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紫砂春秋</font></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07.08.10)</b></h3> <h3></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写在前面</font></b></h3> <h3>宜兴是中国著名陶都,是紫砂壶原产地。</h3><h3>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h3><h3>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她的名字叫宜兴。</h3><h3><br></h3><h3>在这里买紫砂壶,只要做工和泥料好就可以啦,如果你非要迷信什么大师、师、助工职称的壶,最好在无锡的职称网站上先查询一下,因为这里有的店家和工作室给你看的都是假的证书!</h3><h3><br></h3><h3>如果壶上大师的名字是真的,这壶也很有可能是仿制的,只是在壶底敲上了大师名字的图章而已。</h3><h3><br></h3><h3>即使是你见到了真大师本人,有的壶也不是大师本人亲自做的,很多都是代工做的。</h3><h3>你要知道,现在真大师的壶8000元起步!</h3><h3><br></h3><h3>这里丝毫没有诋毁受人尊重的艺术大师的意思,只是想说这个市场的水太深了!</h3><h3><br></h3><h3>有众多的灌浆的、喷浆的、手拉坯等等的泥壶冒充紫砂壶,良莠不齐,充斥市场。</h3><h3><br></h3><h3>你一定要放平心态,不要被跟风炒作所左右。其实,紫砂壶就是一把用来品茶的茶壶而已。</h3><h3><br></h3><h3>你如果不是土豪,家里也没有矿……你会每天用一个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的紫砂壶喝茶吗?呵呵。</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4xrudqh?share_from=self&v=4.11.0&share_user_mpuuid=56bb1d6fbe61fd904376ed81ef47a88e"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紫砂壶》</a><br></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紫砂春秋,品茶清心,读书明智</font></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漫漫紫砂路——我的玩壶故事(一)<br><br>说起紫砂,真是又爱又恨,感慨万千,回顾自己的玩壶历程,也是酸甜苦辣咸,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分享!<br> 也真是奇怪,没有任何人灌输,我与生俱来的喜欢紫砂,每每逛茶叶城,看到琳琅满目的紫砂壶,总是驻足半天,但没有人引导,总是不敢轻易下手,有一次在一个店里看了半天,店员和我攀谈起来,一聊还是老乡,店员说,她也是很喜欢紫砂,所以虽然工资低,但也是半打工、半学习的在店里干,以后也打算自己搞一个店,然后就给我精挑细选的选了一把壶,又到正在泡茶的老板前说,老乡来买壶,能否优惠一点,老板很大方的给我打了个折,我兴冲冲的拿回家,泡养了一年多,后来懂一点了,再看这把壶,竟然是陶的,搬办公室时,摔碎了。<br> 有一天,在另外一个市场,看到那个“老乡”店员在卖厨具,我想,估计她也是很喜欢厨具吧!<br>有了这次买壶经历后,好长时间没敢买壶。<br>单位对面新开了一家大众所周知的全国连锁的茶叶店,经常中午下班去喝茶,经常喝也不好意思,我说买一把壶吧,小店忽悠人,正规的店应该靠谱吧,就买了一把某某茶器出的紫砂壶,当时把价格也看错了,标的三百,看成三十了,店员给我包好收钱时,才知道是三百元,碍于面子,硬着头皮拿上了,要知道当时我一个月工资才是六百多!<br>玩了一段时间,有朋友说这壶是手拉胚的,没意思,后来换单位时送给同事了!<br>自从有了这两次买壶经历后,再轻易不敢下手了,急需认识一位玩壶的老师,带我入门。<br>在茶城认识了一位店主,店好像是两口子开的,这位店主的名片上自称某掌柜,平时去喝茶,感觉这位店主还很有家长风范,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老板娘就能会意,每次去也很热情,给我讲普洱的知识、紫砂的知识,不管怎么说,我对普洱的理解和这位某掌柜分不开,他喝普洱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br>一来二往,大家熟了,我还给他办过几件事,有一次作为回报,两口子邀请我到他家吃饭,在路上,这位掌柜说,他的主业不是普洱茶,而是紫砂壶,只不过很多壶没在店里摆出来,他还说,他的很多朋友说,即使哪天他做生意赔了,就凭这批壶也能翻身!<br>到他家吃过饭,他就挨个拿出了他的紫砂壶,大概有上百把,真是让我这个新手眼花缭乱,但是我每看上一把壶,老板娘都要把那把壶抱在怀里说,这把不能出!这位掌柜就说,每把壶都跟他的孩子一样,老板娘也紧跟着说,如果他们晚上睡不着,就把每把壶把玩一遍,直到天亮!<br>最后软磨硬泡,算是转给了我一把僧帽,这位掌柜估计文化程度也不高,因为他把僧帽念成zeng帽!<br>这把壶拿回家,真是兴奋了大半夜,第二天刚好休息,一起床就看看壶在不在,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也是第一次买这么贵的壶,花了我将近一个月的工资。<br>这位掌柜,过一段时间还给我打个电话,说他的孩子在我家还好吗,我说很好很好,不哭也不闹!<br>过了一段时间,在另外一个朋友的店,认识了一位玩壶的,也是第一个把我带入紫砂行列的老师,他看到这把壶说,还是退回去吧!<br>我就给这位掌柜打电话,你还是把孩子领回家吧!他什么也没说,就把壶拿回去,把钱退给我了!<br>后来才知道,他们不是两口子,只是同居关系,说直白一点,这男的就是店里的店员,只不过比一般的店员待遇好一点,晚上可以住她家,女的是老板,工资还是每天发的,后来他们把店高价转掉后到别的地方去了,听说现在在西安!<br>而那批壶,也是他们被别人骗了,高价买的,基本上是高仿壶,印象中有几把是厂版的!<br>我和这位掌柜交往过程中,他给我讲了各种紫砂知识,让我非常佩服,后来在他家看到一本书,随手翻了翻,全是这本书上的东西!,另外他的上百把壶,几乎每把壶都是一种泥料,很多泥料的名称我至今也没见过实物!<br>你到他家里挑壶,两个人配合的很默契,你看上哪把壶,女的就抱在怀里不给,男的就假装呵斥女的:壶重要还是我的面子重要?! <br>有一段时间经常和朋友在一个会所喝茶,这个会所的老板认识的人不少,固定的客户基本上就把这个会所养活了,会所也有不少壶,有的是卖的,有的是客人存在这里的,每次来喝茶时用自己的壶泡茶,有点像酒吧里存酒。<br>我每次去,都要把会所展示柜里的壶欣赏半天,就是不敢下手,有好几次差点掏钱买几把!<br>有一次无意中发现,我退给某掌柜的那把僧帽壶也摆在展示柜里,我就打消了在这儿买壶的念头。<br>过了一段时间,老板跑了,卷了不少客户的会费和紫砂壶!