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1934年10月10开始到1936年10月22日结束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红军辗转十四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翻雪山、过草地、破天堑,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了战略转移的凯歌,最终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甘肃、到达陕北,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中国共产党人谱写的英雄史诗。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指出:“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红军长征翻越了二十多座高山、渡过了三十多条河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当年的红军为了躲避蒋介石大军的围追堵截,竟然一不小心把中国最为瑰丽的风光给串连起来了!”,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历史的旧址,矗立着不少令人景仰的丰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p><p class="ql-block">1934年10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从于都出发开始长征。</p> <p class="ql-block">二,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 </p><p class="ql-block">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p><p class="ql-block">该馆集中展示了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25日至11月14日长征过境粤北的历史和红军文物。</p> <p class="ql-block">三,湘江战役烈士纪念碑园</p><p class="ql-block">位于兴安县城西南1公里的狮子山。</p><p class="ql-block">纪念碑园占地8万平方米,由大型群雕、主碑、纪念馆组成。</p><p class="ql-block">群雕为灰白花岗岩雕凿,长46米,高11米,由四个巨型头像和五组浮雕组成,为全国革命纪念碑园之最,它艺术地再现了当年红军突破国民党第四道封锁线的壮烈情景;主碑高34米,耸立于狮子山顶,上部为三支直插篮天的步枪造型,象征着、“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真理,下部为圆拱型碑亭。</p><p class="ql-block">主碑和群雕由一线四折共201级的大型台阶连接,陡峭的台阶寓意着中央红军突破湘江封锁线的曲折过程。</p><p class="ql-block">纪念馆位于狮子山北山脚,馆内陈列着湘江战役军事模型图,红军长征过广西路线示意图及中央领导人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四,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纪念园</p><p class="ql-block">位于广西壮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p><p class="ql-block">新圩是广西灌阳北部的交通枢纽,南距县城15公里,北距红军行军路线最近点大桥村古岭头仅5公里,一条通往县城的全(州)灌(阳)公路自此穿过,是灌阳县城通往全州和敌人进逼湘江、封锁湘桂边界的必经咽喉之地。新圩往北至大桥村,无险可守,一旦敌人突破新圩,向东北可直驱水车、文市,堵截住湘桂边界的永安、雷口两关;向西北,可直捣全州石塘至湘江西岸各渡河地点,威胁军委纵队和后续部队渡湘江。</p><p class="ql-block">新圩阻击战,红三军团红五师和红六师的顽强阻击保证了中央红军军委纵队和中央纵队以及后续部队安全渡过湘江,但是自身损失惨重。经过鏖战,红五师两个团和红六师一个团牺牲3000多人,五师参谋长胡浚(震)以及十四团团长、副团长、参谋长、政治处主任都英勇牺牲,十五团团长、政委和十四团政委都身受重伤,十八团也大部分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酒海井红军纪念馆</p><p class="ql-block">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p> <p class="ql-block">五,湘江战役光华铺阻击战战场遗址</p><p class="ql-block">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p><p class="ql-block">光华铺是界首至兴安县城间桂(林)黄(沙河)公路(今国道322 线)边的一个村庄,南距兴安县城约9 千米,北至界首渡口约4 千米。村北是开阔的水田,另三面是起伏的山丘。1934年11 月28 日下午,红三军团第四师赶到界首,以第十二团守渡口东岸南面的渠口,第十一团布防桂黄公路西面石门及西北地域,第十团驻守光华铺,正面阻击从兴安来犯的桂军。29 日半夜,桂军一部迂回到红十团三营阵地后面,欲直插界首渡口。经过激战,敌人大部被歼,剩余敌人占领了渡口西岸。30 日拂晓,红十团迅速组织部队围歼了西岸的敌人。战斗中团长沈述清阵亡,师参谋长杜宗美接任团长,也中弹牺牲。红十团政委杨勇腿部被炮弹弹片击中,他拔出弹片继续指挥战斗,收拢部队北撤,死守第二道防线,确保了军委纵队当日从界首渡口浮桥安全跨过湘江。此役,红三军团约牺牲1000 人。</p> <p class="ql-block">六,湘江战役全州觉山铺阻击战旧址</p><p class="ql-block">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p><p class="ql-block">1934年11月25日,红军总部发布分四部突破湘江防线的命令。令红一军团设防于鲁板桥、觉(脚)山铺之间,阻击湘军西进,掩护红军主力渡江,湘江战役打响,觉(脚)山铺是敌人前往湘江渡口的咽喉要地。觉(脚)山阻击战以五团政委易荡平等2000余名红军烈士的热血和生命为代价,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该战是湘江战役中最大、最悲壮的阻击战。</p><p class="ql-block">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炮兵政委、红军诗人陈靖在《黔山湘江》一诗中写道:“血染十里溪,三年不食湘江鱼,尸体遍江底。”反映了当时红军抢渡湘江的悲壮场面。