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言:放假前期,静心阅读了这几本书。基本是关于教育类的书籍,读完一本就及时写下自己的点滴感想,顺便就把作业完成了。而后期,由于家事,脑子里再也无法装书,以家事为中心,沉浸其中。放假前购进大量书籍,发下宏愿要读完,结果却是它们仍旧静静地躺在纸箱里。而此时,假期已接近尾声。那就慢慢去读吧。读书终归是一辈子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早在2007年一次教研活动时发到手中,那时正是阅读的狂热阶段,一气呵成读完,做了大量书摘。书中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爱意,那发自内心深处的悲悯,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温暖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照亮了每一个教育者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一个为了爱孩子而来到这个世界的人,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他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心中追求的偶像。</p><p class="ql-block"> 再次捧读,是今年学期末,为了补充学习笔记,我重温此书,边读边作书摘,写满了那本笔记本。我特别关注了其中的“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因为,班上有两名学生小y和小k很令我头疼,我不知该用何种方法去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看到他们上课茫然的眼神,做作业无从下笔的惶恐不安,心里很是同情他们。前方学习的路那么长,怎么捱过一天又一天?苏氏说:不应当让一个不幸的、被大自然或不良环境造成艰难境遇的孩子知道他是一个能力低、智力差的人。教育这样的儿童,应当比教育正常儿童百倍地细致、耐心和富于同情心。他还说: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p><p class="ql-block"> “难教的孩子”之所以“难教”的原因都不尽相同。面对他们,教师要做的是,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足够的耐心,使他看到前进的方向,千方百计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树立自尊,激发他内心深处学习的欲望。</p><p class="ql-block"> 我问自己:我能做到吗?我有足够的耐心吗?</p> <p class="ql-block"> 读完《给教师的建议》,突然想起闫学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这本书,立刻从书橱中找出来阅读。</p><p class="ql-block"> 闫学在自序中这样写道:</p><p class="ql-block">“当一种教育能够让孩子如此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这种教育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教育,也是真正的教育。</p><p class="ql-block">当一个教师能够帮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发现生活的美,感受到世界的永恒,这样的教师就是真正的教师,也是最优秀的教师。</p><p class="ql-block">我想从事这样的教育,想做这样的教师。”</p><p class="ql-block"> 是呀,苏霍姆林斯基那悲悯的情怀,对心灵的关切,对人性的尊重以及永不言弃的理想与信念深深打动了闫学,也深深打动了我。</p><p class="ql-block"> 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有很多的困惑与迷茫,焦虑与苦闷。而此时,如果你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你的心会慢慢沉静下来,思索,再思索。因为他就像一座灯塔,召唤着我们,指引着我们,在教育这条路上永远向前,向着光明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闫学读遍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她把阅读过程中的感悟、收获、反思与自我追问作了一个完整的记录,形成了这本书。我跟着闫学的脚步去感受苏霍姆林斯基的人格魅力和理想的教育。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时时会提醒我,去爱教育,去善待每一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 《阅读,让教育变好》是朱煜老师继他主编的《迷人的阅读》(这本书我也买了,待读)的“姐妹篇”。《迷人的阅读》收录了10名教师的读书笔记和对阅读生活的回顾,受到了读者的好评。策划编辑又让朱煜老师再编一本,于是就有了这本《阅读,让教育变好》。</p><p class="ql-block"> 本书的六位作者,有的是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普通教师,有的是享誉全国的校长、名师,有的是已经退休的大学教授。