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28<br>地点:北京.西城区前门西河沿街<br>活动:休闲徒步,寻找北京街头文化<br>图文:偃城浪子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前门西河沿街</font></b><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前门西河沿街,东西走向。东起前门大街,西至南新华街,长约1150米,宽约6米。</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前门西河沿街,肯定在正阳门西边。这“河”当然是指前门护城河。这“沿”就是岸,老北京人叫“河沿”。西河沿儿在护城河的南岸。这条街是条双过街,是顺着护城河发展起来的,北京的外城是在明朝嘉庆年间建成的。西河沿街在明清两代有较进步的发展。融入了前门商业区的组成范围。云集了多处外埠会馆萧山会馆、代州会馆、渭南会馆、正乙银号会<br>馆等。同时旅馆、饭馆酒楼服务业等非常发达,银行、银号、钱庄也都集中于此。<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ed2308">前门新地标“北京坊”</font></b></div> 老北京人都知道,北京前门外有个劝业场,与天津那个劝业场同名,是个西式建筑的大商场。后来改成新新服装店、新新宾馆,越改越抽抽儿,越改越没起子。最近听说经过修复的劝业场又回来了,还是那个名字,而且与周围同时修复的其他老建筑组成了一个叫“北京坊”的地方,成为前门地区的文化新地标。<br></div></h3> 其实,北京坊就是前门西河沿街东段为主街的建筑群。北京坊西起煤市街、东至珠宝市街、北起西河沿街、南至廊房二条,整体呈现为“一主街、三广场,多胡同”的空间格局,总体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 该项目2006年启动,首创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建筑集群设计之先河,邀请吴良镛院士领衔出任总顾问,按照“和而不同”的原则,在延续大栅栏地区胡同肌理、恢复历史风貌的基础上,邀请王世仁、朱小地、吴晨、崔愷、朱文一、边兰春、齐欣等共7位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文物保护等方面颇有造诣的建筑师参与了北京坊沿街8栋单体建筑的设计。<br> 北京坊不同于大栅栏那样原汁原味的老商街,而是改造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商业文化街区。它是以文物保护单位“百年劝业场”为核心,由一批新旧建筑混合组成的建筑集群。面积很大,有一条主街,3个广场和多条胡同。一律青砖灰瓦,既有传统中式院落元素,又体现出现代简约风格,颇有设计感。(图自网络) 入驻的商家包括高档百货、餐厅、咖啡店、甜品店、书店、影院、艺术文化展馆、酒店等。没有传统老字号,以当前国内外知名品牌为主,如星巴克旗舰店、无印良品酒店、Wework联合办公空间、Pageone书店、英国百货等,是一个非常现代化、时尚化、国际化的商业街区。(图自网络) 从定位上来看,它是“中国式生活体验区”,为吸引更多年轻人、外国人而设计打造的。这也是老城改造的另一个思路。(图自网络) 北京坊的建筑,一部分是对清末民初老建筑的翻新(如劝业场),一部分虽然是新建,却延续着老北京的“合院礼序”。设计师在尊重这一片胡同原有肌理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例如2楼和3楼的空中漫步体系,就非常有想法。(图自网络) 清朝初年,廊房头条胡同因紧邻正阳门,发展为北京重要的商业区,比大栅栏还要繁华。(图自网络)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前门外廊房头条17号:“劝业场”</font></b><br></div> 前门外廊房头条17号,是一家老字号商场“劝业场”。“京师劝工陈列所”于1905年由清政府商部创办,是官办工艺局产品展销馆,设在廊房头条。<div>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陈列所遭火灾,随后搬迁。 1912年,陈列所改为“商品陈列所”。1914年在廊房头条原址重建,不久再次遭火灾焚毁。1918年重建,而后第三次遭焚毁。1923年,该所在廊房头条原址再度重建开业,此次重建的建筑留存至今,即如今的劝业场旧址。1928年,该所更名为“工商部国货陈列馆”,馆址迁到正阳门箭楼上。</div><div> 1936年后,政府将其划归北平市政府,在廊房头条原址重建,称“北平市国货陈列馆”,又名“劝业场”。“劝业场”意为“劝人勉力,振兴实业,提倡国货”。规定私人可在此租地设摊,但仅许卖国货,禁止卖洋货。但此后劝业场遭多次火灾,逐渐萧条,日本占领时期仅能勉强维持。<br> 根据史料记载,劝业场大楼内曾设有百余个摊位,吃、穿、用俱全,另外楼内还设有电影院、剧场、舞厅、台球厅,所以劝业场集商贸、餐饮、娱乐为一体。当时,一层出售日用百货,二层出售文物及艺术品,三层设有几家照相馆、理发馆,四层是一个小型剧场。曾被誉为“京城商业第一楼”。<br> 1949年之后,劝业场一度关张。1956年公私合营后,改为国营商场。1975年,劝业场被改为“新新服装店”。2000年左右,又被改作“新新宾馆”。</div><div> 1995年,“劝业场旧址”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劝业场旧址作为“大栅栏商业建筑”的一部分,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div><div> 现在是北京坊的文化体验中心,属于大栅栏北京坊文化商业街区的一部分,连接了北京大栅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它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貌,继续书写着京城胡同里的商业历史,为人们提供了一处具有历史文化与现代艺术汇聚一体,具有人文精神的公共场所。