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日寇占领馆陶县城后,鲁西区党委、馆陶县委、以及其他抗日团体都转移到六八区一带。陈赓三八六旅也向冠县以南转移。</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129师指挥机关,在南馆陶渡过卫河后,向东南,进入朝城王奉一带。县委为了加强地方武装力量 又组织了新的地方武装--鲁西北抗日游击队。这只队伍主要在馆陶南部一带活动。</p><p class="ql-block"> 筑先纵队独立团是由八区民团地主武装改编,李尚达是鸦窝地主刘国正的亲信,他身为独立团副团长,不抗日,对共产党员的工作横加指责,吃喝玩乐,不理军务,三妻四妾,吸食鸦片,生活荒淫无道,同时又和大名汉奸勾结,企图投降日军。共产党对他做工作无效,于是设计除掉了李尚达,整顿纯洁了队伍,加强了独立团的战斗力。</p><p class="ql-block"> 南馆陶镇镇长、馆陶县保安大队大队长张星五,在吴作修投降日寇,做了北馆陶伪军司令之后 ,张星五和吴作修经常暗中勾结,张星五也企图投降日寇。这一情况被鲁西北特委发现,立即引起鲁西北特委的高度重视。</p><p class="ql-block"> 保安大队有六个中队,一个手枪队,大约共计800余人,驻扎在南馆陶镇。南馆陶是根据地的中心,交通要道,如果张星五投靠日军得逞,将给根据地带来极大的危害,使馆陶县的武装力量遭受极大的损失。因此鲁西北区党委迅速做出处决张星五的决定。决定指出:一,由李聚奎任总指挥;二牛连文以卫西军事总指挥部的名誉发布命令,马上把六个中队调开;三,386旅进入馆陶担任警戒;四,保安大队政治部主任王乐亭召开各中队指导员会议。说明八路军大部队是从馆陶路过,各中队要注意搞好关系。如果出现摩擦由牛连文出面解决。五,农历八月十七晚,部队和县保安大队举行联欢活动。同时牛连文负责处决张星五。六,由386旅改编县保安大队。</p><p class="ql-block"> 农历八月十四,386旅陆续开进馆陶县境,王乐亭召开各中队会议,牛连文命令保安大队各中队分别进入各自新的防地。一中队调常耳寨;六中队调南孙店:三中队调辛庄;二中队调张查。十五日指挥部命令张星五到常耳寨第一中队听候开会通知。上午张星五带着警卫员到了常耳寨。</p><p class="ql-block"> 晚上一切按计划进行,386旅和6个支队分别进行联欢活动。牛连文的指挥部设在北拐渠,他派参谋长张伟德等数人去常耳寨执行枪毙张星五的任务。他们到达常耳寨之后迅速包围了张星五的住处,由陈继续,成宏连进去,通知张星五去开会。张星五随成宏连走到一个园子南头,成宏连一枪把张星五击毙。战士们听到枪声不知道什么原因。张参谋随即向大家宣布:“张星五想投靠日军,当汉奸,奉上级命令已将他枪决,与大家无关。”随后牛连文集合一中队,宣布了张星五投降的罪证。动员一中队编入特务营。其他驻地联欢的6个支队,也同样有所在领导宣布了张的罪行,联欢结束后进行改编。六中队和吴风朝的手枪队企图哗变,被386旅交了械。张星五的副官带部分人投降了北馆陶的日军。其余支队500人均编入386旅。</p><p class="ql-block"> 处决了张星五,为抗日武装除了一大隐患,大大巩固了馆陶的抗日根据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反人民的方针,一方面保存实力,坐山观虎斗;一方面散布谣言,大肆污蔑共产党、八路军。,制造反革命舆论。同时在各地制造摩擦和反共惨案。</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不忍同室操戈,自相残杀,为了顾全大局一再忍让,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革命行为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变本加厉,愈演愈烈于1939年12月底到1940年3月,掀起了第一次抗战以来的反共高潮。</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发表了《反对投降活动一文》,号召:“全国一切爱国党派,一切爱国同胞,必须睁大眼睛注视投降派的活动,必须认识投降是主要危险,反共即主要投降,要用一切努力去反对投降和分裂。”</p><p class="ql-block"> 七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政治口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原则。