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一起走过的知青岁月

郭毅

<p class="ql-block">1973年5月,下农村前我和弟弟与同学屈高波、查中金合影。</p> <p class="ql-block">  在湖北京山北部,有一片山岚叠翠绿郁葱葱的大山,那就是美丽绿林山。绿林山区方圆120余平方公里,有鄂中绿宝石之美誉。在大山深处的扬集镇我曾作为“知青"被下放在那里生活了两年。回想那段经历让人终身难以忘怀,因为那段经历已成为我生命中的重要组成一部分。是我人生成长中的养份,是前进途中的动力,更是人生中难得的宝贵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走进美丽山村开始新的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1973年6月5日,是这一年的端午节。就在这天,我们京山一中72届高中毕业的同学,响应毛主席当年提出的:“知青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伟大号召,奔赴农村第一线,来到了位于京山北部的山区小镇一一杨集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当年下农村时,都是四五个同学一组自由组合而成的知青集体户。我们组的成员分别是罗学强、彭守雄、屈高波、查中金和我五个人。那个时候,大家都只有十七八岁,小的也才刚过16岁。就象我弟弟郭力下农村时刚好满16岁,不满16岁按政策是不允许作为知青下乡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记得下乡的那天早上我们起来的特别早。姨父得知我和郭力两人要下农村,特意赶来为我们送行,并为我们五兄妹拍下了难得的一张记念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随后母亲和姨父把我们送到了位于城中最繁华的京山电影院街道旁的欢送知青下农村的现场。我们到达欢送现场时,只见街道两边停了上10辆敞篷汽车,汽车两边的墙板上贴着熟烈欢送知青下农村去,接受贫下中的再教育大红的标语。欢送知青年上山下乡,这是当时京山县的首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知青年下农村欢送大会。来送行的几乎都是下乡同学们的家长和亲朋好友,人也特别多,场面十分隆重。就这样在简单的欢送仪式和一片锣鼓声中,十多辆敞篷汽车载着我们两百余名同学,缓缓地驶出了县城,前往当时同学们所被分配的孙桥、杨集、钱场三个乡镇。</span></p><p class="ql-block"> 被分配下放到杨集区的同学有70余人,10多个知青小组。我和弟弟郭力都是选择了去杨集区,但不在一个知青小组。只所以选择到杨集区,一是父亲祖籍与杨集相邻,二是母亲当年从荆州下派到京山的首站也是在杨集,所以对杨集有一种特别的情怀。杨集区距离京山县城只有28公里路程,当年公路还是沙石土路,虽然只不到60里的路程,却走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才到达了杨集区公所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到达杨集镇后,只见区公所院子周边停了不少各村来接知青的手扶拖拉机。我们刚从敞篷汽车上下来,就听见不远处有一位40多岁的老伯在喊:“请到卫星(后改为将军岭村)大队的知青们过来上我这边的拖拉机"。</p><p class="ql-block"> 我们5个同学很快跟随老伯来到了专程来接去卫星四队的那辆手扶拖拉机旁并上了拖拉机。随后拖拉机载着大家驶出了扬集镇,向着北部山区行驶而去,走了大约10余里路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73年6日5日,我和弟弟郭力下农村临行前的早上五兄妹合影。</p> <p class="ql-block">绿林大山中,从杨(集)客(店)公路上的将军岭三队看当年所下放之地将军岭村四队的一角,现两个队已合为了一个队。右角为将军岭。</p> <p class="ql-block">  手扶拖拉机载着我们几个知青,沿着山路向北行驶,一路上老伯向我们介绍说:"我姓周,叫周良栋,是卫星四队的队长,对同学们来到我们村插队落户表示热烈的欢迎。卫星四队距离扬集集镇其实不远,如果翻山走小路半个多小时就可到达,因同学们带着行李不方便,只能走大路了"。手扶拖拉机在公路上行驶了10来里路后拐入到了一条山间小路。</p><p class="ql-block"> 拖拉机进入山间小路后,周伯向我们介绍说:“从公路上下来就是卫星大队的地盘了"。拖拉机沿山路继续向北行走,山路的右边出现了一条美丽的小河,清清的河水基本上与山间小道平行地向北缓缓地流淌着。我们一问周伯,才知道这条河是杨集河的一段,叫滶水河。它是杨集乡境内三大河流之一,河水流经到卫星大队后向西拐了一个弯,继续向西北方向流淌,最后流入到钟祥市的温峡水库。而卫星大队这段河水由于周边植被很好,水质清澈,河流由南向北缓缓地流淌。小河岸两是一层一层的梯田,梯田里的秧苗己反青,在早上阳光的衬托下,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在山区,有这么美丽的一条小河确实不多见,山区有山又有了水就有了灵气,也为山村增添了无限的活力与生机。</p><p class="ql-block"> 拖拉机向北行驶了大约一两里路后,在小河边不远处出现了一片砖瓦房让人眼睛一亮。70年代的山区都还十分贫穷,一路走来所见到的基本上都是土砖房。现在呈现出了一片砖瓦房让我们十分好奇,周伯连忙指着前方的那片房子向我们介绍说:”前面看到的那片房子是我们杨集公社所在地。那里设有卫生所、供销社等机抅。过了公社,就是我们卫星四队了,实际上公社就在我们队的地盘上。以后大家买日用东西或要看病就在这里,我们队离公社最近,也很方便"。</p><p class="ql-block"> 路过杨集公社时,周伯特意让大家都下了拖拉机,专门引我们去参观了一下供销社和卫生所。供销社和卫生所都各只有两三间房的规模,又小又简陋,除几栋公共设施外,还有几栋公社机关的办公用房和住房,地方都不大。但背靠将军岭山,前面的那条小河从公社旁边流过,小河上用山石垒了一个滚水坝可供人们洗衣洗菜,清澈的河水从滚水坝上缓缓的流下去,景色显得特别优美。在公社停了片刻,我们也熟悉了解了公社的简单情况。随后,手扶拖拉机载着我们继续向卫星四队行驶。手扶拖拉机淌过了公社门口那条小河后,向东只走了几分钟,就来到了小山坡边一个比较大的自然村庄的村头。在村头的一棵老对节树下,拖拉机停了下来。周伯向我们介绍说:“同学们,我们到村了,这个塆叫吴塆,也是我们卫星四队最大的一个塆…"。</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村头陆陆续续聚集了一些从家中出来看热闹的村民,周伯向村民们介绍说:“各位乡亲,这是从京山县城下放到我们队里来的知识青年,对他们的到来我们大家表示热烈欢迎"。说着带头头鼓起了掌,这样也算是一个最简单欢迎仪式,我们入村了。</p><p class="ql-block"> 到村后,周伯对我们说:"知识青年们拖拉机只能开到这里了。队里安排大家住在后面我所住的那个塆子里,我住的那个塆叫周家台,离这里还有一二里路,大家拿着行李跟随我一起走。于是我们拿起行李,跟随周伯向他所住的塆子走去。一路上周伯继续向我们介绍村里及周边的自然环境。周伯说:"卫星四队自然条件很好,在卫星大队的中心地带。我们队的南边那座小山叫将军岭(后就是以该地名将卫星大队改为了将军岭村),将军岭南面是卫星一队和二队,西边是卫星三队,北面是卫星五队和六队。五队六队那边都是大山,翻过去就是厂河乡(绿林镇)了。从五队六队大山里有一股自然的泉水形成了一条小溪,溪水常年不断由北向南穿过我们小队,然后从刚才经过的吴塆村口汇入滶水河。所以我队水源条件是全大队最好的。自古以来从没发生过旱灾现象"。