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流年缱绻,花谢花又花开,转眼间,紧张、繁忙的一学期又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们四年级语文教研组所有老师立足岗位,团结协作,在学校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研任务。工作中每位老师都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根据教学工作计划,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转变教学观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高质课堂创建,全面提高本年级组语文教学教研水平及语文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一、常规工作扎扎实实</p><p class="ql-block"> 1⃣️不论是集体备课还是个人备课,全体语文组老师始终把“高质”课堂的内涵放在第一位,充分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抓课文重难点,疑难点,课文空白点,进行集体探讨交流,常常,不论是在课间还是午休,你都可遇见语文老师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针对某一教学中的棘手问题,核心问题交流讨论,力争达到最高效的教学效果!让高质课堂课堂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真正落地!</p> <p class="ql-block"> 2⃣️课堂教学扎实稳步开展,向40分钟要质量,充分利用平台海量资源,(咱们选用白板5)课前通过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选择甄别最适合的教学资源,把需要的音视频文件,PPT以及课文相关知识链接下载整合利用,此外充分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做好课堂评价,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努力设计好每一堂课,精心打造高质课堂。</p> <p class="ql-block"> 3⃣️用心设计作业,每一课的作业安排全体语文老师都通过集体备课时间建言献策,在共性方面又针对各班具体情况作了更具体合理的选择。对班级学生的培优辅差工作也落到实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关爱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真切感受到学习的幸福与快乐!</p> <p class="ql-block"> 咱们的集体备课,全体老师针对教学重难点,疑难点,教材空白点,作业设计等深入探讨交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瞧, 咱们的教材批注一丝不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教研活动实实在在!</p><p class="ql-block"> 本学期,积极参与研培中心和教研室安排的各种活动,每次有活动记录、活动感言或心得体会,老师们在一次次活动中不断得到提升。</p><p class="ql-block"> 开学初,我们年级组有幸得到研培中心向彪主任和唐清碧主任的亲临指导,向彪主任为亲自为我们解读了高质课堂的内涵,并结合曾义老师执教的习作课《我的奇思妙想》,十分接地气地讲授了如何落实高质课堂上的三高六环,聆听专家对高质课堂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以及对高质课堂深入浅出的解读和诠释,老师们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名师展示课和人人赛课活动,咱们年级组曾义老师参加了名师展示课活动,宋锦凤老师、王彦老师、覃争梅老师参加了人人赛课活动,安排到的老师接受执教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年级组老师利用周一集体备课时间,课间、午休积极研讨,定研讨主题、执教课题,深度解读教材,解读文本!这几位老师精心备课,用心设计教案,制作课件…… 全体语文组老师积极参与听评课,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共同成长进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积极参加高质课堂建模研讨活动,本学期,研培中心在我校组织开展高质课堂建模,城区多所学校参与本次活动,我们年级组老师积极参加听评课,对创建高质课堂信心满满。</p> <p class="ql-block">三、教研组其它特色活动也开展的有声有色:如读书交流会,晨读朝背,读背出一片精彩;亲子共读,读出一道风景;转转写话,转出一片新天地;古诗词朗诵大赛,赛出风采……</p> <p class="ql-block"> 各班的转转日记特色活动一如既往地开展!</p> <p class="ql-block"> 各班组织开展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童心向党迎华诞”红歌传唱活动暨“学党史、感党恩、做先锋”主题活动精彩纷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本学期,我们教研组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每一位老师都能踏实,认真地工作。紧紧围绕市研培中心的“高质课堂”创建,深入展开学习探讨,深入解读高质课堂内涵,用心去经营并落实高质课堂提出的“三高六环”。咱们四年级组全体老师坚守教育初心,潜心研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只为真正实现课堂的高尚、高智、高质,只为真正实现生在鲜红旗帜下的莘莘学子和为人师者们获得教育学习的幸福!</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