</p><p class="ql-block">觉山阻击战的惨烈代价让红军将士觉醒,认识到之前的战略错误,脚山因此更名为觉山。</p> <p class="ql-block">七,通道转兵纪念馆</p><p class="ql-block">位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县溪镇恭江村</p><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长征途径通道时,在通道恭城书院召开中共中央负责人紧急会议(史称“通道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主张放弃北上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他的主张得到周恩来、朱德等与会多数同志的赞同。通道转兵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p> <p class="ql-block">八,黎平会议会址</p><p class="ql-block">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城德凤镇二郎坡52号</p><p class="ql-block">会址是一座清代的古代建筑物。占地面积近1000 平方米,外有高约20米的封火墙围绕,森严幽静。</p><p class="ql-block">l1934年底,中央红军由湖南通道进入贵州,占领黎平后,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p><p class="ql-block">12月18日,中共六届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p><p class="ql-block">渡过湘江后,中央领导人在湖南通道召开紧急会议,多数人从惨痛的教训中认识到必须改弦更张,支持毛泽东进军贵州的主张。博古、李德等迫于形势,勉强同意,但仍顽固坚持到湘西建立根据地。何去何从必须当机立断,于是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会上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认为进军贵州是红军唯一正确的出路,他的意见得到了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等人的支持。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这个决定打乱了蒋介石企图在沅江以东消灭红军的部署,把10多万敌军甩在湘西南,为红军开辟了新的前进道路。</p><p class="ql-block">红军在黎平进行了整编,重新组织战斗力量,这是红军离开江西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紧要关头改变红军的战略方针,变被动为主动,并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p> <p class="ql-block">九,猴场会议会址</p><p class="ql-block">位于贵州省瓮安县猴场镇西1千米的猴场村。</p><p class="ql-block">猴场会议会址原为宋氏住宅,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p><p class="ql-block">六届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日在黔北地区的瓮安县猴场(今草塘)召开会议。周恩来主持会议,参加者有博古、毛泽东、朱德、张闻天、陈云、王稼祥、刘少奇、邓发、李德等。会议重申黎平会议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战略决定,批评了博古、李德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错误主张,作出了《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重申“建立川黔边区新苏区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并改变了李德取消军委集体领导,压制不同意见,个人包办的状况。猴场会议巩固了黎平会议的成果,实现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变,并且提出了新的行动方针,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做了重要准备。</p> <p class="ql-block">十,突破乌江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位于贵州省余庆县大乌江镇.突破乌江纪念园纪念广场内。</p><p class="ql-block">1935年1月2日、3日,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第二师第四团先后在乌江回龙场渡口和江界河渡口强渡成功。1月5日,红三军团第十团在茶山关渡口渡过乌江。至1月6日,中央红军全部渡过乌江,把国民党“追剿军”甩在乌江以东和以南地区。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p> <p class="ql-block">十一,遵义会议会址</p><p class="ql-block">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p><p class="ql-block">1935.1.15在这里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十二,青杠坡战伇(土城)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位于贵州省习水县</p><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根据敌情变化,决定撤离遵义,北上渡过长江,去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得知红军到达土城的国民党四川军阀,也尾追红军至土城以东地区,并盘踞在青杠坡周围的山顶上,依着山势构筑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临时工事,企图在此围歼中央红军。</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得此情报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土城战役,发出了“坚决打好这一仗,保卫党中央”的号召。军委打算集中优势兵力在青杠坡打一个漂亮仗,为一路被国民党军阀围追堵截,被迫实施长征的红军战士们加油鼓劲,以达到振奋军心的目的,这也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的第一场战役。