<br></div><div>(图自网络)</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前门外廊房头条19号:“百年金店”</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民国时期,廊房头条里还有几处中西合璧式的店铺门脸,如三阳号金店,又称为“百年金店”,它也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了。</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清同治七年(1868年)开业的大同金店在此胡同,清末和民国时期,大同金店几乎垄断清末和民国的北京黄金市场,足显廊房头条胡同之地位。<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图自网络)</div></div></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廊房头条</font></b><br></div> 廊房头条胡同东口的牌楼也保留了原有的样式,让人有瞬间穿越的感觉。<div> 廊房头条位于北京西城区,东起前门大街,西至煤市街。<br></div><div> 金庸先生的家族前辈查慎行著于清代的《人海记》提到,明代永乐皇帝定都北京之初,曾在城门口和钟鼓楼等处建造店铺房屋,招商经营,统称为“廊房”。当时按地段不同分别制定了税收等级,指定廊房中有能力的经营户充当“廊头”,负责收敛税款,送交皇家天财库(在西什库),供皇帝宴会和赏赐开销。 如今前门外的廊房头条等胡同名称就是那时的遗留,堪称是北京最早的招商区。</div><div> 1900年6月16日,义和团在大栅栏街(原名廊房四条)放火焚烧卖洋药的老德记药房,不料火势蔓延至廊房头条,将这一带繁华密集的商业区尽行烧毁,受损商铺达上千家,连京城金融界柱石“四大恒”也因灾停业。但因廊房头条一带是老北京内外城接合处,附近的前门两侧又有京汉、京奉两大铁路火车站,火灾后不久商业区重建,生意更加火爆,所以那时的商界流行“火烧旺地”这句话,意为旺地越烧越红火。</div><div> 据《人海记》记载:“永乐初,北京四门钟鼓楼等处各盖铺房,如民居住,召商居货,谓之廊房。。。。今正阳门外廊房胡同,尤以此名”。由此说明“廊房”就是商业街。清乾隆年间称廊房头条胡同,宣统时改今称。<br> 廊房胡同从北往南有头、二、三条。据《旧京琐记》记:“灯市旧集于东、西四牌楼,后始移廊房头条。”因之,昔日廊房头条有“灯街”之称,在这里有华美斋、文盛斋、秀珍斋等二十来家灯笼铺。<br></div><div> (图自网络)</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廊房头条13号院:PageOne书店</font></b><br></div> PageOne是新加坡的一家大型连锁书店品牌。北京坊的 PageOne书店因面对前门楼子的独特视角而成为一个拍照打卡地。(图自网络) 来这里真不是为了看书,只因风景太美!落地窗外,正阳门箭楼、城楼、毛主席纪念堂、原前门火车站一览无遗。现在箭楼在修缮,围挡起来了,完全看不见,我给大家放几张以前在这里拍的照片。(图自网络) 向东可以看到前门大街的五牌楼。(图自网络) 书店内的设计也很棒,以人文、社科、艺术类图书为主,拍完照,静下心来看看书也不错。(图自网络)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西河沿街7号:盐业银行旧址</font></b><br></div> 向西可以看到1915年建立的盐业银行旧址。整座楼房地上三层,全部用红砖墙面,镶嵌白色的石边,正面为爱奥尼克柱式,做工极精细。<div> 盐业银行1915年由袁世凯批准建立。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面阔七间,以红砖墙为主调。两尽端略用块石饰壁柱,柱头有雕饰。中间5间用二层高的爱奥尼柱式,上作檐壁、檐头。三层窗头用三角形山花装饰,最上端有花瓶栏杆式女儿墙。其余三面装饰简单,红墙局部用白色腰檐和白色窗套。门窗洞口较大,一层用弧形拱券,二、三层为方窗。2004年被公布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为建筑本身及散水、台阶投影范围。<br></div><div>(图自网络)<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前门西河沿街9号:交通银行旧址</font></b><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交通银行旧址,建于1937年。地上4层,地下1层。立面装饰带有中国传统建筑中牌坊的特征,水刷石饰面花岗石贴面基座,顶部作半拱琉璃檐,门窗加琉璃门罩和雀替。</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2004年交通银行旧址被公布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为建筑本身及散水、台阶投影范围。<br></div></h3> 参观了前门西河沿街的东段北京坊,我返回到前门西河沿街与煤市街的交叉口。 接下来,去前门西河沿街的西段走走看看。这条老街在清末民初时银行林立,堪称中国最早的金融街。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前门西河沿街29号:金城银行南城办事处旧址</font></b><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前门西河沿街29号是金城银行南城办事处旧址,邻煤市街。大院现在是大栅栏文保区保护修缮办公室。</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金城银行是旧中国重要的私营银行之一,它与盐业、中南、大陆三家银行一起,统称为<b><font color="#167efb">“北四行”</font></b>。