其中,我对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南京语文特级教师周益民有些许了解。出外学习听过窦校长的课,且还同杨校及同事一起去过清华附小,亲眼见识过窦校长的忙碌。周益民老师解读《小王子》的课例给我印象极其深刻,因他的解读我读了数次《小王子》,还购买了他写的《童年爱上一本书》。对于朱煜老师,也是一次杨校带领语文老师到杭州天地小学参加《名家文学读本》课例展示活动,朱煜编辑了《小学生朱自清读本》,听了他执教的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文章《冬天》,得以认识。朱老师的课清新质朴流畅深厚,印象最深刻的是朱老师用扬州方言读文,有独特的味道。之后一直关注他的公众号,发现无论是他的课还是他的文,都闪耀着“真”,没有任何花哨之处。这也是我愿购其书之因。其他三位赵志伟、倪峰、张小兵都曾做过中学语文教师,有的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有的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都是有思想有学养之人,他们所读所评论的书自是有一定的高度,我只能仰视,自叹自己浅薄无知。</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群读书人、爱书人。所读之书,读书的体悟,都能带给读者不错的阅读体验。与他们的“读”相比,我的“读”只是读,没有深入的思考。既然自己缺乏思考力,那就多去了解别人的思考,也不失为一种学习。书中提到的“书”何其多,看着那些陌生的书名,感慨自己读书太少太少,读过的书只是沧海一粟。</p><p class="ql-block"> 吴非老师在序言中说:读书是个人生命需要,一如人必须需要营养需要氧气。读书纯粹是个人的事,要成为一名“学者”很难;但想要成为一名“学习者”很容易。我永远都是“学习者”。</p><p class="ql-block"> 受过教育的人闲暇时拿本书翻翻,特别对教师而言,用读书修性养心,然后平和理性地做好一天又一天的教育工作,造福学生。</p> <p class="ql-block"> 朱煜老师这本教育小品文,也就是教育随笔,32开本,112千字。小而薄,语言平实直白,轻轻松松读完。内容上似“小杂烩”,大部分是关于教育教学方面,其中也夹带了他的“编书余墨”一一一些关于编书的前言后记,还有“写书育儿”一一给儿子写的成长日记(选摘)。</p><p class="ql-block"> 这本小书,着重谈的还是教育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观。其他的还有笔者通过自己多年教学实践和人生经历而总结出的独属于他个人的教育观、人生观、育儿观等。即使没与他近距离交往,也可感受到朱煜老师是一个谦谦君子。写出的文字及思想不会给人犀利、尖锐、霸气之感,有如一杯清茶,淡而清香,很温暖,很妥帖。一些观点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p><p class="ql-block"> 如关于学生不会写作的问题,他说:如果有人贸贸然给我“难忘”或者“有意义”之类的题目,我也会无从下笔。言为心声,心中有话要说,下笔作文自然顺畅些。一见题目,满眼陌生,心中无话,搜肠刮肚,勉强为之,作者读者都会觉得无趣。</p><p class="ql-block"> 的确如此,一些作文题目太没有新意,引不起孩子动笔的兴趣;其二,在小学生的头脑里,哪有什么“难忘”和“有意义”的事情,且还要求主题鲜明,就更难以下笔了。有些题目,从三年级一直写到六年级,虽说要求有不同,但内容方面大同小异,学生见了实在无趣。</p><p class="ql-block"> 朱煜老师在文未告诉我们:只有当孩子们能在文章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触时,他们才会喜欢作文,并把它写好。而“真实的表达”要在一种相对自由的环境中才可进行,教师应该把“自由”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较宽泛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生活选材、构思、定题目,必要时再点拨一二。</p><p class="ql-block"> 对于“抄作文”现象,他也有自己的看法:“抄”别人的作文,在有些人的眼中如同洪水猛兽。其实大可不必,我将其视作一种特殊的学习方法。关键要看到“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以问题不在能不能“抄”,而在于不能一“抄”了之。不管哪种抄,教师都应该积极做好后续的交流、点拨、启发、引导工作,并多加鼓励,使学生获得良好的作文心理机制、敏锐的语感,内化更多的语汇,感受到作文的乐趣,而不是培养抄袭的恶习。</p><p class="ql-block"> 是呀,当一个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语言积累少得可怜,语言感觉极差,一写作文就苦恼不堪,即使写出来也是句子不通,错字连篇,不知所云。此时“抄”应该是最可行的权宜之计了。选一篇好文章让他抄一抄,然后让他再大声地读几遍,选一些好句子背一背,由此达到积累语言和培养习惯的目的。如能经常这样进行练习,或许孩子还有可能赶上来。</p><p class="ql-block"> 关于读书,我强烈赞同朱老师的观点。他说:读书就是读书,简简单单静心去读就可以了。如果在读一本书前知道要完成很多的任务,你还想去读这本书吗?一本书,喜欢的人读得细些,不喜欢的人读得粗些,有何不可。精读、泛读、浏览等等都是阅读的方法,每个人尽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选用。