由于对敌情侦察有误,土城战役(即青杠坡战役)给川军郭勋祺部以重创,但红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随后红军决定迅速撤出战斗。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走出了党的两代领导核心,共和国三任国家主席,一任国务院总理,五任国防部长,七大元帅,二百余位开国将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三,鸡鸣三省</p><p class="ql-block">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东北面,离城七十五公里,属七星关区林口镇管辖,南邻林口渭河,东接团结海戛,西与云南白车、北与四川岔河隔赤水三岔河相望。“一鸡啼叫,三省皆闻”、“一步踏三省”是鸡鸣三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富含诗意的美称。</p><p class="ql-block">1935年2月5日,中央红军从四川水潦,经三岔河渡口渡河来到鸡鸣三省小庄子,召开了政治局常委分工会议,由张闻天取代博古为书记。</p> <p class="ql-block">十四,扎西会议会址</p><p class="ql-block">位于云南历史文化名城威信县的扎西镇</p><p class="ql-block">会址原为江西会馆和湖广会馆。1975年复原的新馆总占地面积4686平方米,是为纪念1935年2月中央政治局在扎西镇等地召开的会议而建立的。</p><p class="ql-block">六届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2月5日至9日在云南威信县扎西镇境内连续召开会议,统称扎西会议。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参加者有周恩来、毛泽东、博古、王稼祥、朱德、陈云、刘少奇、邓发、凯丰等。会议讨论红军战略方针,并作出了《遵义会议决议》《决议大纲》《中央书记处致项英转中央分局电》《中共中央给中央分局的指示》《军委关于我军向川滇黔边发展的指示》《关于各军团缩编的命令》《为创造云贵川边苏区而斗争》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会议决定由张闻天接替博古在党内负总的责任,成立中共川南特委和组建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红军回师黔北和缩编部队。扎西会议是长征中十分重要的会议,实际上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最后完成,也是张闻天同毛泽东紧密合作,协力领导全党全军的良好开端。</p> <p class="ql-block">十五,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位于娄山关口西侧山垭</p><p class="ql-block">1966年建造,碑高11米,碑座宽6米,南侧为大理石贴面,横刻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手书“遵义战役牺牲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15个行草大字,碑座北侧嵌5.4米长的汉白玉浮雕,雕刻娄山关战斗中红军将领、战士、游击队员跃马横枪,攻克天险的英雄群像;碑座东侧有“娄山关战斗简介”碑文一方;碑体为两根并立的文化石巨柱,顶削为斜尖,状若两把红军刺刀,又象征娄山关群峰刺天,中通一线的险峻形势;碑体二柱,蕴含红军“二渡赤水”、再克娄山、重占遵义的军事行动。碑体二柱的上方分别嵌黑色大理石,南侧雕一面红军战旗,标志红军攻克娄山关;北侧镌刻张爱萍将军长征时作于县境的《西江月.遵义大捷》手迹。</p> <p class="ql-block">十六,白沙会议会址</p><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省古蔺县百善镇鱼塘湾崔家祠堂</p><p class="ql-block">一九三五年二月十五日,中央红军军委纵队进驻四川古蔺县白沙镇(今天的双沙镇),并在白沙镇停留至二月十七日。军委纵队在白沙镇停留这段时间,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会议,史称“白沙会议”。</p><p class="ql-block">在白沙会议上,决定了二渡赤水、回师黔北、进占桐梓,揭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为遵义战役作出了一定的部署。</p><p class="ql-block">发布了《告全体红色战士书》,消除了广大红军对中央改变战略方针的疑虑,增强了红军的凝聚力和对革命的信心;除此之外,还强调了运动战的正确性,这有利于纠正在红军队伍中依然存在的“左”倾军事路线。</p><p class="ql-block">电告红二、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中央红军关于战略方针的转变,并要求他们配合策应、呼应作战,有利于加强对红二、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的领导。</p> <p class="ql-block">十七,苟坝会议会址</p><p class="ql-block">位于贵州省遵义县枫香镇苟坝村马鬃岭山脚,距县城50千米,距遵义市56千米。</p><p class="ql-block">苟坝会议会址是一座老式黔北农家三合院,传统木结构的瓦房,六届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3月11日在贵州此召开会议(即苟坝会议)。主要讨论毛泽东关于成立“三人团”负责指挥军事的提议。张闻天主持。会议认为军事行动需要集中指挥,经常由中央直接开会讨论军事行动确实于指挥不利。决定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3人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即“三人军事小组”),周恩来任团长,全权指挥军事行动。</p><p class="ql-block">苟坝会议会址见证了改写中国命运的历史瞬间。</p> <p class="ql-block">十八,鲁班场战役</p><p class="ql-block">1935年3月12日,中共中央在苟坝会议后成立了新三人军事小组。为争取主动进一步调动敌人,3月15日,毛主席、朱总司令率前敌司令部指挥红军主力围攻鲁班场,为红军从茅台渡过赤水河创造有利条件。</p><p class="ql-block">战斗在3月15日10时打响,激战持续了三四个小时,虽取得一定胜利,但一时不能解决问题,红军迅速撤出战斗。