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某周一升旗仪式结束,刘校特意叫住我,说市里为了庆祝党诞生100周年举办了一个征文比赛,你写文章不错,又是党员,代表学校参加一下。自己是一个随性的人,历来不喜欢参加这类型的征文,心里明明知道,这恐怕是政治任务,最终还是要写,还是笑了一笑:刘校,我这种类型写不好的,我怕辜负了大家的期望。</h3> <h3>终于还是决定要写,在书房犹豫不决地翻起了故纸堆。居然翻到了一本封面很旧的《百家姓》,大概还是读大学的时候,从明德北旧书摊上淘来的。不知道当时的初衷,一时兴起,想数数真的有一百家么?翻了才发现:所谓的“百”居然是411个,而自己的郭姓在《百家姓》中位列第144位。不禁兴趣盎然起来,抱着手机,想扒一扒郭氏的历史来。</h3> <h3>郭氏和“赵钱孙李”这样的大姓氏比起来,体量自然比不了,但历史上郭氏其实也是不乏名人的。西汉名侠郭解;东汉渔阳太守郭伋,廷尉郭躬,名学士郭泰;三国魏名谋士郭嘉;西晋哲学家郭象;东晋文学家兼训诂学家郭璞;唐朝名相郭子仪,名臣郭震;五代后周太祖郭威;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明朝画家郭诩;清末外交家郭嵩焘,名将郭松林;当代作家、诗人、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家集一身的郭沫若,经济学家郭大力……</h3> <h3>但在近代革命史里,我却似乎没有发现郭氏的影子。李大钊、邓中夏、瞿秋白、王尽美、夏明翰、方志敏、刘志丹、赵一曼、杨靖宇、赵尚志、刘胡兰等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烈士,都是中国优秀的共产党员,是我们中国人的光荣。郭氏就没有么?是有的,还很多。</h3> <h3>1919年暴发的五四爱国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组织准备。1919年5月4日,北大学生郭钦光带病参加游行,身体劳累,悲愤交加,救治无效去世,成为五四爱国运动中第一位献出生命的烈士。他不畏强暴爱国爱民族的英勇气节,再次点燃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热忱。不仅在北京,在上海、广州等地都举行过上千人的追悼大会,纪念这位第一个在五四运动中牺牲的烈士,很快在全国掀起了一个爱国高潮,也掀起了一场席卷全国的抵制日货运动热潮。</h3> <h3>河南籍民族英雄郭兰,原本儒商,倾尽家资支援抗日,邓小平、刘伯承在抗战期间称赞“郭兰是爱国儒商、民族的楷模!”手刃日本军官后,为救乡亲们,郭兰身经数种酷刑,几度昏厥,可他大义凛然,誓死不屈,倒在了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下。</h3> <h3>河北籍郭好礼1943年他率部连克敌人5个据点,又率部攻克魏县县城。日伪军集中九路兵力向魏县以东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合围”。在魏县漳河村,他率部突围时壮烈牺牲,时年39岁。一二九师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给郭好礼父亲郭振湖先生发去唁电,电文中称“好礼同志一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艰苦卓绝英勇牺牲之精神,足为三军楷模。”</h3> <h3>湖北籍少年郭光炳以极大热情投身革命,担任苏二区儿童团长,后参加赤卫队,随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历经五次反围剿战斗,转战鄂、豫、皖,特别是在大别山区,英勇顽强,屡建战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11月,郭光炳遵照党中央指示,随大部队北上抗日,途中不幸牺牲,遗骨不详。时年仅十八岁。1957年,毛泽东批准为革命烈士!</h3> <h3>郭姓军衔最高的开国将军郭天民,参加了百团大战,转战全国,他与司令员陈赓率4兵团出皖取赣,克两广,攻贵州,解放了全云南,在西南边陲筑起了新的巩固的边防。</h3> <h3>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山东籍浠水县郭仲林、郭伦奖、郭西城、郭寿康、郭仲青、郭继顺、郭迪荣7名志愿军,从1950年到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有29岁。</h3> <h3>看着各种资料,我的心别样的沉重,我们郭氏也曾经这样抛头颅洒热血过,我们也曾为祖国的自由和强盛,做出过如此大的牺牲。</h3> <h3>为了不亡国灭种,让我们中国人站起来,有太多不同姓氏的中国人,中国共产党员,是以默默的方式牺牲的,默默地方式奉献。以无名氏的方式被纪念的。有信仰是一件很高级的事情,也是一件很执着的事情,“舍生取义”并不是教条来的,更是骨子里的文化传承。</h3> <h3>在和平年代里,党员更是以公民的方式,遍布各个领域。更多的是责任和使命。因为党章里这样写到:“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我想,其实党,就是一群有理想,有目标的人,一起做解救造福民众的事。服从和大局,从入党那一天就是开始。</h3> <h3>想起曾经刷过的一个汶川地震视频,地震刚发生时候,队长的那几句话“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灾情就是命令,”我听得热泪盈眶。没有任何跳伞的有利条件,只是为了救人,“空降兵十五勇士”高空5000米义无反顾地生死盲跳!</h3> <h3>想起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抗疫情时一下爆红的一个视频,共产党员不上?谁上?张文宏把所有岗位的医生全部换下来,换成科室的所有的共产党员。“不管你同意或者不同意,你都得上去。我不会跟你有任何讨价还价的,因为我自己也上去。”</h3> <h3>想起印度边境冲突牺牲的那几个战士来,想起了天津化工厂爆炸来,想起了五一前一天,河北籍张家口救火牺牲的消防战士来,想起……</h3> <h3>他们,也同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党员,什么是践行。</h3> <h3>本家的党员并不多,姥爷爷爷辈是没有的,他们为了普通人家的生活而奔波,无暇顾及什么,姥姥家那头,二舅是村干部是党员,他勤勤恳恳,没贪村里一分钱,杰出贡献是在文革中,心怀善良,没有把谁逼上绝路。二姐夫是村主任,执行并参加了林果小镇的建设,把村子修得比大村子还漂亮。爷爷家这头本家也有个村长,在职期间修了村子的主干道。他们是最基层的党员,是传达国家政策并执行实施的人。</h3> <h3>老妈和我是平民党员,老妈是农村户口,能做的是,举拳头支持真正为村里人谋福利的人。我是一位普通的教师,不担任什么职位,虽然是一个比较喜欢随性的人,但因为是党员,不是也照样努力在码字么?</h3> <h3>这,就是党员。</h3> <h3>伟人自有伟人的伟大,我们自有我们的伟大。不入党照样可以爱国,但入了党,我们就多了一个“党”的姓氏,必须更爱国。也许众多的党员,包括我,只是一些微小的尘埃,但绝对是有执行力的尘埃,不为名利,不为金钱,为着自己小小的使命,默默做着。说伟大,有点过分夸张,但是这小小的伟大,又何尝不是我们小小的骄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