<br></div></h3> 老街东侧从清末民初开始,因前门火车站的兴建,逐渐形成了旅店服务业,汇集了37家货栈、客栈,周恩来、陈独秀等人均在此居住过。图为前门西河沿街的街景。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前门西河沿街67号:京城第一羯(前门总店)</font></b><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在帝都开了有年头的老北京家常菜馆,主打羊蝎子火锅。羊蝎子实际上就是羊脊骨,因其形和蝎子形似而得名。羊蝎子火锅在北方有上百年的历史,帝都很流行过一阵子。这家店现在帝都有大概6家分店,不太清楚是加盟连锁还是都是直营店。去前门总店,吃羊蝎子羊排锅,蔬菜拼盘和烧饼,外加几串烤串,整体感觉食材比较新鲜,用料挺实在,味道也不错的,而且性价比挺好的。<br></div></h3> 沿街的一家小店,摆了很多花盆,很漂亮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前门西河沿52号,马应龙眼药店旧址。</font></b><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大门牌匾上,依稀可见“马应龙”三字。<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如今的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有四百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创始于公元1582年(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马应龙的创始人马金堂于河北定县开办小型眼药铺——马应龙生记药店,创制“八宝”眼药。至清乾隆年间,马金堂的后人马应龙将“八宝眼药”定名为“马应龙定州眼药”。<br></div></h3> 马氏眼药经过数代传承,在清朝末年,由马万兴启用其父马应龙之名作为字号名,并在清光绪元年从河北定州迁址到北京前门西河沿开设“北京马应龙眼药铺”,自此以后,北京西河沿始终是马应龙眼药传承和生产的中心。“马应龙”的历史,也就是以北京马应龙眼药店为主线的历史。 沿街的葡萄架,爬满墙头,巍巍壮观。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前门西河沿街91号:察哈尔兴业银行</font></b><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察哈尔兴业银行旧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河沿街91号,是察哈尔兴业银行设在北京的分支机构的旧址。民国六年(1917年)8月,察哈尔兴业银行创办,在张家口设立总行,资本总额为100万元,在北京、多伦等地设分行。该行起初为官督民办,五年之后改为官办。民国九年(1920年),该行先后发行银元票、铜元票,以调剂地方金融。<br></div></h3> 到了1933年12月,宋哲元主政察哈尔,设立察哈尔商业钱局,资本总额50万元,发行银元票、铜元票,并在北平、天津等地开展业务,老街中的这家察哈尔兴业银行,赢来新的发展机遇。可惜好景不长,很快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因受战局影响,察哈尔兴业银行被蒙疆银行收并。从此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察哈尔银行的金字招牌得以重现,但旧址已成民居。 这个二层楼的建筑,也是民国特色。 民国建筑。 前门西河沿街135号:海友酒店(北京天安门广场店) 漂亮的垂花门。 前门西河沿街152号。四合院门联“笔花飞舞将军第,槐树森荣宰相家”。横批“帝泽如春”。 前门西河沿街154号。四合院门联“江夏勋名绵旧德,山阴宗派肇新声”。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西河沿街的196号:中原证券交易所旧址</font></b><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建筑坐北朝南,两层,砖木结构,屋顶用三角桁架,占地东西16米,南北33米。</span></div></h3> 平面呈长方形,南北两头为格局相同的楼房,二层为周圈走马廊,中间为贯通二层的天井,上覆三角桁架罩棚,两侧开窗。立面为青砖墙,处理以北立面为重点。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北立面临街,五开间,有台座,墙面有壁柱和檐口线,壁柱柱身有线脚。一层中间开门其余各间开窗,平券。顶部有女儿墙,中部门头枋芯灰塑花草。室内装修如隔扇楣子等多用中式素材,而楼梯栏杆为西式。该建筑为西风东渐的建筑特点。</div></h3> 民国时期的中原证券交易所内景。进深为五间,宽敞的天井。从天井里抬头往上是一个巨大的木制三角形顶棚,四周开有气窗。<div> 一层是营业厅,二层是当年的大户室。二层为环行围廊,上面铸有西式曲线型的铁制栏杆。<br></div> 杂乱的大杂院,一楼私搭乱建。小楼里现在的住户是中国科学院家属。民国时期的中原证券交易所,如今的贫民窟。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佘家胡同</font></b>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佘家胡同,顾名思义,是以佘姓人的姓氏起名的胡同。</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佘家胡同位于宣武区东北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辖域的西北部,胡同东西走向。东起延寿街,北至前门西河沿街,长250米,宽5米。</div></h3> 延寿街社区位于大栅栏的西北部,是包括延寿街,佘家胡同,东北园胡同,东北园北巷,东北园南巷,东北园中巷,刘家胡同,泰山巷,百合园共九条胡同在内的一长方形区域,属北京市西城区(原宣武区)大栅栏街道办事处管辖。 