打鲁班场虽然未能取得预期的胜利,甚至以“失利”收场,但大大地挫伤了守敌周浑元部的锐气,令其不敢贸然行动,使蒋介石“一夫当关”的计划成为一厢情愿,为红军跳出敌人的重重包围,实现四渡赤水总的战略目标,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和空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九,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p><p class="ql-block">位于贵州省仁怀市赤水河西岸茅台渡口朱砂堡顶。</p><p class="ql-block">茅台渡口位于国酒之乡茅台镇,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三渡赤水河的主要渡口。红军四渡赤水之战,极其生动地体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我军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是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为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昭示红军英雄业绩,教育启迪后世子孙,经仁怀市人民政府报请上级批准建造了此塔。纪念塔1995年5月动工,1996年1月建成。</p> <p class="ql-block">二十,红军巧渡金沙江纪念园</p><p class="ql-block">位于云南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皎平渡</p><p class="ql-block">1935年5月6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渡江,在皎平渡会理一侧的中武山洞中指挥红军渡江,从此,中央红军完全摆脱敌人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皎平渡口也因此名扬天下,成为中国革命历史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二十一,会理会议纪念地</p><p class="ql-block">位于会理县腹心地带,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会理古城,国家3A级旅游景区——绿陶文化产业园和精华水上乐园相邻。</p><p class="ql-block">六届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5月12日在四川省会理县城郊铁厂举行扩大会议。张闻天主持会议,参加者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彭德怀、杨尚昆、林彪、聂荣臻以及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等。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在会上发言,批评林彪所谓“走了弓背”和要求撤换军事指挥的错误意见,支持毛泽东的指挥,并决定立即北上,同红四方面军会合。这次会议统一了认识,对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对巩固遵义会议的成果,有着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二十二,彝海结盟纪念地</p><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拖乌区(原拖乌乡),距县城28公里。</p><p class="ql-block">1935年5月,时任红军总参谋长兼先遣军司令员的刘伯承和彝族果基家支头人小叶丹以水代酒,“彝海结盟”。此后彝族同胞护送红军历经七天七夜通过彝区,不仅为红军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赢得了宝贵时间,也在彝区埋下了革命火种,帮助彝族人民建立了革命武装——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p> <p class="ql-block">二十三,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p><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安顺场大渡河畔。</p><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前的广场上,一座纪念碑赫然挺立。碑上邓小平同志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格外醒目。碑体正面雕刻着巨大的红军战士头像,下半部是17名勇士冒枪林弹雨、战惊涛骇浪,强渡天险大渡河的浮雕,右侧为巨手执大刀浮雕,象征着红军必胜的信念和决心。</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磨西会议会址</p><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p><p class="ql-block">1935年5月27日,红军从安顺场出发,5月29日傍晚抵达磨西。晚10时,毛泽东在神甫楼召集同行的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陈云、邓小平、秦邦宪、林彪等召开会议,史称“磨西会议”。会议决定:红军不去康定,因为兵员、粮食得不到补充;通知部队夺取和通过泸定桥,先过人后过马;征求陈云意见,中央准备派他出四川到上海恢复被敌人破坏掉的党组织,而后去苏联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国革命情况;通知部队抓紧筹集补充粮食。</p> <p class="ql-block">二十五,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p><p class="ql-block">座落在泸定县城西南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公园内</p><p class="ql-block">泸定会议:红军飞夺泸定桥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和陈云等人在泸定召开了会议。会议的内容延续了摩西会议的议题,主要决定了两件事:一是红军向北走雪山草地一线,避开人烟稠密地区,与在岷江流域一带活动的红四方面军会合;二是让陈云停止长征,前去上海恢复白区党的组织,设法与共产国际取得联系。</p> <p class="ql-block">二十六,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为纪念红军的壮举,位于夹金山下的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已建成了夹金山公园,公园内,一座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碑高耸入云,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二十七,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硗碛乡咎落村朵果组。