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峡口古城游记(一) 原创:任可《走长城》第一百零九站 2020年10月17日

任可

  行驶在甘肃河西走廊,你感觉越往西走两山越窄,当行至山丹花庙到峡口村的这段路程,与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的行车感觉不同,峡谷为东南-西北走向,道路曲迂。这段不到3公里的路程一直在被深切成“V”字形的河川行进,感受到的是两边山脉对于空间强烈的挤压。这就是书上所说的河西走廊“蜂腰”吗?   赶紧打开车载甘肃地图,有个有趣的发现,当你把地图逆进针旋转约120度角时,甘肃省的版图犹如一美丽的女子在欢乐的跳着胡旋舞,而我们走的这一段便是“细腰”地段,而我们的目的地便是“细腰的腰眼”之处---峡口古城。   自古以来,得甘肃河西者,才能真正经略西北。这个美丽姑娘的腰身吸引着中原民族和游牧民族的馋涎欲滴,谁都想之后快。直到公元2000多年前,19岁的汉朝冠军侯霍去病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腋”,直至却匈奴于漠北,并持续向西打通,一举收复了整个河西走廊,打通了中原连通西域的丝绸之路,这段“蜂腰”完全归于中原民族。   千年来,虽然游牧民族唱着悲歌“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不停的来争夺,但中原民族从未敢轻易丢失。所以每个朝代最怕接到就是来自甘肃的急报:报!武威、酒泉二郡告急!——这是汉;报!吐蕃大军已逼至陇右道!——这是唐;报!八百里急报甘州告急!——这是明。在这些急报当中,当然最怕的就是一个关口的告急,因为这个关口一失,甘肃被揽腰斩断,江山将丢掉一半。这个关口就是古人所称河西走廊的“蜂腰”山丹峡口古城!   当我们接近古城时,第一印象是“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在一个烽火台和破败的村子前面,堆放着一片大如斗的石头阵,乍看周围环境为荒漠戈壁,地势平坦,满地风卷沙尘,芨芨、沙蒿草,怎么突然平地冒出这么多石头呢?这不会是古代摆的八卦龙门阵吧?进去仔细一看,每个石头上都有书法刻字,在石阵的中央一块大石头下,坐着一个清廋牧羊人在悠闲的晒着太阳,见了我们也不惊奇,微笑一下算是打了照呼。   聊起石头来源,牧羊人说前几年政府说村里要搞旅游,从山里搬了些大石头来,搞中国西部长城文化书法石刻长廊,这个石刻长廊工程陈列了600多方名家书法石刻。大石头后面打了一个“烽火台”名为“点将台”,往前走在峡口古城前还有模拟太极八卦图的展示,还在家家房顶院墙上改造长城垛口的造型。整完之后游客也没几个来,钱也白花了。<br>   说完之后,牧羊人看羊群以撒向戈壁,便追羊而去。我们穿过乱石滩,登上点将台。这个台子一眼便看出是新建的,无观赏性。   攀高远望,一望无际的花草滩尽收眼底,尤其是与峡口古城相连整段完整而雄伟的明长城,宛若一列长长的火车,神龙见头不见尾,从脚底一直延伸到渺渺茫茫的雾蔼之中,大气磅礴,雄浑壮观,荡气回肠。朋友赞叹道:这条长城保存的多好,远看多像一条高速公路啊,在戈壁滩上直直的通向天边。来时便知,峡口的长城是张掖市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汉、明长城遗址。只有当你亲临之际,才能在震撼中欣赏它的完美之处。   再望与长城与其相依相连的峡口古城,与瓮城断墙相互重叠,连成一个视觉整体,形似一只坐卧的雄狮,东临焉支山,南横祁连山,北至龙首山,在三面环山中,守着这个中通孔道。   为什么在此设关筑城呢?《汉书·地理志》在张掖郡日勒城注中明确记载,泽索谷在山丹卫东南,“自姑臧(今武威)西北出张掖,其间有大岭。度岭而西,西郡当其要岭,谓删丹岭也。”所谓的“大岭”,即今天的焉支山。两山对峙的山峡中以山设关,关外有城,古人正是依托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修建而成,完美地体现了古语中所说的“依山筑城,断塞关隘”的军事功能。这是关于峡口地理位置的最早文献记载。