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实在不必太在意一时读得少读得浅。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小愿意读。</p><p class="ql-block"> 请注意最后那句话:“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小愿意读”。是的,最苦恼且无奈的是,学生被无数作业包围,读书还有无数的条条框框,他们哪还愿意去读?读书就读书,少提要求,少布置任务。或许孩子才会愿意拿起书读。这是我们要反思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朱煜编著的《迷人的阅读》刚刚读完。阅读真的很“迷人”,它能抵抗虚无,充实心灵。只要在书桌前坐下,周围一片安静,我的心也即刻宁静。小小的房间小小的书桌,目之所及,都是书。我喜欢让书包围,随手就可拿取。即使显得凌乱,也不想改变这个习惯。</p><p class="ql-block"> 与书相对,阅读文字,那不曾谋面的陌生的作者,就像是坐在对面与我倾心交谈。随着他的文字,情绪也时起时落,时而激动振奋,时而忧伤落寞,时而凝神细思,时而会心一笑。当ta的思想与自己产生共鸣时,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朱煜是个小学教师,他很想了解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整体教育情况,于是走进幼儿园和中学,除了了解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还结识了许多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这本书中的作者,就是这几类教师,有体制内也有体制外的,有语文教师也有非语文教师。书稿的内容丰富多彩,从中可以见到不同的视野、不同的阅读趣味、不同的生活工作环境。</p><p class="ql-block"> 本书体例简单,每位作者先介绍一下自己的读书经历,然后放数篇读书笔记,后面附有“我的秘密书架”。这“书架”可以让读者读完本书后,顺着书架索引,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一本一本地去读。</p><p class="ql-block"> 朱煜最尊敬的恩师商友敬先生在本书序言中写道:教书的人要多读书,时刻不停地读书,这才是我们的本分,也是常识性的真理。教师要在读书中生存,要处在真正的“读书状态”之中。</p><p class="ql-block"> 书中10位教师如是说:</p><p class="ql-block"> 🌹 阅读一一生活在别处的最低成本方式。(张学青)</p><p class="ql-block"> 🌹那个阅读着的自己,正是握着我生命纺线的精灵,我,将永远服从他。(冷玉斌)</p><p class="ql-block"> 🌹读书是我的生活状态,引导学生读书是我的职责。(朱煜)</p><p class="ql-block"> 🌹这世界以及我的心灵,到处被无形的铁条切割。书籍帮我越过一根根铁条,让我看到世界的辽阔,获得心灵的自由与呼吸。(王木春)</p><p class="ql-block"> 🌹 阅读会内化为血脉与骨骼。(蔡朝阳)</p><p class="ql-block"> 🌹对于爱书人来说,未来的美好,至少有一大部分来自对阅读的期待一一你不知道在下一秒会遇见一首什么样的诗、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所以要好好活着。(周春梅)</p><p class="ql-block"> 🌹读书与我既是一种玩乐和消遣,也是一种逃避和退守。(王雷)</p><p class="ql-block"> 🌹也许,和书本的狭路相逢是因为没有选择,看书已经是最好的娱乐,等到爱上看书,那么它就成了最好的生活趣味。(张燕)</p><p class="ql-block"> 🌹对读书人的尊重,往往源于我们对文化的想象和敬畏;同样地,对读书的喜好,往往也是因为我们希望在某种程度上挽回精神上的不自信,并在阅读的冲动中获得一种文化上的趣味。(王小庆)</p><p class="ql-block"> 🌹抵制书之诱惑的唯一方法,就是去阅读它。(郭初阳)</p><p class="ql-block"> 法国大作家福楼拜说:“阅读是为了活着。”这句话反过来说也行:“活着是为了阅读。”读书浸润心灵,继续读,继续读……</p> <p class="ql-block">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p><p class="ql-block"> 十万字左右的书拿在手中,很轻巧,但内容却厚重。最先吸引我的是书的封面,那是一幅测试智力图。我从中竟然看到了11张脸,属于“天才”,哈哈。图下方的一句话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的作者怀特海是英国20世纪前半叶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与罗素合作完成了巨著《数学原理》,将人类的逻辑思维向前推进了一步。怀特海出生教育世家,祖父是当地一位有名望的教育家,曾任一私立学校的校长。怀特海早年就读并留校英国剑桥大学,中年任教于英国伦敦大学,晚年受聘于美国哈佛大学。他一生始终浸溶于人文主义精神环境中,因此他的教育思想具有超越时代兼有人文和科学和谐发展精神,强调智力发展,重视审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等。</p><p class="ql-block"> 《教育的目的》多篇都是怀特海在一些教育和科学团体的演讲,它们都是有实践证明的经验之谈,或是教育实践后的反思,还有一些对该主题的批判。