说着我们已跟随周伯来到了小溪边,小溪上有五六个石墩,清澈的泉水从石墩中穿过,石墩的上游处有一个用石条砌成的水井。周伯说:"这个泉水井就是我们塆几户人家的吃水点,以后同学们每天早上就到这里来挑吃水"。 </p><p class="ql-block"> 大家跟随周伯踏过小溪石墩,爬上小溪边的山坡,周伯边走边继续向我们介绍说,再向前走了一二百米就到了我所住的塆周家台了。我们这个塆只有两户人家,前面一家住着两个年青的小两口,男的叫蒋本华,女的叫尹业秀。我们家还在里面点,由于这里是全大队的中心地,卫星大队的小学就建在我们家后面的山岭上"。</p><p class="ql-block"> 这时,只见前面呈现出了一大片绿郁郁葱葱竹林。竹林前面有一口小堰塘,堰塘四周被翠绿的竹林环绕,环境清静优美。在堰塘背后的深处有一栋土砖砌成的一排房子,是两户人家。房子地基很高,都是用石头垒建起来的,离禾场有一米多高台阶。房子前面有是一片禾场,禾场下面就是那口小堰塘。堰塘西边有一条三四米宽小道可供人进出。我们跟随周伯从小道进入了禾场。等我们都来到禾场后,周伯高兴的对大家说:"同学们这就是我的家,你们也到家了"。这时,周伯向着屋内大声呼唤道:"培香,知青们到了,快来迎接同学们"!说着从东边大门中走出一位中年妇女,她连忙下到禾场帮大家拿行李。周伯笑着向大家介绍说:"她叫吴培香,是我婆婆,也是队里的妇女队长,以后大家可叫她吴妈,生活方面的事都交由她来管。"吴妈帮我们提着行李,指着西边那栋房子说:“同学们的家就在西边那栋屋,我们家住东边,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同学们住的房子今天我已打扫干净了"。说着把我们引到了屋中。</p><p class="ql-block"> 房子是农村的那种老式箱房,进大门中间是堂屋,堂屋两边各有一间箱房,每间箱房都不大,房间靠南面都有一个很小的窗户。西边那间房有一门,从门进去后是一间厨房,房子很老旧,但已打扫的很干净了。吴妈把我们引到家中后,对我来说:”同学们先把行李收拾一下,我先过去为大家做饭,等大家把床铺和行李收恰好,休息一会后就过来吃饭”。</p><p class="ql-block"> 随后,学强根据房子情况,把房间分配了一下,堂屋东边大一点住屈高波、彭守维、查中金3个同学。西边因要出入厨房,房间小一点就住我和罗学强两个人,安排好住处大家各自清理起自已的行李来。</p><p class="ql-block"> 农村的中饭,一般都在中午转钟一两点后才吃。我们下农村后的第一餐饭就在队长周伯家吃的。周伯一家只有4口人,他们有一女儿在杨集住读中学,一般都不在家。平时家中除了周伯吴妈还有周伯的一位老母亲姓雷,我们称她叫雷婆。</p><p class="ql-block"> 周伯一家都十分的好客,吃饭时,周伯对我来说:"万事开头难,大家住下来后用几天时间先把家中的事处理好,休息几天后再考虑出工的事。目前主要先把菜园子的菜赶种下,现在都过季节了,不然没菜吃就是一个大问题。"</p><p class="ql-block"> 大家说干就干,吃过饭我们在吴妈的带领下,来到了队里为我们准备的菜地,菜地就在住屋旁边不远处。在吴妈的指导下,我们几个同学开始种菜,大家挖地挖,铲地铲,挑的挑水,栽的栽菜。到傍晚的时候总算突击把苋菜、黄瓜、南瓜、茄子、辣椒等春季的蔬菜赶种到田里了。</p><p class="ql-block"> 晚上,天黑下来了,山村变的死一段宁静,静到针掉到地上几乎都能听到声音。那时候山区又没有电,只有小小的煤油灯,由于忙碌了一天,人是又累又困,洗漱完后,大家倒床就入睡,很快进入了梦里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入农户初品农家艰辛 </b></p><p class="ql-block"> 我们入户小山村庄后,推举年龄最大的罗学强为我们的户长,随后开始了我们的知青生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无菜下锅酱油伴饭度日艰辛</span></p><p class="ql-block"> 在农村居家过日子,并不是一件筒单的事。柴米油盐样样都不能少,下乡的第二天,我们几个上山去打柴,好在山里有的是柴,一天的功夫下来打的柴足可供我们烧上几个月。而生活中最困难,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吃菜上的困难。山区气温比正常温度要低,到6月初了,新种的菜还没长起来,农户的田地里基本没有什么蔬菜了,而我们菜地各种蔬菜才刚刚落种。刚开始吴妈每天为我们送点菜,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后来周伯动员全村农户,每天一户轮流为我们送菜。然而,队里在我们到来之前,已有一组武汉下放下来的知识青年住在条件稍微好的吴塆。而武汉这批知青却不务正业经常在当地偷鸡摸狗,造成很多农户对知青抱有成见。我们又刚刚才来到这里不久,不少农户把我们看成和武汉知青一样,最初对我们也没有什么好感。更重的是那个年代,农民的唯一点自留也地被当成资本主义的尾巴给割了,每家就只允许有很少的一点菜地。自已都不够吃,那还舍得送给别人。所以,队长发起动员要各农户我们知青送点菜,他们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就是送点菜给我们也都是腌菜,有时接不上没有菜时就只得用酱油伴饭吃。</p><p class="ql-block"> 从这个事这也激起了我们一定要把菜种好的决心,大家起早贪黑,精心管理着我们自己的那几块自留地。不久菜地里终于有了收获,慢慢地终于度过了难关。</p><p class="ql-block"> 为了种好菜,后来我们回城后专门去找回赵畈村务农的同学孙秀兵,向他讨教种菜经验,孙秀兵同学不仅向我们介绍了各种蔬菜种植经验,还十分热情的送给我们各种蔬良种,待别是“伏三大白菜"当年种植的非常成功,每一棵大白菜都长到7_8斤。这在当地贫下中农是从来都没有见到过的,也让他们长了见识。贫下中农纷纷赞扬说,还是知识青年们见识多,种出来的白菜与我们就是不一样。好多农户后来专门找上门向我们讨教如何种大白菜并索要菜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木梓油"炒菜再难也要过日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们在农村后遇到的第二大困难事,就是吃油的困难。我们入户农村时,夏收才刚刚开始,农户们吃油都是上一年队里分配的,只有等到队里新的油料收起来,榨成油后才能分配到农户。所以我们到农村后,好长一段时间没有油吃,吃菜不见一滴食用油。队里一时也真没有办法解决我们的吃油问题,吴妈也只能传授当地传统的方法用”木籽油"润锅,以度过当时吃油上的困难。</span></p><p class="ql-block"> 所谓"木籽油",实际叫“梓油",是用乌桕树的籽榨制而成,是杨集山区特有的土特产。“木籽油"实际上一种工业原料,白色的块状,有一点像蜡烛一样,有毒,不能食用。如食用后数分钟内就会出现恶心呕吐,腹部隐痛以及头痛,腹泻等症状。不过在当年缺粮少油经济十分困难的时期,山里贫下中农如果食油接不上季时或者食用油不够吃时,经常会用这种油来润锅炒菜。</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们只好有用“木籽油"润锅炒菜,就这样用这种办法一吃就是好长一段时间。无油吃的日子实在太难熬了,特别是进入7月后,将进入农村“双抢”大忙季节,没油吃怎么扛得住呢。于是决定去杨集街上的食品站找熟人看能不能割点猪油。那时候吃肉都是要凭计划才能供应的,不找人不可能买到猪油。记得那天罗学强与我和查中金来到了杨集食品站,找到了吴经理。十分碰巧的是同学姚建英的父亲也在该站工作,我们向他们讲明情况后,还特意把查中金推出来介绍说:"这是县财办查远仁书秘书的儿子。"