</font></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漫漫紫砂路——我的玩壶故事(二)<br><br>我这个人如果相信一个人,就会非常信任,所以就想找个好的卖家,以后就踏踏实实地在他那儿买壶,通过朋友认识了本地一个开实体店的大卖家!<br> 这个商家不懂泥料、不懂壶的成型方式,他店里只要是朱泥都说是赵庄的、只要是底槽清都说是四号井的、只要是紫泥都说是一厂老紫泥,虽然说到宜兴去过不少次,但对壶几乎不懂,他虽然不是紫砂壶玩家,但绝对是个心理学家!他能准确揣摩每个到店里看壶的客人心理,几乎不会让你空手走出来,他能准确看出哪些是短期客户,哪些是长期客户,他能准确地抓住客人心理的细微变化,从而适时地推荐他的壶!所以,本地我认识的所有玩壶的,起步阶段都从他那儿买过不少壶,他靠卖壶,他也从当初过道里的一个小摊到一个大的实体店;也是靠卖壶,从租房子到买了几套大房子!<br> 他当时代理了三四个陶手的壶,当时我们觉得宜兴只有这几个人在做壶,即使知道还有很多人在做壶,也认为这几个人是做得最好的,当时这个壶商还时不时的把陶手邀请来搞个小型的壶友会,当时见到壶的作者就跟粉丝见到偶像了一样激动,壶友会能被邀请也倍感荣幸!到现在为止,身边有几个壶友还认为这几个陶手是最好的!我认识一个玩壶的,也被这个壶商忽悠了不少钱,也许有人会说,他去趟宜兴什么都知道了,去了!去了两次,都是这个壶商陪同去的,在宜兴,壶商代理的陶手人接待的,问他,当初买他们的壶什么价位,他一说价位,那些陶手工就说:你赚大发了,现在价格都翻了多少倍,很多人还拿不到壶!这个玩壶的回来后,把壶商积压的壶一锅全端了!<br> 这个商家还时不时地加价回收你一两把壶(当然是在找好下家的前提下!),让你感受到紫砂壶是升值的,再让你花更多的钱买壶!<br> 这一阶段是我玩壶最疯狂的时候,疯狂到什么程度?为了买壶,放弃了一百多的大房子(当时房价还低!)买了八十多的小房子;年底奖金今天发了,明天就进这个壶商的腰包了,有时自己的钱不够,还借钱买壶!为了玩壶,没时间谈恋爱,周末别人在约会,我在壶店一坐一天!<br> 当我兴致最浓的时候,发现问题了,我高价买的一把谭大师刻绘的壶居然是仿的,原来谭大师给这个壶商代理的一个陶手刻绘了几把壶,这个壶商又和这个陶手合作,弄了很多把仿的,现在来看不算什么事,当时觉得那么信任的壶商也会做这样的事,觉得不可思议! 我就把他的壶陆陆续续都退了,当然是赔了些钱,比如三千二拿的,零头不要了,给三千就行,他也不吃亏,他会加钱再卖给新的玩家! 这个壶商后来几乎就不进壶了,基本上就是这个模式,从以前的壶友手里低价收回壶,再高价卖给新的玩家!<br> 自从上江湖后,很少去了,有一次路过,进去坐了坐,老板态度冷淡了很多,和当初判若两人!<br> 后来通过宜兴的一个朋友认识了很多大家,不管是有名无实还是实力派,反正是大家,这一阶段主要是追名家和名家的后代,这也是我玩紫砂壶的另一个疯狂时期,当时,管他壶是谁做的,只要是名家的壶就入,想想那时的名家还是很好打交道的!壶价不是很高,即使是名家,人还是很谦逊,有时买两三把壶还给你送一把小品!<br> 其实,玩这么多年的壶,也就是这一阶段买的壶,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收藏的乐趣,就如我前面所说的,不管是有名无实还是名副其实,这一阶段买的壶后来都涨了!</font></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漫漫紫砂路——我的玩壶故事(三)<br><br>对于收藏的初级印象来自少年时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不久的时候,我第一次在友谊商店里看到各种各样的印章,玉石,古玩等专供外籍人士或港澳台同胞用外汇购买的各类东西,其中就有紫砂壶。<br>我觉得作为一个玩壶的新手,从接触紫砂开始都会经历很多的疑问和莫名的困扰,那么请认真读完下面的文字,相信不同玩壶阶段的你(真正用心爱着紫砂壶和用心玩紫砂壶的朋友们)自会找到真相。<br> 先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一个好友S君,参加工作以后,在一位潮州籍的老同事引领下,逐渐的开始对乌龙茶以及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工作之暇与3-5友人或独自品茗是下班后最快乐的事情之一!<br>泡潮州人喜欢的乌龙茶免不了要用白瓷盖碗的,而初用盖碗却也免不了要烫手,而口盖严密,有把有流的紫砂壶很快就成了S不可或缺的品茶工具之一!<br>S初买紫砂壶是在一家紫砂壶专卖店里,老板是江苏宜兴人,第一次看壶,店长主要谈紫砂泡茶如何好,紫砂收藏如何能升值,如此如醉的听了大约30分钟的关于紫砂壶升值概念的演讲后,S决定买一把200元的极品大红袍朱泥茶壶,作为冲泡铁观音的利器。<br>随着饮茶品种的不断丰富,宜兴紫砂老板不断灌输给陈一把壶只能冲泡一种茶的故事,S陆续又购进了颜色与款式不同的大约50个茶壶,当然和一般的入门者一样,从来没有对这些壶的泥料是否安全是否有色素添加剂产生过任何怀疑,当时对三氯氰氨等等添加物还基本没有概念。<br>随着一个一个茶壶开始泡茶,看着壶内茶垢的不断堆积,紫砂壶表面的亮度不断增加,那种对养壶的自信心和满足感是日益增强!<br> 转年,有一个好友约S到常州,找了一个好像叫什么紫砂网的紫砂壶老板买壶,S带了一把养了6个月大红袍壶,想给对方看看,本来打算听到的肯定是和在紫砂壶店老板一样的恭维和赞许,却被告知:这把所谓的大红袍紫砂壶一是模具壶,二是添加了玻璃水铁红粉的化工壶。<br>S大吃一惊后,当天就请教了原矿和全手工的概念,回到家,S将自己所有的壶与这次新买的壶,做了一一比对,结果,从壶身筒的接缝痕迹,到嘴的制作,S原先的“藏品”全部是半手工,不仅身筒是模具的,连盖子和流把都是模具的!<br>养了几天,S拿新买的原矿壶与原有的壶做了比较,发现,原矿紫砂壶在壶身热的情况下,淋上开水,其收水是缓慢成片,而S原来买的大红袍壶表面虽亮,但像涂了一层蜡似的,一下就干,根本收不住水,很明显新买的壶更加自然更加耐看。究竟其原因是什么呢?S的故事就讲到这里。<br>呵呵,我当初就遇到了这个问题!为了找原因,首先就是上网了,因为卖紫砂壶的可能说的不一定都是真话,这点是已经验证了的!花了2天时间,我翻阅无数文章帖子,有两样东西进入的视线:<br>1、玻璃水=高岭土常用的硅酸钠2、金属氧化物<br>玻璃水是为了增加紫砂在高温状态的玻化程度,使得壶看起来更加水灵,色泽更加明亮。而金属氧化物是为了给紫砂增加颜色,增加质感。<br> 通过网络上的了解,我居然发现所谓紫砂中的官窑即原宜兴紫砂一厂的厂货:一厂老拼紫泥,也是至少添加了氧化锰!<br> 然而当时本人对这些金属氧化添加物并没有非常的排斥,因为还是比较相信卖家,相信这些应该都是陶瓷行业中符合质监局安全标准的做法!<br> 由于当时的网络还不是很发达,总觉得网上的信息总是不可以轻信的!我又到书店买了很多紫砂门类的书籍,然而书籍介绍内容往往是成品壶的图片多,大多数的紫砂书籍更像广告宣传册而不是专业著作!<br>和许多销售型网站一样,许多紫砂壶书籍都有数不清的工艺师、大师的名字等着你去记住。<br> 更多的文字在宣导如何选一把可以升值赚钱的紫砂壶,而不是教你选一把适合喝茶的紫砂壶。<br> 各论坛的高手,大师,一把接一把的某某名家、某某大师的“精品”。