说起佘姓,最有名的当属杨家将里的佘老太君 佘太君,名赛花,和其他的杨门女将只是传说中的人物不同,佘太君历史上确有其人,只不过不姓佘而姓折,折太君。佘姓是后来说书人以讹传讹,用了同音字所致。<br> 折太君曾祖父曾任后唐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北十里)刺史,隶属李克用;祖父折从远,公元930年后唐明宗授他为府州(今陕西府谷县)刺史;父折德扆,后汉隐帝特任府州团练使。据清代兵部尚书毕沅《吴中金石记折克行碑 》中记载:折恭武公克行神道碑,在府谷县孤山堡南,叙折太君事,世以此碑为折太君碑。考折太君,杨继业妻折德扆女也,墓在保德州南折窝村。<div> 佘家胡同虽以佘姓为名,却与佘(折)太君并无任何关系,而是起源于另一个佘姓人。相传有姓佘的举子来京考试,寓居于巷内,后来这名举子金榜题名,这条胡同也因此得名佘家胡同,一直沿用至今。<br></div> 我是从北口,即西河沿街走进佘家胡同的。走进佘家胡同没几步是一个弧形弯。北京的老胡同就是这样随意,这些胡同是随着城市的发展,随着房屋的不断增多,自然而然形成的。内城(即原来的东城、西城两区)的胡同多形成于元朝,很多都有6、7百年的历史。外城(即原来的崇文、宣武两区,也叫南城)的胡同稍晚一些,大多形成于明清时代。前门大栅栏一带紧靠北京内城,属于外城的核心区,这里的胡同大多形成于明早期,每条胡同都有5、6百年的历史了。 资料显示,旧时佘家胡同内曾有襄陵、上虞、浙江诸会馆,星转斗移,如今这些会馆都已不见踪迹,原来的馆产均变为了居民住宅。就连万能的网络也找不到任何有关信息了。 佘家胡同14号是个保护院落,临街的一长排倒座房高大而气派,其它具体不详。 这个宅院,房顶上还有小阁楼,这是北京的老建筑中并不多见。 佘家胡同10号院。 佘家胡同6号院。佘家胡同到此为止。我原路返回到前门西河沿街,继续沿街浏览。 前门西河沿街91号。住户称这里旧时是亚洲饭店。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前门西河沿街215号:裘盛戎故居。</font></b><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裘盛戎(1915——1971),为京剧名家,工花脸,京剧“裘派”的创始人。西河沿街的故居“坐北朝南,四合院式布局。北房五间为裘的卧室,裘生前曾在此会客和授艺”。故居所在的前门西河沿街215号院,位于正乙祠的正对面。</div></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前门西河沿街213号。</font></b><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裘盛戎故居旁边的213号院。据《新京报》报道,该院的产权人是裘盛戎的大舅哥,裘在215号的住宅就是他送的。据介绍,213号院中的“门墩、门楼、挂落、影壁、甚至地面铺设的砖,都是专门从老旧四合院淘来的”,院内有许多“有年头历史”的东西。</div></h3> 前门西河沿街213号,其左面是215号。(图自网络)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前门西河沿街220号:正乙祠。</font></b><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前门西河沿街220号的“正乙祠”,原为明代寺庙,供奉正乙玄坛老祖,即财神赵公明,故而得名。</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清康熙六年(1667)被浙江在京的银号商人购置,成立“银号会馆”“以奉神明,立商约,联乡谊,助游燕也。”</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康熙四十九年(1710)浙江钱行人士集资购地,重修祠堂馆舍,正乙祠成为浙江钱行会馆,也称“银号会馆”或“浙江钱业会馆”。</div></h3> <div> 正乙祠坐南朝北,临街为九间倒坐北房,进深五檩加前廊。正中一间辟为入口,为广亮式大门。院内偏东有南房三间,五檩加前廊硬山式。经过历年多次大修,内设神殿、戏楼、厅堂、客房等建筑。</div> 正乙祠戏楼是北京京剧最知名的戏楼之一,是一座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纯木质结构的古戏楼,也是中国保存基本完好的纯木结构戏楼。相传它是明代的古庙,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改建为戏楼。<br>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为:“完整的戏楼建筑”。其建筑年代早于许多西方著名的歌剧院,如法国巴黎的法兰西喜剧院,英国的卡文公园歌剧院等,是北京唯一保留至今基本完好无损的纯木质戏楼。它是中国戏楼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被学者们誉为:“中华戏楼文化史上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正乙祠戏楼整体为木结构,传统广亮大门内,东西面阔三间,南北进深十二檩,二层卷棚悬山顶,戏楼正中罩棚即池座,南面为戏台。<br> 戏台顶设木雕花罩,侧面有架空木梯通二层楼座。西部为戏楼,布局紧凑,装饰考究。罩棚只用一个大卷棚顶,在会馆戏楼中别具特色。室内梁架露明,原有彩画。正中罩棚东西面阔三间,南北进深十二檩,卷棚悬山顶。<br> 北、东、西三面设楼座,进深一间三檩,两层,上加披檐。舞台在南面,台顶设木雕花罩,侧面有架空木梯通二层楼座。楼座向外满开槛窗,设“万”字花板栏杆,雕花木挂檐板;舞台后(南)部有扮戏房六间。戏楼前(北)部接正厅五间,正中三间为厅,两梢间为戏楼出入口。<br> 正乙祠戏楼现占地面积约一千平方米,戏楼建筑全部为木质结构,坐南朝北,戏台为三面开放式。戏台对面和两侧均为上下两层敞开的包厢,戏台前约有百平方米看池,可容纳二百位观众看戏品茶。<div> 正乙祠第一次修复在乾隆年间,也就是“三庆班”入京的第三年,迎来了徽班进京,京剧诞生。