他们听了我们情况介绍十分同情,很快为我们解决了猪油问题,而且答应每月都为我们供应一点猪油,总算吃油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为过年狠心杀了队里唯一的老母猪</span></p><p class="ql-block"> 说起吃肉吃油的事,让我想起养猪和吃肉的故事。在那个年代,农村一年到头是见不到肉的,只有到了年底农户们交清了国家下达的养殖任务指标即"购五留五养"后,才发给农户屠宰证。老百姓凭屠宰证,交了屠宰税后才能杀一头过年的猪。”购五留五"政策实际就是国家针对农民的吃肉政策。农户养一头猪,一半交国家,一半留给自己食用。养两头交国家一头,自己留一头吃。不养猪的国家不强行收购,但自已也设肉吃。</p><p class="ql-block"> 我们下农村时没有养猪,当年年底家家户户都开始杀年猪了。队长周伯为我们没年猪杀也急了,专门跑到公社去请示汇报能不能解决杀猪的问题。回来后与我们商量说:"知识青年们,农户都在杀年猪了,你们今年又没养猪,也没有交给国家的,当然就没有屠宰证。我去公社请示了领导,领导答复说知识青年不用执行“购五留五"政策。你们可以不用宰杀证杀猪,问题是没有猪可杀。现在队里牧场还留有唯一的一头老母猪,是准备留到明天下猪籽用的。你们先去看一看,如果你们同意就帮你们把它拉出去杀了"。</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们几个同学跑到畜牧场里去一看,筒直吓了我们一大跳。猪栏里就这么一头老母猪,只怕好几天都没给它吃东西了,瘦的像劈柴。回家后大家一起商量这件事,过年家家户户都杀猪,这头猪真杀也不杀不出几斤肉,杀了钱是要算在我们头上的。不杀过年可能连猪肉腥味都闻不到。如果杀了,就算只有猪骨头,总还可以煮成汤做菜吃。大家商量结果还是杀,最后一狠心硬是把那头老母猪给杀了。</p><p class="ql-block"> 猪是杀了确实也沒有杀出什么肉来。猪皮比肥膘肉还厚,算是我们背了一个杀年猪的名气。</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我们决心一定要养好猪,反正知青不用实行”购五留五”政策,我们只养一头猪就养出点名堂来。记得第二年一开年,我就叫我老爸去找到县种畜场的陈场长为我们知青小组买回买一头当年最好的杜洛克良种小猪。小猪买回来只见它又长又高。山里的老百姓从来都没见过这种良种猪,在我们精心喂养之下,几个月时间就长到了120多斤,那时候山里农户粮食紧张,人都难以养活,就是养头猪一年到头也就只能喂养到120多斤左右。看到我们养的猪长势都十分羡慕,纷纷赞扬说:还是知识青年们利害,这猪要是喂养到年底,只怕长到2_300斤以上,一头猪不顶我们养几头的猪",硬是让山里的贫下中农们服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山里买野味解馋又扶贫</span></p><p class="ql-block"> 说起在农村吃肉的故事,算是买野羊子肉的事最让人难望。那个年头农村老百姓一年到头是见不到肉的,吃肉是一种奢望。</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队里有一个转业军人姓王,我们称他王大哥。他家庭子女多,本人又多病,家庭十分困难。不过王大哥有上山打猎爱好,那个时候老百姓相当的贫穷,打到猎物后也没人买得起,倒是猎物的皮毛可直接拿到收购站卖一个好价线。一次王大哥打到一只野羊子,皮他留下了,肉却沒有办法处理,也不好存放,由于家中困难也舍不得留下自己吃,只想卖点钱补贴家用。0.20元/斤的肉更本没人买的起,最后他提着野羊子肉找到我们,我们一问价才二角钱一斤。我们也知道他们家的困难,价都没还5元钱买下了他打的那只野羊子。王大哥感激不尽,连忙说:"谢谢知识青年们的关照。这点钱可够我们家用上一阵子了"。买到野羊子后我们也乐的要死,二角钱一斤野羊子肉,只当我们在家买豆腐吃了的,便宜呀。</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与王大哥说好,打到猎物尽管卖给我们。隔三差五会王大哥真把打到的猎物卖给我们,我们吃到了廉价的野味,也解了大家吃肉的馋,重要的是为山里困难贫下中农解决了实际问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吃苦耐劳挺过小病小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农村当知青的日子里,除了生活上的清贫带来的艰辛让人难以忘怀外,还有小病小灾带来痛苦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记到下到农村不久,队里备战伏晚肥料,安排全队劳力和我们知青全部上山打青蒿做火串肥。那时候农村化肥很少,各地都是因地制宜解决肥料短缺问题。在山区山上青技树叶多,就发明了制作"火串肥"。山区贫下中农会在春夏之初,集中劳力上山打回青技嫩叶用闸刀闸小,再伴上牛粪等农家肥,用泥巴封糊好,让其腐烂发酵一段时间后成为很好肥料,农民把这种肥料称之为"火串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记得我第一次上山打青蒿,早上天气凉快,打了几担下山都没什么事,快到中午时气温上升很快,天气变的炎热起来,人在山林中穿行,又闷又热,汗水如雨水一般往外直冒,衣服也全都汗湿了。这时不知碰到什么树叶,身上出现了一串串的红疙瘩,奇痒无比,而且很快蔓延到全身,连脸部和双眼都肿的睁不开了。这时我见情况不妙,马上呼唤在不远处的同学罗学强,学强听到我的呼叫后很快奔了过来。当看到当时的情况,简直吓了一大跳,赶快把我送到了公社卫生所。到卫生所后,医生说可能是什么植物过敏。马上给我又是打针又是吃药,并叫我回家休息一下就会好的。我也认为肯定是什么东西过敏,加上天气又热,流汗又多,好在急时到卫生所进了处理,应该不会太要紧了。从卫生所出来后,我跑到河边把身上清洗了一番,然后找了个一阴凉地方休息了一会,身上一串串的红疙瘩开始慢慢消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见情况有了好转,又重新返回山上,硬是完成了当天每人打1000斤青蒿的劳动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说起下农村患病和在劳动受伤的事,罗学强是我们几个中最严重的一个了。那是下乡后10月的一天,队里安排我们上山放去放树,在砍树过过程中,不慎被一棵倒下来的树木把他的一只脚背砸伤了。脚伤的很重可能已伤到骨头,当时脚背就肿起了很高,鞋也穿不上了。我们大家轮流把他背到回了家,到家后脚肿的连地都下不了了。晚上周伯得知情况后马上找来栀壳和一些什么中药加鸡蛋清调好,然后敷在罗学强受伤的脚背上,他脚爰伤后,好长一段时间罗学强都出不成工,只能在家休息。但他在家闲不住,硬是拖着受伤的脚,为我们大家烧火做饭,让大家既感动,又十分心痛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农村生点小病那是常有的事,让我们几个同学最难忘的,应该是查中金半夜洗鸡笼的故事最让人揪心和搞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们下农村时已是春末夏初季节,在山区这个季节正是一些小动物求偶季节,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山里就会传出一些奇奇怪怪十分诡异的叫声,有的叫声听起来毛然悚骨让人害怕。山里老百姓告诉我们这叫:”鬼雀子叫"。还不时的给我们讲一些鬼呀神的故事,更有一些人私下跟我们说,你们现在住的那栋房子,过去住的是什么什么人,后来怎么怎么死了,好长时间都没有人住,空在那里。你们住的那个塆子林子大,阴气太重,后来听说要来知识青年,反正人们都说年轻人火气旺盛,鬼见了都怕,所以就把你们安排到那里面去住,只有你们才可以镇得住邪,你们要多加小心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听村子里农户这么一说,刚住进去时,我们心里确实也还有点恐惧感,后来发生了一个故事,把我们大家吓得不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一天夜晚,正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我们所住家中的大门“滋"的一声,门被打开了。