<br> 什么老味,古拙,舒服,到位,对壶的判断更加变的模棱两可!当然最终也就说了两个字:收藏和升值。<br> 我发现紫砂在主流书籍和网站中都是收藏的东西,不是实用的,这个让我购买紫砂壶的标准发生了变化。<br> 这个标准现在看来是很幼稚,但我当时坚持要买能升值的紫砂壶而不再追求实用。</font></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漫漫紫砂路——我的玩壶故事(四)<br><br> 标准改变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比如本来房子是拿来住的,没想到可以拿来炒,本来土地是全民所有的,没想到可以拿来圈!<br>反三俗反的有点晚,不然当年我就不会认为紫砂壶既可以白用若干年,然后还可以出手赚钱,当时对这样的好事,我还是比较认真的。于是,如何用最低的价格拿到一把会升值的壶就成了我买紫砂壶的首先条件。<br>当时这么想的:<br>1、为了缩短流通链条,我应该到源头宜兴的工艺师家里去拿货,这样应该能省掉中间利润<br>2、制作者的职称非常重要,成名大师的好像没有多少升值想象空间了吧,应该把焦点盯在刚出名或还未出名的工艺师身上<br>3、制作者的职称一定要国家认可的,不能是企业聘用职称,另外壶必须是全手工,原矿的<br> 通过到茶城还有各地的壶店去看壶,了解什么样的作者有潜力,紫砂壶一般大致的价位,我都会默默记住,就等着到时候就直奔宜兴拿到一手货,紫砂“升值”就这么简单,嘿嘿!<br>第一次到丁山:<br>感觉做足了准备功课,打听好了宜兴紫砂的一手产地,宜兴市丁山镇,于是就有了第一次的丁山之行:一路颠簸中,堵车堵的睡着了,大约5个小时,睁开眼睛,总于到了!下车的地方正好是个丁山的江南紫砂批发市场,立刻先逛了一圈,除了几个店老板大力推荐的、但自己看不懂真假的“文革名家壶”外,批发市场主要还是以批发一些旅游市场用的商品壶为主,看来批发市场是没有能否“升值”的好东东,还是先到著名的紫砂博物馆去。<br> 怀着到产地朝圣,并淘宝发财的快乐心情,一行人喜滋滋的走进了博物馆,拿着相机将名家和非名家茶壶都拍了个够,又在博物馆周围的紫砂工作室看了现场模具壶的制作,直到天色已晚,找个小饭店吃了特产太湖三白(白虾,银鱼,白蟹)味道不错,然后就开始逛丁山镇的公园路和解放路,因为这两条路上的壶店比较多!<br>底槽清,段泥,本山绿泥,朱泥,大红袍、一厂老紫泥,几乎是家家都有,大部分人是模具壶做的多,少部分人手工壶做的多,也有许多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我们一样在逛,我们从店老板口中又得到了几类“重要信息”:<br>1、某某泥料要绝版了,现在一共就两把甚至一把,收藏正其时也,下次来就没了。<br>2、某某人的作品要涨价了,现在还有存货,可以收,下次来就不是这个价了。<br>3、乡下的紫砂壶便宜,但质量不好。<br> 最后一个信息对我们来说很奇怪,我们绕过了宜兴市区,到了丁山镇,这里应该就是乡下,而店主嘴里“出产便宜壶”的乡下是在哪里呢?<br> 第二天,我们到历史上所谓紫砂官窑的紫砂一厂参观,当时一厂已经被承包了,实际上里面就是各个工艺师的工作室兼商店,价格一问,统统比我们本地的高许多,尤其是全手工的,本地的价格和紫砂一厂的比起来,那本地壶店的价格便宜的简直就像白送的,而且这里基本都不太接受砍价,要壶还要预定,简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br> 我们带着略为失望的心情一边问路一边走,很快到了出产紫砂矿的黄龙山,但早已封闭,据说挖到地下水,因此出产优质紫砂矿的4号井就封掉了,根据当地路人的介绍,我们一行就来到了丁山镇的郊区村落之一,尹家村。在尹家村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工场,其规模和总量远远大于前面一路看到的紫砂作坊;不仅有各个工艺师的工作室,还看到很多专门做紫砂缸和小摆件的人家。买了几个看起来不错的小摆件,店主人热情的带我们去了烧窑的窑口以及古龙窑的遗址,印象很深,另外令人欣喜的就是看到成堆成堆放在露天陈腐的紫砂矿。<br> 一块一块的碎石头,有的很硬,有的已经酥了一捏就成粉了。哈哈,终于见到各种各样的紫泥,红泥,本绿,朱泥,段泥的原矿了。而且很明显,这里做壶的人要比丁山镇上的客气很多,既不跟你谈茶道也不谈文化。一直待到晚上,我们在乡下学习各种泥料,做壶的程序,代工的规则。</font></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漫漫紫砂路——我的玩壶故事(五)<br><br>大多数人“藏壶升值”的想法无外乎是建立在以下几个条件上的:<br>第一个观点:紫砂原料不可再生,现在已经是资源枯竭了。<br>但现实来看这一条根本不成立,每家藏泥的数量都以吨计,估计如果全手工做壶,做到第5代人也用不完,何况丁山的紫砂不是挖完了,而是政府限采了,据说央视曝光紫砂内幕后,现在已经又开始采了,而且目前最好的泥料比如公认的带鸡眼的底槽清当时也就是几百上千一吨,目前最多也就一两百元一斤吧,在壶价的构成中间属于占比极小的部分<br> 紫砂泥料中稀奇古怪的名称基本可以说都是人为杜撰的,比如民国绿泥,我曾经花了高价买过,紫砂店主都说是民国发现,解放后就绝迹的稀世好料,真相如何呢?<br>我在宜兴丁山镇遍寻未果,跑到郊区的尹家、蜀山、赵庄、大港、兰山等村庄,还是没有找到民国绿的原矿;但找到许多炼制好的泥条和成品壶,说明这个泥料的供应是很充分的,但既然找不到原矿说明这个泥料并不单纯,经过业内人士的指点,得出一个真相那就是:所谓的民国绿泥,是本地紫砂段泥原矿(本绿为主)调了进口的氧化钴,在民国作为新品推出的;解放前估计看茶壶都只看颜色,没有什么人研究这作为青花瓷器颜料的氧化钴(用在瓷器上可以,瓷器最表层有层釉保护),用在紫砂上对人体可能有危害!<br> 后来一直到现在,紫砂许多大师,也都做过含氧化钴的民国绿紫砂壶,这说明紫砂行业内,对健康和卫生观念不够重视,传说中的民国绿=化料壶,而且氧化钴作为水污染的重金属氧化物之一,上百度一搜就知道,这玩意最好别用来泡水,看到紫砂壶绿的一定要回避,不是加氧化钴就是加铬,总归不是什么健康的东西。<br>第二个一般人认为紫砂壶会升值的观点:紫砂壶是全手工制作的,手工难度大,产量低,而工艺师的一辈子的总体产量有限,有一个月做一把,一年做几十把之说,去掉其学徒期和老年期,数量很少,因此有升值的希望。<br> 但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呢,首先全手工做茶壶并不难,举一个实例,有个叫吴志强的丁山人,我知道他的时候,他就是做小生意的也卖茶壶,5年前觉得做壶赚钱比卖壶快,于是就下功夫学习做壶,居然略有小成(他制作的壶从500一个开始,到现在可以卖到上万元一个);这说明这个技术并不太难。<br>而产量呢?一个月能做多少个呢?少说说,也能做个10-20个,勤劳的工人一年全手工的茶壶可以做200个以上,如果借助模具做仿真全手工壶,那么可以流水线式的生产,一个月至少可以做500个,因此,量其实是很大的,何况丁山有上万人在做壶,有点名气的至少有上千个,每年还不断有新生加入,这么一算简直是海量!