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入党故事

随意

<b>7月的主题党日活动通知中要求邀请本支部本单位本地区的老党员老干部讲述他的入党故事,因最近活动多手忙脚乱,时间又太紧,一时没找到合适的人选,昨天临下班前忽然想到我自己党龄也21年了,何不讲讲我自己的入党故事呢。</b> 讲我的入党故事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讲调兵山一位老党员的故事。他,1941年1月20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克山县, 1958年,18岁的他离开了家乡到内蒙包头市建工部技术学校学习,没多久就赶上了大跃进、大炼钢铁。1959年北京十大工程建设,全国支援北京,他随师傅调到首都北京参加人民大会堂建设,一直到 1959年10月1日人民大会堂竣工,国庆节各单位选派优秀代表参加建国十年大庆,由于他平时出色的表现,也被幸运的选中了,受到毛主席的检阅,亲眼见到了毛主席和其它多位中央领导。 人民大会堂完工之后,他回到了包头市工作,第二年,做为参加过人民大会堂建设的建设者,他又被调到北京工作,直到1962年,工业大下马减员下放回乡。回到家后,见过大世面的他立志在农村大干一场,但是由于当时农村政策是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好坏都一样,这样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他也深感无用武之地。1973年末,当时正值生产队改选领导班子,他被大家推选为大明村第四生产队队长,干活时他处处以身作则,生产队连续两年丰收,有的社员说:今年粮满仓,钱满柜,从此四队由贫困队一跃进入先进生产队。 1974年4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5年8月,由于他在生产队期间工作出色,被组织调到大明村任村党支部副书记,1975年末,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又被大家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尽管他尽心尽力,但是由于当时农村政策还是大锅饭,农民生活一直变化不大。 1978年初的“三反五反”运动中,一大批干部群众被错整,他被人贴了大字报,列了七条子虚乌有的罪状,其中有一名村民被人利用,闹得最欢。1978年4月他被停止工作。第二年三月份,停止11个月工作的他被平反了,当时矿务局农业处的处长特别欣赏他,爱才心切,想把他调到农业处工作。按理说从泥腿子转为捧铁饭碗的工人,那是多少人做梦也梦不到的好事,可是他婉言谢绝了。答复的是:“我从哪里跌倒的,就一定要从哪里爬起来”。就这样,他又回到了村里任党支部书记。 <p class="ql-block">  自从他恢复工作以后,“整”过他的那位村民惶惶不可终日,得了一场重病。屋漏偏逢连阴雨,村民的妻子也在捡煤的时候被矸石山上滚下来的矸石砸中,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当时矿务局大明一矿正在大明村辖区内,因为连年采煤造成耕地大量塌陷,在他及村里一班人的争取下,矿务局答应给村里一批招工名额,这对于当地的农村青年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事,想要这个名额的人是数不胜数,“整”过他的这名村民的儿子自然也在其中,在这家人的心里,这好事儿说什么也不会轮到他们头上,哪个当权者会为曾经陷害过自己的人办事?可当村里公布上榜名单时,他们却赫然发现,自己家的孩子也在名单之中,张榜公布那天,这位村民带着儿子来到了他的办公室,拉着儿子的手扑通跪在了他的面前。他急忙搀起这家人,笑着说:“你们是不是以为我会官报私仇呀?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赶上党的好政策,我们大家一起都能过上好日子啦。” </p>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党对农村政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2年到1986年,中央接连制定了五个指导农业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这五个一号文件对他来说,就好比皇上的尚方宝剑。他率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在全镇率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他筹集资金办起红砖厂、建筑工程队。成立了贸易公司,同时还大力发展蔬菜保护地生产,扶持群众发展个体经济,使农村产生产结构、经营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他的带领下,1986年,大明村私人企业已由1980年的12家发展到201家,从业人员累计达到1157人,社会总收入1055万元,人均收入765元,被铁岭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企业产值超千万元村”。