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文化源远流长

咸阳老翁

<p class="ql-block">  泾河,流走的是水,留下的是石头。它承载着泾河流域悠久的历史文明、记录了泾河流域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泾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地处北纬34度12分一37度20分,东经106度12分一109度10分,系黄河二级支流,渭河的第一大支流。泾河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尚有两个源头。南源出于泾源县老龙潭,北源出于固原大湾镇,至平凉八里桥汇合。东流平凉、泾川于扬家坪进入陕西长武,再经彬卅市、泾阳县等,于西安高陵区陈家滩注入渭河,形成“泾渭分明”的壮美景观,展显它最后的独特魅力。明代王祎有诗云:“安得泾渭水,清浊永相殊”。泾河蜿蜒流程900华里,流域面积45421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内三十多个县市。蕴含并突出地体现着泾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函。</p><p class="ql-block"> 一一一 泾河,中华文脉,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p><p class="ql-block"> 自1920年法国神父桑志华在甘肃庆阳地区黄土堆里首次发现了石英质旧石器为开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百年来,学者们陆续发现了众多的动、植物及人类化石,逐步揭开了泾河古老神秘的面纱;还发现了丰富的泾河流域旧石器,旧石器文化、仰韶文化、齐家文化,赋予了泾河水厚重的人文底蕴。</p><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的三皇五帝都生活在泾河流域。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都沿着这条流域创造了中华文明。伏羲就诞生在泾河之源的陇山之西,女娲就诞生在陇山老龙潭之南,黄帝于陇山、崆峒山而居。从黄帝轩辕开始,历经五千年历史,泾河流域出现了80多个大小政权,500多个帝王。从商、周到秦、西汉、新、玄汉、东汉、晋、汉赵、前秦、后秦、西燕、北魏、北周、隋、唐及五胡十六国在泾河流域易城换都都很频繁。</p><p class="ql-block"> 一一一 泾河,发迹了周,富强了秦,形成了泾河流域主流文化之“周风秦骨"。</p><p class="ql-block"> 泾河豳国九世,周之王业在此奠基。喾帝是与黄帝、颛顼帝、尧帝、舜帝并称五帝。喾帝与正妃姜嫄生子弃,弃喜欢耕田务农事,被尧帝举为农师,被舜帝命为后稷。其孙公刘建立豳国,积聚实力,争取民心。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前后三百余年。到亶父时才南迁周原岐山,最后成就伟业。故古人说豳为周家立国之本。也使得周礼宗法在泾河流域民间有根深蒂固的土壤,也形成了泾河人低调、质朴的品格。北京先农坛保留的古建筑“诵豳堂”,颐和园保留的“豳风桥”,都可见泾河农业对我国农业影响之深远。</p><p class="ql-block"> 早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周襄王29年(前632年)秦穆公伐戎,吞并戎族十二国。泾河上游乌化族等少数民族一并归附于秦。大约也就在这个时候,通往西北的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穿越六盘山的交通要道“秦直道”沿着泾河形成,这也是古称的秦有鸡头道,它的作用在当时可能只是“压泾水之上游,控西戎之右坠"(宋.陶谷)。到了西汉时期的古丝绸之路也是这条路径。近代的西兰公路亦是在此原址上修建。现代的312国道也是沿袭着这条路经。</p><p class="ql-block"> 郑国渠,古代泾河流域一颗灿烂明珠,世界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遗产。本来是韩国疲秦之计,不料却被独具慧眼、深谋远虑的秦王抓住机会,成就了伟业。公元前246年由韩国人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完工。《史记-河渠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折今110万亩),收皆亩一钟(折今100公斤)。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p><p class="ql-block"> 后历代在此不断完善水利设施。汉代有白公渠,唐代有三白渠,宋代有丰利渠,元代有王御史渠,明代有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有龙洞渠。汉代有民谣:“田於何所,泄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糞,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称颂的就是引泾工程。</p><p class="ql-block"> 到了近代,关中三年大旱。1929年李仪址临危受命,在郑国渠遗址上修建“泾惠渠"。1930年破土动工,约两年完工,放水灌溉,引水量16立方米/秒,可灌溉土地60万亩。</p><p class="ql-block"> 1989年泾惠渠被列入关中三大灌区改造之一,共安排82项工程。1995年8月竣工验收,渠首引水能力50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积134.04万亩(其中抽水灌溉面积37.2万亩)。