随后发出一声声"叽…叽…”的怪叫声,声音从堂屋里像幽灵一般慢慢的由近处向野处飘逸而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最先听到了屋里发出的怪异的声音,马上叫醒了与我住在一间房里的罗学祥同学,当时我们听到外面发出奇怪声音时,汗毛都恨不得竖起来了。罗学强马上摸出手电筒,口里还在不停地说:出鬼了,今天只怕真碰到鬼了"。说着我两人快步奔跑到堂屋的大门口,打开手电筒,照向屋外。在黑夜中一道强光照射到屋外远处,随后还大声地吼叫到:"你是谁?想干什么…?"。这时只见那黑影提看一个什么东西正在向禾场边的堰塘方向走去,听到我们的叫声后,那黑影连忙回过头回答到:"是我"。这时我们才看清屋外远处是查中金。原来那天半夜,他突然肠胃不舒服,想起来上个厕所,结果内急不小心弄脏了放在大门边的鸡笼,鸡笼里还关着小鸡。就想把弄脏了的鸡笼连笼带鸡一起提到堰塘里去洗一下。结果发生了这一幕,原来是一场是虚惊和误会,倒把我们吓了一大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随着喊叫声其他几个同学也都被惊醒了,大家起来后马上把查中金扶到家中,又是倒茶又是问候,第二天见他还有点疲倦,就劝他不要出工去了,但他说一点小病没什么,硬是坚持与我们一起去出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遇“双抢"经历最苦最累农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人们常说农民种田苦,最苦莫过于农村"双抢"农活,一场“双抢"下来人要脱几层皮,赊十几斤肉,这可真不是吓人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所谓"双抢"就是在一年之季的7月底,最热的“三伏天"到来之际,要对成熟的早稻进行抢收,同时在8月之前的7到10天之内,必须把收割早稻后的农田耕整出来,然后把晚稻秧苗栽插到田中去。这个时间节点控制十分重要,如果错过了这个季节,那怕迟一天,轻则粮食会秕瘪减产,重则是颗粒无收。"双抢”成败直接影响到全年的粮食产量,所以"双抢"一直农事中最为重要的生产环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农村只要到了“双抢"季节,全队的人力物力都会投入到这一重要的农事工作之中去。一当"双抢"开始,全队上下无能老幼全部上阵。吃喝都是家中老人们送到田边,有小孩的妇女都是背着小孩下田,顶着酷热的骄阳,奋战在田边地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 从凌晨开始拉开"双抢"序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我们下农村一个多月后,时逢了第一个"双抢"农事季节,说起农村“双抢"一词,其实大家并不陌生。在学校读初高中时,学校也曾组织同学们到附近农村参加过,但那都是单一的插一下秧,完整的“双抢"从没经历过。在我们下农村不久就迊来了农村中这一最忙,也是最苦,最累生产季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双抢"开始后首先是抢收。队长周伯是全队最操心的人,在抢收早稻的前一天,要对全队的劳力进行调配,安排好全队每一个人的劳动任务,割谷的、耕田的、打谷的、挑草头的面面都要俱到。"双抢"开始,凌晨三四点队长就到各湾子去要喊工,到什么地方割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记得第一次“双抢“出工,我们凌晨4点钟就起了床,来到田间割谷时天都还没亮。割谷时都是借助月光和清晨凉爽的气温抓紧时间枪割。一直割到早上9点多钟,才算是当天的一个早工。离农田近的农户就会赶紧回去吃早饭,离农田远的,家中无老人会把早饭送到田间来吃,吃过早饭后,会继续进行抢割稻谷。9点以后,太阳已十分严热,气温随着太阳的升高也会随之上升,很快野外田里的气温升到35℃_6度。烤的人已难以承受,即使天气再热,但必须要把当天开镰的田块割完,待别是割谷时总是弓着腰,一手抓住稻杆,一手握镰放到稻谷。一整天始终都保持这样一个姿势,劳动一天下来,累的腰都直不起来了,让我们真正该体会到什么叫做腰酸背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抢收从凌晨开始,一直劳动到晚上。中途还要把收割的稻谷捆好挑回村里去,当天收割回村的稻谷还要连夜打出来,有时直接在田间用打谷筒打出来,然后挑回村里存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 抢耕整耖为插秧作准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稻谷抢收起来后的农田,当天就会安排劳力耕整。抢耕是为了把农作物能按时种下去的保证,也是"双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那个年代,耕整农田还没有农业机械化,完全靠人力耕田整田,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十分耗时。一块田整出来,先要撒开堆放在田边地头的火串肥料,然后才开始耕田,田耕好后,再耖田,好几道工序,一道都不能省。一个强劳力一整天泡在水田里,头顶烈日,下半身泡在晒的发烫的水中,下蒸上晒,那种感受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能体会什么叫苦和累。一整套的农活忙下来,一天还不一定能整得出一块地来,一忙都是到了晚上十一二点,累的连牛都难受,更何况人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农村我们经历了两次全程的“双抢"劳动,因为我们亲身参与农村中最苦最累的农话,所以才有亲身的休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 抢插累到骨头都快散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7月底夏日的太阳,骄阳似火。为了赶在最佳时间内把秧苗插入稻田中,在抢插的这段时间内无能烈日炎炎,还是狂风暴雨,都要下田插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当收割完的早稻田抢整出来后,队长还会在每天重要农活安排完成之后,再安排社员们集中去秧坵田扯秧苗,为第二插秧做准备。秧坵的农活一殷都会安排在晚上的十一二点进行。只到基本备足了第二天要插的秧苗后才可放夜工回家休息,到家几乎到了第二天凌晨一二点钟了。而“双抢"季节忙农户们每天几乎只能睡二三小时,凌晨4点左右,又是新的战斗一天的开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双抢”忙到的插秧这一环节,已是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凌晨出早工,先把早上扯好的秧苗挑到已整好了的秧田,接着把秧苗打到田中,然后下田赶在天气凉快时集中全队所有劳力开始插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其实农村插秧是一种集体劳动性质,全队的男女老少集中在一起劳动也有快乐的一面。大家在田间有说有笑,各种古往今来的故事,国家和社会上的大小新闻,家庭琐粹小事和荤话笑话在劳动的人群中传送。