第二次修复在同治四年,也就是四大徽班进京以后京剧形成时期。两次大修复,迎来戏曲史上的两次鼎盛。第三次在民国二年,这次修复后,京师名票房《熙春社》在此活动七年之久。那时,民间在此举行祭祀活动,农历七月十四日举办孟兰盆节,演出社火和目连戏等,京剧名角粉墨登场,热闹异常。<br></div> 历年每逢春秋吉日,同乡聚会大摆酒宴,都要约请戏班演戏。程长庚、梅巧龄、卢胜奎、杨小楼等名家,都曾在此登台献艺,正乙祠名噪京华。<br> 正乙祠戏楼是戏曲艺术诞生、发展、繁荣的见证。许多老一辈艺术家程长庚、谭鑫培、梅巧龄等戏曲鼻祖均在此登台演出。当代的许多著名艺术家梅宝玖、谭元寿等也光临此楼献艺。<br> 戏楼正前方还挂着一副对联:“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让我回味良久。前世今生,往来如梭,人生无再少,转眼分离…… <div>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此后的嘉庆、道光年间各大戏班汇聚北京,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京剧就此诞生。</div> 徽班进京后,除了给皇宫唱戏,还在京城的会馆演出。据考证,当时的会馆主要有平阳会馆、三进会馆和正乙祠三家,徽班正是在正乙祠戏楼等会馆的演出中,兼容并蓄了包括昆曲在内的各剧种的精华,形成了京剧艺术风格,因此可以认为,正乙祠戏楼是京剧诞生的见证。<div> 光绪七年(1881)正月,朝官张文达在正乙祠搞新年同拜,约四喜班唱堂会。班主梅巧玲。名伶有谢宝云、余紫云、鲍福山、时小福、杨桂云、朱文英、刘永春、罗百岁、德君如等。剧目有《天官赐福》、《连升三级》、《二进宫》、《骂曹》、《牧宪关》、《滑油山》等二十余出,热闹非常。<br> 1919年,京剧大师梅兰芳曾在这里演出。名伶余叔岩为了祝寿,假正乙祠戏楼大摆宴席,唱堂会戏。日场演曲艺杂耍。夜场戏《春香闹学》大反串,妙趣横生。余步岩压轴主演《问樵闹府》,更把气氛推向高潮。<br> 正乙祠还是京城名票如熙春社票房的活动场所。如剧作家陈墨香,下海前的奚啸伯、言菊朋等均在这里演过戏。<br> 历经三百多年的正乙祠戏楼,仍然焕发着艺术青春,只要在开放的日子里,每天晚上都有京剧、昆曲、河北梆子等剧目的精彩演出。只要跳出定势思维,增加美声唱法的音乐会,就会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br> 这里还以她独特的文化景观,古典的风姿与魅力,为京城百姓和国际友人营造了举办中式古典的结婚、祝寿、办生日和金婚、银婚纪念日温馨、浪漫的殿堂,同时也成为京城旅游新的亮丽景点,成为弘扬民族文化,了解中国古典婚俗的窗口。<br> 建国后,正乙祠改作北京市教育局的招待所。改革开放后一度出租给青年企业家王宇鸣。1994年王宇鸣出资动工修复正乙祠,1995年竣工开幕。开幕式由梅剧团梅葆玖、梅葆王月、王树芳等名家演出传统戏《大登殿》演出喜庆火爆。社会各界名人如朱家晋、卢燕等到场祝贺。从此,这里京、评、梆、曲、越等剧种接连上演。 悠扬的演唱和绿竹声从古老的戏楼里再度响起,飘向夜空,吸引了大批中外宾客,成为首都一处独特的人文景观。<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前门西河沿街222号:林家老宅</font></b><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222号院是坐南朝北的四进四合院,四个独立的小四合院呈“田”字形分布。每一进都是方方正正的,其中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院落西院,由南房、北房、两侧厢房组成。4个院子,74间房屋,青砖灰瓦、硬山挑脊、抄手回廊、布局紧凑、古朴典雅。</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跨入小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砖墙上雕刻的影竹,栩栩如生,植根于石缝之间,一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架势。院落内丹柿和枣树犹存,树荫蔽日,院子中间摆放着几个青花瓷大鱼缸,缸内荷花锦鲤,无不欢畅;花木葱茏、古董物件、奇石异草,凸显主人的闲情逸致,点滴之处彰显当年大宅门的盛景。</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东院除了目前仍在居住的三户人家的房屋完好外,其余房子都已经破败不堪。在此“坚守”的一户居民说,自 从2006年开始拆迁,大多数人家都陆续搬迁,“走一户,拆一户”的结果便是如今的满目狼藉。</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东院与东院的后跨院有一段约五六米长的门洞相通。东院的后跨院曾建有一个带瓦拢铁皮屋顶的三层小楼,此楼格局新颖,具有西洋风格,高出正乙祠的戏楼,正对着北海的白塔,天气晴朗时,可远眺白塔的景色。可惜,这座小楼拆了。</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隔着上百年的风尘,也许不可寻回222号院的当日之美。一墙之距离,境遇却冰火两重天。左边是旧貌换新颜的正乙祠,赫然立了“北京 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右边是饱经数百年沧桑容貌渐颓、暗灰色淡雅沉稳的222号院,已被拆得残垣断壁。</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222号院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院落——西院,房主人名叫林培炎,是目前国内著名的口腔医学专家,也是林氏大宅门儿内的第三代传人。著名科学家蒋筑英也曾在林家老宅留下了6年的生活足迹。</span></div></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林家的祖籍在福建。林培炎的爷爷即西河沿大宅门的第一代创始人,是同治年间的进士,任职于户部。