在这险要的位置设关,无疑是扼守在“甘凉咽喉”上的锁钥。   古城的历史又有多悠久呢?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霍去病大败匈奴后,西汉在河西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郡,在今山丹境内置删丹(即山丹)、日勒二县,隶属张掖郡。汉昭帝(刘弗陵)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在泽索谷(峡口汉代称作“泽索谷”,有人推断为匈奴语,意义不详)置日勒都尉,归属张掖郡,并于泽索谷北十里处(今峡口古城)屯兵设防,移民屯田,都尉治所在此。自汉代开辟了“丝绸之路”后,它就是驿通西域,商旅往来西域的使者和商贾途经要道。   我们是从西门进入古城的,回头一看,刚才登的那个烽火台也在这条东西街道的中轴线上。古城围墙几乎无存,只有靠西门洞边有点断垣残壁。西门在残墙断壁中的包砖墙剩下约二米,只有门洞拱保存较好,拱层三竖两平,其余部分全为裸露黄土。给人以年久失修,风雨飘摇之感。   城门内右侧有《峡口古城堡》碑一块,碑载:古城堡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53年),后巡抚都御史廖逄节率众再度加固。现存古城即为明代建制,总面积19万平方米,内为土夯,外为砖包,辅以石条为基,属砖石土结构。古城开东西两门,关城与瓮城相配,城上雉堞、裙墙、楼橹华具,城下壕池环绕。城门洞全以砖砌,辅以生铁灌缝,固若金汤,素称“生铁城”。   “生铁城”?“城门洞全以砖砌,辅以生铁灌缝”?真有铜墙铁壁?我又钻进门洞仔细观察城门砌砖,洞壁青砖包裹,壁上密密麻麻小坑凹。青石地面,亦坑洼不平。上下砖缝中没有铁锈红的痕迹,只有常规的白灰浆。在我的认知层面里,铜墙铁壁是形容长城坚固的防御工程。自走长城以来,还没见过长城建设上墙砖有生铁灌缝的工艺。只在历史书上看到帝王古墓的条石和古水利建设大坝的基石有生铁灌缝的记载。此城真有生铁灌缝还是传说形容呢?这个问题一直悬在我心中的一个迷,至今尚未解开。   沿东西大道继续前行,城内为西北土坯民居,院为石头砌的围墙,空房、危房居多,四处散落着石臼、石磨、石碾等。在残破的紧闭的大门外的院墙上,有扶贫工作标注的“有安全住房”的字样,不知这些人家是否搬迁入城还是另择地新居,城内一幅破败景向。   距离西门大约200米的大街当中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门楼,它就是峡口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叫“过街楼”,当地人又称“财神楼”。它为土木建筑,楼有二层,作用不同所以名字有别。楼的一层为夯土高台,中有木质门洞,连通东西走向的街道,车马行人只能从中通过,为商旅过关缴税的关卡,当地人又称“过街楼”。   二层为财神阁,内关供泥塑财神像,过往商旅烧香拜神,填补风水,招财进宝,又称“财神楼”。此楼虽经修缮,但也沧桑古朴。摄影人为它下了功夫,有星空照、夕阳照、特殊光线下的人物艺术照等,这些艺术照起到的宣传作用不可小觑的,我就是看到照片被吸引而来的。   穿越这个沧桑古朴的“过街楼”,想象旧时甘凉古道过客车水马龙、穿楼而过的情景,往西输出的物资有中国的丝绸、茶叶、铁器、玉器、瓷器、漆器皿,往东输入的有胡豆、胡瓜、胡麻、胡萝卜等植物种子及汗血马、狮子、犀牛等异兽珍禽,还有佛教、舞蹈、音乐等文化交流。《后汉书·西域传》对于当时丝绸古道兴盛景象是这样描写的“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日;胡商客贩,日款于塞下。”   而今,从我们进城到现在,大街上未见一人,未听见一声鸡鸣狗叫之声,所见的住房没有门窗。只是在西门残洞外的树干上见到几只像乌鸦的喜鹊飞上飞下。如此苍凉冷落之感,叫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凄楚悲愁和怆然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