丢掉了平时的玩闹和嬉笑。“万人坑”遗址更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万人坑里遍地都是尸骨,令人毛骨耸然,有些缺胳膊少腿,有一半在外一半在土里,还有些是还未出生的婴儿……在这些人中,有着很多为了保护大家而牺牲的烈士,如易安华烈士、姚步青烈士。他们的英勇无畏、舍小我为大我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决不能忘记历史,决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耻辱!</p> <p class="ql-block">  第七组:在近三小时的长途车程后,我们来到六朝古都南京。南京研学活动的第一站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随着地势一步步地下落,随之下落的是我们的心情:时隐时现、数量庞大的名字,数据展现的悬殊,暴露在血腥的空气中的破碎肢体,记录日军暴行的影像……一点一滴,都在控诉着军国主义的罪恶,也在提醒中华儿女勿忘国耻。我们青少年在追随党的伟大领导、实现中国梦的路上一定要不忘本来、面向未来。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p>

研学

我们

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同学

必胜

南京

馆内

历史

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