分别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节奏、自由和训练的节奏、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化的关系、古典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数学课程、大学及其作用。我仅就阅读中最有体会的几点来谈谈。</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掌握的艺术。”为此怀特海反对在教育中传授“呆滞的思想〞,而传统学校教育恰恰经常让学生大脑接受这些“呆滞的思想〞而不加以利用。他认为“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p><p class="ql-block"> 怀特海指出,统一的考试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它抹杀了文化的精髓。联想到我们从小学一直到初中高中,应对过无数次统测、统考、摸底,一直延续至今都未曾改变。怀特海说,所有以考察单个学生情况为基本目的的外部考试制度,都不可能有效,徒然造成教育的浪费。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就是,学校必须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必须有经过自己审核后批准的课程,这些课程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的需要,由其在校教师开发出来。试问,有几所学校能够做到?</p><p class="ql-block"> 在《自由和训练的节奏》一文中,怀特海反复强调的一点是:“通往智慧的唯一途径是在知识面前享有绝对的自由;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实进行条分缕析的训练。”他认为教师应该正确处理知识学习和智力智慧发展的关系,自由和训练这两个原则并不对立,应该在孩子的生活中得到平衡,使之适应每个人个性的自然发展。智力的发展离不开兴趣,兴趣是注意和理解的先决条件。没有兴趣就没有进步。激发生命有机体朝着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快乐。快乐是一种激发生命力的既正常又健康的方式。怀特海指出,我们应该寻求一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模式,让人在自然而然的快乐中张扬个性,只有这样的发展才是令人满意的。</p><p class="ql-block"> 怀特海把智力发展过程分为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运用阶段。他指出,在浪漫阶段,重点必须放在自由方面,允许儿童自己观察,自己想象,自己行动。对正在成长的儿童,如果在浪漫阶段的自然发展尚未结束,就对他们进行精确训练,必然会妨碍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吸收。8岁到13岁之间的儿童,好奇心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最初的浪漫阶段需要特殊的指引。</p><p class="ql-block"> 在人的学习发展过程中,首创精神和训练是缺一不可的,但训练又往往会扼杀首创精神,这是两难选择。但是,教育如果不以激发首创精神开始,不以促进这种精神而结束,那么它一定是错误的,因为教育的全部目的一一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所以,教师应该用积极的态度、极大的责任感来处理这对矛盾。“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没有任何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一劳永逸地完全解决这个复杂的课题〞。</p><p class="ql-block"> 当下的教育,依然问题多多。教育的目的,或许无法简单明示,但至少,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激活生命对生活的感悟和创造,这样,人类才能不断前进。如果陷入程序化、机械化、模式化的教育,就会扼杀太多的天才、创造力乃至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一天天读书,一天天教书</p><p class="ql-block"> 一一读《教书.读书》有感</p><p class="ql-block"> 教育界中响当当的教育名人众多,一说起他们的名字,如雷贯耳。如于永正、贾志敏、支玉恒、窦桂梅、王崧舟……还有新生代的张祖庆、蒋军晶、管建刚、何捷等,太多太多,如天上的星星数不尽。在闪亮的星星周围,还散落着无数微亮的星星,虽不被人注意,却也熠熠生辉。冷玉斌,就是其中的一颗。</p><p class="ql-block"> 什么时候知晓他,我已记不太清,好像是读某本教育类书籍,其中提到了他,还提到了他写的书,遂买来一读,就是这本《教书.读书》。之后又在朱煜主编的《迷人的阅读》中,再一次读到了冷玉斌的文字。他读书涉猎之广之深,是我望尘莫及的。但可以通过他的文章了解到更多的好书以及他的教育思想。</p><p class="ql-block"> 先简要介绍一下冷玉斌吧。他是小学语文教师,“国培计划”北京大学小学语文课程开发及教学指导专家,中国教育报“201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参与编写《新经典.日日诵》《我的母语课》《新语文读本》等。