</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清朝末年,林培炎的爷爷做买卖,被某汇票庄坑了几万大洋,债主讨债,无奈之下,搬到了西河沿。其后,他又将这 所宅子的西院买下,并进行了修整,与东院连为一体,形成有70多间房的大宅门。<br> 林培炎的爷爷有3个儿子,大儿子林子安颇有经营头脑,二儿子林振纲和三儿子林子扬则是两位医学界很有名气的一 级教授。林培炎是林子扬的儿子。<br> 林家的西河沿老宅,在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曾住过德国兵。<br> 1936年,给林老太爷办十周年祭时,其排场之大,令人瞠目。祭日由林子安在正乙祠操办。当时,他请来梅兰芳 、王瑶卿、李多奎、萧长华等名角唱堂会,当时的戏单留存至今。节目单上除有京城名伶,还有天津唱大鼓的“小彩舞”骆玉笙、鼓界大王刘宝全、戏法大师“快手刘”、相声演员侯宝林等名家。政界军界商界报界的名人来了数百人,看演出的近千人 ,此事轰动京城。林子安也落下了“林百万”的绰号。<br> 二爷林振纲早年到德国留学,获医学博士。回国后一直从事医学病理学的教学研究和临床,他编写的有关医学病理学 方面的书,是国内病理学方面最早的专著之一。他与军委前卫生部部长贺诚是留德同窗,北京解放初,贺诚亲临西河沿老宅, 跟二爷倾心交谈,请他出山。他先后担任过北京医科大学的基础部主任和病理教研室主任。<br> 三爷林子扬是国内著名皮肤病和性病学专家。他是师大附中首届毕业生,1922年在国立北大医学院的前身北京医 学专门学校学医,毕业后担任讲师,1934年留学德国和奥地利,主攻皮肤、性病和热带病。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 大医学院任教授。解放后,他担任北京性病防治所所长,为新中国当时取缔妓院、消灭性病作出了重大贡献。<br> 1949~1993年,林子扬一直任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担任中央领导同志的保健工作。他医术精湛,先后治愈 了数以万计的皮肤病人。邓颖超称赞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林子扬给人治病不分贫富,街坊四邻找他看病从不要钱。其 90高龄时,媒体报道了他无偿为人治病的消息,一时间西河沿老宅门庭若市。<br></div></h3> 著名科学家蒋筑英曾在林家的西河沿老宅留下了6年的生活足迹。<br> 原来,蒋筑英的母亲跟林培炎的母亲刘尧厚是中学同学,1956年,蒋筑英在家乡杭州考上了北京大学物理系,他母亲给刘尧厚来信,因家境困难,希望蒋筑英在北京上大学期间,在生活上给予资助,林子扬和刘尧厚待蒋筑英如亲生儿子, 他也把西河沿老宅当成了自己的家。<br> 他平时住校,每到周末假日便吃住在林家。林家朴实无华,热心待人的家风给年轻的蒋筑英留下深刻印象。<br> 林子扬一生淡泊名利,生活上克勤克俭,作为名医、一级教授,他的工资不比部长低,但他在生活上非常俭朴,平时吃饭,桌上掉个米粒都捡起来吃了,衣服旧了,缝缝补补接着穿。这一点一滴,耳濡目染,深深教育了蒋筑英,他把刘尧厚给 的零花钱,都买了书。<br> 1962年,蒋筑英大学毕业,本来可以留在北京,但他为发展我国的光学事业,与林老先生商量后,毅然决然地去 了东北。告别了林家西河沿老宅后,他念念不忘林子扬和刘尧厚的教诲,还经常给林家来信,直到他英年早逝。<br> 林子扬与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交往很深。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北戴河疗养时,林子扬去看望他们,邓大姐亲自为他煮绿豆汤喝,并请他品尝警卫员捞上来的海鱼。<br> WG初期,周总理亲自指示,保护林子扬,使住在西河沿老宅的林子扬家免遭红卫兵抄家,保护了一批珍贵的医 学史料和文物。后来,这个大四合院被房管局没收后分配给多户人家居住,据了解,最多的时候曾有20多户人家住在这个四合院内。除了林培炎所住的院落为私产以外,其他人多是公房租住。<br> 心善者长寿,林子扬活了91岁,他生前一直住在西河沿老宅。<br> 其儿子林培炎是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口腔审美学组全国委员,他发明的“非手术性面型矫治”全新疗法,不用开刀矫正脸型,经济简便、无年龄限制,荣获德国优秀科研成果奖,这一成果现在已用于临床,引起 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br> 林子扬住过的老宅正房,生前接待过许多外宾,格局至今未动,古朴淡雅。林培炎在这老屋,每天接待来自世界各地 的客人,使沉寂的老宅又有了生机。<br> 那浸透岁月沧桑的石板路,有穿老“棉窝”的脚轻轻走过;小巧玲珑的砖雕门楼上,丛生的枯草映着夏日瓦蓝的天。 滴滴血汗积攒盖起的祖宅,按先人想法是,待后代潦倒到没饭吃的时候,能拥有一片瓦来遮风挡雨。<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转载:<font color="#167efb">梦里的老北京,凋零的四合院</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作品系2018级学生【新闻写作--特稿】课程作业</font></b></div><div> 一起透过拆迁工地的飞扬尘土<br> 看画中的老北京四合院<br> 这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br> 一桶油漆,一个“拆”字。<br> 这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br> 地产升值与高房价,拆迁补助与新楼房。<br> 这是一件理由充分的事情。<br> 城市化、房产金融、土地财政……<br> 这是一件令人叹惋的事情。<br> 在他看来。<br></div><div> 郑希成,出生于1938年1月,家住在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新桥九道湾的胡同里,原是北京象牙雕刻厂一名工艺美术师,退休后一直在家休养。