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在党50年

禅心

<p class="ql-block">  “昆仑”在党50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记得全班同学中,似乎唯希昆的绰号唯美——Apple。</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他英姿不变,风貌犹存。</p><p class="ql-block"> 希昆15岁入团,他入团时,“团带队”高一·一班那个“班房”入团仪式的情景,我至今历历在目。他18岁入党。不久前我曾想让他说一下过程,后来想,别干涉他的内政。</p><p class="ql-block"> 你说,说说你自己!惭愧➕不好意思,我今年是“在团50年。”1971年夏秋之交,因讨论我入团,我们侦察班团小组与有线二班团小组争议激烈,“清高自傲,不谦虚、不尊重老兵”的缺点,让我连“在团50年”都好悬没够上。</p> <p class="ql-block">  希昆8岁随家从岫岩来到抚顺。这就是他为什么年长我们两三岁的历史根由。</p><p class="ql-block"> 希昆的父亲坐在炕上,用三钱的酒盅悠哉悠哉地喝着烫热的白酒,说“ZY,你来一杯!”我急忙摆手。木匠刘叔,也不再让。我好像记得家中生计顶梁柱的刘叔,有时是单餐独饮的,我这辈分,哪敢失礼作乱?</p> <p class="ql-block">  1968年秋,参加市“彻查”的刘希昆,放弃这个可能不下乡(后来的十几个人确实没有下乡)的机会,看来,他真不是机会主义者,随同大家下乡到了火石岭。</p><p class="ql-block"> 一个“百日”未过,他还是抛开我们这些挚友,裹上一身军装,走了,去了黑龙江那旮沓。我俩保持着书信联系。</p> <p class="ql-block"> 1970夏,我和几个同学来到沈阳黄河大街的一个部队门口,专程看望从黑龙江转场入驻奉天府的沈阳军区独立二师司令部排职军官保密员,我的同学——刘希昆。</p><p class="ql-block"> “嚓!”手持半自动步枪的哨兵一个箭步冲到我面前,吓我一跳。</p><p class="ql-block"> “我也没私闯军营啊。”我在想自保的理由。</p><p class="ql-block"> “LZY!”哨兵喊着我的名字笑容满面地站到我面前。</p><p class="ql-block"> “吴立功!”我好个激动。吴立功是咱校友、学兄,是二中老三届学生会领袖,在校时就已声名显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英姿勃勃,军姿精准,戎装簇新;挺胸收腹,腰板绷直,目光刚毅自信。军人气质凸显的希昆说,入伍后在师部警通排,经历了几次组织考验,入党提干,一路无阻。我说那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span></p> <p class="ql-block">  左“官”右“兵”,内行人过目便知。</p><p class="ql-block"> “官”,多么俊逸、成熟。方正之口,在告知对方,“莫要向我打探军情。哪怕有些军情我也不一定全知。”</p><p class="ql-block"> “兵”,还是那么草莽,随性,不拘一格。口无遮拦,随时想把几分钟前得知的市井花絮,一一吐露出来,那叫“不吐不快”。</p> <p class="ql-block">  弹指间38年过去。我们62、61、60岁三人从身后那山翻越过来,完成了一次空前绝后的江西婺源东、北线9公里徒步穿越。</p> <p class="ql-block">  当然不能拉下同步翻山越岭的这三位。这三位可都是“军嫂”啊!</p> <p class="ql-block">  当年雄风犹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p> <p class="ql-block">  “江西婺源天上人家——查平坦”,夫妻翩翩起舞。</p> <p class="ql-block">  六和塔下,怒射潮神,与民同心,为民除害,初心无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民多一希昆,民风清雅;</p><p class="ql-block"> 党多一“昆仑”,风清气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禅心</p><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