</p><p class="ql-block"> 一一一 泾河,百里石窟带是一条汇集北魏到清代的佛教文化长廊。</p><p class="ql-block"> 关中自古就有“泾河多石窟,渭河多草堂"的说法,即泾河石窟是佛教僧众立足修行之地,渭河草堂则是儒、道两家行走之所。</p><p class="ql-block"> 从1964年到2012年近五十年间,泾河上游出土的自北魏早期到隋唐宋时期精美佛象270余件,出土佛舍利2000多颗。</p><p class="ql-block"> 泾川百里石窟长廊由泾河川道两侧王母宫的石窟寺、南石窟寺、千佛寺、罗汉洞、丈八寺、吊吊塔、南石崖寺石窟群落组成。西起王母宫的石崖寺,东至泾明乡的太山寺石窟群,延绵百里,颇为壮观。现存窟龛数至少有822个。相比与敦煌、麦积山、云冈、龙门石窟呈散点分布而言,泾河百里石窟应该是中国石窟群分布最密集区域。就密度和布局而言,泾河百里长廊石窟群规模当属世界第一。</p><p class="ql-block"> 泾水中游彬州大佛寺,因山而起,雕石成像,400米长的崖石上凿出了130多个石窟。</p><p class="ql-block"> 1923年美国哈佛大学考古调查团对泾河百里石窟群进行过考察,他们以为,“横跨陕、甘两省的泾河流域,6世纪时,显然是一处重要的佛教艺术中心。虽然它不像云冈、天龙山和龙门石窟那样著名,但是曾有众多的朝拜者"。</p><p class="ql-block"> 从北魏到隋唐,泾河石窟带进入极盛期,每年修行的僧众有2万人之多。安史之乱后,由于战乱及唐末五代两次灭佛运动,也因为丝绸之路转移到海上,泾河佛窟盛况才一去不复返了。不过可以想像,当年在叮叮当当的斧凿声中,一个丝路上最重要的佛教交汇点落地生根,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口音此起彼伏的祷祝声,通过千百个崖窟共鸣、放大,缭绕在泾河上空,随着泾河凝重而缓慢的水流,化为修行者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一一泾河,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古代文人竞相润笔。</p><p class="ql-block"> 唐代李朝威传奇小说《柳毅传》就讲的泾河小龙王虐待洞庭小龙女身份的妻子,流放泾河滩牧羊,幸遇落第书生柳毅仗义传书获救的故事。传说今长武县东北30里处龙水泉就是该故事中柳毅传书处。</p><p class="ql-block"> 明代呉承恩经典名著《西游记》,也是以泾河老龙王与江湖术士袁守诚争赌,克扣玉帝赦降雨水的旨意,触犯天条而被问斩的故事开篇,杜撰出了唐王派遣僧人玄奘西天取经的巨著。</p><p class="ql-block"> 诗仙李白亦有笔触泾河佳境的诗篇:“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锦石照碧山,两边白鹭鸶。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望极落日尽,秋深暝猿悲。寄情于流水,但有长相思”。</p><p class="ql-block"> “泾渭分明”出自《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湜湜:水清澈见底;沚:水中小洲。意为:小洲水底清澈可见)。后经传播,成一脍炙人口的成语。不过古代也常有人认为泾浊渭清呢。如诗圣杜甫《秋雨叹》诗中云:“浊泾清渭何当分”;又如宋黄庭坚诗云:“杨君清渭水,自流浊泾中";再如明代王祎《长安杂诗》亦有云:“渭水何湜湜,泾水杂泥淤"。如何有这样的说法还真难以考证,也可能是他们去不逢时,正赶上泾河龙王做祟,洪水泛滥,浊浪滔天,反浊于渭吧。众说纷纭不可怕,争鸣总会见真相。孰清孰浊,现场观之,一目了然。而且《现代汉语词典》也标释的很明确:“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p><p class="ql-block">一一一泾河,清流映崇文,学风盛行,人才辈出。</p><p class="ql-block"> 泾水入渭处不远有一座砖塔一一崇文塔,建于明代万历19年,由泾阳人尚书李世达倡导主持,南京镇江工匠施工所建。据《铁佛崇文塔寺常住田供众记》碑文记载,该塔为倡导泾阳、三原、高陵三县学童努力向学而建。自此,泾水之滨,学风盛行,人才辈出。</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李锦中进士官至御史;魏学曾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且有众多诗书存世;牛应元中进士官至大理中丞,撰有《四书质言》、《会真录》、《侍御疏稿》;王徵著《奇器图说》;张恂著《樵山堂集》、《西松馆集》;李念慈著《谷口山房集》;张五典著《荷塘诗集》;张纬著《事类偶钞》……</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西学东渐,泾河文化仍然耀眼,更是出了两位大师级人物:于右仁,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大师;吳宓,语言学、文学、哲学大师。</p><p class="ql-block"> 现当代文坛,也少不了泾河新秀身影:代表作《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著名作家李若冰;代表作西部民俗风情三部曲《女人们》、《情人们》、《弟兄们》的著名作家费宏达;而作品以“静、雅"著称的陕西著名花鸟画家赵惠霞女士和其女儿一一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女书法家何薇,她们母女俩的书画艺术作品无不透射出泾河文化“周风秦骨"的气韵和“崇文清流"的人文气息。</p><p class="ql-block">一一一泾河,承载红色基因,继往开来,正在以一个全新的姿态进入新时代。