<br>另外就拿一些名家大师的壶来说,他们年纪一般都不小了,平时应酬不比企业老总少,精力和时间都不允许他们自己动手做很多,因此代工生产的紫砂壶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壶型太多,每个工艺师都可能接到自己不太熟悉的壶型订单,这生意又不可能不做,因此代工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用同样的料,敲同样的章,一样的生产流程,只要在成型关键点上工艺师做好了把关,这代工壶只要本人认可,就是真货!工手的出品在某种程度上优于原作者,理论上是很成立的(工手做的认真,做的熟练当然品质好)!所以从成品壶的产量上看,紫砂壶和紫砂矿一样绝对不算什么稀缺资源!<br>第三个普遍误导升值的观点:低职称名气小的,例如助理工艺师上升成工艺师甚至大师,原先购买的几百元或千把元的壶就会随着一起升值了。<br> 这点也是错的,助工变大师,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前提是其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学徒时期的作品和成名家后的作品当然是有天渊之别,除非市场不理性,但市场永远是理性的!紫砂作者做壶和书画家写字作画一样,一般要经历从临摹发展到创作,最后才会自成一体,一旦形成风格就会表现出自己的东西,所谓“似人者死,学人者生”;传说当年褚遂良和柳公权都曾经奉旨临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当时褚遂良已经60多岁,柳公权大约40多岁,虽然是临写,但出来的东西都多少带有各自的风格了;紫砂的创作尤其接近书画,在谈得上创作之前是经历过无数次的临摹和练习才有足够的基本功力。<br>在创作一件作品之前,必然是要呕心沥血的构思和设计,有的书法偏重一气呵成,有些写意画则要分批创作,比如第一次先大写意的画三幅,待墨干的差不多,根据满意程度,在三幅中挑一个刻画细部,这时候其实已经是在进行二次创作了,经历过多次的修正和挑选,最满意而保留的那幅作品就可以算是作者的心血作品了,非高价非至交不授,不到开内部的研讨会或大型比赛是不拿出来示人的,常听有人评价某某画家在一般的拍卖行里的某某作品真伪或品味高低的时候,其实没有意义,为什么呢?</font></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漫漫紫砂路——我的玩壶故事(六)<br><br>书画家平时应景随笔之作并不能代表其水品,也就是说,非书画家满意的精品和垃圾作品有很大区别,宁可要一个名气小的书画家的心血之作,也不要大名家的垃圾产品。套用在紫砂壶上,我认为,一个工艺师在其不同时期,不同的状态下做出的作品,即使同一款型也会有很大的差距!<br> 因此,即使无名小辈上升成为大师泰斗,其作品还是有优劣之分,何况早期的临摹作。把收藏的时间拉长了看,50年以后除了非常著名的大师谁还记得住那么多的名字,手里的壶不过就是一堆垃圾了! <br>在网上经常看到一些紫砂爱好者提出的各种版本的紫砂三戒,都不足取:比如版本1 :一戒老壶,二戒仿壶,三戒炒壶。另一版本2: 一戒好古,二戒好无名,三戒好名家。<br> 不知道哪位高手提出的,总之网上流传甚广,经常有人跟我提起,但我觉得都没戒在要害上!<br> 拿戒好古来说,紫砂壶其中的很重要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复古,可以说绝大多数紫砂工作者一生的主要工作都是做仿古壶并以仿的到位为骄傲!把好古戒了,紫砂创新又跟不上,那让入门者就很茫然。有人说好古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喜欢古董壶,比如民国、明清的古壶,这也没有错,玩古董本身就是民族文化延续的一个重要支柱,现在的壶流传下去终究要变老壶、古壶,那天不玩老东西了,那么也就是文化被淡忘被抛弃的时候了;又有人说玩老壶、古壶容易吃药,那么请问玩什么古董不容易吃药呢?本身搞古玩或收藏就是要有足够的眼力,否则没有仿品的古玩就是没有人要的破烂;因此这个戒好古的说法无论如何都是不能成立的!<br> 从明朝到现代那朝不仿壶?谈戒仿壶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不值得多分析!<br> 戒炒壶,咋一听有点道理,但是不炒怎么会有人知道呢?既然你都知道了,那一定是炒出来的,以现代社会的信息量来看,说不炒的都是虚伪或者暂时不具备炒作能力者,因此戒炒壶在实际上是无法做到的,“痛斥炒作”往往成为名气和心胸极小者攻击成功或名气大者的一个武器!初入门者不可被他们轻易利用!<br>同时遵循戒好无名和戒好名家者,几乎可以去参加“抬杠”比赛了。<br> 这两个条件同时存在,是很明显的逻辑冲突,按这个说法玩紫砂的,估计很快就会迷失自我,觉得困惑,到底要怎么玩?<br> 我想该作者的初衷应该是号召不要买大名家太贵的壶,也不要买民间艺人没有升值潜力的壶,大概是这个意思吧?<br> 但只要这个作者还念念不忘升值,那么要么他没入门,要么他已成精了(如赵本山一样,先把你忽悠晕,然后再等你找他做心理辅导吧)!<br>我自己也总结了下玩紫砂的三个原则:<br>1、不要碰没见过原矿的泥料<br>2、不要向不懂泥料的人购买,哪怕是经常公开出来发言名气很大的<br>3、不要想自己买进的壶倒一手出去会赚钱或升值<br>首先,资金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既然不以升值为标准,当然要用宽裕的资金去玩壶,那么搞清楚紫砂的成本就非常重要了。<br> 首先是众说纷纭的泥料,没见过原矿的泥料一般都有很惊艳的名字和很漂亮的价格,正假不论,排除在外!<br> 而常见的朱泥,紫泥,底槽清,红泥,段泥,本绿,降坡,红皮龙等都很便宜,100元一斤已经不错了,达到300元一斤,这个价格估计炼泥厂的老板都笑到不好意思了!因此玩壶的朋友,只要玩朱泥,紫泥,底槽清,红泥,段泥,本绿,降坡,红皮龙这8-10种料子的壶就可以!<br> 接下来就是看玩什么壶了,模具的还是全手的,千万不要认为模具是很便宜的,一般都要一千元上下,好的一套模具打下来,甚至达到数万元一套,模具的精华就在于那个用石膏做成的壶体,这个母壶体做好了,可以至少做上千个单模具出来;一般一套模具也就做个几十把,最多几百把壶,分摊到每把壶上,应该是50-500元之间,要看做那种壶型了,花货,锦囊器的就比较贵,而且模具做的好的师傅不好找!<br> 做好模具剩下的货就是看制作者的水平了,选的工人一般大约100元-150元之间,加上花几十元或几百元请工艺师刻画,一个半手工的原矿模具壶成本应该在150-1500之间!<br> 如果是全手工的壶,则全靠制作者了,每个制作者都会擅长几个款型,光货,花货,方器,锦囊器全能的据说有,但我没见过!包工不包料,全手一般在700-2000之间,看东西的难度,尤其是会做的人多不多,如果会做的少,即使看起来难度不大,工价也是不菲的!<br> 请到有职称的工艺师帮大师做,价格也比落他自己款的便宜不了多少,因为一般有职称的工艺师都很有钱,有文化,他们还到处找工手呢,除非他的生意差到极点,或者你出的工价好到极点,否则和工艺师很难谈的拢!