</p> <p class="ql-block">二十八,达维会师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省小金县城东部夹金山北麓的达维,达维是长征时红一方面翻越夹金山后和红四方面军的会师地。</p> <p class="ql-block">二十九,懋功会师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省小金县</p><p class="ql-block">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李先念率领的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懋功胜利的会师。懋功现为小金,小金县城四周都是高山,小金县城宛如坐落在井底,县城里的建筑沿坡而建,就连县城的马路都是曲折盘山而上,县城里一块平整的土地更是寸土寸金。</p><p class="ql-block">县城内最大的一块平整土地,便是位于县城中心的“小金红军会师广场”,近一千平方米的广场上,中间矗立的纪念碑上题写着“懋功红军会师纪念地”</p> <p class="ql-block">三十,懋功会师地</p><p class="ql-block">懋功大教堂,一、四方面军会师地。</p> <p class="ql-block">三十一,两河口会议纪念馆</p><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两河口</p><p class="ql-block">1935年6月28日,中央红军冲破数倍于己的敌军的围追堵截,转战八省,行程二万余里,翻越夹金大雪山,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小金达维,并在两河口召开了长征路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两河口会议”,确定了红军挥师北上的重大战略方针,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指明了方向。纪念馆占地面积5401.8平方米,建筑面积2140.1平方米。纪念馆以“胜利会师 决策北上”为主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十二,雪山红路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卓克基乡</p><p class="ql-block">梦笔山距马尔康县城30公里,位于卓克基乡南与小金县交界处,呈东西走向,山势平缓,最低山口海拔3900米,最高峰海拔4470米。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二座雪山。</p> <p class="ql-block">三十三,卓克基会议会址</p><p class="ql-block">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卓克基土司官寨</p><p class="ql-block">1935年6月底,中央红军翻过梦笔山,7月1日到达卓克基。7月3日在卓克基官寨,中央政治局召开了常委会议,史称“卓克基会议”。会议讨论了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问题。通过了“告康藏西番民众书——进行西藏民族革命运动的斗争纲领”,号召藏族民众反对英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成立游击队,加入红军,实行民族自决。</p><p class="ql-block">卓克基会议围绕民族团结这个重大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原理同中国少数民族政策有机结合,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实践之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针对粮食极度缺乏的问题,红军总政治部发布命令,强调在没收和购买粮食时不得损害群众利益,是红军执行民族政策的一次具体实践。</p> <p class="ql-block">三十四,芦花会议会址</p><p class="ql-block">位于黑水县泽盖乡芦花村芦花中学内。</p><p class="ql-block">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根据当时出现的情况和问题,为加强一、四方面军的团结,保持中央对军事的指挥,统一两军的思想和行动,1935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在芦花召开政治局会议,专门听取了红四方面军的工作汇报。中央政治局一致肯定了红四方面军的英勇斗争精神和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加之会前所作的大量工作,会议开得很成功,没有出现新的争执。</p> <p class="ql-block">三十五,沙窝会议会址</p><p class="ql-block">位于松潘县毛尔盖区下八寨乡的沙窝寨子(今血洛)。</p><p class="ql-block">针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中共中央于1935年8月6日在沙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首先由张闻天就《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草案作报告,继续强调争取实现川陕甘苏区的总方针,对于张国焘的无理要求,大多数与会者给予了严肃批评,但为了争取和团结四方面军干部共同北上,党中央也作了一些必要的妥协和让步。会议还对红军的指挥机构作了调整,恢复了一、四方面军番号。由于军事问题始终是一切问题中最迫切的问题,与会者认为清算过去中央错误的政治路线时机尚不成熟,在通过的《决议》中拒绝了张国焘提出的解决政治路线的要求,仍然维护遵义会议作出的结论。《决议》明确指出“开展反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是目前斗争中心任务之一”,再次强调了加强一、四方面军团结的重要性。由于党中央的坚决斗争和严肃批评,使张国焘的错误行为不得不暂时有所收敛。再次表示同意中央的北上方针。</p> <p class="ql-block">三十六,毛尔盖会议会址</p><p class="ql-block">位于松潘县毛尔盖区上八寨乡毛尔盖寺庙。</p><p class="ql-block">现会址已毁,仅存残垣断壁。