<br> 2001年起,郑希成开始致力于北京胡同的保护、记录,并用画笔记录下那些曾经充满生命力,却即将消失的民居院落。他通过实地调查,根据历史照片或图像,尽量恢复院落和建筑物的原来风貌。郑先生曾亲眼目睹过野蛮拆迁的惨况,他不会忘记这些历史场面,但他却理智地采取怨而不愠的方式,在画稿中主要表现北京历史风貌之美。<br> “嘿!”<br> 郑希成双唇一闭,一口气顶在胸腹,用双手费力地把自己向上推起,又把自己佝偻的后背高高地弓起来,头深深地向前探着,以便他能靠着向前的惯性拽起自己,身后的椅子有些被他的大动作“喝退”,发出“嘎吱嘎吱”痛苦的响声。“嘶”一声吐气,宣誓了站立的成功。他右手抓住椅子,瘦小的身躯以此为轴,缓慢扭转着向前挪步,一两步后便伸出手去勾一米外的画筒,又按照原路,挪着、转着、喘着退回原来的位置,扶着桌面顿了一顿,将自己坠下去,太师椅又是“吱嘎”一声响。<br> “这是小凤仙。”<br> 有些落灰的画筒被拉开,卷在一起的作品被掏出,固定的皮筋被摘下,他熟练地摩挲着自画卷,审视曾经做过的记号,一层又一层地剥开自己的作品。<br> “这是李叔同。”<br> “这张书里印过,已经有了。”<br> 颤抖的手和粗糙的纸张不断摩擦,在宁静的小屋里发出“沙沙”的摩擦声。连续的一段动作让他的气息不太平稳,他的喘息吹动着屋里温暖的空气,褐红色棉服的拉链上方敞开着,在他瘦小的胸膛上微微地起伏。<br> 他摩挲了一下右臂湛蓝色有网格纹路覆盖的套袖,探出自己粗糙的左手去够桌角的纸镇,“唰啦啦”是纸镇从画卷上不情愿地划动的声音,传入耳朵的时候也把纸面上的文墨气翻腾起来,涌进鼻腔。<br></div> 郑希成徐徐展开画卷<br> 尘土里的北京城<br> “我做这个最开始是大概2001年。”<br> 画北京城四合院的想法在郑希成的脑海里盘旋了很久,但是每次都没能落实,最终让画四合院这个愿景落成的,是不合理的拆迁方式。“当时正赶上我生病,身体不好,开发商那帮拆迁的人拆得厉害,为了赶人走,先是拿竹竿子把四合院的棚顶捅漏,让你没办法继续住下去,再就是‘突……突……’的拖拉机,横着推一下,竖着推一下,一个好好的四合院被推得乱七八糟,一拆又是一条街,一整排。”郑希成说着,左右摇晃着身子,以示拖拉机的劲头之大,为了让语言直观,他弯下拱起的腰,从并不灵活的脚旁,抽出了一个盒子,盒子上有些新落的灰尘,在持起的过程中不断被他颤抖的双手抖落。<br> “这是北新桥,当时就东直门这一片,好多的好院子都被毁了。”伏在地图上的手止住了颤抖,但是他却有些动容,郑希成回想到当时大片大片的废墟出现在北京城里,总有一天是要推到自己家的,后来果真开发商找到他家,可是经过和孩子们的一番计算,拆迁的补偿没有办法维持生活质量,甚至连郊区的房子都买不起,于是终日和四周的邻居浸泡在焦虑的气氛里。直到有一天,有朋友给郑希成送来一篇《南方周末》上登的华新民的文章,才让他动了兼顾“小我”,也服务“大我”的念头。<br> “华新民只有四分之一中国血统,能为保护北京胡同文化这么奔波,我作为一个老北京人更得做点事啊,我就给华新民写了一封信,说我也想投入到这里”,郑希成说,“因为我没能上三四年级,所以文章也写不了,很多人照相,画画,有照局部,照鸟瞰,也有画细节的,我最终决定我就是要画整体,我得走进去,和人交流,感受他们的风俗文化,这样才能有最直观的感受。”从那开始,郑希成与“现代化”长跑的比赛便开始了。<br> 至今,在82岁郑希成的世界里,绘画和家庭,两者几乎组成了他全部的生活,“我睡得比较晚,起床了就开始画画,并不着急,一点一点画,也并没有人催我”,这样的生活状态看似单调,但是郑希成却惬意于这样的日子里:“我经常画着画着,觉得一切都从脑子里显现出来了,这些院子呀就在我眼前立体起来……我对这些印象太深了。”<br> 静谧或喧哗,冷清或热闹,郑希成脑海里的北京已经变了模样,霓虹灯和汽笛声把他紧紧地压迫在九道湾西巷的一个拐弯处,近几年来拆迁改建里叵测的人心更是让他看不清“城市建设”的名目,一层层来自社会的压迫感让他难以对时代做出积极地回应,即使如此他仍然说:“我虽然能做的很少,但是不能不做。”<br> 他不再是曾经的小伙子了。<br> “我老了,走不动了,出不去了。”<br> “最后”的四合院——西河沿街222号<br> 展开包含着前门西河沿街222号院的画卷,几座结构立体、画面工整的四合院、气势恢弘的正乙堂,一群形形色色、各具神态的小人也跃然纸上,在长卷的尽头,是他独有的字体写的标题——“前门西河沿街222号”。郑希成的手指沿着画面中清晰可见的廊道向前摩挲着。<br> 郑希成对自己画的每一幅画都历历在目。<br> 222号更是对他来说有着特殊意义<br> “珠市当正阳门之冲,前后左右计二里,皆殿商巨贾,设市开廛。凡金银珠宝以及食货如山积,酒榭歌楼,欢呼酣饮,恒日暮不休。”乾嘉时俞清源在《春明丛谈》中描绘出前门大街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盛况。据郑希成介绍,闻名遐迩的大栅栏、八大胡同、纪晓岚故居、琉璃厂都坐落于前门地区,原来的西河沿街也是一条繁荣的大街,224号还是是著名医师马应龙的住宅。<br> 但是700多年历史沧桑,前门商业区内的老字号几经沉浮,已经老态龙钟。 2003年,北京市政府批准了《前门地区修缮整治总体规划方案》按照规划,前门步行街将于2008年建成。但是在此之后,无数的老房子都“流离失所”。<br> 据北京晚报2009年1月7日《法制周刊》“说案”栏目和2009年1月21日《中国文物报》《北京西河沿街222号四合院拆迁引发“民告官”》一文记载:<div> 西河沿街222号院是一座拥有文保价值的四合院,主人林子扬是一位留洋的医生,这座四合院也是他的祖宅,被北京宣武区建委列入拆迁范围,2007年北京宣武区市政管委会用一纸诉状将未搬迁出前门西河沿街222号四合院的郭姓居民告上了法庭,请法庭以法律的力量督促其搬迁,并赔偿违约金约28000元;而此四合院主人以文物局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的文物保护书为盾牌,拒绝搬迁。始于2006年5月的这场拆迁,历经一年的时间后,还迟迟不能落幕。僵持一段时间后,户主将宣武区建委告上法院,请求撤销该建委核发的拆迁许可证,并获得成功。<br> 这场官司,旷日持久,作为第一场古建筑拆迁保护“民告官”并且成功的案子,它在京城各界影响巨大,数十家媒体进行了全程跟踪报导。