先后被铁法市委、市政府,铁岭市委、市政府,辽宁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村”、“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他领导下的党支部分别被铁法市委、铁岭市委和辽宁省委命名为先进党支部,他本人1984年、1987年和199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劳动模范,1987年被辽宁省委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 在众多荣誉面前,他更加谦虚谨慎,忘我工作,广开门路,广纳人才,实行内引外联,先后办起了电缆厂、铸钢厂、煤矸石粉碎厂、矿山液压件厂、建材商店、养殖场等十余个村办企业,1992年实现了社会总收入3256万元,固定资产630万元。工业产值398万元,利税88.2万元,人均收入950元,1995年实现社会总收入5000万元,固定资产900万元,工业产值1000万元,利税190万元,人均收入1500元。那时候,全市的人均收入也不足800元,在当时,实现这些数值可以说是天文数字。 提起电缆厂,就不得不说说他招商引资的故事,说起来,他算得上是调兵山市招商引资第一人。那是在1986年,为改善大明村经济不发达状况,他决定大办工业,经过多次到外地考察,他瞄准了当时的火热项目——电缆加工,他多次到沈阳电缆厂,介绍大明村优越的投资环境,向厂领导说明矿区需要大量的电缆,产品销售不会困难,项目回报率大。为了进一步打动厂领导,他亲手编制了详细的投资计划书,每一项内容都列得井井有条,厂领导对这份材料非常赞赏,经过厂务会研究,决定和大明村联合办电缆厂。合同签好后,他开始思考筹建厂房、购置设备和招聘工程技术人员的事,厂房好建、设备可以购置,可是生产人才难寻,一群拿惯了镰刀、锄头的泥腿子摆弄机器设备还真是个问题。怎么办?找师傅呀。说得容易,师傅可不是好找的,谁愿意来这个荒凉贫困的穷地方呀?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就是这样一个不服输的人。那段时间,他经常到沈阳电缆厂退休员工中寻找合适人选,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他找到了,韩师傅刚刚退休,技术没得说,谈了多次,韩师傅都婉言谢绝了,人家过习惯了大城市生活,哪愿意到这偏僻的小镇来呀。可是他没有灰心,多方打听了解到韩师傅丧偶多年,于是他在大明村找到一位也是丧偶多年的妇女介绍给韩师傅,谁知两人见面后都分外满意,一桩婚事就算成了。他还为他们主持举办了隆重的婚礼,韩师傅成了大明村的姑爷,顺理成章人也跟过来了。就这样,大明村电缆厂顺利投产。 他还高度重视教育和农村养老工作,自1984年起,大明村累计投资近百万元,建起了1900平方米的教学楼,并对考入高校的学生分别给予500元和300元奖励。在全市第一个办起了村级敬老院,每年给老人发放生活费1200元以上。 1986年,小学毕业仍是农民的他,被市里选中招聘为大明镇党委副书记,因表现突出,1989年任大明镇党委书记,但仍兼任大明村党支部书记,由于当时大明村是市里的龙头村、样板村,所以主要还是负责村里的工作。那段时间里他虽然一直干得不错,但总觉得自己文化浅,自身腰杆子不硬;而且镇里村里两下牵扯精力不够用。于是多次向市委申请辞去大明镇党委书记职务,一心做好村书记工作。最终,经过市委研究,决定免去他党委书记一职,但仍继续担任大明镇党委副书记职务。鉴于他的出色表现,1992年按政策他被转为国家干部。 1997年,为了提携新人,加上自身年龄、身体的原因,他正式辞去了大明村总支书记的职务,到镇里只任专职党委副书记,一直到2000年退休,2018年12月末,他因病不幸去世。 我口中的这个他,就是我的父亲任国祥。记得上学的时候,总要填写各种家庭情况表格,在父母政治面貌栏里工整地写上“中共党员”的那份骄傲,我依然记忆犹新。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我对党的认识也由肤浅朦胧变得逐渐清晰明朗,想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愿望如同一株幼嫩的小苗,在不知不觉中发芽、成长起来。 2000年3月5日是我一生难忘的日子。这天,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追求的夙愿,也是我人生新的起点。 时光荏苒,如今我已经是一个有着21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在成长的道路上,经历过曲折和坎坷,也收获了荣誉和喜悦。如无意外的话,再有三年就要退休了,但我对党的那份热忱,永远不减,始终不改。这就是我的入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