中共中央在此召开政治局会议,针对沙窝会议后张国焘又提出西出阿坝北上向青甘边缘地区退却的主张,会议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指出红军应占取以岷州为中心的洮河流域东岸,依托这一地区向东向陕甘发展,以实现创建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战略目标,再次肯定创建川陕甘苏区方针的正确性。会议还决定由毛泽东起草《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补充决定》,以补充两河口会议通过的决议。</p> <p class="ql-block">三十七,巴西会议会址</p><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巴西乡</p><p class="ql-block">从若尔盖县城出发,往东走过一段15公里的平坦公路,再拐进一段15公里又长又颠簸且非常狭窄和崎岖的盘山路,就到了重重山林中的巴西乡。</p><p class="ql-block">会议旧址原是藏传佛教寺庙,建于清康熙年间,原名班佑寺,占地近千平方米;今所存为其正殿大雄宝殿残垣。</p><p class="ql-block">1935年,党中央所在的红军右路军跨过草地到达若尔盖班佑、巴西一带后,等待与张国焘率领的左路军会合后北出甘南、建立川陕甘苏区。但张国焘拒不与右路军会合,并准备要挟右路军和党中央南下,形势十分危险。从1935年9月3日至9月9日,中央在此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妥善解决方法,但张国焘仍坚持己见。</p><p class="ql-block">“在此紧急情况下,9月9日党中央召开政治局紧急会议,强烈批判了张国焘的错误,决定迅速脱离危险区域,率领一、三军团继续北上。当晚又召开了中央直属队和干部团的部分指战员会,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党中央坚持北上的路线是正确的,南下是没有出路的。“巴西会议”是挽救党和红军的一次关键会议。</p> <p class="ql-block">三十八,红军过草地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省毛儿盖</p><p class="ql-block">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行军队左右两路,平行前进。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等率领,自四川毛儿盖出发,进入松潘草地。经过7天的艰苦努力,右路军到达草地尽头的班佑地区。</p> <p class="ql-block">三十九,红军过草地纪念碑</p><p class="ql-block">日干乔大沼泽位于四川省红原县瓦切镇北部,面积约250万亩。1936年7月底,红二、四方面军左路纵队在这里踏上了征服泽国草地的艰难历程。在穿越大沼泽途中,许多红军战士因饥饿、寒冷、伤病牺牲在草海、泥潭和沼泽中。历史烽烟虽已远去,但屹立在草原上的“红军过草地纪念碑”和周恩来亲笔题写的“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石碑依然巍然屹立,向人们讲述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红军故事。</p> <p class="ql-block">四十,周恩来题字的纪念石</p><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省红原县瓦切镇</p> <p class="ql-block">四十一,包座战役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位于甘肃省包座</p><p class="ql-block">包座战役是1935年8月红四方面军的第4军、第30军与国民党军队在包座进行的一场战役,此役是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之后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共毙伤敌师长在内的4000余人,俘敌800余人,体现了红四方面军的强大战斗力,扫清了北上的障碍,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门户,使得国民党军企图把红军困在草地的阴谋彻底破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十二,俄界会议旧址</p><p class="ql-block">位于甘肃省迭部县达拉乡政府驻地西3公里的高吉村。</p><p class="ql-block">俄界会议旧址是个藏族村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爬雪山过草地后到此,193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并通过《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俄界会议是红军长征途中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对于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四十三,腊子口战役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位于甘肃省迭部县</p><p class="ql-block">为了纪念在腊子口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和战役的辉煌胜利,于1980年8月21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在迭部腊子口修建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纪念碑宽2.5m,象征二万五千里长征,高9.16m,寓意1935年9月16日攻破天险腊子口。成为追怀往事,凭吊先烈,宣传和接受红军战斗英雄事迹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十四,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p><p class="ql-block">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镇,地处国道212线的交通要道上,南距县城35公里,北距岷县县城35公里,西距迭部腊子口70公里。</p><p class="ql-block">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长征都曾经过哈达铺。