</font></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漫漫紫砂路——我的玩壶故事(七)<br><br>近年,紫砂处于卖方市场,工手最吃香,其次是工艺师,稍微像样的,基本上就是你不要的有的是人要,专业经营紫砂生意的比较弱势,每次到丁山转,都看到很多壶商是提现金买壶的,拿名家的壶,占用资金太厉害,而拿到一些名气不大,价格适中的壶回去,消费者也未必认可,毕竟看款,看职称买壶的壶友是绝大多数,那壶商只有推波助澜说完壶的优点剩下的只有“升值”“涨价”来吸引顾客了,比如我当年买的民国墨绿泥,文革老料壶,还有绝品大红袍,故世的“未成名”工艺师壶,包括大师年轻作品(当然这大师不是壶老板的亲戚就是邻居)当然最后看下来肯定是中高仿的;这些是最容易多花钱的,因为透明度低,可比性低,泡沫最大!因为市场决定价格,市场是不容易被歪曲!<br> 毕竟对于专业卖紫砂壶的商人来说,推孤品、绝版、文革壶、老壶,这些品种能获得较多的利润支撑,紫砂壶不是日常的消耗品,玩家很容易饱和的,如果没有较高的利润如何维系店铺日常开支?这合理的利润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了解到即使这两年紫砂这么火,从丁山到外地开店专业卖壶的,亏本的大有人在,近年来改行回家做壶的真不少!<br> 如果你坚持买看见过原矿的茶壶,基本壶商的利润空间就很小了,比如买家要定一把200-300的原矿半手工壶,老板都不大高兴接这个单子!因为赚不到什么钱还担着做坏的风险!<br> 如果一定要说泡沫,劳动价格是最大的泡沫,因为无论是自己亲手做壶,还是请高手代工的工艺师,只要有点名气的,年收入一般都接近或超过百万;这个收入可能比不少我们这些上网看帖发帖的人都高!<br> 呵呵,花钱搞职称,花钱出名,这回报率还是挺高的吧!<br> 所以,论坛看帖子的时候,一听到某某名字,相片拍的好的,后面跟着掌声一片,鼓掌归鼓掌,是否真正是你喜欢的,是否是真正适合你口袋银子消费的,这你还真的要掂量一下!<br> 总结一下,玩壶需量入为出,而不是盲从“玩壶须有才(财)”<br>为什么玩壶不需要有“才或财”?<br>再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一个朋友,他主要玩红木,不太懂壶,偶尔买一两把,于80年代花500港币买了一个顾景舟款的壶,放在家里,对老婆说5毛钱买的;有一天不在家,来了个老婆的日本亲戚,送了很多糖果来,宾主相聚甚欢,欣赏到书房,看到紫砂壶,客人说真好看,作为回礼,他老婆说了句,随便挑一把吧,都是很便宜的,结果客人随便拿了一把,恰好是顾景舟的;等他回家,问壶哪里去了,老婆把经过一说,他骗老婆在先,也不能发作,只好往肚子里咽下去!<br> 这个故事是真的,说明了两点:<br>1、完全不懂紫砂的,也会看好坏,这是第一点,玩壶入门后一定要无才,要不懂,不懂了以后,才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一拿一个准!<br>2、玩壶不要有财,再贵的当代壶,其实其升值也不会超过市场热点,当年如果他不是买500的大师壶,买了个自己喜欢的全手工壶,也就5块到顶了,如果现在拿去卖,单看回报率肯定不会低于大师作品!因此有500多余的钱,可以买大师的作品,如果只有5块多余的钱,也可以玩到自己喜欢的壶,这就是玩壶不需要有才或财最好的例子!<br>1、不要碰没见过原矿的泥料。2、不要向不懂泥料的人购买,哪怕是经常公开出来发言名气很大的。3、不要想自己买进的壶倒一手出去会赚钱。如果你认同上述玩紫砂的三个原则,需认真遵守之后:<br> 这样,你买壶的量就肯定会大大下降,先将你们家里原先四处收藏来的绝版“玫瑰朱泥,民国绿,原矿紫茄泥,原矿黑星砂、原矿黄金段泥”等等泥料来历不明的壶逐步清理干净。<br> 这道理犹如一个碗,其先盛的水浑浊不清,经过沉淀后,如果你不把垃圾清理干净,则依然很快又会变浑浊。<br> 唯一我认为有添加但没有处理的壶就是所谓的老拼紫,又叫一厂拼紫,这个估计当年主要是考虑到拼紫的烧成效果会较原矿紫泥更滋润一些,颜色更深一些,对应的上人们对紫砂是紫色这一传统印象;而已添加的是微量的氧化锰(非汞铅钴类重金属),这些年出口日韩都出了那么多,估计不会有什么危害吧!同理,实际上加氧化铁的红泥也不会有太多的卫生安全隐患,只是其颜色过于红艳,失去了紫砂内敛的性格,这个大红袍从此我就道一声离别了!<br>那么日常接触紫砂,在没有原矿和试片,样壶标本情况下,是如何看是否原矿紫砂壶的呢?</font></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漫漫紫砂路——我的玩壶故事(八)<br><br>眼看:1、银沙闪点(细小的亮晶晶的云母片颗粒)2、细看砂颗粒之间颜色不均匀,有明显的小黑点。3、用之前一般颜色都比较土,比较暗淡。<br>手感:4、稍微用点力气捏,松开感觉越不黏手(和摸玻璃黏手的感觉比较)越好。<br>嗅觉:5、没有香味和异味,冲泡热水后没有明显的土腥味。<br> 基本也就这几点,有些磨的特别细的料子,几乎看不到砂的颗粒了,颜色很均匀的很可能是酸洗过的;<br> 如果酸洗过颜色还很艳的,那么就是加料无疑了,酸洗过颜色发淡的,依然是原矿但卖相就很差了!<br> 呵呵,就这么简单的5点,到市场上去挑选紫砂壶,商品能全部合格的店铺估计一个也没有,作品能全部合格的工艺师包括大工艺师估计也很少!<br> 因此,如果按俺这个思路只玩原矿的话,市场上可选择的东西就不多了;这和玩玉一样道理,到处都有玉店,地摊到处是古玉,真的按照只挑天然皮色的新疆和田籽料标准来看的话,可选性也就不大了,只玩籽料和坚持只玩原矿紫砂一样,尤其难的是坚持! <br> 坚持,有的时候就可以说是偏执和顽固,比如有人会告诉你俄罗斯料现在很好啊,大师都用来雕刻还获得了天工奖呢,还有人说青海料也很好啊,国家都大量采用来做奥运金牌了,这个时候如果谁还能坚持只玩和田料,肯定结果是与众不同的!玩紫砂原矿也是一样,心里想的,嘴上说的,手里做的,三者要合一,认为对的,就要坚持,不要动摇,王守仁称之为行知合一,这也是儒家文化中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br><br>漫漫紫砂路——我的玩壶故事(九)<br><br> 记得06年和几个朋友到长乐弘的湖心亭中,一边品茶一边听徐秀堂老师谈壶,有人提起紫砂原矿枯竭的市场传闻,慈眉善目的徐老,立刻大怒:“胡说,丁山脚下到处是紫砂,家家都藏泥,200年都用不完!”徐老据说和顾大师算是平辈,70多岁了,居然还有此性情一面,真是没有想到,尤其听他说起文革壶更是精辟:“台湾和一些宜兴人大炒文革壶,文革才多少年,我们都是一直经历过的,那是什么年代,不好好做壶,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算什么老料,老工,这样的东西敢炒到几千几万??有个上海人,来找我看壶,花了多少多少钱,买了一箱子,拿出来,全部是时大彬、陈鸣远、、、、、、,没有一个真的,我就直话直说,他听了都不好意思了,问我的作品什么价格,我就回答他:“是好朋友,1万块我就可以给,再好的送都可以,如果是自己觉得钱很多的,10万我也不一定给!”<br>非常感谢徐老的话,我至今还觉得深受启发:<br>1、紫砂原矿是足够一直玩下去的,2、名家好壶的价格其实真的弹性很大,3、明清也好,文革也好,料或工垃圾的永远都是垃圾。<br> 茶道精神是:和、静、怡、真,和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其中尤为不同的就是一个真字!<br> 常有人谈论紫砂壶,只提名字:我有一把某某款的壶!边上人立刻:“羡慕啊羡慕!”真的好吗?<br> 仅从功用来看,许多名壶是华而不实的,根本不好用。