不时响起妇女们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让人们望记了“双抢"一时的辛苦和劳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夏季插秧是十分辛苦的,主要是己进入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秧田里的水面被三伏天火辣辣的太阳晒的滚烫,为了抢季节就是再热也得要下田。在这关键季节没有休息可言,就是吃饭喝水都是在田间地头进行。更辛苦的是,插秧一直是弯着腰进行,一连几天下来始终重复着这样的一个动作,累的人都不想动。回到家饭也不想吃,大家只想争抢着到禾场的石滚去把腰挺一下。记得进入"双抢“后不久,大家实在累的不行了,组长罗学强提意,我是不是去公社供销社打点酒回来喝一下,解一下疲困,他的提意得到了大家一至的赞同,这也是我们几个人生的第一次去商店买酒。那个年代酒都沒有象样的,在供销社打回了几斤用土茯苓酿制的酒,又苦又难闻,喝了那还闷头,不过对高强度劳动带来身体疲惫还真有缓解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记得那个最忙季节,周伯吴妈对我们知青是照顾有佳的,在“双抢”开始前专门跟我们说;“双抢“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农活,一季“双抢"下来,人都要瘦一圈。而贫下中农家中都有老人为出工的人服务,烧火做饭料理家务。放工回家后就有吃有喝,尽量让出工的人回家后可以得到休息"。并特意让我们轮流安排一个同学提前回家烧火做饭,料理家务。为我们及时解决了的后顾之忧。为此,对周伯吴妈在生活上给予我们细心和周道的照顾,大家一直心存感激。让我们顺利度过了在农村的第一个最苦最累“双抢"季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们下农村两年时间,也经历过了二次高负荷的"双抢"劳动,特别是第二年的"双抢",我们几个知青已成长成为队里的主要劳力,耕耙犁耖已十分得心应手,为生产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通过参加在农村“双抢"劳动,让我们品尝到了农民不畏坚辛的付出所获得果实的甜美,更懂得了农民执着付出的价值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开荒造地为粮食增产做贡献</b></p><p class="ql-block"> 我们下农村后,早稻已进入除草阶段,最先所做的农活就是对早稻秧苗进行松泥除草,农活较为轻松。在劳动中通过与贫下中农的接触了解到,当时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民是相当艰辛的一个群体,就连他们吃的口粮也是受到十分严格的规定。那个年代我们作为知青正在长身体阶段,国家硬行规定每人每年800斤稻谷的毛粮,折成大米每人每月约40余斤。而作为农民比我们知青所规定的口粮要少一些,大约每人每年6_700斤稻谷,这点粮食对于种田的农民来说是肯定不够吃的。</p><p class="ql-block"> 通过周伯我们还了解到,生产队不敢也不可能在产量上做手脚。每年粮食快成熟时,公社大队都会组织专班人员对各小队的每一块稻田进行估产。粮食打出来后,几乎与所估算的产量基本相吻合。而且田亩也是层层上报上去的,要想在田亩上做手脚,也是不可能的。唯一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就是开荒,通过开荒扩大田亩增加粮食作物种植,从而获得计划外的产量。</p><p class="ql-block"> 山区山地面积大,有开肯荒地的条件,而且各级领导也鼓励老百姓开荒增加粮食产量。为此,我们决定开荒造地增加粮食种植。</p><p class="ql-block"> 说干就干,最先选择了离我们所住较近,地势较平坦将军岭北部的山坡上面进行开荒。实际上山坡上本来就有一块一块用石头切垒成的一块块梯田,只是长期无人耕种,被山中杂林灌木慢慢占领,形成了灌木林。我们上山后首先砍去灌木,用火烧掉细小渣叶,再挖去灌木的树兜,然后搬去表面的大小石块,最后翻挖整理田块。最初,一天的时光就开挖出了二三块山塔田。初见战果我们更是信心倍增,而且越战越勇。我们充分利用白天时间砍烧灌木,利用雨天和夜晚凉爽天气开挖山也。随着天气气温的上升,大家干脆脱掉衣服,光着膀子在山上奋战,没几天功夫就开出了几十亩的山地。在周伯的指导下,随即就种下了玉米。同时开荒砍下的灌木和开挖出来的树兜又成了我们烧火用柴,一举几得,乐的大家真合不上嘴。</p><p class="ql-block"> 后来,将军岭北坡被我们全部开发出来。我们又转到我队岩子河滶水河边对大片的河滩地进行开发。到秋季已开发出了近百亩的荒山河滩。</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知青小组开荒造地为国增粮的事迹,被树为公社和全区先进典型,知青小组也因此被评为全县先进知青小组,组长罗学强还岀席了全县优秀知青年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荒地粮食获丰收全队上下笑开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山上的板票熟了,队里的稻谷黄了,我们屋前的柿子也红了,大家开荒辛勤洒下的的汗水终于化成金灿灿的玉米,看到这美丽丰收的景色大家都陶醉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进入到9月下旬,也进入到了收期。在队里的山林里,队长周伯率领我们去采摘板栗,第一次见到了长的象刺球一样的板栗,从栗树上打下来,再一担担挑回村里仓库里堆放,周伯告诉我们,板栗球打回来后,堆放一段时间就会自然炸开,不久板栗整理出来后,分配给每一户农户,那时候每斤板栗价格才0.2元一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们开荒种植的玉米这一年的秋天也获得了丰收。收获玉米时大家高兴的都不拢嘴,因为这是队里创收的,不用交公粮,队里可以自行分配处理。记得玉米收获后,农村家中子女多的,为了让子女们能吃饱肚子,主动将自已的稻谷换成玉米,因为玉米加工中没有损失,100斤稻谷夹成大米最多只有4_50斤。在那个年代,让我们第一次看到了杂粮的"优势”,这也是当年贫下中农无奈的选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们分得玉米后,最开始也不会食用。还是隔壁的吴妈过来细心的指教。告诉我们,将分得的玉米分类,嫩的玉米打成玉米浆,做成浆粑粑。老的玉米晒干后打成玉米面,玉米面还可分成粗面和细面。粗的如米粒大小可象大米一样做成饭,也可与大米混合一样做成玉米饭,细的用来搅玉米糊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一时间各种玉米美食让我们尝了一个遍,什么烧玉米、烤玉米、玉米饭、玉米糊糊、玉米浆粑,玉米馒头等,只到吃得让大家讨厌了才罢休。不过用玉米粉做成的炸辣椒,一直是我们大家的最爱,一碗玉米粉做成的炸辣椒,用锅炕出来红亮红亮的,成为我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丰收让我们创造了吃饭记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稻谷收割,也是集中收抢割,然后就近挑回到塆里码成一个个稻垛,待稻谷收割完后,最后用脱粒机打成稻谷。10月上旬,打出的稻谷整理干争并凉晒干后会首先是交公粮,收购粮食点在离队三四里的秦记垭粮店。每天上午和下午挑两趟去交售公粮,只有把国家公粮任务交完后,队里才能给农户们分配这一年的新稻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京山是湖北省有名的产粮区,而杨集山区出产的大米更是胜过京山孙桥的桥米。