1939年11月129师政委邓小平在大名县营镇召开会议。馆陶县梁毅民、靖儒之、许旭、鲁大东(王乐亭)参加了会议。邓小平做了形势报告,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反共投降的阴谋,传达了中央指示,再次指出了国民党反动派反共必投降,投降必反共的本质。重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原则。邓小平报告实际上是冀南和鲁西反顽斗争的动员令。</p> <p class="ql-block">危害馆陶,冠县一带的国民党顽固派是石友三。<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39年4月,蒋以主政华北为条件,密令石友三反共,石友三的立场立刻转为彻底反共,要求所部官兵全部加入国民党,并与八路军不断发生冲突。1939年我党干部从石友三部撤出。不久,石友三被委任为察哈尔省主席。</span>,石友三受宠若惊,反共反人民,更加卖力。为了招兵买马,扩充自已的实力,与共产党八路军抗衡,在临、冠、馆、邱一带设立了几十处招兵处。光在馆陶就有20处。</p><p class="ql-block">石友三和日军相勾结,反共活动逐步升级,他与日寇南宫特务头子有旧交,其弟石友信往返平津。领取日军旨意,双方进行密切配合,不断对八路军进行挑衅,卡游击队的枪支,活埋共产党员、农会干部。吊打村干部郝明发,枪杀七区抗日区长宋复出。</p><p class="ql-block">为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同招兵处斗争,卫西指挥部派张健五、满登发、焦鹏来在东古城大寺,召开了数千人参加的追悼区长宋复出大会。大会控诉了石友三军团的滔天罪行,激起了群众对叛军的仇恨。各村干部和自卫队纷纷要求立即除掉这些害人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七区区委于当晚就组织了七十余人,决定首先消灭李才招兵处,招兵处设在幺贵东家,由于是先约好,一敲门就马上开门。这些家伙正在睡大觉,结果十几个人被捆起来押到东沙河处死。他们接着去东古城招兵处,这時天早已大亮,等赶到时,那里的頑匪已经逃窜。馆陶县其他区也进行的相当迅速,取得这次消灭招兵处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 1940年1月,石友三部先后将第129师东进纵队两个连、青年纵队1个排包围缴械,并围攻东进纵队第3团及清江、清河两个县大队,将清河县大队大部消灭。为了自卫,第129师趁顽军朱怀冰部南撤、顽军高树勋部尚在卫河以东之际,决定集中冀南,冀鲁豫、冀中军区部队,歼灭顽军石友三部及孙良诚部于卫河以西地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40年2月9日,石友三部秘密南逃。第129师立即命令参战部队追击与堵截。11日,青年纵队第771团、冀南军区特务团等部在清河以西之狼窝村消灭孙良诚部1个团;东进纵队第2、第3团及冀中军区第23团于威县东北之史家庄、枣科一带,与石友三部暂编第3师激战,歼其两个营;东进纵队、青年纵队、先遣纵队、筑先纵队各1个团及第386旅第4团在清河西南中兴集一带,与石友三部第181师激战终日,阻滞了其撤逃。后八路军将顽军主力包围在威县东南下堡寺,马呜堂窑安镇地区,并发起猛攻。13日,孙良诚部3000余人突围南撤,逃过卫河进至南乐地区。石友三部连遭围攻,伤亡惨重,于15日夜突围西逃。东进纵队主力、青年纵队之第771团与冀中军区赵谭支队等部,立即沿顽军左右两侧平行追击。</p><p class="ql-block"> 此时,日伪军由广平、邱县、曲周、永年、肥乡、威县出动3000余人进至广平、邱县间地区,向八路军进攻,以掩护石友三部。石友三部乘机从大名、临漳间渡过漳河,向清丰东南地区撤逃。战至18日,八路军停止追击。此役,八路军共毙伤俘顽军2800余人。</p> <p class="ql-block"> 反顽战役历经五个月时间,八路军与顽军、日军作战共计135次 歼灭顽军三个师,国民党顽军被逐出鲁西冀南抗日根据地,粉碎了投降反共分子与日军合作夺取根据地的野心,对于巩固冀南、太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保卫山东、河北、等根据地具有特别重要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