</p><p class="ql-block"> 泾河流域亦是中国工农红军根据地之一。1934年,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全国“硕果仅存"的根据地,是经过长征的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落脚点,也是八路军三大主力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p><p class="ql-block"> 建国七十年后的今天,泾河流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君不见,网络信号实现了全境全覆盖;君不见,西银高铁、福银高速公路、咸旬高速公路扑面来;君不见,国际航空港架起了中华文明通向世界的桥梁;君不见,以大地原点为中心的泾河新城拔地而起,如同镶嵌在泾河之滨一颗耀眼的明珠。东庄水库已立项,不远将来的泾河大坝,锁山而立,缚住苍龙;昭陵身后,高山平湖;水泽陕西,电耀西北。西北富则中国富,西北强则中国强。</p><p class="ql-block">一一一泾河,饶他掏尽泾河水,奇石文化扑面来。</p><p class="ql-block"> 泾河从第四纪形成以来,水流不断三百万年,冲刷、塑造了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奇石资源。泾河流域面积大,岩层复杂,有沙石、青石、石灰石、硅化石等,而奇石多以硅质岩为主,硬度大。中上游石头外表较粗糙,下游的较细腻,偶有玉石般黄白色蜡石较光滑温润。颜色以灰白、黑、青、红、黄居多,绿、蓝、紫、棕、橙次之。造型石形态奇异;卷纹石纹路清晰;画面石意境深邃,或动植物、或人物、山水、文字生动逼真。</p><p class="ql-block"> “锦石照碧山,客行无歇时"。泾河石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奇石爱好者为此痴迷,为它陶醉。动则倘佯在山川河滩,静则品石论道,觅则“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藏则“奇石韵高非今色”。凡捡到一枚可意的石头,极尽溢美之词,穷其传统文化,也不足以释意和表达。咸阳市奇石协会,聚集近四百石友,或有发财之初衷,或具收藏之本意,或寄玩石之闲情,然收获的都是奇石文化,凝练的都是泾河石低调、质朴的品格。使得咸阳市奇石协会更具文化氛围,诠释着崇尚大自然的情怀,以奇石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着人们的审美意识,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情趣,也以奇石文化品牌活跃于中华奇石界。</p> <p class="ql-block">泾河象形石,出于泾河礼泉段,收藏者翁富中。</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此象形石酷似颗红心。让人最先联想到的就是“初心",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如果再放飞思想大胆想像,只有黄帝才配长这么一颗硕大的心。黄帝陵一处青石面上有一双黄帝脚印石,足印长62公分,宽24公分,深2公分,以此推算黄帝的身躯足有4米之高。如此高大的身躯方才有这50公分的心脏吧,所以权且尊为“黄帝之心”如何?</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 十六字心传”。核心意思为:守住一颗恒心,实现远大的目标。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 尧舜禹 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 华夏文明的 火种;而 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这个恒心。若名《黄帝之心》,其寓意尽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泾河文字石“虎",收藏者李志远。此石于2007年在泾河淳化段人迹罕至处觅得,2010虎年李先生以《虎年说虎》为题配文发表于期刊《奇石研究》总字第四期上。</p><p class="ql-block"> 虎年说虎</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虎年。虎年就该说虎。中国是一个既崇龙又崇虎的民族,崇虎的历史比崇龙更远古。人类初祖伏羲氏就是崇虎的部落首领,也称虎伏羲。后来与另一崇龙的部落首领女娲氏结为夫妻,这才即崇虎又崇龙。西王母也是母虎的化身。老子出生时剖母左腹而出,道号就是母虎。先民们既恐惧虎又羡慕虎,奉之为图腾,尊之为山神、圣兽。模似其态,仿效其震撼山林的吼声,才创适出“虎”字。虎字是象形,也是拟声。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虎”字也是虎头的简化,象形或虎皮的摹写。“虎”字的读音也是虎吼的拟声。河南濮阳西水坡墓葬中出土的中华第一龙与中华第一虎蚌制模型,至今己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可见虎在传统文化中究竟占有怎样的位置。虎早己被认识是有益于人类生产的文化神了。</p><p class="ql-block"> “虎"文化已渗透进中国人的血液中,人们写虎、画虎,家中挂虎、供虎。玩石人更是追捧虎字虎画象形虎石。家有虎石,镇宅驱邪。日本、韩国对虎更加崇拜。把虎与武士道相联系,虎即是武。这也与中国古时的“虎符"有关,虎符即兵权。</p><p class="ql-block"> 这一期《奇石研究》封面所登“虎"字石,是惊现陕西泾河的文字石。字在拟与不拟间,笔在抑杨顿挫中,气势凌人,得自然造化之神韵;三笔五笔,超人为艺术之俗气。