</p> <p class="ql-block">四十五,榜罗会议纪念馆</p><p class="ql-block">位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榜罗镇</p><p class="ql-block">1935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及红军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彭德怀、叶剑英等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抵达榜罗镇,并于27日在原榜罗小学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史称“榜罗会议”。会议改变了俄界会议制定的在接近苏联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既定方针,正式作出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到陕北、以陕北为大本营领导中国革命的重大决定,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四十六,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p><p class="ql-block">位于甘肃省静宁县界石铺镇继红村。</p><p class="ql-block">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两次途经和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区之一。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中央领导曾在这里宿营扎寨,召开干部群众大会,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p> <p class="ql-block">四十七,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园</p><p class="ql-block">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境内的六盘山上</p><p class="ql-block">纪念园于2005年9月18日落成,由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广场、纪念亭、吟诗台五部分组成。海拔2832米,距固原市区50公里,距隆德县城14公里,“312”国道、“101”省道、银(川)平(凉)公路从山下通过。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是为纪念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既长征胜利70周年而建的红色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四十八,吴起会师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p><p class="ql-block">吴起镇会师是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的会师。据说战国时期的魏国大将吴起曾在此驻守,吴起镇因此而得名。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越过岷山,10月份翻越六盘山之后到达吴起镇,10月19日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p> <p class="ql-block">四十九,直罗战役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位于富县城西部53公里处的直罗镇直罗街宝塔山下。</p><p class="ql-block">陵园总占地面积60亩,陵园中安葬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在直罗战役中牺牲的烈士。</p> <p class="ql-block">五十,瓦窑堡革命旧址</p><p class="ql-block">位于陕西省子长县城瓦窑堡。</p><p class="ql-block">从1935年12月到1936年7月,这里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抗日战争前夕,著名的瓦窑堡会议(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p> <p class="ql-block">五十一,甘孜会师纪念地</p><p class="ql-block">朱德总司令与五世格达活佛联谊塑像</p><p class="ql-block">1936年3月3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抵达甘孜县,7月16日,二方面最后一支部队离开甘孜县境内,短短三个月虽仅是历史的一瞬,却在甘孜县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县胜利会师,极大的鼓舞了红军的士气;会师后,二、六、军团组编成了红军二方面军,决定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并纠正了张国焘分裂主义路线的错误;为鼓舞藏族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红军帮助藏族人民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政府——博巴政府。红军在甘孜不仅粉碎了反动派的谣言,冲破反动派围追堵截,克服种种艰难困苦取得了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伟大胜利,同时秋毫无犯与藏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这也为新中国成立后十八军进藏遗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p> <p class="ql-block">五十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简称会师塔)</p><p class="ql-block">位于甘肃省会宁县</p><p class="ql-block">是会宁人民为了弘扬红军精神、纪念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50周年于1986年修建,会师塔现已成为甘肃省会宁县地标性建筑。</p><p class="ql-block">会师塔高达28.78米。共11层的纪念塔,象征长征途中总共经历了11个月。塔的整体为三塔环抱,前九层分开,最后两层合在一起。象征着“九九归真,三军统一”。</p><p class="ql-block">塔身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五十三,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将台堡</p><p class="ql-block">是为纪念1936年10月22日红军长征三大主力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于1996年10月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修建的。