让我们难以忘怀的是我们所下乡的山村里,有一条山冲中所产的稻谷做出的米饭特别好吃,队里从来都是留着口粮分给农户。这一年我们分得当年该冲出产的晚稻,打出新米后,做第一餐饭时,听队里的贫下中农都说该冲的米好吃,我们一不做二不休, 每人下了一升的米(2.6斤)来做饭。真是如当地贫下中农所说,当年产的新米做出来的饭,确实又香又好吃,5个人13斤多米一餐饭竟然被大家吃了个精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后来大家总是回忆起那一餐新米饭,这一顿饭的饭量,都说这是我们几个同学人生中最高饭量记录,这一记录从来没有被打破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  引电进入小山村农家首次亮电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我们插队入户到卫星四队时,山村还是相当原始和封闭的,队里当时好多30多岁的年青人从没走出过大山,连京山县县城在什么方向都不知晓,更不用说去过县城了。对于我们下放到山村后的感受来说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而最大的不适应是晚上没有电灯,只能用煤油灯照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后来我们与山里老百姓聊起了电灯问题,让大家无限的向往,都说那一天我们也能用上电灯就好了。不久终于有了用电的机遇。在卫星大队东面70年代初期建有一座三泉水库。我们下乡后不久,当时的杨集区政府在位于卫星一队利用渠道的高水位落差,建了一个小型的水力发电站,所发的电主要供杨集区机关和街上居民晚上照明。不久电也牵到了杨集公社,而公社就我们小队的所辖范围内。这么近,能不能把电延伸到我们所在的小队呢?我们把这一想法得告诉了队周伯,他十分支持,于是我们又去找公社的魏书记,魏书记听了我们的汇报后表示支持并同意我们把电引入到卫星四队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有了公社领导的支持,我们表示一定要把电引入到我们队里来。于是说干就干,并开始是策划线路。队里的贫下中农一听说知青们要为大家牵电灯,都说这是一件大好事,并表示十分的支持。几天的功夫就把要用的电扞砍下了山。很快就把离公社最近的吴塆的电接通了。而我们所住的塆离吴塆还有一二里地,那个时候队里很穷,牵电用的电线是很大一笔开支。为了节省开支,我们提出借用当时的广播线,只引一根火线到塆里,线到户后另增加地线的方法,按这一方案最后居然亮灯了。然而由于线路太长,电压太低,电灯是亮了,但亮度太小。于是我们又对线路末端进行改造,把地线接到潮湿的水缸边并加深地线桩深度,用盐水润湿地线桩部位,同时换大电灯泡的瓦数,最终达到了理想的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有电了让大家欢欣鼓舞,那时候虽然把电引到了小山村,但完全只用于照明,每天也只有晚上二三个小时的用电时间,记得当初用电时也很人性化。每当要停电时,发电站会提前15分钟时间发出闪停信号,告诉大家要停电了,让大家赶快忙完手中的事。虽然感到用电时间有点短,但总算将山里用了几十年的小油灯让它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也算是我们作为知青为小山村做出的一个小小的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  学一手过硬农活享受小农生活</b></p><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乡所在队,田多劳动少。队长周伯对我们一下子来了5个知青是十分高兴的。让他高兴的是当时去接我们时公社本安排的是5个女同学到卫星四队的,接人时,我们5个上了周伯接人的拖拉机,我们到了四队,而应该到四队的5个女同学去了卫星一队。对于本来就缺劳力的卫星四队当然高兴。</p><p class="ql-block"> 我们入户口后,在农活上周伯都是手把手的教我们。从最初的除秧草、到下种育秧苗;从耕田犁地、到耙田、耖田;从水田到旱地,从对农田开箱挖沟,到用水管水。经过一年多的劳动锻炼,我们几个同学已基本熟练的掌握了全套农活的要点,很快成为队里的种田行家理手。</p><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乡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大家掌握农活方面技能明显提高。生活方面也得到很大的改善。特别是第二年后,毛主席给下乡知青家长代表李庆霖亲自回信,为知青在农村劳动锻炼带来了一股春天的气息。随后国务院专门召开全国知青工作会议,中共中央以1973(30)号文件形式下发关于全国知识青年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在宣传贯彻毛主席指示和中央文件的精神指导下。各级组织都提出了要加强了对知识管理,为知青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我们队的吴妈特别提出了让我们每天轮流留一人在家种菜做饭,养鸡养猪料理家务的建议。从那以后生活方面压力明显轻松了许多。这一建议得到了公社和杨集区委充分的肯定,很快在全区推广执行。</p><p class="ql-block"> 记得自从轮流在家值班后,队里农活无能多忙大家回到家后,都有热饭热菜。特別是冬天值班的同学,早上起来挑好了吃水,烧好了饭,升起了要烤的火,然后才叫起大家,这种悠闲自在的小农生活让大家十分顺心。</p><p class="ql-block"> 有了充实的时间了,大家业余生活更富有了乐趣。屈高波也不知从那里弄来了二胡,不时拉上一曲。我们还有几个跟着同塆的年青人蒋本华学起了篾匠手艺。从选料到劈篾整蔑,每一道环节一个个都学的认真仔细,特别难忘的是在最初学刃劈蔑不慎还把左手的大拇指给劈了一个大口子,好久伤口才慢慢愈合。为此留下了一生都不会忘记印记。在我们勤学苦练基础上,终于学会了编制漂亮的花篮和筲箕等小型竹制品,记得后来我把自已编制的竹制品拿回家中,父母亲都不敢相信是我亲手制作的。</p><p class="ql-block"> 说起那段十分遐逸的生活,不得不提彭守雄在家门口钩鱼的故事。有一次轮到彭守雄在家值班,那天正好下了一场大雨,彭守雄不知在那里找来了钩鱼的钩和鱼线,在家门口堰塘里钩起了鱼。不到半天的时间,钩了一大捅鲫鱼,条条只怕都有半斤重左右。鈎到鱼后,我们送了好多鱼给隔壁的周伯们一家。周伯看到鱼以后也感到十分的诧异,说这就是一个死水堰塘,平时就是拦截房前屋后的一点雨火,从没放过鱼,也没有人钩过鱼,那来的这么大的鲫鱼,真是巧了。说来也怪,自从彭守维在门口那个堰塘钓到鱼以后,我们几个分别再去那个堰塘里专门去钓鱼,就再也没钓到过鱼。</p><p class="ql-block"> 后来,村里队里更是说要充分更发挥我们知识青年的作用。叫我担任了队里的记工员。农村记工员,十分麻烦,又很容易得罪人,每天要对每一个出工的农户做记灵,每月还要公布每个人所获工分,处理不公正公平就会造成误会和矛盾,队里农户一般都是最不愿意做这项工作的。我在任职期间公平公开,又认真仔细,得到全队贫下中农充分的认可,后我还被作为杨集区知青代表出席了京山县第三次贫下代表大会,也算是对我们知青小组以及我个人下放农村工作的一个肯定。</p><p class="ql-block"> 区里需要一名水利施工管理员,决定在我们知青小组抽选一人去任职,我们一至推荐年龄最小的查中金去担任。查中金去后,工作得到区领导的赞许。