他在《温暖的旅程》中这样写道:就教师的身份而言,光,因阅读而来,门,因阅读而设,只有阅读并且是不间断地阅读,光才能够持久明亮,门才会设在更高远的地方,却又可以无限的接近。我深以为然。</p><p class="ql-block"> 从他的好友王小庆老师给这本书写的序言中了解到,冷玉斌憨厚而低调,不易被人注意,长期在一个小镇上生活、教书。他目睹了村小被撤并、学生长期留守且身心成长受阻等令人痛心的景象,他无望无助过,也焦虑忧伤慌张过。于是,他选择了阅读,他坚信能够在阅读中获得力量和自信,也坚信能够在阅读中构筑一个心中的广袤世界。是的,因为阅读,他安定了下来。他从读书中体会到了“总得有人去摘星星,即使你不见得就能擦亮星星,但对星星而言,这种被爱的温暖还是可贵的。”他愿意学特雷莎修女“怀着一颗伟大的心做细小的事情”。因为自己喜欢阅读,便也带动了学生一起阅读,拓宽眼界,增长见识,向着明亮那方发展。读完本书,心中无比敬佩他在教书、读书方面的坚守。</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分上下两篇,无论是上篇“教书”,还是下篇“读书”,强调的都是阅读与思考,思辨性随处可见。而我,缺乏的恰恰是这种思辨精神,仅仅是拿着与课本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依样画葫芦地给学生讲课。没有经过思辨和研究的教学是空洞无物的,会让学生成为“没有思想的芦苇”。</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可见师生之间问来问去,问题浮浅;学生答来答去,回答浮漂,双方对文本均缺乏多元思考、深度认识。如此一来,语言积累不丰厚,思想深入不下去,整个课堂更是少有意义的发生、智慧的积淀。长期如此,大家对“阅读”这件事的理解自然窄化而贫乏。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信息,不能以有智慧的阅读,从中获得更多益处。</p><p class="ql-block"> 冷老师提出,要“追寻有智慧的阅读”。如何追寻有智慧的阅读呢?首先要明白,阅读不是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读,也不是学生个人随意的闲读。无论是对一篇文章的阅读还是对一本书的阅读,都应该伴随着文本理解与自我意义的构建,建立起自我与文本的桥梁,多元解读。其次,要和学生一起掌握更多阅读策略,如何判断文本主旨,如何做笔记,如何做批注,应标注些什么,阅读过程中可以做出怎样的思考。只有当阅读过程与思维过程相结合,理性分析与感性体验相联系,阅读才有可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智慧火花。另外,遵循有智慧的阅读,也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勇气,正如美国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所言,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它来源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我完善。</p><p class="ql-block"> 西谚有云:“打开一本书,打开一个世界。”如果阅读不能让孩子去往更远的世界,让孩子们生长灵性、提升智慧,那只是死读书,读死书。事实上,阅读是教育的灵魂,追寻有智慧的阅读,就是追寻有智慧的教育,而有智慧的教育,才会带来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每个教师成长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勤于学习、精于实践,恐怕是少不了的两大“秘诀”,再加上坚持不懈的恒心和毅力,就一定可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和风格。冷玉斌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世界文学浩如烟海,我们渴望去阅读,领略文学大师的佳作。不能不说的遗憾是,对于外国的很多经典名著,比如《悲惨世界》、《红与黑》、《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罪与罚》、《追忆似水年华》……即使把它们陈列在书架上,却悲哀地发现,自己已经读不动他们了。</p><p class="ql-block"> 这本买于很多年前的《文学名著导读》,再次从书橱中翻出来,纸张已经泛黄。为了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这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精美绝伦的作品。用了几天时间,从头至尾地阅读了一遍,大致了解了这些作品的故事梗概、社会背景、作者的生平等等。</p><p class="ql-block">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巴尔扎克的葛朗台、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歌德的少年维特等一些经典中的主要人物,读完有了一点大致的了解,但也只是模糊地记忆,没有整本书的细读,留不下太深的印迹。</p><p class="ql-block"> 对于一些经典名著,阅读时间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这些经典应该在学生时代去阅读,而不是仅仅去背作者和作品名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