是难得的一方文字奇石。虎年之际,愿人间充满公平与正义;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愿《奇石研究》虎虎生威,越办越好。</p> <p class="ql-block">泾河文字石“福”,收藏者贾爱国。咸阳市奇石协会会长李志远先生提笔配文:</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的方块汉字中,福字是最受人喜爱,最被人珍视的。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雅士都在写福字,绎创出了丰富多彩的福字。福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由一个汉字拓展出来的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p><p class="ql-block"> 这块惊现于陕西泾河的福字文化石,似乎在历代文人雅士的书法中找不到范本,但它一眼看去就是福字,也许福字就该这么写,这是天书,自然艺术品。既然是天书,怎好以人为的标准去要求呢。</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对福字有很多解释,五福之说也有许多版本,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汉代桓谭《新论》五福一曰寿(桃),二曰富《牡丹》,三曰贵(桂圆),四曰安乐(鹌鹑与鹿),五曰子孙众多(石榴)。称之为五福献寿,或五福环绕。而民间常以福、禄、寿、喜、财来形容五福,以表示美好的愿望。一个福字有说不完的内容,道不尽的涵义,不同的人对福有着不同的理解。玩石人得到这个福字石难道不是幸福么?红色之福不正是洪福吗?!</p> <p class="ql-block">题名:《泾河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尺寸:23.25.10</p><p class="ql-block">石种:泾河石</p><p class="ql-block">收藏:刘占忠</p><p class="ql-block">配座:029艺术区柘工坊</p><p class="ql-block">配文:李志远</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那次去泾河</span>探访,返回途中,同行四人在泾河长武段觅石。石友刘占忠捡到一块泾河卷纹石,是这么多年所见到最大的卷纹石,石友们兴奋不已!</p><p class="ql-block">石上卷纹形成若干圆圈,犹如金钱,有石友说金钱滚滚,取发财之意。也可,但终觉俗了,这么神圣的奇石就该取个有文化内涵的名子。</p><p class="ql-block">泾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是黄河与渭河的重要支流。泾渭分明,亿万年来这条河流一直在清清浊浊的流淌,它曾记录了多少历史与人文的变迁?从某种意义上说,泾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泾河石也在见证和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因之,可给此石命名为《泾河的记忆》,那一圈圈卷纹不正是时间与历史的记忆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泾河木纹石,出于中游淳化段,配文并收藏者李志远</p><p class="ql-block">《秦风汉韵》</p><p class="ql-block">泾河木纹石,硅质岩,大品。这种纹理的石头唯泾河所独有,全国其它河流很难见到,即是有也难望其项背。</p><p class="ql-block">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孕育一种文化。古老的泾河孕育了这种古韵十足的奇石,这不正是秦风汉韵的味道么?</p> <p class="ql-block">泾河黄蜡石,出于下游泾阳段,收藏者田红良</p><p class="ql-block"> 黄蜡石首先发现于真腊国(今柬埔寨)故称腊石。另有说法是因为表层呈现腊油状釉彩而得名。黄腊石在岩石学上属一种矽硅安山岩或沙岩,主要成份为石英。油质蜡状的表层为低温熔物,韧性强,硬度大(摩氏硬度6一7度),极富稳定性。其表层为黄蜡油状,切面石心部分多为粉白或黄白、乳白色的石英颗粒,其油蜡的质感源于石英。颜色则来自表面铁元素的氧化。黄蜡石是腊石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石英石因地质变动破碎滚入酸性泥土中,并长期受酸性物质低温溶蚀,使其表面产生蜡质釉彩。其中一部分又因山洪暴发滚入江河溪流,经多年流水冲刷及沙砾摩擦,表面变得细腻光滑,又经水中各种矿物元素的长期渗蚀产生出黄、白、红、绿、黑等各种色泽。黄蜡石以黄色为主,其中以纯净的明黄为贵,另有蜡黄、土黄、鸡油黄、蛋黄、象牙黄、橘黄等色。又由于其二氧化硅的纯度、石英体颗粒的大小、表层熔融的程度不同而分为冻蜡、晶蜡、油蜡、胶蜡、细蜡、粗蜡等,其中以冻蜡为最佳,可透光至石心。</p><p class="ql-block"> 蜡石无论从视觉、手感都给人一种愉悦感,体会的是“石不能言最可人"的魅力。近年来黄蜡石不但做为观赏石引来越来越多的石友青睐,它也进入了雕琢行业与玉匹敌,更使得黄蜡石极具了收藏价值。</p><p class="ql-block"> 泾河水美,掬一把舍不得丢;</p><p class="ql-block"> 泾河石美,捡一块情难收。</p><p class="ql-block"> 相思飘揺,何处寄忆柔;</p><p class="ql-block"> 谁可解忧,我亦你痴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