</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后面就是大队的小学,学校只有几名民办老师,有时缺代课老师,屈高波、彭守雄随叫随到上阵挥鞭执教,发挥我们知识青年的一番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建新家休验农村建房热闹氛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73年6月,我们下放到将军岭四队不久,根据当年知青政策和要求,队里决定为我们知青建一栋新房,地点还是选在当时所居地旁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农村建房无能是普通农户还是集体都是一件十分重大工作,从建房计划决定到实施,有很多工作要一项一项落实,筹备时间长达数月,这一切我们都亲身经历过了,回想起来总让我们难以忘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 上山伐木为建房筹备用料</span></p><p class="ql-block"> 记得筹备建房时首先要落实好建房中所需的门窗过桥、框边、建房所用的椽子、领子、门板等大型木材用料。</p><p class="ql-block"> 秋收完后就进入到了实施阶段,以上这些建房所用的木材,我们队沒有,在全大队范围内只有5队和6队的大山上才有,经公社批准后。队里集中上10几名会木工活的贫下中农,前往大山去砍伐所需材料。在山里树木砍伐好后会从山上搬运到比较平坦的山塔中集中存放,然后在山中直接将树木锯成椽子、门合等丕料架在山上让它风干。在山中让其自然风干一二个月后,再搬运到家中建房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而建房所需的领子这类小一点的木材直接就在小队所辖的的将军岭山上砍伐,一二天时间就全部搞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压田挖砖难得一见的集体劳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那个年代建房材料都是土砖,一块土砖长约40公分,30公分宽、厚4_5寸,重约50斤左右。而这种大土砖是在稻谷收割以后,稻田泥土自然凉晒到不干不湿成度时进行挖制。挖砖地一般都选择在离建房最近的稻田,以便建房时搬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说起挖砖,一般都是在十月后进入农闲季节进行。那可是农村十分热闹场面的一道的农活。这种农活我们过去从没见到这,在我们下农村为我们建房时,让我见到并亲自参与了挖砖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挖砖那天全队男女老少社员会全部出动,大家集中在所要挖砖的那块田地里。首先妇女们会赶着耕牛,先用牛和石滚碾压稻田,待稻田表面基本压实,压平整后,男将们会有人拿着长长的麻绳来画砖线。先直后横待砖线画好后,这时众多的的社员们会用专用的小方锹,把所画好的砖线踩裁成一块一块的砖型。砖型都踩裁完后,最后就是起砖。起砖时会十几人一组。把踩裁好的砖型,用一把超宽的挖砖专用锹,让这块所要挖出的土砖使它与地面脱离。而这一超宽大锹,一般都会由比较內行的农民师傅掌控。掌握砖锹者不仅要控制所挖砖的深浅,还要保证挖面平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象这种全队劳力集中干活的场面十分都难得,大家汇集在一起,虽然工作场地场地狭小,做事的人多,却被安排的井井有条,大家有条不紊地忙着手中的活,嘴上却是有说有笑,天南海北聊的热火朝天。不时妇女们打情骂俏的来上一段话荤话,让劳动场面更加增添了热闹气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起屋建房再遇农村热闹场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建房在农村是最热闹的喜事之一,那个年代,老百姓建房都是家家户户相互换工帮忙,也不用建房户出工钱,而建房过程让全村人聚集在一起不仅热闹而和谐又团结,成为乡村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经过数月的筹备,1974年元月,已进入到农历腊月,周伯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正式开始为我们知青点建新房。建房施工开始那天,天气特别好,全队的社员兴高采烈地再次集中来到我们所住的吴家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记得正式动工建房前,所有建房要门用的木材、 盖房子的瓦都提前几天搬运到了建房现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农村有很多能工巧匠,每个村都会行成自已的一套建房的土班子,把这些能工巧匠聚集在一起。专门来为本村的村民建房修房服务。班子中大家会推荐一位公认的掌墨师付,这类人应该算是农村中的能人。建房时由掌墨师傅统筹整过建房工序。我们队是一位姓蒋的农户,就是由他来主持建房的线放事宜。线放好后,就开始了挖屋基脚。人多挖起来也快,大家有说有笑在说话打闹的封热烈气氛中,一天的功夫基脚就全部挖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建房木工活是最忙的一个大摊子,这边在放线挖基脚,那边一大群人忙着木工上的活路。因为一当砌砖做墙马上就要用上门框窗盒,过桥之类的材料。而为我建新屋,都是现场集中现做。所以开工前期木工摊子事特别忙。围绕着为木工师付服务做事的人也特别多。在木工工地上只见有的在下料做门框窗盒子,有的在做主墙过桥屋檐条,还有的人在处理建房屋领子,打的打树皮、锯的锯树节,劳动场面热闹非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建房开工第二天后开始正式砌墙,清晨一大早,农户们拿着工具来到了建房工地。紧接着在各自的劳动岗位上开始紧张的工作。只见有的在挖士,又的在挑水,还有的在合泥巴,更多的人在挑砖运土,填屋基做主墙。而木工摊子抓紧时间继续赶制着他们的木活,整过工地充满着欢声笑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就这样在欢声笑语声中,所建的房子一天天在长高,只有上10天左右的时间一栋房子的雏型已经基本成型。腊月20开始上屋子主梁,在农村建新房房子上主梁是很有仪式感,当天中午在掌墨师傅的指挥下,众多村民齐心协力将所建房子的三根主梁安放在上主墙上,建房工地上一时响起热烈的掌声。紧接着钉椽子领子。腊月24过小年,房子开始上瓦。我们5个知青有一个愿望,就是待新房能完工后决定在这新房中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而且我们知青小组是不仅全区也是全县的先进知识青年小组,还向全区知青发出过留在农村过一个革命化春节的倡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腊月25日,大家一直忙着盖瓦,只到天黑由于还缺一点瓦,还剩下一大间没盖完,准备第二天再从老房子上下点瓦来补齐所么缺之瓦。</span></p><p class="ql-block"> 随知天公不作美,当天夜里下起了大雪,从晚上一直下到第二天上午雪都没停。早上等我们一起床,大家都傻眼了,只见漫山遍野已是银装素裹,厚厚的积雪让人分不清哪是路哪是田。雪还在不停的飞舞着,根本没有要停下来的迹象。</p><p class="ql-block"> 我们美好愿望,被突然到来的一场大雪完全打破。老房子已拆,新房子不仅没有盖完,屋内也没有用泥粉糊,关键是这一场大雪,下的已经不能继续施工了,后来队长周伯也专门过来劝导我们说:"知识青年们,想不到昨晚一下子下了这么大一场雪,下雪天一时也不能施工,大家还是安心回家过年吧。等明年开年了,再来完这点尾工了”。我们说,目前这个情况明摆在这里,看来只有违背自己心愿回家这年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顶风冒雪途步七小时回家过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这天早上9:0多钟,罗学强、彭守雄、查中金和我4个同学吃了早饭后,准备去区里达班车回京山。