<br> 再从文化来看,许多名家其实对文化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没有抓住精髓,比如提璧壶,那个原创的谷纹璧盖子才是文化内涵的体现,最后偏偏变成了一个钮盖,这个壶就完全失去了原创的精神,等于剩下躯壳没有肉体,做的再好,也就只是一个茶壶,上升不到艺术品应有的高度,与另一名品鹧鸪提璧在精神上就不能相提并论了。<br> 因此传统书上写的:“料形工款功”五点,对我这个初入门者来说可以简化为泥料+做工两点足矣!壶就有一个很好的肉身,如果能再加上一点文化则该壶就有了灵魂,升华成为一个可圈可点的文玩!<br> 因此我们初学者在看料正、工好以外,还要看一把茶壶汲取了哪些文化于其中,同时作者通这个造型想传递什么精神,这对入门者来说,才算是看懂一把茶壶;功夫在壶外,这样的壶才有深度,才耐看,其价格才有资格脱离商品壶的区间。</font></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漫漫紫砂路——我的玩壶故事(十)<br> <br>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你认为它有它就有,你认为它是它就是,心中无壶,自然安逸!别为执念于紫砂壶,错过了生活的很多美好风景!<br> 经常听到既不懂喝茶也不懂中国历史,却每天专注于炒股票的工艺师跟我滔滔不绝的大谈紫砂文化内涵以及精气神之类,我只有苦笑,他们也只能去仿一些名家名作,最多稍事改动,起两个与众不同的新名字吸引下眼球,仅此而已!<br> 比如石瓢仿古,这壶真是做烂了,就没有不做这两个型的工艺师,改过来改过去,难道能超过杨彭年制瞿应绍刻的石瓢吗?不要看拍卖行或商店的价格,那都不一定是不是真的!如果同样有的选择,我作为入门者,肯定选择杨彭年制瞿应绍刻的石瓢,至于后仿的,哪怕是名家仿名家始终要差很多!<br> 本身子冶石瓢的壶型是在曼声石瓢的基础上改进,但改出来的型居然同时吻合东西方的审美,这样的变化堪称革命!这和乾嘉道社会文化繁荣有相当大关系,同期的的瓷器家具玉器等也是精品辈出,不同行业都在追求创新超越而不是复制山寨的氛围有极大的关系!<br>现在的紫砂行业充斥着铜臭,不可全部归咎于当年的港台商客炒作,同时也和仙朝每年执著的追求鸡的屁(GDP)有很大关系。<br> 当三绿氰胺,面粉增白剂,地沟油毒害几乎整个城市社会的时候,紫砂壶用料应该回归天然、绿色、环保、少用、最好不用化学添加剂!<br> 而雕塑类紫砂工艺品方面虽无法避免使用色素添加剂,但也应具体标明,而现在确实是比较混乱,甚至对消费者来说有点不安全。<br> 另外一点就是真正的紫砂从业人员应该是人人有责,要在紫砂艺术创新上增添新鲜血液,以延续紫砂的生命,而不是就每天拿几个不同人做的同样款型斗来斗去,那有什么意思?!<br> 仿的好一点,难道能仿成大师?也许在紫砂职称方面能吧,但绝对不是社会公认的大师,因此作为紫砂的消费者有责任鞭笞广大的紫砂工作者,让他们不能只对金钱贪婪而失去对创新的义务,同时要给予积极创新者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在这里强调一下,作为紫砂初级入门者,绝对没有误导人们抑古扬新之意!<br><br>漫漫紫砂路——我的玩壶故事(十一)<br><br> 古壶中名家名作,或者精品老货,都是值得追求的,但工粗料差的就没有意思了,因为紫砂在古玩中属于杂件,而且是相对年轻的,玩老壶和玩其他古玩一样,求精求美才是对的!<br>这点我举例说明,有个一起玩紫砂的朋友,起先他和我一样,无论模具、手工、是否原矿泥料、是否名家,统统都买,后来手里壶太多了,认识我以后,随着我玩原矿玩了2年,还请了画家作画,将字画表现在紫砂上,这都挺好的!<br>再接下来不知道咋地又受别人影响开始玩明清民国的紫砂老壶,而且觉得老壶耐看,新壶变的没法看了,我仔细看过他的老壶,真假先不说,就算是真的,也是垃圾:<br>1、做的稍微看的过去的,品相又不好了,不是嘴折了,就是盖子没了,2、老壶这玩意真不便宜,好的动辄几十万的,就算你能买动几个,买进来容易,人家台湾人当年几十元几百元在宜兴收来的,你几十万一个的往里面投进去,将来万一要变现的时候你怎么办?差的根本不好看,放在家里只是占地方,几百块几千块一个的你买一堆,将来你不丢,你儿子也要丢!<br>他是老板,当然面子上挂不住了,我估计他也确实迷茫了,也想到搞创新,但学瓷器在紫砂上烧画,紫砂就是壶和花瓶等算的上文房,紫砂画和景德镇瓷器那是根本没办法PK的!文化和市场的底子摆在这里,景德镇现在的书记和市长都是搞瓷画出身的,紫砂的底色先天就是缺陷,没办法和瓷器媲美,这样出品的东西注定曲不高,和更寡;近来又请了几个丁山的工手来做全手工壶,结局依然是自己玩可以,但是创新并不能脱离紫砂原有的土壤而生存!<br>据说他这样前后花掉100多万,即使偶有小成但也是不能持续的,属于烧钱玩紫砂,比当初追名工,追名壶花钱也只多不少,因此玩壶有功利心很正常,但一定不能自己玩自己,走入另一个极端。</font></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漫漫紫砂路——我的玩壶故事(十二)<br><br>收藏一定是要升值的,否则就失去了收藏的本意,哪怕捐献给国家也要建立在市场价值的基础上,就是出土物也不是越老越有价值,没有市场价的,最起码要有学术价值。不相信?你随便弄两个“宝贝”,捐给博物馆看看他们要不要?呵呵。<br> 量力而行的玩紫砂应该比藏紫砂要理智一些,物事不会玩人,人就怕被自己的贪念玩了啊!,再看看古玉和紫砂壶收藏的相同与区别。<br>玉的历史非常长<br> 传统的汉文化玉的历史也要从8000年前的中国北方的红山说起;而中国南方4000年前也有璀璨的良渚文化;洪水过后的数千年,北方汉人向南迁徙,南方汉人向北进攻,双方在吴越形成了相持,而宜兴由于山多,正是当时的必争之地。<br> 紫砂的最早鼻祖原始青瓷,从现今出土来看,已经是在商朝就出现了;2000年11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江西省鹰潭市的角山商代窑址进行了首次较大规模的科学发掘,揭露面积400余平方米,出土了大批文化遗物,发掘探明该遗址为商代中晚期江南地区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窑炉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的窑场,它将中国原始青瓷的烧造年代最早发现在浙江德清地区的概念颠覆,其时间至少向前推进了1000余年。<br>而宜兴的紫砂作为陶土的一种,肯定不是什么富贵土或者和尚发现的,在江南各城市的博物馆中,东汉的原始青瓷里面就大量出现紫砂原料的胚。<br> 最保守的估计春秋战国乃至两汉时间,宜兴就是原始青瓷的重要生产基地,并不断向中原地区输送该商品!<br> 经历了吴越百年战争以后,北方汉族和南方汉族实现了大融合,其文化和生产技术也进行了非常全面的交流和发展,紫砂作为重要的生产原料,成为瓷器出现的重要元素。瓷器一般来说,都认为是取代当时非常稀少的青铜器和玉器(同样高贵和美丽,青瓷的釉色就是模仿玉器的效果);加上瓷器的吸水率低,比陶器耐久性好,瓷器的出现时历代王朝工匠的合力!<br> 在瓷器的生产中,玉器的形状,纹饰,色彩被大量的运用。当时的紫砂作为土胚的一种,也和玉器结下不解之缘,其造型和纹饰不是仿青铜就是仿玉器。