因为郑希成的书《京城民居宅院:郑希成钢笔白描画集》中对此大院有收录,书籍的前言后记也被一些法律咨询网站收编至此案的相关资料中。<br> 跟着自己的记忆游览了一遍曾经的西河沿街后,他轻叹了一口气,“这个院子只有这里(指222号)留下来了,其他的都拆了”,他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喜色。<br> “留下来了。”<br> “小瘸腿”追求文明的历程<br> 郑希成的眼里,四合院的留存是有着重大意义的,十九年串四合院的过程中,形形色色的人都在他的人生里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号,“我的这些资料很多都是朋友给的,这些朋友有设计院的,房管局的,我得到了好多朋友的支持,社区里还有好多人给我小的铅笔头、橡皮、刀,还跟我说‘给你!这是我对你的支持!’,有的人非常积极带我到他们熟悉的院子里四处转,跟我说‘瞧吧!快瞧吧!快画吧!’‘快画!不画明天就更没了!’”说到这里,郑希成笑了,笑容溢出到眼角深深的皱纹里。<br> 咧开的嘴角让他呼吸有些不均匀,他顿了顿,“也有人是不配合的,西城区那面有一个乾隆的宅院,我在里面观察拍摄的时候,就有一位老太太赶我走,不让我拍,我当时说:‘我就拍拍,我想把它画出来,留给后人看’,你知道她说什么?她说:‘什么给后人看,给我们现在北京人看都没人看了,你能保护的了吗?’还说:‘华新民来了都没能保护的了,你根本做不到!’”他歪了歪头,表现出无奈的神色,“但我知道,她不是坏人,她是被伤了心了。”<br> 十九年,没有家庭积极的态度,郑希成远撑不到现在,陪伴郑希成大半生的老伴坐在他的旁边,看他面对采访表露出平常不易有的情绪,心里不忍,却也对他能敞开心扉由衷的高兴,私下里偷偷和记者说:“难得他讲这么多,十九年里理解他的人不多,他那时候骑的是自行车,后来是电动车,后来电动车也骑不了了,只能骑残疾人的三轮车,没少挂了碰了的……”<br> 老伴儿对他每个吃亏遭罪的地方心心念念,对于郑希成来说,那都只是追求文明道路上的小打小闹,不求利益、不畏人言才是他想坚持的初心。即使是后期成堆的作品出了书,给了三万元稿费,十九年的心血被这样买断,郑希成也并不觉得可惜,“很多人劝我拿毛笔画,后期能赚一大笔钱,但是我觉得……这是一种保护性质的记录,并不是拿收藏的眼光看,有的人把作品当文物收藏品卖给出版社,开价很高,但是这个钱……我做不到,就算拿到手里,我心里过意不去。”郑希成抬起右手挠了挠脸侧,又遮住了照向右边脸颊的光芒,他好像故意躲避热闹的太阳,想把自己埋在枯干的手里,“我基本上不出门了,腿脚不行了,也不愿看见(外面)。”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沉浸在一个非利益至上的文明的社会中,在自己的思想楼阁中独自为现代文明的罪恶忏悔。<br> “我常说洪山文化,一块小玉一款文物,其实这些都是在文化里面包着的,文化没有贵贱,中国的民居文化也是一种珍贵的文化,全国各地的民居文化都应该收集起来,房子的形象或者这段历史,从原来的穴居,然后到现在四合院文化,从北京到云南都不一样,你坐着火车一走,走着走着就变了,到了河北就是平房,到了河南就是草房,到了湖南湖北就是那种大木棚子,到了安徽,诶呦!安徽的民居文化可漂亮了,再往南,广东是广东的小阁楼,再到云南、东北、西北等等,晋陕文化,再往西,窑洞文化,这就是咱们中国民居文化很多很多,多少种都应该收集起来,但是挺惨的,没等收集呢,都没了。”在郑希成眼里,我们对于中国的民居文化保护得并不够,即使是有制度支持,落实到民众时也有很多漏洞和缺陷。<br>十九年来他画的院子不少,但是保护下来的却不多,这就是追求利益和经济对于人心的腐化。为了与现今人们的贪欲作比较,他常常提到在解放之前,“一点文明都没有”,无论是自己小瘸腿受欺负,还是鱼龙混杂的各路集市,“这个社会就是包含那么多人的丑恶灵魂,我画了这样一个丑恶的画面(指前门附近),但是李叔同在后边自己练剑,后边河边有一小板子,人在那里修行,当时我就在想这么混乱的环境里,李叔同能院子门一关,自己走自己的佛道的路、文明的路,普通人坐在小木板上静坐着也可以修行。”但是文明飞速进步的今天,人心却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再要说下去,他却噎住了,摆摆手。<br> “不讲了,算了。”</div> 郑希成梦里的老北京:善良、文明、古色古香<br> 当被问到是否对自己的成果满意时,郑希成先是有些轻笑,又紧摇了摇头,手也不住地摇摆,“不能说满意,不能……不能……还差很多……很多”,接着短暂的宁静后,他看向记者嘴唇微微颤抖:<br> “痛苦。”<br> 他再次噎住了,手不住地颤抖,指着空气。<br> “你……你,你没从这里出来,没来及(记录)就一片一片地(消失了)。”<br> 悲伤的气氛开始弥漫,屋子里的电暖气蒸发着体内的开水,发出“滋滋”的声音,与悲伤带来的宁静显得格格不入。 等心情有些沉淀,郑希成用右手抓了抓分不清胡子还是鬓角的脸侧,但是无论如何上面的毛发都太稀疏了,“你知道小江胡同吗?我小时候我爸爸就跟我说做买卖的事,这里做的就是大买卖!”他的神色张扬了起来,说到“大”还挥了挥颤抖的右手。<br> “但是大买卖……”<br> 他紧盯着记者,语气突然疲惫起来,眼皮上的皱纹和眼睛里的血丝重合到了一起,嘴角跟手一样颤抖。<br> “……”<br> “没了。” 前门西河沿街224号:大栅栏街道前门西河沿社区居民委员会。 前门西河沿社区居委会,曾被评为大栅栏地区“最美四合院”之一。 前门西河沿社区居委会的宣传栏。 前门西河沿228号:民国建筑,现在为大栅栏民俗图书馆。 历数老北京消失了的古桥、胡同,展示旧时香烟包里烟画的民间珍品,揭露琉璃厂厂甸的发展秘史……大栅栏民俗图书馆里,集合着众多展现老北京的建筑风貌、胡同肌理、民俗民风的书籍,明朝版的线装《帝京景物略》也现身于此,集历史地理、文化和文学著作三者于一体,详细记载了明代北京城的风景名胜、风俗民情,诸如卢沟桥、白塔寺、潭柘寺,都能从书里探寻到渊源所自、本来状貌、风格特征和历史变迁。 大栅栏民俗图书馆一侧的消防站。 前门西河沿最后一家。 前门西河沿街,这条见证着无数历史的老街,如今已变成北京的新名片,无数的故事还将在这里继续发生,...... 走出前门西河沿街这个北京最早的“金融街”,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