本来从我们队往东走小路翻核垭经卫星一队去杨集区街上达车只要半小时左右就可到杨集区街上的。但那天的雪下的太大了,根本看不到路。只能绕行走公路到杨集区街上了,在去杨集公路上,一路上我们挑着队里分的10几斤糯米,以及屈高波(因病提前回家了)的一点要带回家去的行李,顶着纷飞的大雪,向杨集区走去。走了上10里的山路,不见一个人的踪影。到杨集街上已是10:0多钟了,杨集街上也没见什么行人。到杨集街上后,正好碰到了下放杨集新场5队的,方京岳、吴亚军等几个女同学也是准备来杨集达车回京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这样我们一共8_9个同学一起在杨集街上的公路边等公共汽车。那时候交通十分不便,从县城到杨集一天就只有一班车,加上又遇到难见的一场大雪。我们从上午10:O多钟一直等到下午3:0,根本没见到一辆车的踪影,公路上连机动车走过的痕迹都没有一点。而当时天空还在不断的下着雪,刺骨的寒风卷着大雪,让大家手脚冻得瑟瑟发抖。后来同学们商量要走就 趁早步行回京山,不然天色越来越晚,气温只会更加下降。于是大家决定顶风冒雪途步从杨集走回京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60里的山路,大家肩挑手提的带着生产队分发的一点过年物资,有说有笑的奔走在雪天道路上。走了一段路程,身上开始发热了,可是肩上和手中的那点东西却变得是越来越沉重,腿也越来越不听使唤。好在人多一路上大家互相鼓励,相互帮助,最终在晚上10多钟我们分别总算回到了自已的家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我只记得我到家时敲开家门,是母亲来为我开的门,当她开门见到我时,都把母亲都吓了一跳。一问我:“这么晚了,是怎么回来的"?我说"下大雪没有班车,我们10几个同学一起走回来的。"母亲当时就流下了心酸的眼泪。</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年,我们亲手盖建的知青点土砖房,由我为每一个同学在新房前拍下过一张纪念照片。可惜我的那张遣失了,只有彭守维还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京山最美寿带乌,当年我们下乡所居的杨集将军岭四队小山村周家台塆,青山绿水,被一片绿郁葱葱的竹林环绕。门前屋后经常见到一种全身洁白如玉,尾部拖着二条长长羽毛的乌,不知道是什么乌,怎么美丽。见上它第一眼就会终身难忘。后来才知道这种乌叫寿带乌被称之为乌中仙子,也是京山绿林山区特有的一种珍贵的观赏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知青返城面临人生重大选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们在农村度过了二年时光,在下乡第二年1974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知青工作会议。随后,知青返城工作也摆在到了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就在这年8月农村"双抢"工作刚刚忙完后不久,京山县政府决定要招收我们这批下乡知识青年,到京山化肥厂去当工人。这时大家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选择去化肥厂当工人,要么可选择继续留在农村当知青。最初我们5个人选择都去化肥厂当工人,最终决定时,因我和我弟两人同时下乡,两人中走一人为上策。所以我选择了招工去化肥厂。随后彭守雄、查中金也选择了去化肥厂,而罗学强和屈高波选择了继续留在农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不过留在农村的也只多坚持了一段时间。不久罗学强与下乡杨集镇其他知青小组的吴亚军、王华静等同学后被招工到了武汉青山造船厂上技校。而我弟弟郭力、姜克虎等一批同学招工去了武汉钢铁公司、中国第一治金公司、等武汉地区当工人。还有一大批同学被招工到了当时京山最好的工厂京山机械厂当工人。不过去京山机械当工人的这批同学招工身份为国家集体职工,而招工去京山化肥厂的身份全部为国家职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而屈高波因他父亲当时在任京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被推荐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去读书,他应该是我们知青小组中命运最好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而当年1972年京山一中高毕业的200多名同学中,含后去化肥厂后被推荐上大学的总共才只有屈高波、韩京玉、(知青推荐上华中科技大学),杨建伟(武汉大学)、马丽华(同济大学)、(二人工厂推荐),陈胜兰(回乡青年推荐上华师大),于愛平(医学院)等6位上了大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知青人生经历中最宝贵的财富</span></p><p class="ql-block"> 我们作为知青下农村虽然只有两年时间,但在这2年时间里,我们是扎扎实实与山区的贫下中农融为成一体,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与他们同甘共苦,一起出工,一起收工,一起干同样的农活,一起辛苦的奋战在田间地头,干起活来甚至比当地的青壮年劳力都还要得力。一些贫下中农带着“嫉妒"的心情笑着对我们说,你们几个知青这么下力地劳动争工分,到年终不是拿着大袋子来分钱分粮。虽然这玩笑话,但却也是实话,它充分说明了我们已和广大的贫下中农真正的打成了一片。</p><p class="ql-block"> 说到在当知青争工分的事,让我想起我们招工去化肥厂后的1975年初。后离开农村的罗学强同学为我真还领到了在农村劳功二年所得到的工分分红款95元钱,并把这笔钱送到我家。这笔劳动所得应该是我们作为一名强劳力,在当时山区农村经济收入的真实记录。其实我们下乡的1973、74那两年,风调雨顺,农村经济收入是比较好的年份,而农民拼死拼活的劳动一天的收入才0.3_4元钱。所以通过下农村,让我们真正懂得了农民的不易。</p><p class="ql-block"> 当我得到这笔经济收入时,我十分感慨。让我我联想到的这是对我们下乡农村劳动锻炼态度的一种肯定。</p><p class="ql-block"> 当然知青生活让人回味,更让人难忘。让我收获更多的用当年的话说,叫作锻炼了体魄,晒黑了脸庞,炼红了思想,铸就了意志,使之成为我们人生经历中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8年5月,当年我们一起下乡杨集将军岭村四组知青小组同学郭毅、查中金、彭守雄、罗学强,45年后再相聚。酒店外面就是当年下乡乘车出发的地点。</p> <p class="ql-block">2020年5月4日,我去杨集五童观村看望生病的堂弟郭运生,准备专程回将军四队看看,车开到村前的滶水河,因前一天下过一场大雨,河水陡涨,过不了河。只能在杨(集)客(店)公路边的村标牌和村委会门前拍下纪念照。</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将军岭村村委会。已由原来我们当年下乡时卫星四队所在地的四合塆,迁至现在的杨(集)客(店)公路边,(原卫星三队所在地)。</p>

我们

知青

同学

农村

周伯

杨集

大家

农户

卫星

双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