<br><br>漫漫紫砂路——我的玩壶故事(十三)<br> <br>进入六朝,密色瓷开始兴起,到了宋元,瓷器成熟,整个陶瓷产业由北方的中原地区向南迁徙到浙江江西福建。<br> 而紫砂独立成为对抗瓷器的时代,则是开创于明朝,受益于茶文化的流行,瓷器的茶壶不能满足文人茶客对器皿的挑剔,从此紫砂壶成为了高档茶壶的代名词。<br>早期的紫砂仿的是景德镇的瓷器,后期则加入了花果田园动物色彩。后来又增添了秦权,汉方,瓦当等中原秦汉文化的元素。<br>从最早出土的嘉靖1533年的海棠形提梁大壶来看,从考古的传统惯性思维来看,紫砂作为高档茶壶的历史至少向前延伸100年,最晚就在宣德年间出现,因此龚春壶之类作为紫砂祖壶都是传说,估计就是吴梅鼎个人的意淫之作!<br> 有人提出有款壶叫东坡提梁,据说是宋苏东坡发明的壶型,但如果以东坡提梁这个名称,就认定紫砂壶早到宋朝者,那么便是传说和历史不分了。<br> 首先宋朝主流喝的是碾抹茶,和现在日本茶粉差不多,不适合放在茶壶里泡,大明朱元璋上台取消龙凤团茶的进贡,民间同时开始了散茶流行时代,这时候应运出现高档紫砂壶是比较合理的,因此最早的高档紫砂壶应该从明代开始!<br> 其次从宋朝主流的茶具来看,陶贱而贵瓷,因此紫砂作为陶器一种,不可能在宋代进入主流文化圈,从出土文物上也没有紫砂茶壶作为印证。<br> 无论是明朝作为红色瓷器出口的紫砂壶,还是清末参加国际展览会,紫砂的发展始终没有达到当前的艺术高度和市场认同。<br> 尤其当紫砂和玉最亲密的词语出现:紫玉金砂,标志着紫砂进入了高档艺术品的一个圈子,成为大众心目中具有和玉地位接近的高度!看看它们之间的共性吧。</font></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漫漫紫砂路——我的玩壶故事(十四)<br><br>紫砂和和田玉有许多共性:<br>1、矿源少,不可再生<br>2、适合把握,养护,不断会有变化(起包浆)<br>3、好工配好料,成品价值高<br>4、名家效应好,同工不同价<br>5、市场接受度高,消费群体广等等 <br>从反面看,二者还是非常相似:<br>1、假的和田玉很多,如同假的紫砂原矿<br>2、仿的玉雕大师作品很多,如同仿的紫砂壶<br>3、玉器价格很不透明,如同紫砂市场<br>4、伪的古玉和新玉的专家老法师很多,如同紫砂专家老法师<br>5、炒作的手法类似:办展,拍卖,不负责任的证书 <br> 我恋紫砂无釉彩,相见如人披肝胆。正是古人强调的君子比德于玉的翻版:<br> 温润而泽,仁也。慎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br> 紫砂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吸纳了大量的玉文化元素才不断的为大众接受,喜爱,但最终紫砂和玉总归是玉高一尺啊!<br>古玉和紫砂壶的价值,都应该由以下六方面构成:<br>1、原材料<br>2、制作时间<br>3、艺术性<br>4、存世量<br>5、作品的社会地位<br>6、是否传承有序<br> 而影响一件古玉或紫砂壶的价格是以下八方面构成的:<br> 材料:材料质地好相对价格就高<br> 制作年时间:年代久远的相对价格就高<br> 艺术性:做工精美的相对价格就高<br> 存世量:存世量少的相对价格就高<br> 作品的社会地位:如果能添补某些空白或具很重大历史意义的相对价格就高<br> 传承有序:有明确传承来历的相对价格就高<br> 国民的消费水平:当国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这时相对价格就高,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消费后才会去文化消费,饭都吃不饱没人去买古玉或紫砂的<br> 供求关系:喜欢的人越多相对价格就高<br> 这基本是从古玩玩家那里学来的经验,但套在新老紫砂上,我也觉得非常合适。当然紫砂和古玉也有非常大的不同:<br><br>漫漫紫砂路——我的玩壶故事(十五)<br><br>紫砂和古玉的不同:<br>1、紫砂是从民间,低档结合文人走向文玩市场,由低的不能再低走向高端,也许再过千年也未必能摆脱黎民百姓用“泥巴做的”总结紫砂的本质这一眼光。<br> 相反,玉从远古的神器到奴隶社会的君子之佩,再到明清时期富贵象征,即使在文革玉器主要靠出口外国为主的时候,一块白玉原石也要几百元人民币,也可以轻易换得当年最顶级大师紫砂壶数十个。<br> 到民主社会和科技艺术美品层出不穷的今天,玉石依然拥有顽强的血统性,似乎不肯放弃其贵族的头衔,<br> 或许再过千年,只要还有中华,民众看古玉的眼光依然还是仰视和艳羡 !<br>2、玉和当代紫砂的个性差异,玉的流通相当低调沉稳,或许价值上千万的玉流转几十次,未必有外人知道,即使大型拍卖会,玉器不断拍出天价,却不像普通珠宝、瓷器和书画那样见诸各种媒体,似乎买家和卖家都不太愿意抛头露面,属于收藏金字塔的最顶级,业内人士要搞个像样的玉器商店没有2000万是根本做不到的。<br> 而当代紫砂的流通确实非常浮躁,唯恐世人不认同其价值,唯恐世人轻视之,然而暴利、代工、仿品充斥市场,门槛低,同质性太强是紫砂的死穴。<br> 很多壶友滔滔不绝的大谈精气神,殊不知紫砂壶就是造型艺术一个分支,相同的造型,没必要做神话,我佩服很多玩家的拍照技术,能将紫砂壶拍的十分漂亮,但无论拍的多漂亮,工手做的也还是无法和本人原作区隔开,甚至工手做的比原作还更有精气神,呵呵。<br> 因此紫砂不能走玉的路,而发展的最捷径的就是只能走现代瓷器的路。 <br>3、玉器与紫砂归类的巨大差异,在众多品类文物中,具有综合价值的文物大量存在于民间,如按其综合价值来看,按顺序排列其升值空间依次是:1、汉代以前玉器。2、青铜器(汉代以前)。3、陶俑及石造像。4、元代以前陶瓷器。5、明清民窑陶瓷器。6、清代以前字画。7、其它杂项。<br> 紫砂最高不过归类在前面说的第5位,而且现代和当代紫砂都归于杂件类;现代和当代紫砂,根本没有专家愿意做鉴定,为啥?</font></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漫漫紫砂路——我的玩壶故事(十六)<br><br>为什么没有专家愿意做鉴定?因为:<br>1、人走了,章还在<br>2、没有足够长的历史和文化积淀<br>3、动辄过万的名家紫砂壶,其真实的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似乎在鉴定者眼中是一文不值的。<br>因此许多买到名家壶的朋友,拿紫砂壶去鉴宝,得到的专家结论往往是 I DONT KNOW ,AND I DONT CARE<br>最近喜欢谈港台或海外回流:<br>重灾区就是玉和陶瓷!<br>书画可以做笔迹鉴定,甚至有计算机软件支持,基本对专业人士而言无法造假。<br>青铜器本身就假不了。<br>而玉器是个重灾区,尤其是明清玉器,由于时间短,加上近年安徽和徐州仿古法砣工和高压制作包浆技术日趋成熟,假回流玉器中招者比比皆是!特别有些有心人带着仿古玉器到台湾香港后,随便找个古玩店,买张海外发票,基本就能顺利的到海关申请文物回流证明,使得不少缺乏眼力的藏家受到了假货的侵害!<br> 陶瓷则是灾区中的灾区,景德镇仿的明清瓷器,不仅杀了无数的博物馆专家,而且简单过了几次X光机,居然不怕拿去做C14测试;<br> 也有一些“聪明人”用老法做了一些大名家经典款的紫砂壶到景德镇仿古窑去烧,再经过当地高手“退火”,那就相当逼真了,不过价格卖的不像瓷器和玉器那么高,肯出重金购卖老壶的发烧友也相对少,因此就紫砂而言“假回流”的受灾人数还是相对不多滴。