纪念碑座落在将台堡内东侧,碑高22.5米。</p> <p class="ql-block">五十四,山城堡战役纪念馆</p><p class="ql-block">位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山城乡以北及大西沟西南、断马崾岘以南地带。距县城45公里,现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p><p class="ql-block">山城堡战役是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于11月,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亲自部署,彭德怀前线指挥,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共同参与的著名战役,是红军长征最后一战,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最后一战。这次战役胜利,对巩固陕甘苏区、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五十五,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p><p class="ql-block">位于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是去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风景名胜区的必经之地。</p><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占地面积19.27万平方米,纪念碑园包括主碑、大型花岗石群雕、陈列室三大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主碑41.30米,耸立于元宝山顶,由红军战士铜像、碑体,基座组成。</p><p class="ql-block">红军战士铜像高14.80米,双手高举成“V”字形,象征胜利,一手持步枪,一手执花束。碑体高24米,亚金铜贴面,三角柱项,象征三大主力红军。汉白玉基座高2.5米,墨绿色磨石地面。主碑背靠雪山,面向草地,气势恢宏,当夕阳西下时,金光四射,尤为壮观,被誉为“中华第一金碑”。</p><p class="ql-block">园内的大型花岗石群雕高12.5米,长72米,宽8米,用1160立方米计1440块红色花岗石精雕细刻组合而成。刻画的人物共九组,分别为开路先锋、勇往直前、团结北上、山间小憩、草地情深、征途葬礼、前赴后继、回顾思考、英灵会聚,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是我国规模空前的现代艺术群雕。</p> <p class="ql-block">五十六,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p><p class="ql-block">位于陕北革命老区吴起县,在胜利山“切尾巴战役”遗址建立。</p><p class="ql-block">纪念园内包括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红军烈士陵园等,占地4.2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由于新冠疫情在国内还时有区域性的发生,加上承担的家庭任务,除了偶尔参加二、三天的省内短游外,今年仍然是不会有外摄的计划了。忙完家务的闲暇时间,除了学学后期和将老片新修,总觉得还可以做点什么。</p><p class="ql-block">在书桌上经常放着两本书,一本是广州出版社出版的“国家人文地理杂志—-红军走过最美的地方特辑”,一本是中国著名摄影家、纪录片导演左力著的“一个人的长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多少丰碑烟雨中、喧嚣心灵的澄清”草地;“风吹草低见红原,且看芳草碧连天”</p><p class="ql-block">雪山;“天空不留下鸟儿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村寨;“龙脊上的古镇、天上的街市、歌的故乡、梦的天堂”</p><p class="ql-block">寺庙;“凝固历史的空间、无法走出的回忆、历史与色彩”</p><p class="ql-block">国家人文地理对红军走过最美的地方的五大主题的描述赋于艰难的长征路以多彩的浪漫,引发向往。</p><p class="ql-block">“心中若有方向,必能在荒凉之中走出个繁华的风景來”,“天方,因为简单而心思悠远,地廓,因为善良而大道平坦”,“路上没有半点感受是虚假或暧昧的,徒步长征路,是在向山水化缘,而一草一木所能给你的领悟全在一呼一吸之间”</p><p class="ql-block">左力的感悟令一个人的长征路充满活力与哲理,亦使人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p><p class="ql-block">像左力那样徒步走完长征路于自己而言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但沿着长征路看一看到是萦绕在心的多年的愿望。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对红军长征途中的经典故事耳熟能详,但对长征全过程的了解却只能算是只知皮毛。</p> <p class="ql-block">今年利用闲暇的时间,认真阅读了王树增著的“长征”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的“红军长征史”,对红军长征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对长征的路线图也更加清晰。</p><p class="ql-block">花了点时间,利用网上的图片和百度的文字做了一个美篇,将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的纪念碑、重点战伇、重要会议会址按时间 顺序编入其中,试想可以作为下步行摄长征路的备书。真希望有一天,这些从网上下载的照片能被自己亲手拍摄的照片所替换,并添上沿途美丽的风景照片加以完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美篇完成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仅以此篇表达祝贺之情,亦与朋友们分享长征路上的回忆与故事。期望有一天,与朋友们一起,再去看看长征路上的美丽风景,凭吊长征路上壮烈牺牲的红军将士。</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一年七月一日</p>