<br>玉器和紫砂相对而言,玉器从三代前到战汉就达到了创新和精美的巅峰,后世没有可以超越者,乾隆工虽然是有所恢复,但玉器的精美程度和力度始终无法超越汉代,而到了当代,即便是获得天工奖的玉雕大师虽然个个腰缠万贯,傲气十足,但对自己的最佳作品也不过只敢表示“力追乾隆工”而已!<br><br>漫漫紫砂路——我的玩壶故事(十七) <br><br>与玉器不同的是,撇开字画不谈的话,紫砂壶的创新以及紫砂作品的精美程度却是远远超越了前人,上手过几个当代名家和新人的作品,对比博物馆中的名壶,心中暗自认同:“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人做壶确实做不过今人的说法!”,因此紫砂的精美度应该是处于不断上升期的,希望广大同学在玩紫砂的时候,能多着重在紫砂的创新和发展上,不要以升值或投机的心态去玩,否则必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丢了银子。<br>在今天这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了爱好紫砂壶的一个伟人----蒋经国先生。 <br>我一直认为这100多年有两个人非常值得尊重。<br>第一个就是 “革命从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孙中山先生。<br>另一个就是解除戒严令,还自由给台湾的蒋经国先生。<br>孙中山预言了中国修建的青藏高原铁路,而蒋经国搞出了中国第一个加工型工业园区 。<br>此二人之战斗力和精神堪称近百年之贤,当世无出其右者!<br>孙先生提出 “茶为国饮”的口号,蒋先生则是公开使用当时视为的违禁品的大陆的紫砂壶泡茶。<br>可见他们都喜欢茶,爱喝茶的人都会逐渐变的讲究,无论是茶品质量还是工具的质量。<br>紫砂壶可以说是泡茶工具的一个优质选项,前面已经基本能让初入紫砂壶的朋友大致了解了一下紫砂壶的概况,这是给真正用心爱着紫砂壶和用心玩紫砂壶的朋友们看的。我知道会有各种喷子、大师、高人会站出来,对不起,这些文字不是发给你看的,请绕道。我再系统说说如何挑选一个好的实用的紫砂壶。</font></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漫漫紫砂路——我的玩壶故事(十八)<br><br>如何挑选一个好的紫砂壶?<br>一个好的紫砂壶,首先是好用<br>第一,根据自己的手势选择适合自己的紫砂壶,比如男士手比较大的,就应该先考虑壶把能否放进两个手指,而大拇指正好能搭在壶钮上的壶,最适合手感。 <br>第二、经常有人将壶钮与壶把用线绳系上,据说能免泡茶时候,壶盖掉落,这样是否美观先不说,清洁茶壶的时候,却最容易将茶盖弄破损,因此还是选择壶盖内壁稍长能够在倾斜90度的时候不“落帽”的茶壶,更加实用些。<br>第三、出水应该做到俗话说的“3寸不开花”,即茶壶如果符合流体力学的设计,壶盖开的是喇叭孔,空气压力够大的话,则茶壶嘴的出水有力,水柱聚集,冲力大,至少能在10厘米内水柱不会散开分叉,这样的出水对泡茶者来说感觉就会好很多。<br>第四、把嘴钮在一直线上,以把的上下两点为一直线,然后看钮和嘴是否四点同在一条直线上,所谓4点一线,这样不仅美观,冲泡的时候也不至于要歪着倒水,影响泡茶的感觉。<br>第五、壶盖紧密,不可大于壶身的口沿,如果大于口沿则为次品,壶盖旋转起来轻松无卡壳之感,同时在注满水的时候,壶嘴也是正好满,此时用手堵住壶嘴,则空气无法进入壶身,倒置过来,壶整体处于真空状态,那么壶盖也不会掉落,此法为考察壶盖是否紧密的基本法则。<br>第六、观察壶身内壁出嘴处的开孔是否紧密均匀,孔内外是否处理的干净,再放入茶叶试验在有茶的情况下,出水是否依然畅顺,会不会容易堵塞。<br>以上六点可以鉴别一个紫砂壶是否具有实用的功效。(全文完)<br><br>重要的事情说一遍请看三遍:<br>记录生活,是回忆录也好,是忏悔录也好,是心路历程也好,总之,是属于自己写给自己看的东西。感谢紫砂,在百年人生中,有这样一件玩物可以吸引着我。感谢紫砂江湖,在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有这样一群有着共同爱好的人们一直相互切磋交流。文章内容为辛苦原创,人非圣贤,错漏之处难免,但宏观大体上都是正确的,也是本人感同身受的。<br> 如果你看懂了文章的内容,那希望你以后用“不懂”的心态去挑选自己真正喜欢的几把壶。看不懂或者理解不了文章的内容,那么请你再认真阅读理解,在理解文章内容之前尽量别买壶。<br>紫砂水很深,自古文玩水都很深,这不怪任何人,只怪自己心态没调整好或是禅悟不到位。<br> 收藏和日常使用还是要区分开来,收藏就要有收藏的实力和态度,实用就用简单的生活情趣对待既可,千万别用收藏的心态玩实用,更别用实用的心态搞收藏!其实这一条正是困扰我们大部分人的症结所在。<br>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你认为它有它就有,你认为它是它就是,心中无壶,自然安逸!别为执念于紫砂壶,错过了生活的很多美好风景!万事不同,道理相通,用心去体会吧。</font></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品茶两个动作:拿起、放下。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心境;但拿起和放下,是一样的,禅境是一样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一杯清茶,一颗静心:“茶”字拆开即“人在草木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几度冷暖,几许纷繁,人与茶之间有着禅意的相联,以茶为媒,人生沉浮,如一盏茶水,苦如茶,香亦如茶。</font></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壶中自有乾坤在,煮茶品茗任江湖。 <br>宜兴紫砂,耐人寻味。 紫砂有型,一器一型,或西施,或秦权,或水扁,或石瓢、或合欢等等,名字也充满了活力,既是一把把器皿,也是一款款工艺品。或赏,或玩,或用,或藏。</font></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顾景舟认为明代中期至今的紫砂艺术可以像书法、绘画艺术一样,分为神品、极品、精品、能品。明代供春、时大彬,清代陈鸣远,作品造型完整,技术高超,他们将紫砂技术发扬光大,并与中国文化艺术结合起来,他们的代表作,应尊为神品。清代陈曼生承前启后,“曼生壶”就是紫砂艺术与诗书画艺术的结合品,即便技艺有所不足,若是真作,也可称为极品。顾景舟坦言,历史上紫砂仿古之作不少,他自己亦有一段时间专门仿古,虽然壶形依旧,但随着社会进步,技艺上则超越前人。东西是仿的,但质量是好的,堪称精品。现在流行的高档紫砂茶具,则为能品。顾景舟将其紫砂生涯总结为少年仿、中年创、晚年变三部曲。</font></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作者(微信:D59909)的更多文章:</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